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月9日電 (記者 陳杭 徐婧 呂少威)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8日在北京開幕。大會以「讓機器人更智慧,讓具身體更智能」為主題,200餘家國內外機器人企業攜1500餘件展品亮相,其中首發新品100餘款。 8月8日,超大尺寸的人形機器人吸引觀眾。當日,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幕。本屆大會主題為「讓機器人更智慧,讓具身體更智能」,200餘家國內外機器人企業的1500餘件展品集中亮相。 記者 賈天勇 攝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在致辭中表示,作為機器人的高階形態和具身智能的重要載體,人形機器人在生產製造、倉儲物流、安全防護、家政服務、教育醫療等場景中日益發揮重要作用。中國聚焦這一前沿技術和未來產業持續發力,拉動新消費、催生新產業、擴大新就業,促進經濟發展,改善民生福祉。 電子與電氣工程師協會(IEEE)主席兼執行長凱薩琳·卡莫爾指出,未來,IEEE將一如既往地秉承開放與協作的理念,希望以世界機器人大會為橋梁,進一步加強與中國同行的聯繫,共享機器人發展脈動、共迎機器人發展機遇。 北京市市長殷勇在致辭中表示,目前,北京市機器人產業發展水平位居全國前列,人形機器人產業規模約佔全國1/3,今年上半年產業營收增長近40%,機器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居全國首位。面向未來,北京將持續加大機器人產業發展支持力度,全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機器人創新高地。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副總幹事鄒刺勇指出,將與眾多志同道合的合作夥伴並肩攜手,在技術創新、標準制定、國際交流等方面加強合作,為發展中國家工業可持續發展不斷做出努力。 「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根基在於創新,活力在於合作,未來在於共享。」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致辭中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機器人產業發展,今年上半年,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7.8%,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產量同比分別增長35.6%和25.5%,連續12年位居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 開幕式上發布了《2025人形機器人十大潛力應用場景》,遴選出工業通用操作、汽車製造、3C製造、船舶製造、石油化工、電力生產、安全應急、商業服務、家居服務、農業生產等十大潛力應用場景,為技術攻關與產業化落地提供明確路徑指引。 大會由中國電子學會、世界機器人合作組織共同主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尹力,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樂成等出席開幕式。(完)
盛夏的海南,諸多農作物新品種的夏收、夏種、夏管同時上演。海南一制種企業負責人王仕明正忙著將東方市感城鎮的一塊撂荒地盤活。「通過土壤改良,讓這裡成為常年可種植作物的制種基地。」王仕明說。 從利用當地氣候加代繁育到常年種子研發,從分散科研到集群協同,從育種到制種再到種業全產業鏈,依託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海南正不斷刷新中國種業的底色。 2018年4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考察。總書記強調,良種在促進糧食增產方面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要下決心把我國種業搞上去,抓緊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優良品種,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總書記在田頭看見我,第一句話就是『老謝,你也來啦』,非常親切,讓我非常感動。」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謝華安說,總書記到南繁基地和水稻展示田考察,說明他對國家的糧食生產和糧食安全非常重視,時時記在心上。 謝華安帶領團隊觀察水稻新品種結實粒情況(央廣網發 潘麗燕 攝) 一粒種子,連著「國之大者」,關係國家糧食安全主動權。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託,這幾年,謝華安帶領團隊在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持續攻關,培育出耐儲存、高產量的水稻新品種,讓實驗室成果在田間結出碩果。 三亞崖州灣科技城高新區是海南種業的主陣地。「2022年4月,總書記再次前來考察南繁科研育種工作,他強調,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須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裡。這些叮囑我牢記心間,激勵我持續奮鬥。」崖州灣國家實驗室科研人員喬繼月說。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科研人員紮根南繁熱土,快速成長為育種、制種主力軍。為了培育高耐鹽水稻新品種,喬繼月和所在團隊成員頂著烈日,在試驗田中對大量野生稻進行逐株篩選,目前已成功篩選出耐鹽的種質資源,為水稻耐鹽鹼遺傳改良提供了關鍵分子靶標。 喬繼月在做野生稻分子標記篩選實驗(央廣網記者 索迪 攝) 科研發力,技術賦能。近些年,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為種業科研裝上「中國芯」,雷射雷達、高光譜相機、各種傳感器為育種材料進行全方位、實時「體檢」,海量育種數據與大數據算法密切配合,作物新品種培育迎來加速度。 「好種多打糧。我們也通過努力,推動實驗室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50年前,王仕明父親作為制種員從江西來到海南建設繁種基地。現在,王仕明在三亞、東方、樂東建設了2萬畝科研和生產基地,每年生產600萬斤到800萬斤水稻種子,可供全國300萬畝到400萬畝大田種植使用。 王仕明觀察不同品種水稻的生長情況(央廣網記者 索迪 攝) 如今,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已成為農業科研的加速器、種子供給的常備庫,每年有超過300萬份育種材料及品種進入南繁,全國已育成的農作物新品種中有70%以上經過南繁選育。追光逐熱,向「種」圖強,海南正加快建設服務全國的「南繁矽谷」。 「『南繁矽谷』就是中國種子的底座,我們要育成更多優良的種子,讓中國人種的是中國好種,中國飯碗裝的是中國糧。」謝華安說。 總監製:駱紅秉 總策劃:張軍 於鋒 監製:伍剛 宮歆慧 統籌:陶玉德 策劃:林韋瑋 卜葉 記者:索迪 剪輯:陶淦 鳴謝:崖州灣國家實驗室 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81629
85
2025-11-27 07:06
78193
65
2025-11-27 07:06
95624
51
2025-11-27 07:06
45283
38
2025-11-27 07:06
52491
87
2025-11-27 07:06
25836
64
2025-11-27 07:06
61594
75
2025-11-27 07:06
24893
73
2025-11-27 07:06
93218
87
2025-11-27 07:06
47598
27
2025-11-27 07:06
87631
26
2025-11-27 07:06
63945
97
2025-11-27 07:06
57984
29
2025-11-27 07:06
36259
26
2025-11-27 07:06
35247
67
2025-11-27 07:06
87462
37
2025-11-27 07:06
71482
84
2025-11-27 07:06
84729
52
2025-11-27 07:06
13958
54
2025-11-27 07:06
78692
68
2025-11-27 07:06
48591
84
2025-11-27 07:06
62137
65
2025-11-27 07:06
79238
17
2025-11-27 07:06
72543
79
2025-11-27 07:06
97546
89
2025-11-27 07:06
49287
32
2025-11-27 07:06
68125
67
2025-11-27 07:06
72356
26
2025-11-27 07:06
93876
83
2025-11-27 07:06
12478
36
2025-11-27 07:06
18594
84
2025-11-27 07:06
35627
31
2025-11-27 07:06
62579
57
2025-11-27 07:06
73124
39
2025-11-27 07:06
25681
51
2025-11-27 07:06
73948
43
2025-11-27 07:06
29817
32
2025-11-27 07:06
58674
57
2025-11-27 07:06
79182
27
2025-11-27 07:06
68397
16
2025-11-27 07:06
76245
71
2025-11-27 07:06
83642
58
2025-11-27 07:06
96714
25
2025-11-27 07:06
49761
72
2025-11-27 07:06
41528
49
2025-11-27 07:06
17532
79
2025-11-27 07:06
79415
38
2025-11-27 07:06
68523
24
2025-11-27 07:06
12597
89
2025-11-27 07:06
26719
32
2025-11-27 07:06
16258
29
2025-11-27 07:06
| 小妲己直播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 花儿直播 | |
| 魅影视频 | 97播播 |
| 魅影视频 | |
| 黑白直播体育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 金桔直播 | |
| 看少妇全黄a片直播 | 红桃直播 |
| 牡丹直播 | |
| 魅影视频 | 花儿直播 |
| 韩国直播 | |
| 花蝴蝶app直播 | 小狐狸直播 |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
| 月神直播 | 水仙直播 |
| 樱花直播nba | |
| 莲花直播 | sky直播 |
| 桃鹿直播 | |
| 黄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 现场直播 | |
| 莲花直播 | 看少妇全黄a片直播 |
| 色花堂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