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8月13日電 (記者 張金川)根據《漳州市防汛抗旱防颱風應急預案》的規定,福建省漳州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決定從8月13日19時起提升防颱風應急響應至I級,並維持防暴雨Ⅲ級應急響應。 據漳州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通報,今年第11號颱風「楊柳」(強颱風級)中心於13日13時前後在臺灣臺東縣太麻裡鄉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42米/秒)。18時中心距離漳州市漳浦縣東偏南方向約210公裡,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2級(35米/秒,颱風級),預計將以每小時30~35公裡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並將於13日夜間至14日凌晨在福建廈門到廣東汕頭一帶沿海再次登陸,最大可能於14日00時前後在漳浦沿海登陸(強熱帶風暴級或颱風級,30~35米/秒,11~12級),登陸後強度減弱,並將快速穿過漳州市。 漳州市氣象局已發布「颱風預警I級」和「暴雨預警Ⅱ級」。 漳州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指出,各級各部門要按照預案要求,密切關注颱風暴雨動態,做好防範應對工作。(完)
挺進失聯村,把洪災現場情況帶出來(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8月1日上午,河北興隆縣六道河鎮前往朱家溝村的進村道路終於打通……」看到這條新聞時,在救災一線奮戰多日的劉梓丞長舒了一口氣。 時間回到3天前。7月29日14時,承德市消防救援支隊高新區大隊冠峰路消防救援站副站長、共產黨員劉梓丞接到指令:由他帶領24名消防救援人員組成先頭突擊隊,挺進因遭受山洪泥石流災害失聯的六道河鎮朱家溝村,探查受災情況、進行救援。 突擊隊成員人均背負三四十斤的救援裝備,徒步進入山溝。原有的道路早已化為烏有,隊員們有時需要徒手攀巖前進,有時則不得不蹚水過河。「當時河道中水量很大,有些位置的河水甚至到達胸口。」劉梓丞說。 濁流湍急,人幾乎站不住,很容易被衝走。兩名經驗豐富的班長先行探路,腰纏繩索踏入激流,後方隊員們拽住繩端。艱難抵達對岸後,他們在亂石灘中尋找電線桿、巨石等堅固錨點,將繩索牢牢固定,隊員們拽著安全繩艱難前進。 有段河的水流更急,經驗豐富的班長也過不去。「我們研究了地圖,順著旁邊滑坡的山體爬到山頂繞路過去,花了整整一個小時。」劉梓丞說,「食物和水不敢多帶,把更多的負重用來背裝備,這樣能更快一點救援受災群眾。」 20時,突擊隊終於抵達朱家溝村一組。手電微光下,劉梓丞帶著隊員認真勘查現場災情:一間房屋整體被厚厚泥漿覆蓋;殘存房屋搖搖欲墜,地基懸空。山腰處的兩三戶人家裡,隊員們發現一名受傷村民,當即為他做了簡單處置,另外了解到還有人員失聯。隨身帶著衛星電話,劉梓丞爬到山頂,將獲知信息傳送回後方指揮部。 入夜,山風凜冽,寒氣刺骨。村民在院裡點燃火堆,幫著隊員們烘烤溼透的衣服。還有老鄉端出僅存的食物,可隊員們無人伸手。「大夥都清楚,東西都被山洪衝走了,老鄉們也剩不下多少口糧。」劉梓丞說。 30日凌晨4時,天蒙蒙亮,幾名隊員留下挖掘被困者,劉梓丞則帶領其他隊員奔赴另外幾個村民組。整整一個上午,災情逐漸清晰:二組無人員傷亡,三組有人失聯、受傷,四組安全,五組安全,六組安全……各種信息在劉梓丞這裡匯總,通過衛星電話,傳遞到外面。 12時,攜帶物資藥品的百人增援隊伍抵達朱家溝村。撤離前,突擊隊從山頂轉移了3名被困老人。其中一名七旬老人在隊員的護衛下,挪過溼滑的山徑,最終安全到達山下親戚家。 「作為黨員,我們衝破險阻,把洪災現場情況帶出來了;作為領隊,我把24名突擊隊員也安全帶回來了。」劉梓丞說。(人民日報 記者 張騰揚)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81653
15
2025-10-28 18:39
79425
24
2025-10-28 18:39
25643
41
2025-10-28 18:39
53768
41
2025-10-28 18:39
73148
16
2025-10-28 18:39
36125
85
2025-10-28 18:39
23617
84
2025-10-28 18:39
46981
95
2025-10-28 18:39
89736
71
2025-10-28 18:39
57213
24
2025-10-28 18:39
12748
37
2025-10-28 18:39
62853
32
2025-10-28 18:39
68142
49
2025-10-28 18:39
71542
31
2025-10-28 18:39
18465
19
2025-10-28 18:39
86347
72
2025-10-28 18:39
19426
56
2025-10-28 18:39
94617
83
2025-10-28 18:39
64132
85
2025-10-28 18:39
63842
52
2025-10-28 18:39
78631
31
2025-10-28 18:39
98421
73
2025-10-28 18:39
12367
19
2025-10-28 18:39
16237
47
2025-10-28 18:39
25687
37
2025-10-28 18:39
48792
35
2025-10-28 18:39
28749
58
2025-10-28 18:39
23784
74
2025-10-28 18:39
67318
13
2025-10-28 18:39
52196
75
2025-10-28 18:39
95742
73
2025-10-28 18:39
93457
71
2025-10-28 18:39
53428
61
2025-10-28 18:39
51289
79
2025-10-28 18:39
64829
26
2025-10-28 18:39
28347
91
2025-10-28 18:39
51724
91
2025-10-28 18:39
29764
96
2025-10-28 18:39
57481
21
2025-10-28 18:39
87693
15
2025-10-28 18:39
59416
13
2025-10-28 18:39
52947
73
2025-10-28 18:39
97361
62
2025-10-28 18:39
67138
78
2025-10-28 18:39
56198
24
2025-10-28 18:39
29541
82
2025-10-28 18:39
89243
18
2025-10-28 18:39
29735
71
2025-10-28 18:39
46752
67
2025-10-28 18:39
96748
54
2025-10-28 18:39
32876
83
2025-10-28 18:39
23418
54
2025-10-28 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