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生病第一時間去直播間問「專家」 假道具假證書堆出假醫生亂象調查 「爸,那些『專家』是假的!藥根本沒用!」看著父親又一次籤收了快遞來的「神藥」,來自陝西的張昕(化名)既憤怒又無力。他的父親沉迷於某社交平臺上一名「醫學專家」的健康課程,被深度洗腦,已兩次花高價購買對方推薦的「神藥」。 面對家人的勸阻,老人異常固執:「人家講得有道理!藥盒上印著OTC(非處方藥的標誌),是正規廠家生產的,怎麼可能是假藥?」 張昕曾根據父親提供的「專家」姓名和所謂任職醫院的信息,向該醫院官方渠道求證,得到的回覆卻是「本院無此醫生」。但就是這樣的「偽專家」,卻讓張昕的父親深信不疑,出現頭疼腦熱第一時間想的不是去醫院,而是在直播間裡「問專家」。 張昕父親的遭遇並非個例。近年來,一些網絡假醫生「偽專家」利用消費者的健康焦慮與信息差,以「正規」外衣包裝實施詐騙,其背後是一條圍繞假醫生身份認證、道具造假的灰色產業鏈。 直播劇本打造「專家」 一件網購的白大褂,一個偽造的胸牌,加上精心設計的劇本——在直播間裡,這些元素共同包裝出一個「三甲醫院專家」的形象,向消費者侃侃而談推銷著保健品。 這是此前在一家MCN機構工作過的劉女士向《法治日報》記者描述的場景,也曾經是她的工作內容。「三招搞定高血壓」「祖傳秘方根治糖尿病」「點擊連結領取定製中藥」……這些極具誘惑力的標題,正是這些「專家」每天在直播間上演的劇本。 張昕的父親正是被這些精心設計的劇本一步步俘獲。直播間裡,那個「專家」先是拋出幾個通俗易懂的醫學概念,瞬間建立起「專業」形象;接著,話鋒一轉,開始渲染各種常見老年病的「恐怖後果」,字字句句直戳老人的健康焦慮,如「腦梗心梗說來就來」「糖尿病併發症生不如死」「如果沒吃對藥,不但治標不治本還傷肝腎」…… 在老人聽得心驚膽戰之際,「專家」適時推出所謂的「最新科研成果」,信誓旦旦宣稱「幾個療程即可去根」「無任何副作用」,並輔以大量「患者」現身說法的「治癒」故事和「權威機構認證」。更讓老人深信不疑的是,對方反覆強調並展示藥盒上醒目的OTC標誌,將其包裝成「國家認證」「安全有效」的證據。「專家」還營造出名額有限、優惠即將截止的緊迫感,催促老人「抓住機會」「為自己的健康投資」。幾輪「健康講座」後,張昕的父親徹底被話術攻陷,對「專家」深信不疑。 張昕坦言,如果不是和醫院核實過「查無此人」,單看直播,誰能想到出鏡的醫生竟是假的呢? 北京的楊女士是醫療健康科普直播的常客,看得多了,她發現一些直播間存在蹊蹺:「不少『網紅醫生』直播間裡壓根兒沒醫生,出鏡的基本是助理,用『加薇』『+威』等話術誘導觀眾添加社交帳號,引流到其他平臺私聊。問及具體疾病,助理往往避而不答。」 根據楊女士提供的線索,記者點進一個擁有100多萬粉絲、資質認證為「××醫院皮膚科××醫生」的直播間,發現該醫生博主主頁資料顯示為男性,但直播出鏡的卻是一名女性。對方在直播間自稱是××醫生助理,並通過一系列話術將直播間的用戶引導至另一個無資質認證且粉絲量較少的普通帳號,稱該帳號為專門的客服號,負責和用戶一對一溝通,並讓記者添加「醫生」的社交帳號進行付費諮詢。 還有一部分醫生的認證信息與實際情況大相逕庭。記者查閱公開資料發現,有的醫生在平臺上認證來自某知名醫院,但實際上在該醫院並無此人;有的醫生認證信息過期,已從認證醫院離職但未更新認證;有些人甚至直接盜用他人身份信息進行認證。 中國政法大學醫藥法律與研究中心主任劉鑫在調研時曾發現,同時認證為某一家縣級醫院的整形外科醫生有50多名。「縣級醫院科室的醫生一般只有五六個,50多名醫生不符合常理,其中顯然有很多醫生是虛假認證。」 醫院工牌隨意買賣 精心設計的話術、逼真的「專家」人設、漏洞百出的認證——記者近日調查發現,網絡假醫生背後,是一條分工明確、環環相扣的造假產業鏈。 記者在某電商平臺搜索「白大褂醫生服」,跳出大量服裝,包括白大褂工作服、護士服、深藍色手術服等,價格在20多元到400元不等。 記者隨機諮詢某商家,對方直言:「三甲醫院標隨便選,只需要提供醫院LOGO的源文件即可,印出來很真實。」 另一家售賣醫院工作牌的商家稱:「提供醫院名稱、照片、姓名、職位、工號即可定製,價格只需10元。」當記者問及能否「仿製晶片」時,對方直接回復「要多少個,可做成PVC銀行卡材質的」。 比道具更關鍵的是資質文件。記者注意到,在某論壇上,曾有服務商報價:PS醫師資格證150元/張,生成執業證書200元/份,製作帶電子章的在職證明300元。「最近查得嚴,只接民營醫院單子。」該服務商發來一份「××骨科醫院」空白模板,承諾「通過率90%以上」。 更隱蔽的是利用醫生多點執業政策的「掛靠」認證。 前述在MCN機構工作過的劉女士透露,受平臺政策影響,醫療自媒體帳號越來越難做,但對於某些要求,可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根據一些平臺關於醫療認證帳號的認證規則,個人認證需要滿足「公立三級醫院主治醫師及以上專家」「民營三甲醫院主治醫師及以上專家」「綜合大學或醫科大學附屬民營三級醫院主治醫師及以上專家」等(滿足以上任一條件)。MCN機構利用「多點執業」政策(符合條件的執業醫師受聘在兩個以上醫療機構執業的行為),將醫生「掛靠」至民營醫院後通過平臺認證。 「我以前運營的帳號就是通過『掛靠』某醫院,取得認證的醫生帳號。」劉女士說。 記者採訪發現,儘管一些平臺聲稱嚴格審核,但仍然存在一些漏洞。某平臺審核外包員工坦言:「每天要審幾百個醫療帳號,怎麼可能逐個去查驗衛健委的數據。」 AI濫用也是這個鏈條上的一環。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深度偽造技術製造的假醫生視頻人物表情自然、語言流暢,普通用戶難辨真偽。部分團隊甚至用「真人面具+AI換聲」通過活體驗證,系統誤判率很高。 持續完善相關政策 亂象頻發下,監管部門持續完善相關政策。 近日,中央網信辦、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關於規範「自媒體」醫療科普行為的通知》,明確規定網站平臺應堅決清理假冒醫生身份開展科普等違法違規信息。該通知從分類核查認證帳號資質、清晰展示帳號資質信息、嚴格標註醫療科普信息來源、認真做好資質核驗工作、嚴禁無資質帳號生產發布專業醫療科普內容、強化網絡行為規範、嚴禁違規變相發布廣告、嚴處違法違規信息及帳號等方面,對網站平臺作出規範。 各大平臺積極響應新規。某平臺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會不定期排查認證資料,對資質造假、非法掛靠執業醫師證書等違法違規行為,採取取消認證、封禁帳號等處罰,並向有關部門舉報。 另一平臺負責人說,會嚴格實行醫生實名認證與專業資質核驗,僅限認證醫生發布非診療性醫療科普內容,並已上線管理體系對創作者專業度和合規性進行綜合評價與處置,根據帳號狀態對違規的創作者進行提醒整改和處置,包括但不限於限時封禁、永久封禁等處置措施,並定期公示。 「希望這些新規能落到實處,平臺審核再嚴一點,比如要求認證醫生『掃碼+刷臉』雙驗證,直播時能隨機彈出執業碼核驗,這樣至少能讓更多像我爸這樣的老人少被騙,別再花冤枉錢,更別耽誤了正規治療。」看著父親手機裡依然保留的「專家」課程連結,張昕期待著治理的「風」能儘快把被蒙蔽的受眾「吹醒」。 稿件來源: 法治日報法治經緯 本報記者 文麗娟 本報實習生 高紫琦
記者在北京多家貴金屬交易場所探訪了解到,近期貴金屬價格出現了大幅上漲,銷售也十分火熱。北京天雅珠寶城一家鉑金專賣店的銷售人員說,「今年以來鉑金價格上漲明顯,吸引了大量消費者來店裡選購,線上直播間也諮詢不斷」。此外,一些主營黃金飾品的店鋪也在醒目位置開設了鉑金專櫃。現場觀察顯示,鉑金硬度高、不易氧化,顏色屬於銀灰色,製成的飾品以鑲嵌鑽石、彩寶的戒指為主,款式簡約時尚,吸引了許多年輕消費者。除了增售鉑金產品,一些店鋪還在展臺裡增加了500克和1000克規格的投資銀條,並提供回收服務。 貴金屬零售市場火熱的背後是鉑金、白銀的價格漲幅顯著。上海黃金交易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4日,鉑金(Pt99.95)收盤價為314.56元/克,較2024年末的223.77元/克上漲40.57%;7月29日,白銀(Ag99.99)收盤價為9201元/千克,較2024年末的7620元/千克上漲20.75%。 貴金屬價格為何持續走高?從產業維度看,工業需求的強勁增長是核心驅動力。白銀廣泛應用於光伏、5G設備及電子元件製造,去年以來全球能源轉型加速推動光伏裝機量激增,直接拉動了白銀需求。鉑金作為氫能產業鏈的關鍵催化劑,在燃料電池汽車和綠氫製備中的需求快速擴張,疊加汽車尾氣淨化領域的穩定需求,供需缺口持續擴大。「全球製造業復甦帶動工業金屬整體走強,白銀的導電性和鉑金的耐腐蝕性使其在高端製造業中不可替代,庫存下降和供應鏈擾動進一步加劇了價格上行壓力。」東源投資首席分析師劉祥東分析。 從宏觀層面看,地緣政治風險上升顯著推高了白銀和鉑金的避險溢價。俄羅斯是鉑族金屬的重要出口國,俄烏戰爭持續影響俄羅斯鉑族金屬的出口,同時中東局勢動蕩威脅荷姆茲海峽等關鍵礦產運輸通道,疊加美歐對關鍵礦產的出口管制,限制了白銀、鉑金等戰略資源流通。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吳丹表示,地緣政治衝突以及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了市場避險情緒,同時,川普頻繁施壓導致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美元走勢承壓,加劇了市場對供給中斷的擔憂,並觸發囤貨行為,進一步推高貴金屬價格。 價格上漲對消費者的影響已逐步顯現。劉祥東分析,一是首飾等貴金屬製品價格普遍出現跟隨性上漲,部分消費者可能轉向K金或鍍金替代品;二是光伏組件、燃料電池汽車等新能源終端產品可能出現一定幅度的提價,間接推高綠色能源轉型成本,而手機、電腦等含銀電子元件或將通過「減配」來消化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個人投資者對貴金屬的投資興趣同步升溫。專家提醒,當前價格高位運行下,投資門檻與風險均有所提高。劉祥東認為,「買漲不買跌」的心理可能刺激更多散戶入場,需警惕價格劇烈波動帶來的極端風險,尤其是槓桿交易者可能面臨追加保證金的壓力。吳丹提醒,部分消費者可能轉向投資貴金屬以對衝通脹,但高價位也增加了短期追漲風險。消費者需根據自身風險偏好,審慎調整資產配置結構,在消費、儲蓄與投資之間尋求動態平衡。(經濟日報記者 趙東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5471
19
2025-11-19 12:04
18569
19
2025-11-19 12:04
16428
86
2025-11-19 12:04
24956
67
2025-11-19 12:04
15296
83
2025-11-19 12:04
24671
89
2025-11-19 12:04
21746
71
2025-11-19 12:04
14753
23
2025-11-19 12:04
97438
83
2025-11-19 12:04
87162
32
2025-11-19 12:04
83716
59
2025-11-19 12:04
12863
78
2025-11-19 12:04
78621
38
2025-11-19 12:04
67834
91
2025-11-19 12:04
68357
92
2025-11-19 12:04
54198
49
2025-11-19 12:04
83652
21
2025-11-19 12:04
64791
28
2025-11-19 12:04
84125
92
2025-11-19 12:04
98341
15
2025-11-19 12:04
28971
76
2025-11-19 12:04
48132
71
2025-11-19 12:04
69538
23
2025-11-19 12:04
16843
26
2025-11-19 12:04
64278
85
2025-11-19 12:04
71834
56
2025-11-19 12:04
73946
71
2025-11-19 12:04
14597
78
2025-11-19 12:04
25619
62
2025-11-19 12:04
51783
53
2025-11-19 12:04
76185
24
2025-11-19 12:04
25169
65
2025-11-19 12:04
37458
61
2025-11-19 12:04
31942
37
2025-11-19 12:04
37596
67
2025-11-19 12:04
38145
83
2025-11-19 12:04
13697
27
2025-11-19 12:04
78549
76
2025-11-19 12:04
81934
49
2025-11-19 12:04
54837
35
2025-11-19 12:04
89572
42
2025-11-19 12:04
78423
57
2025-11-19 12:04
61849
38
2025-11-19 12:04
28956
96
2025-11-19 12:04
12458
98
2025-11-19 12:04
94167
45
2025-11-19 12:04
21384
76
2025-11-19 12:04
59264
68
2025-11-19 12:04
84265
51
2025-11-19 12:04
32491
63
2025-11-19 12:04
42856
35
2025-11-19 12:04
52341
73
2025-11-19 12:04
76329
92
2025-11-19 12:04
| 曼城直播 | 青草直播 |
| 夜月视频直播 | |
| 小草莓直播 | 富贵直播 |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
| 九球直播 | sky直播 |
| 春雨直播全婐app免费 | |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美女直播 |
| 抓饭直播 | |
| 夜魅直播 | 婬色直播 |
| 成人免费直播 | |
| 蜜糖直播 | 祼女直播app |
| 杏爱直播 | |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极速直播 |
| 蜜桃app | |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美女直播app |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
| 大鱼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 橙色直播 | |
| 九球直播 | 快猫 |
| 杏仁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