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8月8日電(李柏濤)「兩千年儒學,一家人建水。」合影時,這句朗朗上口的口號一響起,便引得各地遊客駐足稱讚。這是臺灣時事評論員黎建南靈機一動的巧思——熟悉他媒體評論的人或許早有預料。被稱作「黎老大」的他,向來擅長創作押韻又詼諧的打油詩,而這天,他把這項特長帶到了雲南、帶到了建水,也帶進了建水文廟。 建水文廟的祭孔儀式莊重肅穆。李柏濤 攝 立秋後的建水,氣候清爽宜人,綿綿細雨滋養著這座有著深厚歷史的滇南古城。8月8日,第三屆「情牽兩岸·滇臺同行」暨臺灣網絡新媒體人云南紅河州採訪活動走進建水文廟,讓參與者接受了一場傳統文化的洗禮。 建水文廟始建於元代(公元1285年),至今恰好740年,是大陸現存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文廟之一,也是舉行祭孔儀式的重要場所。 正衣冠、點聖火、鳴禮炮、抬聖像、奏禮樂、讀祭文,迎聖、初獻……來自新竹清華大學的研二學生王同學是首次參與這樣莊重肅穆的祭孔儀式,「此前對孔子的了解僅停留在課本層面,親身經歷後,才真切感受到中華傳統禮儀的厚重底蘊。」 8月8日,第三屆「情牽兩岸·滇臺同行」暨臺灣網絡新媒體人云南紅河州採訪活動走進建水文廟。圖為臺灣網絡新媒體人與臺灣青年參加祭孔儀式。李柏濤 攝 竹笛、簫、嗩吶、二胡、揚琴、古箏、鼓、鑼、雲鑼、阮……多種民族樂器合奏的禮樂,給上海交通大學的臺灣學生林同學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坦言,沉浸式參與祭孔儀式,讓中華文化變得具體可感,也讓她體會到年輕人參與傳統禮樂傳承的重要意義。 張晉維是建水文廟的「金牌講解員」,出於對家鄉和中華文化的熱愛,她畢業後回到建水工作。用她的話說,「接待過的臺灣遊客早已數不清。」她回憶起幾年前遇到的一位臺灣女歷史老師,講解過程中,對方不時提出有深度的問題,這讓她深切感受到臺灣同胞對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視。 「建水文廟如此受臺灣遊客喜愛,不正是兩岸同胞文化同根、血脈同源的最佳佐證嗎?」張晉維說,臺灣同胞是我們的親人,歡迎他們常來雲南、來建水「走親戚」。這也更激勵著講解員們深耕傳統文化,講好祖國大陸的發展故事,做好合格的中華文化傳播者。 王同學也感慨,實地走訪大陸的文化場所,才能有機會觸摸到「活」的傳統文化。「希望更多臺灣年輕人能積極加入這類交流活動,投身到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延續中。」 「大陸把中華傳統文化保護得很好!」黎建南表示,臺灣年輕人有機會在建水親歷較完整的祭孔儀式,補上「缺失的那一課」。「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他引用儒家對「禮」的闡釋,希望臺灣年輕人能從中探尋蘊藏的文化精髓與細節。(完)
錫林郭勒8月7日電 題:草原「打卡地」的民生溫度:一條路連百業興 一灣水映生態美 記者 烏婭娜 在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草原上,「99號公路」延伸向草原腹地,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和自駕遊愛好者在公路起點處「打卡」拍照,視線沿著公路延伸,白雲、綠草、牛馬羊群與蒙古包,構成了一幅唯美的天然圖畫。 「99號公路」建設之初是為解決當地農牧民的出行難題,公路打通了160公裡斷頭路,全線共穿越了5個蘇木鎮、26個嘎查村,讓1萬多人出行更加便捷。 當地政府在線路設計時又加入了「一路穿百景、千態、萬業」的巧思,將這條線性生態草原景觀路同時打造成北疆文化展示路、鄉村振興產業路和開放包容和諧路。 圖為「99號公路」起點處。記者 烏婭娜攝 據西烏珠穆沁旗文體旅遊廣電局局長王龍介紹,「99號公路」分中、西、北三線,重點打造康養遊、越野遊、研學遊等10餘條線路。「這條公路盤活了區域文化、旅遊、特色產業等資源,150多戶牧戶通過各種新業態加入到這條綜合性的旅遊地標建設中,實現增收,現在每天約有2萬遊客來此打卡。」 公路沿線分布著幾十家「牧人之家」,每天迎來送往熱鬧非凡。「90後」牧民洪格爾原本以放牧為生,如今空餘時間在「99號公路」起點開起燒烤攤,這給他增加了不少收入,他笑著說道:「我的家鄉能被全國各地的遊客知道,我很自豪。」 當「人權行動看中國·2025」內蒙古行的中外嘉賓來到這裡後,瞬間被美景所吸引。來自瑞士的自媒體達人亞尼拉·帕特裡夏·庫埃斯塔穿上了蒙古族傳統服飾,與白馬和草原合影留念。 圖為外籍嘉賓身穿蒙古族傳統服飾拍照留念。記者 烏婭娜攝 保加利亞國家電視臺「新聞時事」欄目副總監蓋諾維娃·彼得羅娃·庫丘科娃-拉戴娃站在公路邊說道:「99號公路是內蒙古大草原的門戶,它不僅連接起了村莊,也是內蒙古文化的代表。這條公路不到3年就建成了,這在我們保加利亞是做不到的。」 自「99號公路」向東北行駛300公裡,即可抵達烏拉蓋管理區,這裡是國家第六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其中烏拉蓋河流域「九曲灣」河段——九曲灣景區更是烏拉蓋管理區推動「兩山」轉化的一個生動縮影。 烏拉蓋河是內蒙古第一大內陸河,河水蜿蜒曲折,似一條銀色的哈達鑲嵌在綠色的大地上。而九曲灣屬烏拉蓋河最為蜿蜒曲折的河段,河邊綠草茵茵、野花叢生。九曲灣景區總面積35平方公裡,具有地文景觀、水域景觀、生物景觀、遺址遺蹟等豐富的資源。 中外嘉賓在觀景臺上駐足,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停記錄眼前渾然天成的美景。 圖為九曲灣風景。記者 烏婭娜攝 除了自然風光,在遊客大廳裡,草樣標本科普展示、機器人咖啡等充滿現代化的設施也同樣吸引大家的目光。 白正義擔任九曲灣景區的講解員已經4年了,她告訴記者:「我很開心能向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介紹我的家鄉,向他們講述這片民風淳樸的大地上,人們為生態保護做出的努力,我也同時見證了家鄉越來越好。」 吉林大學法學院院長、人權研究院執行院長何志鵬在走進錫林郭勒草原後說:「到了牧區才真正地體會到綠色和發展是緊密融合在一起的,讓綠水青山成為老百姓幸福的來源,內蒙古應該把這些好的案例和經驗總結推廣到其他地區,相互借鑑,也給更多地區實現怎麼保護環境、怎麼推動發展做出示範。」(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名模直播 | 魅影直播视频 |
青草直播 |
快猫 | 花间直播 |
成人性做爰直播 |
蜘蛛直播 | 桃子直播 |
魅影9.1直播 |
绿茶直播 | 牡丹直播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看b站a8直播 | 鲍鱼直播 |
彼岸直播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妖精直播 |
凤凰网直播 |
花蝴蝶app直播 | 绿茶直播 |
抖音成人版 |
婬色直播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香蕉直播 |
蜜桃app | 免费直播 |
桃花app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牡丹直播 |
山猫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