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8月11日電 (記者 賀劭清 邢翀)10日是成都世運會開幕後的第三個比賽日,也是本屆世運會產生金牌數最多的一天(共48金)。中國隊在潛水、滑水、泰拳、蹦床等項目分得7金。目前賽程尚未過半,中國隊已獲11金3銀1銅,超越上屆世運會9金4銀1銅的成績。 潛水迎來首個比賽日,中國隊在殘疾人自由潛水中收穫兩金——龍鄧喜收穫男子動態無蹼FFS1-FFS2金牌,黃詩雨在女子動態有蹼FFS1-FFS2奪冠。兩名中國選手均為遊泳轉項,但自由潛水需儘量減少氧氣消耗,以延長閉氣時長。首次參加世界綜合性大賽收穫金牌,雙雙打破世界紀錄,兩人稱奪冠秘訣是要內心要保持平靜。 潛水大項中,中國隊還在女子4X100米水面蹼泳接力決賽以2分36秒06奪冠。舒程靜、許藝川、謝文敏、胡瑤瑤四位隊員在最後的決勝時刻超越一直領先的哥倫比亞隊,實現逆轉從而驚險衛冕。 8月10日,在成都世運會女子4X100米水面蹼泳接力決賽中,中國隊奪冠。圖為胡瑤瑤準備接力入水。 記者 田雨昊 攝 滑水項目雨中收官。在女子尾波滑水自由式決賽和男子尾波衝浪沙板風格決賽中,中國選手徐露、莊天才分別獲得金牌和銀牌。中國隊也創下了單屆世運會滑水項目最好成績。徐露還是本屆世運會開幕式主火炬點火手,她希望通過成都世運會讓更多人關注滑水項目、參與滑水運動。 8月10日,在成都世運會滑水項目女子尾波滑水自由式決賽中,中國選手徐露以69.56分的成績獲得金牌。圖為徐露在比賽中。 記者 安源 攝 泰拳比賽當日決出男子、女子全部6個級別冠軍,中國隊的劉曉慧、韓鑫分別摘得女子48公斤級和女子60公斤級冠軍,張程程贏得男子86公斤級銅牌。20歲的小將劉曉慧在與泰國選手奧諾克交手中以30:27取勝,韓鑫則在首回合落後情況下,最終以29:28絕殺土耳其選手科卡庫斯。 蹦床女子雙人同步比賽展開,曾參加巴黎奧運會的世界冠軍胡譯乘攜手亞錦賽冠軍張欣欣配合默契,險勝日本組合奪冠。但在技巧項目男子四人比賽上,世錦賽冠軍中國隊決賽中出現明顯失誤無緣獎牌。 當日收官的擲準飛盤比賽共有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參賽,每隊由1男1女兩名運動員組成。美國隊獲得金牌,芬蘭隊和拉脫維亞隊分獲銀牌、銅牌。這也是芬蘭隊和拉脫維亞隊本屆賽事首枚獎牌。 龍舟項目同樣在雨中收官。印度尼西亞隊以3金2銀成為最大贏家,烏克蘭隊奪得2枚金牌,泰國隊收穫1枚金牌,中國隊摘得2枚銀牌。 拔河比賽,中國臺北隊在女子500公斤級決賽中力克瑞士隊奪冠,這是中國臺北代表團在本屆世運會上獲得的首枚金牌。中國臺北隊已在世運會女子拔河項目上實現六連冠。 撞球項目拉開戰幕,共設開倫撞球、花式撞球和斯諾克3個分項、7個小項,中國隊派出12人參加。備受關注的斯諾克武漢公開賽冠軍肖國棟一日兩賽,早場比賽擊敗伊朗選手阿里取得開門紅,晚場決勝局遺憾不敵波蘭選手米萊夫斯基,但已確保能夠以小組前兩名出線。中國女子斯諾克世錦賽冠軍白雨露面對中國香港隊選手房薇薇,白雨露首局告負後連扳兩局取勝。 截至目前,德國隊以11金8銀5銅領跑金牌榜,中國隊以11金3銀1銅暫列第二,義大利隊以7金11銀11銅排名第三。 成都世運會11日將決出24枚金牌,中國隊仍有望在蹼泳、殘疾人自由潛水等項目中爭冠。(完)
本報三亞8月3日電 (記者董澤揚)由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主導的國際研究團隊,在西北太平洋的千島—堪察加海溝和阿留申海溝發現全球最深、分布規模最大的化能合成生態系統。在深度達到9533米的深淵海底,存在著目前已知最深的化能合成生命群落和巨大甲烷儲庫。相關研究成果7月30日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 研究團隊利用「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揭示了深淵中延綿且蓬勃生長的化能合成群落。這些生命不依賴陽光獲取能量,而是利用地質流體中的化學反應獲取新陳代謝所必需的能量。這一發現不僅挑戰了關於生命在極端深度生存能力的認知,也為理解深海碳循環的複雜機制提供了全新視角。 深淵是指深度在6000米至近11000米之間的海溝區域。長期以來,科學界推測化能合成群落可能廣泛存在於深淵區域,但此前發現的案例屈指可數。此次研究首次在9533米的深淵,以及跨越2500公裡的廣闊海溝底部,觀測到世界上分布最深、分布規模最大的化能合成生命群落。這些群落主要由深海管狀蠕蟲和雙殼類軟體動物組成,它們依靠富含硫化氫和甲烷的流體維持生命。 該研究對理解地球深部碳循環具有深遠意義。通過地球化學分析,研究發現這些環境中的甲烷由沉積層深處的微生物活動產生。這表明深淵海底之下還存在未知的、龐大而活躍的深部生物圈,不斷將由沉降有機質分解而來的二氧化碳轉化為甲烷。這一過程可能封存了大量從上層海洋沉降的有機碳,並以天然氣水合物等形式在深淵海底形成規模巨大的甲烷儲庫,挑戰了傳統的深海碳循環模式。 這一發現也直接挑戰了「深淵生態系統主要依靠從海洋表層沉降的有機顆粒和動物殘骸維持」的傳統觀點。研究證明,化能合成生命可能在深淵生態系統發揮著比想像中更重要的作用,並深刻影響著深淵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在此發現的基礎上,研究人員推測,化能合成生態系統在深淵的分布可能遠比目前發現的更為廣泛,有望在全球範圍內形成一條沿構造活動活躍、有機質豐富的海溝底部分布的「化能生命走廊」。 本次研究是「全球深淵探索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計劃由中國科學院發起和主導,獲得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執行委員會批准,旨在利用先進的深潛技術揭開地球深淵無人區的奧秘。研究團隊將進一步探索化能生態系統的全球分布格局、深淵碳循環模式及其對全球碳循環的影響。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04日 13 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9372
35
2025-10-24 11:44
93416
69
2025-10-24 11:44
62438
39
2025-10-24 11:44
38752
53
2025-10-24 11:44
69428
26
2025-10-24 11:44
36279
57
2025-10-24 11:44
58497
64
2025-10-24 11:44
14589
67
2025-10-24 11:44
62859
35
2025-10-24 11:44
73612
42
2025-10-24 11:44
23679
43
2025-10-24 11:44
45236
83
2025-10-24 11:44
32984
64
2025-10-24 11:44
95831
43
2025-10-24 11:44
23897
45
2025-10-24 11:44
53482
14
2025-10-24 11:44
82419
18
2025-10-24 11:44
67125
53
2025-10-24 11:44
28359
37
2025-10-24 11:44
46235
37
2025-10-24 11:44
89263
24
2025-10-24 11:44
63125
57
2025-10-24 11:44
53928
94
2025-10-24 11:44
98356
71
2025-10-24 11:44
95716
59
2025-10-24 11:44
28579
14
2025-10-24 11:44
41579
12
2025-10-24 11:44
45397
31
2025-10-24 11:44
17658
91
2025-10-24 11:44
76548
39
2025-10-24 11:44
68942
31
2025-10-24 11:44
79148
45
2025-10-24 11:44
81495
57
2025-10-24 11:44
14975
64
2025-10-24 11:44
27365
52
2025-10-24 11:44
21869
23
2025-10-24 11:44
21869
43
2025-10-24 11:44
12864
91
2025-10-24 11:44
26753
16
2025-10-24 11:44
91645
95
2025-10-24 11:44
84362
68
2025-10-24 11:44
59468
36
2025-10-24 11:44
94187
25
2025-10-24 11:44
85974
85
2025-10-24 11:44
17436
25
2025-10-24 11:44
74985
95
2025-10-24 11:44
12598
27
2025-10-24 11:44
31429
47
2025-10-24 11:44
71329
65
2025-10-24 11:44
73184
81
2025-10-24 11:44
46352
79
2025-10-24 11:44
| 蜜糖直播 | tvn直播 |
| 水仙直播 | |
| 香蕉直播 | 9.1樱花ppt网站大片 |
| 伊对免费下载 | |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茄子直播 |
| 蜜桃app | |
| 成人免费直播 | 荔枝直播 |
| 比心直播 | |
| 成人免费直播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 快猫 | |
| 伊人直播 | 山猫直播 |
| 伊人直播 | |
| 魅影5.3直播 | 樱花直播nba |
| 黑白直播 | |
| 绿茶直播 | 就要直播 |
| 么么直播 | |
| 黑白直播体育 | 魅影直播视频 |
| 绿茵直播 | |
| 夜魅直播 | 红桃直播 |
| 橘子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