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到票了嗎?」「我又沒搶到……」10日,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蘇超」)第九輪多場比賽開始售票,一票難求再次成為熱門話題。 自5月開賽以來,「蘇超」迅速成為全國關注的現象級體育賽事,場場爆滿,搶票難度堪稱「地獄級」。截至第八輪,這項省級業餘足球賽事已有100多萬人次現場觀賽。從第五輪起,每輪場均觀眾都超過3萬人,最多一場有60396名觀眾。 潑天流量,通過一張張門票,轉化為更可觀的消費。江蘇省2025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報告顯示,「蘇超」前六輪比賽監測的旅遊、出行、餐飲、住宿、體育五個場景合計實現服務營收379.6億元、同比增長42.7%。 玩轉「票根經濟」,已經成為江蘇13個設區市的共識。早在端午節前,常州市就抓住「蘇超」第三輪適逢端午假期的契機,宣布全市A級景區對持揚州(第三輪客隊城市)身份證遊客免門票。短短三天時間,常州共接待揚州遊客15萬人次,中華恐龍園、淹城春秋樂園、淹城野生動物園等景區單日揚州遊客佔比超過一半。 如今,手持一張「蘇超」球票,不僅可以在主隊城市享受「吃喝玩樂」一條龍優惠,甚至能在若干天內去一些周邊城市「逛吃」。徐州市民孫先生就在6月計劃了一場「蘇超」旅行:連雲港在第四輪前宣布,6月13至15日對持「蘇超」門票觀眾免國有A級旅遊景區首道門票。他帶著孩子去連雲港好好玩了兩天,「15號回徐州為球隊加油,很完美。」 門票有限,文旅優惠政策創意無限。到徐州過「伏羊節」,去揚州感受「皮包水」和「水包皮」,在淮安西遊樂園玩個痛快,到南通吃小海鮮……隨著「蘇超」熱度提升,各地紛紛結合自身特色開啟「搶客」大戰。一些客隊城市向主隊城市市民提供文旅優惠,「反向操作」吸引客流。揚州市甚至宣布,所有主場比賽日的周末,國有收費景區對省內其他12市市民實行日間免費入園。 影響力上升,「蘇超」品牌價值也節節攀高,前來談贊助的企業絡繹不絕。聯賽官方合作商、江蘇共創人造草坪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透露,目前諮詢量、來訪量和市場機會較往年都有一定幅度的增長。初步統計,7月份國內運動草坪訂單及出貨較往年同比增長20%左右,從長遠來看,「蘇超」對公司的區域市場滲透和品牌價值提升都有不小的助力。 作為業餘聯賽,「蘇超」主打「誰行誰上」。球隊以城為名,讓市民油然而生強烈的城市榮譽感,人人聊「蘇超」,人人想看「蘇超」,也人人參與「蘇超」。 剛剛過去的這個夏天,江蘇各個城市都在上演「我為球狂」。記者近期採訪「蘇超」時發現,商場、市民廣場、景區、街區……很多「第二現場」觀者如堵。第七輪比賽,南通主場湧進26383名觀眾,而在場外188個「第二現場」觀賽的市民有近30萬。 利用「蘇超」引流成為大小商家的主動行為。燒烤店豎起大屏、小酒吧打開直播、外貿企業推出周邊T恤、非遺技藝結合上足球元素……僅賽場外的「蘇超」市集,就有攤位越來越多、品類越來越豐富的趨勢。 在南通主場、有「長壽之鄉」美譽的如皋,幾家中醫院將養生茶飲帶到集市上,引來市民追捧。「這次擺攤都是免費贈送,一方面是宣傳中醫養生文化,另一方面也是擴大知名度。」相關負責人說。 下個周末,「蘇超」又將燃起戰火。體育搭建的這座舞臺,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一方熱土。 據新華社南京8月10日電 新華社記者 潘曄來源:中國青年報
近日,一中年歌手在演唱會上自曝「就算心跳亂了節奏,我還是會繼續努力。」此前,他被診斷出心臟問題,每天需靠藥物控制。這引發了公眾對心臟健康的關注。近年來,心臟問題越來越頻繁地「找」上了中青年人,特別是心律失常正日趨普遍。那麼,心律失常緣何趨向年輕化?科技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多位專家。 心律失常人群日益年輕化 《中國全科醫學》雜誌刊發的有關研究顯示,在全球範圍內,每年約170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其中約1/4為心律失常引起的猝死,且發生心律失常的人群正日益年輕化。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老年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李非介紹,老年人心律失常通常以房撲/房顫、房室傳導阻滯為主,更多與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及瓣膜退行性病變等基礎疾病相關,需給予長期治療。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趙伊遐介紹,中青年人常見的心律失常主要包括竇性心動過速、室上性心動過速、早搏(房性或室性)以及部分心房顫動。相比老年人,中青年人心律失常通常發作較急,發病通常為短期,結構性心臟病比例較低,但症狀表現如心悸、胸悶等更為明顯。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出現心律失常?趙伊遐介紹,主要與精神壓力大、焦慮失眠、熬夜等生活節奏失調,過量攝入咖啡、能量飲料、菸酒等刺激性物質,久坐少動、肥胖、代謝異常,以及電子產品使用過度導致交感神經興奮等因素有關。「這些因素會打破人體自主神經系統平衡,引發心電活動紊亂。」她說。 「大部分中青年人心律失常主要是由上述不良生活方式造成的,也有小部分患者是由於遺傳等因素導致的,如肥厚型心肌病,離子通道病等。」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蔣衛紅說。 改善生活方式是關鍵 儘管中青年人心律失常的發病具有偶發性,且多為生理性心律失常,但也不排除病理性心律失常的可能。如何區分兩者,出現哪些症狀時需儘快就醫?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心內科醫師張峰介紹,所謂生理性心律失常可理解為人對各種特定生理狀態的一過性、可逆的節律異常。如運動時的竇性心動過速,睡眠狀態下的竇性心動過緩,情緒緊張時發作的早搏等,通常無症狀或僅有輕微心悸現象,若無器質性心臟病,在消除誘因後可自行緩解。 相比之下,病理性心律失常則無明確誘發因素,持續時間較長或反覆發作,心率或節律存在顯著異常,症狀更為嚴重。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心血管內科醫師成晨迪表示,尤其是合併特殊病史,如有近期發熱史、基礎心臟病或心臟病家族史的患者,當持續出現心悸、胸悶及胸痛症狀且久不緩解,甚至出現黑矇、暈厥等情況應立即就醫。 蔣衛紅稱,中青年人生理性心律失常患者要想減輕症狀,改善生活方式是關鍵。 對此,成晨迪給出了「四要」秘訣。一要規律作息和管理情緒。每天保持7—8小時的高質量睡眠,固定作息時間,避免熬夜,同時科學應對壓力,培養興趣愛好作為情緒出口,必要時尋求專業心理諮詢。二要科學飲食,控制興奮性物質攝入。每日攝入咖啡因不高於200毫克(約2杯美式咖啡),避免空腹飲用咖啡、濃茶、奶茶等飲品,嚴格限制酒精攝入量,增加富含電解質的食物,如堅果、深綠蔬菜、香蕉、橙子等。三要合理運動。每周可開展3—5次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每次運動前進行10分鐘熱身,避免久坐(每小時起身活動3—5分鐘)。運動時要注意評估環境,避免在極端高溫/低溫天氣運動,劇烈運動後不要立即衝冷水澡。四要自我監測與管理。了解家族心臟病史,關注自身心悸、胸悶、黑矇等異常症狀,定期進行基礎心電圖檢查,還應保留歷次心電圖報告,以便動態比較、及時發現異常。學習測量靜息心率,同時關注血壓、血糖、甲狀腺功能等。 成晨迪介紹,病理性心律失常相比之下則無明確誘發因素,持續時間較長或反覆發作,心率或節律存在顯著異常,導致症狀更為嚴重。尤其合併特殊病史(如近期發熱史,基礎心臟病或心臟病家族史)患者,當出現嚴重心悸伴胸悶胸痛,甚至黑矇暈厥等情況應立即就醫。 連結 哪些心電圖異常需警惕 日常體檢中,心電圖是最基本、最普遍的心臟健康檢查手段,能檢測出竇性心律不齊、心臟早搏、房顫等心臟問題。那麼,心電圖顯示異常,一定是患上了心臟疾病嗎?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蔣衛紅表示,不少體檢時發現的心電圖異常大多為生理性或暫時性變化,心電圖異常不等於患上了心臟病。 那麼,哪些心電圖異常是真問題,哪些又是「假警報」呢?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心血管內科副研究員、主治醫生陳明鮮表示,早搏是一種較常見的心律失常,指心臟提早搏動一次,可分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健康人群因熬夜、壓力大、咖啡因或藥物刺激會引起偶發性早搏。但如果早搏頻繁(如超過500次/24小時)或伴隨症狀(如胸悶、乏力、黑矇),建議進行動態心電圖和心臟超聲檢查,以排除心肌病或器質性心臟病。 房顫為一種持續或間斷的快速、紊亂的心房電活動,屬於心臟病範疇,可導致心悸、胸悶,甚至中風,因此即便偶發性房顫也要引起高度重視,在確診後還需進一步評估心房大小、瓣膜功能、血栓風險,並考慮是否需要採取抗凝治療或射頻消融治療。 ST-T段(心臟電活動特定階段)改變可由多種原因引起,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過度勞累、焦慮、貧血、電解質紊亂、藥物影響等都可能造成ST-T段改變,但若患者伴隨胸痛、心悸、呼吸困難等症狀,尤其是中老年人,則可能提示患有心肌缺血或冠心病,應儘快進行心臟彩超、運動負荷試驗、冠狀動脈CTA或造影等檢查。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心內科醫師張峰介紹,竇性心律不齊是指心跳節律存在輕微快慢變化。在沒有其他症狀時,它大多屬於生理性心律失常,不需要進行特殊處理。如果患者出現心悸、胸悶等不適,建議立即休息;若仍不能緩解,則應前往醫院進行就診。 陳明鮮介紹,與心電圖相比,動態心電圖可連續記錄24小時或更長時間的心電活動,更易發現間歇性心律失常,如發作性房顫、室速、心動過緩等,尤其適合評估胸悶、暈厥、有猝死家族史等人群的心臟病風險。 (俞慧友) 來源:科技日報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魅影9.1直播 | 咪咕直播 |
夜月视频直播 |
趣爱直播 | 趣爱直播 |
红楼直播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蜘蛛直播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鲨鱼直播 |
大鱼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桃子直播 |
零点直播 |
少妇免费直播 | 69美女直播 |
九球直播 |
五楼直播 | 莲花直播 |
浪花直播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魅影直播 |
蜜糖直播 | 妖姬直播 |
鲍鱼直播 |
成人抖阴 | sky直播 |
桃子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