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總書記的人民情懷) 國家強盛、民族復興需要物質文明的積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華。 「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 「實現中國夢,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雙飛的發展過程。」 視頻:總書記的人民情懷 |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來源:人民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現代化進程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間的關係作出深刻闡釋。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質貧困不是社會主義,精神貧乏也不是社會主義。」 錨定建成文化強國戰略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不斷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築牢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文化根基」。 202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蘇州考察。新時代的蘇州繡出一幅人文經濟的「雙面繡」,一面經濟繁榮,一面人文鼎盛。總書記點讚:「這裡不僅有歷史文化的傳承,而且有高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代表未來的發展方向。」 千年文韻和現代經濟如何和諧共生?答案呼之欲出:「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 202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赴天津古文化街考察。泥人張等不少「老字號」坐落於此,綿長文脈浸潤城市。總書記在這裡指出:「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今年5月在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這些中華文化瑰寶保護好、傳承好、傳播好。」 經濟與文化互融共促,我國發展具備了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支撐。 2023年6月,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歷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禮敬就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肩負新時代的文化使命,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闢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 在福建武夷山朱熹園,習近平總書記感慨:「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裡有什麼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麼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源於歷史自信、文化自信的深邃思考,凝結在習近平文化思想中,為擔負起新時代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 在習近平總書記引領下,中華文化因融入偉大時代精神更具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偉大事業孕育偉大精神,偉大精神引領偉大事業。 當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更需要增強人民力量、振奮民族精神。 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挺起中華民族精神的脊梁。 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2024年9月底,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在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上,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以英雄模範為榜樣,團結奮進、砥礪前行,匯聚起共襄強國盛舉的磅礴力量。」 時代精神需要青年傳承。在北大校園,總書記勉勵青年:「我們提出要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時代楷模」「中國好人」繁星閃爍,中華兒女崇德向善;文明鄉風、良好家風培育弘揚,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升;上好「大思政課」,弘揚網絡正能量,清風正氣持續滌蕩。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更加彰顯。 從仰視世界到平視世界,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今天的中國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強,煥發出空前的歷史主動精神、歷史創造精神。 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對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通過推動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我們將不斷提高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做到家家倉廩實衣食足,又讓人人知禮節明榮辱。」這是人民嚮往的美好生活,也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承諾。 策劃:田俊榮 劉曉鵬 監製:楊學博 陳振凱 餘榮華 統籌:李翔 朱利 吳玥 李洋 文字:李昌禹 李卓爾 視頻:張世懸 鞏晗 海報:王宇峰 鞏晗 校檢:吳玥 李金昱
8月7日電 國新辦8月7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政策有關情況。財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司長許留慶在會上介紹,學前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公益事業。一直以來,財政部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支持辦好學前教育。從支持力度看,2013-2024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學前教育轉移支付資金達到2209億元,帶動各方不斷加大投入力度,與2013年相比,國家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增長了三倍多。 從支持方向看,中央財政轉移支付資金主要用於四個方面:一是支持地方擴大普惠性資源供給,扶持普惠性民辦園發展。二是支持地方健全普惠性學前教育經費投入機制,落實對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相關生均財政補助標準,並建立動態調整機制。三是支持地方鞏固幼兒資助制度,資助普惠性幼兒園家庭經濟困難幼兒、孤兒和殘疾兒童接受學前教育。四是支持地方提高保育教育質量,包括改善普惠性幼兒園辦園條件,配備適宜的玩教具和圖畫書等。地方財政相關資金主要用於落實學前教育生均撥款制度,保障幼兒園正常運轉。 從落實效果看,各省結合實際統籌安排中央補助資金和自有財力,支持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通過各級政府的共同努力,學前教育資源持續增加、普及水平大幅提高,「入園難」問題得到有效緩解。2024年全國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2%,比2012年提高了20多個百分點。 下一步,財政部將會同教育部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支持和引導地方加大投入力度,優化支出結構,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8159
36
2025-11-06 07:23
72164
86
2025-11-06 07:23
28317
41
2025-11-06 07:23
19628
83
2025-11-06 07:23
95437
84
2025-11-06 07:23
72486
41
2025-11-06 07:23
64157
71
2025-11-06 07:23
86379
24
2025-11-06 07:23
49376
46
2025-11-06 07:23
74519
68
2025-11-06 07:23
62143
86
2025-11-06 07:23
14823
79
2025-11-06 07:23
74826
49
2025-11-06 07:23
28956
23
2025-11-06 07:23
47912
51
2025-11-06 07:23
58241
51
2025-11-06 07:23
32591
96
2025-11-06 07:23
82961
93
2025-11-06 07:23
84752
82
2025-11-06 07:23
58923
71
2025-11-06 07:23
71485
89
2025-11-06 07:23
86125
53
2025-11-06 07:23
57893
69
2025-11-06 07:23
39628
54
2025-11-06 07:23
48591
27
2025-11-06 07:23
24591
93
2025-11-06 07:23
35924
79
2025-11-06 07:23
92576
23
2025-11-06 07:23
38971
97
2025-11-06 07:23
47295
18
2025-11-06 07:23
29683
16
2025-11-06 07:23
21567
37
2025-11-06 07:23
78456
25
2025-11-06 07:23
64925
63
2025-11-06 07:23
49715
32
2025-11-06 07:23
91567
67
2025-11-06 07:23
35789
46
2025-11-06 07:23
32671
68
2025-11-06 07:23
58972
17
2025-11-06 07:23
18524
15
2025-11-06 07:23
47815
23
2025-11-06 07:23
95726
65
2025-11-06 07:23
15429
72
2025-11-06 07:23
78952
13
2025-11-06 07:23
96382
29
2025-11-06 07:23
85234
73
2025-11-06 07:23
84675
13
2025-11-06 07:23
63145
25
2025-11-06 07:23
72631
31
2025-11-06 07:23
26859
31
2025-11-06 07:23
75193
98
2025-11-06 07:23
46153
65
2025-11-06 07:23
| 打开b站看直播 | 浪花直播 |
| 蜜桃视频 | |
| 快猫 | 成人抖阴 |
| 香蕉直播 | |
| 花间直播 | 柚子直播 |
| 深夜大秀直播app | |
| 魅影9.1直播 | 小k直播姬 |
| 大鱼直播 | |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 抓饭直播 | |
| 蜜疯直播 | 杏仁直播 |
| 免费直播 | |
| sky直播 | 红桃直播 |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
| 韩国直播 | 桔子直播 |
| 橘子直播 | |
| 青草直播 | 河豚直播 |
| 小猫咪视频 | |
| 蜘蛛直播 | 看b站a8直播 |
| 花儿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