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月9日電(吳侃 陳嘉瑤)溫柔動人的聲線、悠揚婉轉的旋律、清新甜美的外形......在日前舉行的2025年「文化中國·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賽總決賽上,13歲的馬來西亞華裔女孩林沛琁憑藉一首《逆光》得到海外賽區少年組的第一名。近日,林沛琁接受記者採訪,講述奪冠背後的故事。 馬來西亞華裔女孩林沛琁在8月8日舉行的2025年「文化中國·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賽頒獎晚會上表演。(受訪者供圖) 「我的父母特別愛聽中文歌,家裡總是迴蕩著中文歌的旋律,聽著聽著我也喜歡上了中文歌。」林沛琁說,雖然她從小在華文學校學習中文,但唱中文歌時還是常常遇到不理解的歌詞,這時她會找老師幫忙翻譯,因為搞懂每一句歌詞才能更好地演繹。 她說:「我10歲時開始系統學習唱歌,會唱的中文歌越來越多,我的中文水平也越來越好。還記得第一次登臺唱中文歌時,我唱的是《謝謝儂》,當時我非常緊張,聲音都有些發抖。後來舞臺經驗越來越多,表演時也越來越放鬆和從容。」 「我是從音樂老師那裡了解到『水立方杯』比賽,決定把握機會報名參賽,希望能發掘自己的歌唱潛能。在備賽過程中,我回顧了往屆大賽的視頻學習經驗,在歌曲選擇上也花了不少心思。最終我在馬來西亞賽區取得不錯的成績,有機會來北京參加總決賽。」林沛琁說。 總決賽當天,林沛琁起了個大早開嗓練聲,反覆練習要表演的曲目。她說:「在等待比賽的過程中,心情還是難免緊張忐忑,因為害怕正式比賽時出現走音或氣息不足的問題。」 總決賽中,林沛琁是第13位出場。「也許我一直害怕有答案,也許愛靜靜在風裡打轉.......」她的歌聲一起,就將聽眾代入到歌曲所講述的故事裡,獲得了99.313分的高分,排名海外賽區少年組第一名。 「她的音樂線條很流暢,律動優美,真假音變換的處理精巧,聲音感染力強。」評委之一、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副教授郭震這樣評價林沛琁的演唱。 林沛琁告訴記者,「聽到這個分數後我感到很驚喜,因為其他參賽者的實力也很強,完全沒想到自己會拿獎。我第一時間把這個好消息分享給了父母和老師,他們都為我感到開心。」 當被問及未來會不會從事音樂領域,林沛琁很堅定地回答「會」。她說:「我很熱愛音樂,也很熱愛舞臺,以後有機會的話也很想回到中國學習音樂。」(完)
渤海之濱、海河之畔,「何以中國·和合共生」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將在天津古文化街啟幕,以多元視角展示津派文化,深情禮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與時代活力。這座因河而興、向海而盛的城市,其「河海交匯」的地理基因與「開放包容」的文化品格,與當代青年的精神特質同頻共振。當Z世代用短視頻解碼相聲裡的市井煙火,用VR技術復原海河漕運的千年盛景,用創意設計讓「津味」非遺走進現代生活,青年群體已不再是文化的旁觀者,而成為「河海津韻」最鮮活的傳播者、最生動的解讀者、最有力的傳承者。天津海河解放橋附近夜景(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天津的文化底色裡,既有海河的綿長文脈,也有海洋的開放胸襟。從五大道的洋樓群到濱海新區的科創園,從相聲茶館的捧哏逗哏到航母公園的鋼鐵雄姿,這些文化符號若僅停留在「文獻裡的記憶」或「老輩人的講述」,終將因代際隔閡而褪色。青年是河海文化的「活態傳承者」,他們的入場為這些文化符號注入數字時代的傳播動能。如在抖音、B站等平臺,「天津話教學」「相聲冷知識」「海河夜遊Vlog」成為熱門標籤,青年創作者用「津韻+方言梗」「歷史科普+沉浸式打卡」的方式,讓「倍兒哏兒」等方言俗語突破地域限制,讓「文化範本」變成「活態表達」。文化的生命力在於創新,而青年的創造力恰是對文化基因的最佳「轉譯」。將楊柳青年畫《蓮年有餘》圖案融入潮牌服飾;用「泥人張」的Q版造型開發盲盒手辦;將解放橋的機械結構融入潮玩模型設計……這些充滿巧思的創意轉化讓沉睡的傳統文化符號秒變年輕人的「新寵」。然而,創新不是對傳統的背離,我們要通過收集整理海河沿岸古建築、老字號的影像資料,藉助線上「展廳」,用青年熟悉的語言體系與技術工具重新詮釋「河海津韻」的內核。這種「技術+文化」的創新實踐,既能守住河海文化的歷史根脈,又能讓傳統走進青年的數字生活場景。文化建設,始終要著眼於人、落腳於人。對青年來說,河海文化不是抽象的文化概念,而是融入日常的生活符號。在海河邊的「網紅書店」讀一本關於天津漕運的專著;在古文化街的非遺工坊跟著師傅學捏泥人;在參與海河文化宣傳志願服務活動中向外地遊客講述天津「七十二沽」的故事;在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感知紅色文化……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多是在參與中建立情感聯結,在實踐中實現價值延續。「向海而生、因河而興」的天津,從來不缺開放進取的精神基因。天津依河傍海,自古以來便是南北交融、萬商雲集的通衢之地。這種獨特的地理環境與歷史沿革,孕育了開放包容的城市文化品格,也成為激勵青年投身城市發展與國家建設的精神富礦。與此同時,青年的實踐也在重塑河海文化的當代內涵。比如,「生態優先」成為青年守護海河的共識,「開放共享」成為青年參與濱海建設的理念……這種實踐中的文化創造,始終保持著與時俱進的生命力,也讓「何以中國」的答案更加豐富立體。「何以中國」的答案,不在故紙堆裡,而在當下的生活現場;歷史文化的傳承,不在守舊復刻,而在青春的創新表達。在這場「和合共生」的文化之旅中,青年既是參與者,更是創造者。他們的每一次點擊、每一次創作、每一次實踐,都在讓「何以中國」的答案更加鮮活、更有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53867
24
2025-10-28 00:44
74956
98
2025-10-28 00:44
79165
73
2025-10-28 00:44
16894
65
2025-10-28 00:44
41263
64
2025-10-28 00:44
12486
63
2025-10-28 00:44
34257
83
2025-10-28 00:44
92413
51
2025-10-28 00:44
18953
96
2025-10-28 00:44
98271
53
2025-10-28 00:44
94512
61
2025-10-28 00:44
42975
13
2025-10-28 00:44
97315
25
2025-10-28 00:44
62157
64
2025-10-28 00:44
49312
57
2025-10-28 00:44
71698
32
2025-10-28 00:44
62351
29
2025-10-28 00:44
43189
75
2025-10-28 00:44
17896
65
2025-10-28 00:44
13265
45
2025-10-28 00:44
36741
74
2025-10-28 00:44
18954
31
2025-10-28 00:44
69354
94
2025-10-28 00:44
53216
37
2025-10-28 00:44
69214
36
2025-10-28 00:44
78951
68
2025-10-28 00:44
79138
39
2025-10-28 00:44
39687
18
2025-10-28 00:44
83765
97
2025-10-28 00:44
12678
69
2025-10-28 00:44
86912
84
2025-10-28 00:44
58319
37
2025-10-28 00:44
48751
51
2025-10-28 00:44
96857
48
2025-10-28 00:44
47382
38
2025-10-28 00:44
94316
94
2025-10-28 00:44
57283
82
2025-10-28 00:44
21853
46
2025-10-28 00:44
42675
45
2025-10-28 00:44
78263
53
2025-10-28 00:44
47362
28
2025-10-28 00:44
28794
97
2025-10-28 00:44
61592
48
2025-10-28 00:44
49728
23
2025-10-28 00:44
73518
83
2025-10-28 00:44
75312
64
2025-10-28 00:44
28714
26
2025-10-28 00:44
29167
31
2025-10-28 00:44
38621
28
2025-10-28 00:44
74985
56
2025-10-28 00:44
69725
74
2025-10-28 00:44
47592
34
2025-10-28 00:44
95481
45
2025-10-28 00:44
| 小猫直播 | 韩国直播 |
| 青草直播 | |
| 深夜大秀直播app | 水仙直播 |
| 快猫 | |
| 看b站a8直播 | 桔子直播 |
| 仙凡直播 | |
| 优直播 | 蜜桃直播 |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
| 名模直播 | 小蝌蚪app |
| 杏仁直播 | |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 樱桃直播 | |
| 魅影9.1直播 | 妖姬直播 |
| 樱花直播nba | |
| 祼女直播app | 深夜直播 |
| 祼女直播app | |
| 西甲直播 | 曼城直播 |
| 凤蝶直播 | |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黑白直播体育 |
| 趣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