舀粉、兌水、搖一搖……「人飼料」真的可以替代三餐嗎?
2025-10-22 00:36
7,392次浏览
能以智能化解決的風控手段,就不要一刀切將責任轉嫁給客戶。風險防控與服務優化必須兼顧,才能切實解決客戶痛點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監會聯合發布《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其中,取消了2022年版監管規則中關於個人辦理單筆5萬元以上現金存取業務,需「了解並登記資金來源或用途」的硬性要求。 對大額資金來源、去向規範登記,是反洗錢的重要手段。據21世紀經濟報導消息,三年前,針對自然人客戶單筆存取5萬元以上現金的反洗錢監管規則,曾引發爭議。央行相關部門負責人當時回應稱,統計數據顯示超過5萬元的現金存取業務,僅佔全部現金存取業務的2%左右,對絕大多數客戶影響有限。但該辦法當年「因技術原因」暫緩實施,相關業務按原規定辦理。 可以看出,政策初衷雖好,但遭遇的分歧意見也不容忽視,比如當時有人擔心會增加業務辦理的繁瑣性,還可能侵犯個人隱私。 如今的徵求意見稿中,直接取消了該項要求,意味著監管的放鬆嗎?其實不然,徵求意見稿明確了現金匯款、實物貴金屬買賣等一次性交易超過5萬元的將全面盡調,同時將火力集中於真正的高風險領域。 對低風險情形簡化調查,需要銀行提供更加精細化差異化的服務,避免一刀切對正常需求的傷害,優化客戶體驗。銀行機構應深刻理解,政策調整是對便民利民呼聲的回應,作為服務機構,尊重民意才有優化服務的動力和穩定執行的能力。 從2022年暫緩到2025年或將取消,這是反洗錢監管從只認數字的「簡單閾值」管理,到「風險為本」精準篩查的轉向。規則細化帶來的一定操作複雜性,也提醒著金融機構必須分級管理,對低風險簡化流程,對高風險強化調查。 金融機構還可從多方面著手改進:比如以技術賦能為服務提效,通過簡訊或網絡預告客戶需準備的資料,同時加大適老化服務,對風險防範能力低人群加強安全提醒。還可利用智能風控系統+人工防火牆,既防誤傷,又不漏放。比如或可將每月固定取款的退休老人標記為低風險,簡化其業務流程;突然進行大額匯款的帳戶,則觸發人工覆核;對在5萬臨界點頻繁試探的交易帳戶,提升識別力度,嚴防灰色操作規避監管。此外,相關機構收集客戶資料應遵循「最小必要」原則,以防隱私洩露。 歸根結底,能以智能化解決的風控手段,就不要將責任轉嫁給客戶。風險防控與服務優化必須兼顧,才能切實解決客戶痛點。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李曉亮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大全官方版-免费直播行情网站大全正式版下载最新版V.3.4.34-安卓版-2265安卓网
生態環境部:工業園區水汙染防治仍然任重道遠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小妲己直播
黑白直播
63914
97
2025-10-22 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