正值暑期,「帶娃」旅遊旺季,一個工作日的上午10點左右,中華藝術宮內遊人如織。許多遊客頂著盛夏烈日而來,默契地湧向一樓德化白瓷展廳,只為一睹「中國白」的魅力。7月18日,「萬象本色——『中國白·德化瓷』藝術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半個多月的時間裡,「素白瓷光」席捲上海,已吸引超33萬觀眾。7月27日,中華藝術宮單日接待觀眾達23270人次,創十年來新紀錄。展廳入口,人流如織。阮佳雯 攝《神話》展櫃前,許多人拍攝「玉漱公主」。阮佳雯 攝德化白瓷,福建德化特產,它的製作技藝可以追溯到唐代。因白度好、光澤度高、釉色純淨溫潤,法國人讚美明代德化白瓷為「中國白」(BLANC DE CHINE)。2006年,德化白瓷的傳統燒制技藝被列為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暑期大展雲集,「神仙打架」的情況下,白瓷展突出重圍的「流量密碼」是什麼?白瓷展成滬上暑期頂流「請往裡面走。」工作人員略帶沙啞的聲音在密集的人流中時隱時現,「看『玉漱公主』在這裡排隊!」中午12點,展廳內源源不斷湧入新的遊客,入口處已經開始限流。「還好今天是工作日,等個兩分鐘就能進去了。」排隊入場時,一位觀眾告訴記者,「周末估計就要等很久。」步入展廳,不少遊客駐足《世博和鼎》展品前,「鼎上面還掛了個海寶,上海人的共同記憶。」遊客黃女士會心一笑,「聯想到我家戶口本上蓋的『海寶』印章了。」《世博和鼎》是2010年世博會福建館的鎮館之寶,高129釐米、直徑72釐米,由德化瓷大師陳仁海製作,瓷鼎裝飾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獸浮雕,百朵瓷花綻放其上,寓意「萬物和諧共生」。《世博和鼎》。阮佳雯 攝從山東來滬旅遊的王女士表示,「『鼎』太精緻了,令人震撼。」《世博和鼎》的「震撼開場」,讓王女士對接下來的展品好奇心拉滿,「我打算去排隊看『玉漱公主』,親眼看一看到底有多精細。」《神話》是當之無愧的頂流展品,等待觀看的隊伍安靜蜿蜒,快要排到展廳入口。「午休時間太短,排了『玉漱公主』,就看不了別的展品。」在附近工作,趁午休來打卡的李女士有些遺憾,「不過我把手機交給了同行的朋友,希望她能近距離幫我拍下『一線畫面』。」《神話》。阮佳雯 攝「預想過白瓷展會受歡迎,但這次的火爆程度還是超出預期。」策展人項苙蘋坦言。在她看來,暑期人流是契機,而白瓷本身的魅力是核心。「瓷器刻在中國人的文化基因裡,英文名『china』就是印證。這種親近感是與生俱來的。尤其在快節奏的當下,這種沉靜的、穿越時光的美,反而能夠走進人們的內心深處。」打開白瓷展的N種方式當「老手藝」遇見當代觀眾,觀展方式呈現出豐富的可能性。社交平臺上,一條「與玉漱公主古今對話」的打卡帖引發關注。照片裡,身著白色古裝的女孩站在白瓷《神話》展櫃前,與「玉漱公主」相似的扮相仿佛穿越千年,評論紛紛表示,「好像前世今生同框!」記者在現場觀察到,不少觀眾身穿唐制、宋制漢服與展品「同框」拍照。對此,項苙蘋表示十分欣喜,「觀眾主動參與創作,讓展覽有了新生命。」更讓她感觸的,是觀眾開放的審美視角。「他們既欣賞經典的『老手藝』,也對實驗性作品充滿好奇。比如那件用精細白瓷工藝塑造的《盛世饅頭》,讓日常食物變成一件藝術作品,就因為這種有趣的反差,成了許多觀眾熱議的焦點。」《盛世饅頭》。阮佳雯 攝白瓷展還能怎麼「玩」?展廳內的一處區域吸引不少觀眾駐足,「百家姓」與白瓷的結合成了「留客神器」。陶女士正仰頭尋找自己的姓氏,「我女兒姓卞,我找到了女兒的姓,現在正在找『陶』姓。」百家姓系列。阮佳雯 攝項苙蘋告訴記者,這一處區域其實是精心布局的,是三重時空的碰撞對話,「當你站在這裡,中間是現代感十足的『百家姓』系列,帶給觀眾互動性很強的體驗,導向實驗性探索的『未來可器』廳;右側是銜接『盛世鼎新』板塊的經典風格的佛像,展現當下大師的傳承與創新;而走道左側展櫃裡,陳列著『歷史鉤沉』板塊的古代珍品,講述技藝的源流。」她強調,「這個空間雖小,卻像一條紐帶,將歷史的厚重、當下的創造與未來的探索自然地串聯起來。觀眾走過這裡,能直觀感受到德化白瓷從傳統中走來,在當代綻放的完整脈絡。」展覽的「未來可器」板塊以當代性探索風格為主,布局接近「白盒子」模式(一種藝術展覽模式),以白色牆壁、中性空間和充足光線為核心特徵,項苙蘋介紹,「展廳的動線是不確定的,觀眾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自由觀展,象徵著每個人未來的不確定性,以及各人探索路線的不同。」策展的精心設計,與觀眾不斷湧現的靈感,共同塑造了「打開」白瓷展的N種方式。匠心與天工的對話許瑞峰的作品《玄》,吸引了觀眾何先生的目光,「它是像飄帶一樣螺旋上升的花瓶,中間的鏤空是怎麼做到的呢?感覺是項很困難的『大工程』。」輕盈靈動的「飄帶」,是許氏瓷塑的創新點之一。「招牌」背後,是極致的匠人精神。德化瓷土細膩柔軟,燒制時極易變形,而《玄》對內部支撐結構的要求近乎苛刻。每個弧度、每個支點都要反覆調試,還要確保高溫下支撐物不與瓷體粘連。任何環節失誤,都可能前功盡棄。《玄》。圖源 網絡《極彩·如願多寶佛》則是一件融合多種工藝的作品,製作者連紫華首創頂級象牙瓷與唐卡礦物顏料彩繪、珠寶鑲嵌工藝的「混搭」。「上千個鑲嵌孔,是在燒制前就預留好的,一個個測算尺寸,然後打孔。但瓷器燒成時會收縮20%左右,孔洞會變形,導致寶石無法嵌入。」面對難題,藝術家選擇最樸實的辦法:手持細小的工具,逐一手工打磨調整每個孔洞。這種精細到毫釐間的執著,刻在德化白瓷的文脈基因裡,是技藝得以長久傳承的根基。《極彩·如願多寶佛》。阮佳雯 攝當記者詢問對展廳內哪件展品印象最深刻時,李女士沉吟片刻,「有一具流淚的佛像,淚痕是兩道開裂的口子,我覺得這件展品非常特別。」《悲憐眾生》。阮佳雯 攝項苙蘋揭秘,那兩道「淚痕」,其實是自然開裂而成,完全在製作者的意料之外。「這不是雕刻的痕跡。是燒制過程中,瓷胎自然開裂形成的紋理。」這種不可控的開裂現象,是人力無法設計的「天工」。特別的是,這件作品誕生於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的年份。在特定的時空背景下,自然開裂形成的兩道淚痕承載了深厚的情感共鳴。這件展品,名為《悲憐眾生》。白瓷最終呈現出的美麗,並非完全能由人力所掌控。匠人可以塑造泥土,卻無法預知窯中的變化。這種「人作一半,天作一半」的特性,反而賦予了瓷器獨特的生命力。近期,中華藝術宮將推出「萬象瓷光·大師講堂」系列公教活動。8月16日,《極彩·如願多寶佛》的作者連紫華將在中華藝術宮與策展人項苙蘋展開藝術對談,此次對談圍繞展覽的三大敘事空間,帶領觀眾穿梭於德化瓷的歷史長河,探尋其源遠流長的歷史傳承。同時,探討德化瓷在實驗性探索方面的創新與突破,感受傳統與現代的融合。後續場次中,連德理、陳仁海、李璋高等白瓷藝術名家也將陸續登場,帶觀眾洞穿器物表象,系統了解德化瓷的藝術演進脈絡。白瓷展成為今夏「頂流」之一併非偶然,其背後的「流量密碼」,是由時間與耐心淬鍊出的美,是對技藝的堅守與對意外的接納。在快節奏的時代,這縷「中國白」承載的文化根脈,依然擁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龍舟飛馳湖面,岸邊助威聲如潮。8月9日至10日,成都世運會龍舟項目激烈角逐,中國隊共取得兩枚銀牌。 本屆世運會,共有12支隊伍144名運動員參與龍舟項目角逐。比賽的激烈程度超出人們的預期,6個小項的18枚獎牌由6支代表隊瓜分。其中,印尼隊成為最大贏家,獲得3金2銀。 本屆世運會,龍舟、武術作為正式比賽項目首次登上世運舞臺,加上世運會「常客」——拔河,中國傳統體育項目盡展「國際範兒」。 龍舟相傳起源於我國先秦時期,賽龍舟不僅促進競技交流,還能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彰顯民族精神。中國隊此次未能摘得金牌,出乎很多觀眾的意料。實際上,龍舟運動早已突破東亞、東南亞地區等傳統開展地區,被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人們接受並喜愛,已擁有較為廣泛的參與人群,競爭日趨激烈。 據國際龍舟聯合會統計,目前該機構有近90個國家和地區成員(1991年成立時僅12個成員),全球約有5000萬名龍舟愛好者。在此背景下,龍舟順利「划進」了世運會。 藉助成都世運會平臺,龍舟項目獲得了更多的關注。印尼選手達尤明隨隊摘得了2金1銀。她對記者表示,東南亞龍舟項目十分普及,每年印尼各地會舉辦多項龍舟賽事,「我希望通過世運會,能讓全世界更多的人了解這個項目,加入我們的行列」。 此次12支參賽隊伍中有西班牙、捷克、匈牙利、烏克蘭等4支歐洲隊伍,他們整體發揮出色。西班牙隊摘得了8人座公開組2000米追逐賽的銅牌,賽後隊員蒙特阿古多 拉戈對記者表示,龍舟項目最吸引他的就是龍頭張嘴的長船還有鏗鏘有力的鼓點,「這項運動體現了中國的文化特色,很有魅力,它需要團隊協作,這次是友誼的力量讓我們獲得了獎牌。」他還告訴記者,西班牙近年來有不少水上項目的愛好者開始體驗龍舟運動。 1984年,龍舟正式成為國內體育比賽項目後,迎來快速發展。2010年,廣州亞運會首次將龍舟納入正賽項目,此後的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2023年杭州亞運會,龍舟都作為正賽項目亮相。2021年,龍舟還作為表演項目出現在東京奧運會上,這是龍舟在奧運會上的「首秀」。 成都世運會龍舟項目國際裁判趙曉俐認為,龍舟成為世運會正賽項目,「既得益於其在全球的普及度大增,也因為這項古老運動所持續進行的現代競技轉型」。記者了解到,有別於傳統民俗活動中的龍舟賽,為適應競技比賽和時代,成都世運會的龍舟項目精簡了參賽人數,縮短比賽距離,同時要求每支龍舟隊都要有一定比例的女性選手。 與龍舟類似,武術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被譽為我國的國粹。此次世運會,武術首次成為正式比賽項目,設置了武術套路和散打兩個分項。在女子太極拳-太極劍決賽中,盧卓靈為中國代表團摘得了本屆世運會的首金。 近年來,武術在世界體育大賽中影響力不斷增強。1990年開始,武術長期成為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世運會上,從2009年作為邀請項目首次亮相,到如今首次成為正式比賽項目,武術在世界範圍內獲得了充分認可。此外,武術還入選了2026年達喀爾青年奧運會。 國際武術聯合會秘書長張玉萍認為,武術在亞洲廣泛開展,群眾基礎好,世界其他地區水平也在快速提升,武術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本屆賽事彰顯了武術的深厚文化底蘊與國際競爭力,我相信,武術項目終將進入夏季奧運會。」 趙曉俐認為,中國傳統體育項目通過世運會的舞臺,拓展了世運會的多樣性,也進一步增強了這些項目的影響力,為今後更廣泛地進入世界綜合性體育大賽奠定了良好基礎。 (本報成都8月10日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1968
95
2025-11-07 16:09
32178
96
2025-11-07 16:09
78452
51
2025-11-07 16:09
75982
24
2025-11-07 16:09
94571
53
2025-11-07 16:09
76412
59
2025-11-07 16:09
73892
96
2025-11-07 16:09
58497
92
2025-11-07 16:09
93417
78
2025-11-07 16:09
75943
68
2025-11-07 16:09
75284
41
2025-11-07 16:09
49568
34
2025-11-07 16:09
98652
53
2025-11-07 16:09
74685
81
2025-11-07 16:09
68235
76
2025-11-07 16:09
81746
84
2025-11-07 16:09
56198
39
2025-11-07 16:09
25738
36
2025-11-07 16:09
26859
93
2025-11-07 16:09
75936
98
2025-11-07 16:09
49167
75
2025-11-07 16:09
92768
64
2025-11-07 16:09
74215
19
2025-11-07 16:09
58962
35
2025-11-07 16:09
42759
38
2025-11-07 16:09
85132
64
2025-11-07 16:09
74392
98
2025-11-07 16:09
79658
15
2025-11-07 16:09
23964
94
2025-11-07 16:09
45679
18
2025-11-07 16:09
39641
58
2025-11-07 16:09
34917
48
2025-11-07 16:09
63148
34
2025-11-07 16:09
63298
29
2025-11-07 16:09
95647
85
2025-11-07 16:09
73816
76
2025-11-07 16:09
49268
91
2025-11-07 16:09
29458
58
2025-11-07 16:09
63941
26
2025-11-07 16:09
64571
92
2025-11-07 16:09
97468
42
2025-11-07 16:09
76815
78
2025-11-07 16:09
42195
53
2025-11-07 16:09
57914
21
2025-11-07 16:09
54876
69
2025-11-07 16:09
74136
41
2025-11-07 16:09
94867
97
2025-11-07 16:09
54398
14
2025-11-07 16:09
84163
35
2025-11-07 16:09
45861
97
2025-11-07 16:09
89617
56
2025-11-07 16:09
| 巧克力直播 | 打开b站看直播 |
| 花蝴蝶app直播 | |
| 桃鹿直播 | 橘子直播 |
| 婬色直播 | |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 优直播 | |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大鱼直播 |
| 桃花app | |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雨燕直播 |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
| 飞速直播 | 海棠直播 |
| 河豚直播 | |
| 桃花直播 | 夜月视频直播 |
| 小猫直播 | |
| 四季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
| 97播播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
| 夜魅直播 | 午夜直播 |
| 魅影9.1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