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電 題:談到這位加拿大人,習近平稱「家喻戶曉」 「中國人民將永遠記住你們,記住世界人民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作出的犧牲和貢獻!」 2015年9月2日,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頒發儀式上,習近平總書記走到30名抗戰老戰士老同志、抗戰將領、幫助和支持中國抗戰的國際友人或其遺屬代表面前,親手為他們佩掛上紀念章。談及曾在抗戰中同中國人民並肩作戰的國際友人,總書記的話語真摯而堅定。 頒發儀式上,一個個響亮的名字穿越時空,迴響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諾爾曼·白求恩,這個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名字,也又一次被提起。 白求恩的堂孫馬克·威廉·白求恩接受了紀念章。這位加拿大電影人誠懇地說:「我的祖輩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我是中國的新朋友,我願將白求恩精神發揚光大。」 中國人民從未忘記白求恩這位老朋友。 1938年,為援助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這位加拿大共產黨員、著名胸外科醫生不遠萬裡,率領一支醫療隊來到中國,帶來了大量的藥品和醫療器械。 到達晉察冀軍區後,白求恩率醫療隊奔走在槍林彈雨的前線,建立多處手術室和包紮所,救治了大批傷員。他還創辦衛生學校,編寫戰地醫療教材,培養了大批醫護人才;提議開辦衛生材料廠,解決了藥品不足的問題。 1939年11月12日凌晨,白求恩因搶救傷員受到感染,醫治無效病逝於河北省唐縣黃石口村。儘管與中國的緣分僅有不到兩年時間,但在生命彌留之際,他寫道:「最近兩年是我生平最愉快、最有意義的時日」。 白求恩的故事,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談及。2013年10月,他在會見加拿大時任總督約翰斯頓時特別提到,「中國人民對加拿大人民懷有深厚的友好感情,白求恩大夫支持中國人民反對法西斯鬥爭的事跡在中國家喻戶曉」。 在共同抗擊法西斯的戰鬥中,還有許多像白求恩一樣的國際友人踏上當時戰火紛飛的中國大地,為中國抗戰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這樣的義無反顧,中國人民始終記得。 印度醫生柯棣華、法國醫生貝熙葉、德國人約翰·拉貝、丹麥人辛德貝格、英國人林邁可、國際主義戰士漢斯·希伯、蘇聯飛行大隊長庫裡申科、美國「飛虎隊」......他們的事跡,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動情講述。總書記還在國內外重要場合為曾幫助和支持中國抗戰的國際友人頒獎,向他們致敬。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國以及各國人民並肩戰鬥取得的偉大勝利。」 「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世界上愛好和平與正義的國家和人民、國際組織等各種反法西斯力量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給予的寶貴援助和支持。」 硝煙散盡,和平彌珍。以史為鑑,共創未來。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要共同引以為戒。傳承歷史,不是為了糾結過去,而是要開創未來,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 |出品人:陳陸軍 |總策劃:俞嵐 |策劃:吳慶才 |統籌:馬學玲 闞楓 |執筆:邵萌 |校對:孫靜波 |視覺:李伊璐 |中國新聞網「習言道」工作室出品
巍巍喜馬拉雅山脈,滔滔雅魯藏布江,在西藏,時間仿佛流淌出不同的韻律。這裡的生活很慢,雪山冰湖亙古寧靜,草甸牧場上牛羊悠閒、牧歌迴蕩,格桑花靜靜開放,酥油茶在銅壺裡咕嘟作響。這裡的發展很快,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復興號」動車組飛馳青藏高原,5G網絡通達所有鄉鎮,民眾看病就醫更加便捷,增收致富的步伐越走越快。 西藏自治區成立60年來,西藏人民正以獨特的節奏,跑出幸福生活的「加速度」。 駐足美景,家門口吃上「旅遊飯」 初入雪域高原,腳步似乎慢了下來。山脈倒映著雲朵的影子,拉薩河靜靜流淌,犛牛慵懶地咀嚼著鮮草……當地老鄉告訴記者,「在西藏,一切要慢一點,像犛牛一樣慢」。 慢一點,景致才好看。海拔4700多米的納木錯湖水如鏡,水鳥翔集,藏語意為「天湖」。7月的納木錯邊,拉薩市當雄縣納木湖村村民斯加正牽著犛牛供遊客騎乘、拍照。26歲的斯加在家鄉放牧,旅遊業算是他的「兼職」。 「每年旅遊旺季,我們『牽牛拉馬』帶遊客在湖邊觀光,月收入能有9000元。」斯加說,沾了西藏旅遊蓬勃發展的光,他既能在家門口掙錢,又能為家鄉發展出力,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 據統計,今年以來,納木錯景區已通過旅遊服務帶動當地群眾增收約2000萬元。「我們85%以上的員工都是本地群眾,從事景區講解、文創製作、生態護林等工作。」拉薩納木錯景區保護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龍泉向記者介紹,景區定期對員工開展專業培訓,持續優化遊客的旅遊體驗。 綠水青山,是納木錯文旅發展的最大本錢。「納木錯的生態系統相對脆弱,文旅開發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為代價。」張龍泉介紹,納木錯景區近年設置生態監測站,實時監測湖水水質和周邊生態環境變化;嚴格劃分核心保護區和觀光區,控制觀光區遊客總量;新能源供氧觀光車、環保公廁等一批設備設施得到更新。 在昌都市邊壩縣邊壩鎮普玉一村,三色湖、祥格拉冰川、貢嘎藍冰洞等自然景觀,成為遊客熱門打卡點。「這裡有冰川、湖泊、宗堡,歡迎各地朋友來邊壩三色湖景區發發呆,享受一下慢生活。」邊壩縣文旅局黨組書記仁增旺秀說。 「三色湖」由黑湖、白湖、黃湖組成,總面積約15萬平方米。每年5月底至6月初,景區的高山杜鵑漸次開放,呈現粉紅、淺紫、雪白色花團的盛景,吸引不少遊客前來賞玩。來自遼寧的自駕遊客李先生說:「三色湖很靜謐,能給人帶來心靈寧靜的力量。」 2024年初,普玉一村利用50輛越野摩託車搞起了「冰雪探秘+越野騎行」特色旅遊。「靠著這輛摩託車,年收入過萬了。」村民平措說。在一系列政策激勵下,邊壩縣去年全年接待遊客超30萬人次,帶動旅遊收入3454萬元,同比增長225.84%。 接診提速,患者就醫少跑腿 那曲市人民醫院,是全國海拔最高的三級甲等醫院。幾天前,19歲的患者索朗因突發胃出血緊急入院治療,還出現了嘔血症狀。內科醫生仁增曲卓嫻熟診斷、安排用藥,患者不久就有了明顯好轉。這離不開她的「師父」——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專家吳昊的指導。 作為遼寧省第10批、第11批援藏醫療專家,吳昊起初對那曲的印象是艱苦,「連樹都長不起來」。彼時,有些疑難病患者來那曲就診,卻因醫療設備缺乏、救治能力有限只能轉院拉薩,耽誤了病情,這讓他十分痛心。 「患者大老遠跑來看病不容易,不能辜負他們的信任。」為了讓成熟的醫療技術在那曲落地生根,吳昊收了仁增曲卓等2位「小徒弟」,將自己的方法和經驗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她們。「現在我們每月完成的檢查已經從幾例增長到三四百例,兩位學員已經可以獨立完成腸鏡、胃鏡操作,其中一位學員不久前剛在自治區競賽中獲了獎。」談起徒弟們的進步,吳昊十分欣慰。 青藏高原地廣人稀,為了讓患者少跑腿,自2022年起,那曲市人民醫院引入遠程會診機制,通過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專家遠程會診,讓更多患者在「家門口」就能得到更好的診治。 在病理(遠程)診斷中心,切片經掃描上傳後,一周內就會從遼寧大連傳回會診報告;在眼科遠程診斷中心,專家通過實時畫面遠程指導本院醫生檢查眼底;在心電遠程診斷中心,已有1469條患者的心電圖數據成功共享…… 如今,那曲市人民醫院醫療設施和治療水平有了極大改善,接診速度越來越快。 放眼整個西藏自治區,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已全面建立,基本醫療、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急救和巡迴診療體系不斷完善,自治區民眾正在從「病有可醫」邁向「病有良醫」。 安居樂業,致富路上越走越快 「藏東明珠」昌都,是西藏第一面五星紅旗升起的地方。一場大雨剛過,稍有涼意,藏式小樓內卻是暖意融融。在昌都市察雅縣吉塘鎮吉塘社區江嘎自然村,55歲的社區黨支部副書記西繞加措端起一杯酥油茶,對記者打開了話匣子。 「當年只有糌粑吃,還吃不飽,鞋子也是修修補補,腳趾頭都露在外面。」西繞加措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村裡還過著緊巴巴的窮日子。坐落在深山中的這個藏東鄉村,村民們主要種植青稞,做成糌粑,偶爾用多餘的糌粑找鄰鄉牧民換酥油和牛肉。 讓西繞加措頭疼的還是房子。彼時,他的小屋是座一層高的土坯房,設施簡陋,冬天漏風、夏天漏雨。一到冬天又潮又冷,寒氣逼人,人還得和牲畜擠在一起。 2005年,西藏農牧民安居工程讓西繞加措搬進了新家。二層藏式小樓整潔明亮、水電完備,人居和牲畜飼養分開。他的兩個子女畢業後,也在家鄉順利就業。「現在吃喝不愁,生活舒服,日子越過越有盼頭。」他說。 江嘎村還有不少像西繞加措這樣的村民,在政府的幫扶下住進了新房。有新房住,還要有錢賺。西繞加措和同事們把目光投向了察雅縣特色產品——蘋果醋。 察雅縣被譽為藏東的「蘋果之鄉」,高原上產的蘋果形狀飽滿、汁水甘甜,引起蘋果醋飲料加工企業的興趣。「所有村民一起開了個會,決定入股蘋果醋加工廠,分紅由全體村民共享。」西繞加措說,蘋果醋加工廠的分紅每年都在增長。 土地流轉、招商引資、入股實業、建特色小鎮……近幾年,江嘎村變著法子拓寬致富道路,全村人均增收1100餘元。 吉塘鎮如今也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吉塘鎮作為西藏自治區規劃的「特色小城鎮示範點」之一,成了214國道沿途旅客的打卡點和休息站。「吉塘特色小鎮」正規劃打造康巴特色生態小區,兼顧生態宜居與文旅發展。「現在和諧安定的生活,離不開黨和國家對西藏的關懷和支持。歡迎各地遊客來吉塘做客。」西繞加措說。 蹄疾步穩,「幸福」過上了好生活 在西藏,每一步都是向上攀登。無論步履快慢,走向的都是幸福生活。 那曲市色尼區羅崗村,一座融合高原特色與江南風格的現代化村落。這裡是18個自然村85戶人家的新家園,道路寬敞整潔,兩層小樓鱗次櫛比,既有江南風格的白牆青瓦,又綴有獨具西藏特色的紋飾。今年6月,牧民德吉央宗一家剛剛搬進這裡。如今這個村子有了一個新名字——「杭嘉新村」,由浙江杭州、嘉興援助建設。 「村裡的公路通了,出門接送小孩方便許多,房子裡的設施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談到新家的變化,德吉央宗笑得咧開了嘴,「現在我就希望村裡再建個學校,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上學啦!」 德吉央宗和丈夫多瓊時常想起過去艱苦的生活:無論冬夏,都要去水井打水;冬天氣溫低,取暖只能靠爐子。搬進新家後,供電、供水、通信設施一應俱全,供暖設施今年冬天前也將建成。小樓門口還鋪設了太陽能電池板,每月可儲電約20度供村民免費使用。「現在的生活真是好。」德吉央宗說。 伴隨著國家一系列政策出臺,西藏民眾不僅實現了「居者有其屋」,更向「居者有好屋」邁進。數據顯示,西藏和平解放之初,人均自有住房面積不足3平方米;截至2019年底,西藏農牧民人均自有住房面積達到了41.5平方米。 為了增加村民收入,「我們鼓勵村民把犛牛、人力、草場入股到合作社,依託數位化『智慧牧業』平臺進行科學養殖和管理,年底就能享受到分紅。」杭嘉新村駐村工作隊副隊長扎西群培說。 德吉央宗告訴記者,她的名字「德吉」在藏語裡是幸福的意思。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幸福故事在這片聖潔的雪域高原上演。 本報記者 呂九海文/圖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8月07日 第 01 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94328
25
2025-10-29 23:53
45291
68
2025-10-29 23:53
96218
12
2025-10-29 23:53
95814
74
2025-10-29 23:53
27546
29
2025-10-29 23:53
56142
13
2025-10-29 23:53
65741
52
2025-10-29 23:53
43792
35
2025-10-29 23:53
36485
35
2025-10-29 23:53
81945
62
2025-10-29 23:53
98456
56
2025-10-29 23:53
13489
61
2025-10-29 23:53
67892
31
2025-10-29 23:53
96458
64
2025-10-29 23:53
76814
37
2025-10-29 23:53
85431
35
2025-10-29 23:53
46532
35
2025-10-29 23:53
39675
82
2025-10-29 23:53
34258
41
2025-10-29 23:53
54189
91
2025-10-29 23:53
92618
62
2025-10-29 23:53
56248
19
2025-10-29 23:53
13859
24
2025-10-29 23:53
69783
39
2025-10-29 23:53
67358
78
2025-10-29 23:53
29816
82
2025-10-29 23:53
82351
84
2025-10-29 23:53
98213
34
2025-10-29 23:53
74561
28
2025-10-29 23:53
57962
65
2025-10-29 23:53
26513
75
2025-10-29 23:53
53219
46
2025-10-29 23:53
96357
47
2025-10-29 23:53
76381
86
2025-10-29 23:53
39648
63
2025-10-29 23:53
92864
85
2025-10-29 23:53
94813
32
2025-10-29 23:53
35781
51
2025-10-29 23:53
19387
93
2025-10-29 23:53
27419
19
2025-10-29 23:53
48217
32
2025-10-29 23:53
93615
92
2025-10-29 23:53
57193
31
2025-10-29 23:53
45631
84
2025-10-29 23:53
68549
69
2025-10-29 23:53
49367
81
2025-10-29 23:53
98462
28
2025-10-29 23:53
52734
65
2025-10-29 23:53
19365
94
2025-10-29 23:53
35218
52
2025-10-29 23:53
69458
75
2025-10-29 23:53
| 蜜疯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 免费直播 | |
| 小狐狸直播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西甲直播 |
| 绿茶直播 | |
| 97播播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 抖音成人版 | |
| 彼岸直播 | 么么直播 |
| 趣播 | |
| 九球直播 | 荔枝网直播 |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
| 樱花直播 | 莲花直播 |
| 大鱼直播 | |
| 黑白直播 | 么么直播 |
| 魅影5.3直播 | |
| 快猫 | 么么直播 |
| love直播 | |
| 魅影直播间 | 韩国直播 |
| tvn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