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乘坐普速列車時 你會不會有這樣的疑問 鋼軌下為什麼鋪小石子? 它們有什麼用? 資料圖。何蓬磊 攝 這些鋪設在鋼軌下 大小均勻的小石塊 有自己專屬的名字 ——道砟 主要有以下幾個作用 01 分散壓力、幫助鋼軌散熱 道砟可以均勻分散 火車通過時造成的壓力 車輪與鋼軌摩擦 會產生巨大熱量 道砟的主要材質是特級花崗巖 它能吸收車輪與鋼軌 摩擦所產生的高熱 幫助鋼軌散熱 02 防止脹軌斷軌 鋼軌會因氣溫變化 產生熱脹冷縮 尤其是在溫差大的情況下 可能會發生脹軌或斷軌 道砟具有彈性 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緩衝作用 再加上道砟的摩擦力 能夠有效減少脹軌或斷軌 還能防止鋼軌發生較大位移 03 便於排水和通風 如果將鋼軌直接鋪設在地面上 容易受到氣候和環境影響 鋪設道砟後 雨水可以順著縫隙 向下滲透排出路基 04 減小振動和聲響 通過鋪設道砟 可以有效減小火車通過時 產生振動和聲響 但有的軌道 又沒有鋪碎石 是怎麼回事? 這其實是無砟軌道 無砟軌道 無砟軌道是一種 不使用道砟的軌道結構 主要應用於設計時速為 250公裡及以上的高速鐵路 通常採用混凝土等材料 澆築形成整體的軌道承重板層 表面鋪設平整的鋼軌 無砟軌道的穩定性高 能夠更好地保證 軌道的平順度 滿足高速列車運行的需求 在列車高速行駛時 無砟軌道的結構能夠 避免碎石飛濺 幫助減少噪音 為旅客提供更加舒適的出行體驗 看似簡單的軌道 藏著鐵路設計的巧思 乘火車出行時 你還有哪些有趣的發現? 來評論區分享一下吧! 來源:微信公眾號
7月13日,一場別具一格的展覽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拉開帷幕。整場展覽只有一件國寶文物——「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臂,遊客體驗卻很豐富:可以手握梭子,看「絲線」如何在數字織機上幻化出繁複絢麗的紋樣;可以坐在沉浸交互劇場,藉助裸眼3D等技術,穿越到國寶的出土地——尼雅遺址;還能與AI智能問答設備對話,了解它為何被視為漢晉中央王朝有效治理新疆的力證…… 這是近年來中國文博機構深入挖掘文物價值,不斷創新展陳方式,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的一個縮影。目前,在我國7000多家博物館中,保存著大量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物藏品。如何讓文物「活起來」,講述中華民族從多元凝聚為一體的壯闊歷史?一些博物館正在嘗試給出自己的答案。 觀眾在中國考古博物館參觀。 尹李梅 攝 敘事體系創新:把中華民族整體史觀融入每一件文物 在人們的慣常印象中,民族類博物館的展品要麼按照歷史朝代順序陳列,要麼按照不同民族分區域擺放。但是在民族文化宮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中,許多文物在「大一統」單元跨越數千年相遇:新石器時代的陶器、漢代的青銅器、唐代的文書、遼代的三彩器、元代的紙幣,以及歷朝歷代體現「大一統」思想和制度的古籍;而雲南彝族獅頭面具、青海土族「阿薩讓」獅面具、廣西壯族文獅面具也出現在一個展櫃中,共同闡釋舞獅這個中華文化的代表符號。 「我們突破傳統斷代史、族別史的敘事模式,把『五個共同』的中華民族歷史觀融入每一件文物古籍、每一位歷史人物、每一個歷史事件中,構建起貫穿500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史的新敘事體系。」在今年4月舉行的全國博物館館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範培訓班上,民族文化宮博物館館長羅吉華介紹說。 這樣的敘事體系創新不僅出現在國家級博物館,越來越多的省市級博物館也在策展辦展中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立足自身館藏特色,深入挖掘文物背後的「共同性」「融合性」意涵。四川博物院打造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特展,展現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承德博物館開設「望長城內外——清盛世民族團結實錄」展覽,匯集見證六世班禪覲見乾隆、土爾扈特部萬裡東歸等重大歷史事件的數百件珍貴文物;大同市博物館舉辦《家國天下——從<木蘭辭>讀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特展》,多維度再現北魏時期多民族「三交」的時代風貌。 展陳方式創新:讓歷史可「視」可「觸」可「感」 除了敘事體系創新,近年來一些博物館也積極引入數位技術,在展陳方式上不斷突破。在湖北省博物館的「融在楚天·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展」VR數字展廳,明代畫作《昭君出塞圖》「動」起來,昭君懷抱琵琶回望故土,匈奴使臣恭敬迎候,背景中胡漢商隊往來不絕,AI語音為觀眾介紹漢代「和親政策」如何以文化軟實力促進民族共生。湖北省博物館陳列部主任曾攀感嘆:「數位化不僅是文物的『數字保鮮劑』,更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全新精神橋梁。」 近期開幕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臂國寶展,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的熱度再添一把火,不少遊客在社交媒體上分享體驗數字織機和沉浸交互劇場的視頻。該館館長於志勇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說:「我們著力於以科技賦能『五星錦』,為廣大觀眾帶來更具震撼力,更富知識性、科普性和大眾化的觀展體驗,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具象為可『視』、可『觸』、可『感』的深刻體驗。」 觀眾在中國考古博物館參觀。 尹李梅 攝 博物館教育創新:在青少年心中種下民族團結的種子 7月12日,20多名身穿民族服飾、戴紅領巾的小講解員出現在廣西民族博物館內,參加「探秘文博聲聚童心」紅領巾講解員研學營結營儀式。在一周的研學中,學員們學習了民族文化知識、民族聲樂表演,最後,通過展廳講解實踐訓練,將自己學到的內容運用到講解中。現場觀眾感嘆博物館成了孩子們的「第二課堂」。 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博物館重視發揮教育功能,開展「博物館進校園」活動,積極與學校共建「鑄牢」教育基地,在青少年心中種下民族團結的種子。例如,民族文化宮聯合高校開設「開學第一課」,邀請專家學者為學生講述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發展的歷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組建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講團,精心編排《白乙化的英雄人生》《華僑中的巾幗英雄——李月美》等反映全民族抗戰歷程中湧現出的民族團結進步故事,先後赴北京20餘所大中小學開展宣講;雲南民族博物館、西藏博物館先後舉辦「小小講解員」培訓班,讓青少年在學習、講解館藏文物知識的同時,增強對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熱愛。 作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立體教科書」,博物館發揮的重要作用正在被看見、被認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等博物館入選第十一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2024年,承德博物館、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陳嘉庚紀念館、欽州市博物館等多個博物館被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稱號,獲得表彰。 談及博物館未來如何擔負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重要陣地的使命,中央民族大學歷史與文化學院校長彭勇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博物館要樹立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深入闡釋中華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發展路向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演進格局,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故事,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源頭活水,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中國新聞》報劉軍 尹李梅 報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12567
37
2025-10-28 16:17
18493
86
2025-10-28 16:17
47395
35
2025-10-28 16:17
37291
98
2025-10-28 16:17
53214
97
2025-10-28 16:17
87261
34
2025-10-28 16:17
42361
93
2025-10-28 16:17
82746
86
2025-10-28 16:17
54138
64
2025-10-28 16:17
64857
27
2025-10-28 16:17
37591
75
2025-10-28 16:17
36981
16
2025-10-28 16:17
31756
92
2025-10-28 16:17
16492
36
2025-10-28 16:17
83572
41
2025-10-28 16:17
17589
49
2025-10-28 16:17
59241
64
2025-10-28 16:17
96742
15
2025-10-28 16:17
13278
79
2025-10-28 16:17
47316
47
2025-10-28 16:17
86954
76
2025-10-28 16:17
71325
41
2025-10-28 16:17
17539
64
2025-10-28 16:17
58946
14
2025-10-28 16:17
16824
23
2025-10-28 16:17
14782
24
2025-10-28 16:17
21846
26
2025-10-28 16:17
63947
61
2025-10-28 16:17
97542
25
2025-10-28 16:17
91562
84
2025-10-28 16:17
84295
73
2025-10-28 16:17
67589
12
2025-10-28 16:17
64179
65
2025-10-28 16:17
82517
25
2025-10-28 16:17
47823
81
2025-10-28 16:17
87643
36
2025-10-28 16:17
21945
76
2025-10-28 16:17
14897
48
2025-10-28 16:17
86975
93
2025-10-28 16:17
48915
93
2025-10-28 16:17
65172
12
2025-10-28 16:17
84567
51
2025-10-28 16:17
36285
79
2025-10-28 16:17
63892
16
2025-10-28 16:17
23846
74
2025-10-28 16:17
82479
57
2025-10-28 16:17
48721
38
2025-10-28 16:17
73146
92
2025-10-28 16:17
41975
26
2025-10-28 16:17
95273
42
2025-10-28 16:17
52347
82
2025-10-28 16:17
43586
59
2025-10-28 16:17
15469
81
2025-10-28 16:17
| 绿茶直播 | 绿茶直播 |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
| 大鱼直播 | 黄播 |
| 杏仁直播 | |
| 红桃直播 | 凤凰网直播 |
| 夜月视频直播 | |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 雪梨直播 | |
| 伊人app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 奇秀直播 | |
| 鲍鱼直播 | 就要直播 |
| 小草莓直播 | |
| 成人免费直播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 香蕉直播 | |
| 伊对免费下载 | 妖姬直播 |
| 水仙直播 | |
| 9.1樱花ppt网站大片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 深夜直播 | |
| 直播软件下载 | 小草莓直播 |
| 花间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