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8月9日電 (記者 朱賀)「中醫藥既具療效,又讓民眾負擔得起,這是我們老祖宗的智慧。希望兩岸攜手傳承,讓人工智慧(AI)更好賦能中醫藥診療。」9日,臺灣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在臺北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人工智慧,無疑是當下兩岸最流行的關鍵詞之一。正在舉行的臺灣第二屆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上,人工智慧應用隨處可見。走到慈濟展位,不少參觀者佩戴VR眼鏡體驗中醫「望聞問切」,通過AI設備接受經絡檢測。 8月9日,臺灣第二屆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正在臺北舉行。圖為參觀民眾在佩戴VR眼鏡體驗中醫「望聞問切」。記者 朱賀 攝 據臺當局8日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截至7月底,臺灣人口總數為23337936人,已連續19個月負增長;65歲以上人口數為4583678人,幾乎佔總人口的兩成,顯示臺灣正邁向「超高齡社會」。 林欣榮介紹,人工智慧賦能精準醫療,讓更多民眾,尤其是年長者得到及時有效的照護。以花蓮慈濟醫院為例,他介紹,花蓮多山,當地民眾對現代診療方式的需求迫切。該院引用AI診療,幫助醫師對罹患失智、帕金森病的老人進行更精準檢查,以便在早期幹預、後期治療中找到更對症的治療藥物。 致力於推動中西醫結合診療與中草藥研究多年,林欣榮特別提及,西藥價格高昂,中藥物美價廉、副作用更小,民眾接受度更高,如今在人工智慧幫助下,該院推動以中草藥精準治療癌症、中風及罕見病等疾病已取得一定成果。 「一些長輩出行困難,但足不出戶就能和機器人交流對話、得到照護,漸漸走出陰霾。」談及赴大陸參加兩岸醫藥交流活動的見聞,林欣榮說,無論醫藥衛生還是生物科技,大陸各領域人工智慧發展速度都很快。他表示,兩岸都秉承「大健康」理念,診療之外也注重健康促進,冀望兩岸一起努力,讓現代技術更好服務於醫藥健康。(完)
我國豬肉產量和消費量佔肉類的六成左右,農業農村部最新調度顯示,當前,我國生豬產能階段性偏高,為防範生產大起大落、價格大漲大跌風險,將實施生豬產能綜合調控,引導調減約100萬頭能繁母豬。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6月末全國存欄生豬4.24億頭,增長2.2%。其中能繁母豬存欄4043萬頭,為正常保有量的103.7%,接近產能調控合理區域上限。 同時,5月齡以上的中大豬存欄量和上半年全國新生仔豬量均處於歷史高位,這意味著,下半年和明年春節後生豬出欄將明顯增多。 農業農村部生豬產業監測預警專家 朱增勇:如果不及時調控可能會導致豬價消費旺季不旺,明年上半年尤其是春節後生豬養殖可能會出現虧損。 當前,我國生豬產業正處於第6輪「豬周期」,隨著生產效率持續提升和豬肉消費增長趨緩,生產大起大落、價格大漲大跌風險依然存在。8月第1周豬價已降至每公斤14.53元、同比下降28.1%。 為此,農業農村部會商研判,將實施有效的生豬產能綜合調控。按目前的生產和消費趨勢,全國需要再調減約100萬頭產能,能繁母豬總量保持在3950萬頭左右。 農業農村部生豬產業監測預警專家 朱增勇:引導生豬龍頭企業發揮產能調控帶頭作用,合理淘汰能繁母豬,減少低質低效產能,適當調減能繁母豬存欄。減少二次育肥,控制肥豬出欄體重,嚴控新增產能,避免盲目擴張「拼規模」,降低後期生豬供過於求的風險,保障生豬價格和養殖收益的穩定。 大型企業去產能 避免後期豬價大幅波動 在我國,生豬產業養殖場戶有1700多萬,其中,大型龍頭企業出欄生豬佔全國總出欄量的30%多,對調控產能起到風向標作用。當前,不少大型企業已開始去產能。 晚上8時,山東菏澤單縣一家生豬養殖企業銷售區燈火通明,140頭商品豬正在依次過磅、裝車,一小時後發往臨沂一家屠宰場。與兩個多月前不同,現在出欄的商品豬都進行了「減重」。 山東菏澤單縣牧原16場場長 耿風蓮:均重從5月份的128公斤,降低到7月底的123公斤,現在銷售的這一車豬的體重已經降低到了119公斤,較7月體重又下降了4公斤,這也是我們調節產能的一個重要舉措。 除「降體重」之外,二次育肥豬對市場擾動同樣不容忽視。部分養殖戶通過二次育肥,人為延長養殖周期,製造供應短缺預期,導致豬價波動幅度加大。從今年6月起,單縣這家生豬養殖企業全面停止向二次育肥客戶銷售育肥豬,並構建起全鏈條管控體系,從源頭進行把控。 山東菏澤單縣牧原16場場長 耿風蓮:從客戶的篩選,流向管控,還有車輛的軌跡稽查上進行管理,確保所有育肥豬都能流向屠宰場。 調減能繁母豬總量是此次生豬產能綜合調控的關鍵一環。此次國家實施生豬產能綜合調控,全國能繁母豬總量有望調減到3950萬頭左右。記者在採訪中看到,目前,牧原等大型養殖企業正在有序淘汰低產低效能繁母豬。 牧原養豬生產負責人 李彥朋:牧原從最高的母豬存欄362.1萬頭,已經減少了19萬頭。今年計劃再減少13萬頭,預計年底將降到330萬頭,總共減少32萬頭母豬,相當於減少900萬頭的供給量。這些調控措施將有效平衡市場供需關係,促進生豬價格平穩運行,降低行業周期性波動風險。 綜合調控 擺脫生豬「大起大落」周期困境 生豬產業是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一頭連著百姓的「菜籃子」,一頭連著1700多萬個大小養殖場戶的切身利益,保持合理產能,對保障豬肉供給和價格穩定至關重要。 目前生豬產業正處於第6輪「豬周期」,國家實施生豬產能綜合調控,正在通過政策的堅定護航與產業的積極協同,促進生豬市場逐步擺脫「大起大落」的周期困境,邁向「穩定健康、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總臺央視記者 王凱博 李嘯虎 宋建春 菏澤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8742
54
2025-10-28 02:09
42761
51
2025-10-28 02:09
75364
91
2025-10-28 02:09
56921
82
2025-10-28 02:09
32675
43
2025-10-28 02:09
18473
63
2025-10-28 02:09
83274
36
2025-10-28 02:09
21649
29
2025-10-28 02:09
71526
29
2025-10-28 02:09
61249
24
2025-10-28 02:09
74182
57
2025-10-28 02:09
32951
48
2025-10-28 02:09
83476
94
2025-10-28 02:09
48912
83
2025-10-28 02:09
98267
58
2025-10-28 02:09
62513
87
2025-10-28 02:09
52798
26
2025-10-28 02:09
98563
16
2025-10-28 02:09
63154
39
2025-10-28 02:09
81439
48
2025-10-28 02:09
67529
19
2025-10-28 02:09
79136
82
2025-10-28 02:09
18762
75
2025-10-28 02:09
87263
58
2025-10-28 02:09
32987
58
2025-10-28 02:09
61782
72
2025-10-28 02:09
53472
34
2025-10-28 02:09
63425
56
2025-10-28 02:09
19357
86
2025-10-28 02:09
38916
26
2025-10-28 02:09
94182
62
2025-10-28 02:09
74382
64
2025-10-28 02:09
93286
72
2025-10-28 02:09
27645
24
2025-10-28 02:09
45138
76
2025-10-28 02:09
53928
82
2025-10-28 02:09
89362
17
2025-10-28 02:09
58467
76
2025-10-28 02:09
72359
34
2025-10-28 02:09
94851
46
2025-10-28 02:09
41238
94
2025-10-28 02:09
98356
48
2025-10-28 02:09
85791
64
2025-10-28 02:09
13456
81
2025-10-28 02:09
94783
26
2025-10-28 02:09
63154
18
2025-10-28 02:09
16957
23
2025-10-28 02:09
48157
95
2025-10-28 02:09
95143
36
2025-10-28 02:09
26937
16
2025-10-28 02:09
54176
29
2025-10-28 02:09
| 黄瓜直播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 蜜疯直播 | |
| b站刺激战场直播 | 阴桃直播 |
| 美女直播 | |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 蝶恋直播 | |
| 成人免费直播 | 魅影直播游客免登录 |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
| 曼城直播 | 9.1樱花ppt网站大片 |
| 鲨鱼直播 | |
| 趣爱直播 | 抖音成人版 |
| 午夜直播 | |
| 午夜直播 | 阴桃直播 |
| 绿茵直播 | |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绿茵直播 |
| 咪咕直播 | |
| 苹果直播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 金桔直播 | |
| 趣播 | 西甲直播 |
| 现场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