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鄒倜然 通訊員王力中)「最近我腸胃不舒服,有了這個健康驛站,真是方便!」近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阜溪街道板橋社區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小李來到社區健康驛站,在自動售藥機上買了一盒藿香正氣水,拆開包裝,掏出一支藥水喝了起來。 據悉,德清縣總工會在今年初啟動的新(改)建工會驛站過程中,開始引入智能化醫療諮詢、自助購藥、線上問診掛號等服務,並不定期組織醫護行業勞模(工匠)駐點開展健康諮詢和健康講座等服務,受到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歡迎。 「我們在走訪中發現,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對快捷方便的就醫有很大需求。他們易受寒受熱,還可能有外傷。去醫院或社區衛生服務站需要排隊,耗費時間。」德清縣總工會有關負責人介紹,縣總已在19家工會驛站引入健康服務,這些健康驛站重點服務園區企業一線職工,特別是在職工面臨重大疾病時,提供就醫流程指導、專家資源推薦等支持服務。此外,健康驛站全年排定特色健康月曆,實現365天「健康不打烊」,包括7月防暑知識講座、8月親子健康日、9月急救培訓等。 記者在德清縣乾元鎮的健康驛站看到,乾淨的休息區內,配備血壓機、自助購藥機,提供健康知識手冊,並提供線上問診服務。這是一個集健康評估、慢病防控、心理諮詢與就醫指導於一體的窗口。前不久,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三醫院13個科室的專家送醫到工會驛站,為200餘名職工及家屬提供免費問診、健康諮詢和個性化健康指導,並現場發放藥品400餘份。 據介紹,乾元鎮的健康驛站實行「工會主席輪崗制」,由乾元鎮總工會主席和園區各企業工會主席輪流擔任站長。「最熟悉職工需求的人直接參與管理,才能提供精準服務。」乾元鎮總工會副主席黃益鍾說,根據前期需求調研,健康驛站集成健康評估、就醫綠色通道、心理疏導等6大功能於一體,特別設立重大疾病診療諮詢窗口,可直接連結省級醫療資源,解決職工「掛號難、預約難」等問題。 為實現健康服務的制度化、常態化,健康驛站正引入AI健康檢測設備,建立職工電子健康檔案,不斷完善健康服務內容和形式,還將推出年度主題服務計劃,包括「心理健康月」「家庭健康月」等活動,通過減壓沙龍、親子互動課程等多樣化形式,不斷增強職工的獲得感。 「今年我們還將對接城管、財貿、衛健等產業(系統)工會、縣社會工作部等單位,建立協作機制,整合閒置公共空間,新增服務點位。」德清縣總工會有關負責人表示。
晨曦微露,河南省蘭考縣堌陽鎮徐場村,刨花飛舞,琴聲悠揚。泡桐木製成的琴、琵琶等銷往海內外,這個百餘戶的脫貧村,民族樂器加工產業年產值已突破1.5億元,村裡九成以上人家靠這個產業增收致富。 挺拔青翠的泡桐樹成長為撐起一方產業的致富樹,正是「十四五」時期我國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生動縮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現代化國家離不開農業農村現代化,要繼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紮實推進鄉村振興,讓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中越走越有奔頭。」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 打贏脫貧攻堅戰後,黨中央設立5年過渡期,全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銜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各地區各部門持續加大工作力度,強化政策扶持,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的底線。 脫貧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20年的12588元增長至2024年的17522元。 觀監測幫扶質效——織密「安全網」,守牢民生底線。 在全國脫貧人口最多的地級市雲南昭通,魯甸縣文屏街道脫貧戶楊清福的妻子2021年患重病需要手術,讓一家人面臨返貧風險。 網格員走訪發現後,第一時間啟動監測幫扶程序,為楊清福安排公益性崗位並介紹新工作,醫療費用也減免了許多。「真是及時雨!」楊清福說。 進入過渡期以來,各地持續健全完善防止返貧致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從發現風險到落實幫扶措施,質效不斷提升。 察民生保障水平——補齊民生短板,託起穩穩的幸福。 「村裡有共享食堂、幼兒園,礦泉水項目加快建設,大家的生活更好了……」說起自然資源部定點幫扶給村裡帶來的改變,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夏潭村黨支部書記謝瑞山有說不完的話。 2022年,夏潭村村莊規劃獲批。駐村第一書記王萍於2024年推動將礦泉水採礦權與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創新組合出讓,成功交易420.1萬元。 「十四五」時期,「三保障」和飲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續鞏固提升,脫貧群眾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脫貧家庭和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對象家庭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保持動態清零,脫貧人口和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對象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9%以上。 看自我發展能力——產業就業拓新路,確保持續增收致富。 在蘭考,南彰鎮一家共富工坊的故事讓人津津樂道。「以前編筐自家用,現在成了增收門路。」共富工坊裡,70多歲的脫貧戶李欽說。 盤活閒置院落,建設家門口的車間,這支平均年齡超過60歲的團隊,一年編織出8萬多個精美藤筐並出口海外。 如今,蘭考已建成304家共富工坊,帶動就業2.39萬人,其中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3366人。 「十四五」時期,脫貧地區鄉村特色優勢產業持續發展壯大,每個脫貧縣都培育形成2至3個優勢特色突出、帶動能力較強的主導產業,總產值超過1.7萬億元。脫貧人口就業能力和質量明顯提升,務工就業規模連續4年穩定在3000萬人以上。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的最後一年。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須臾不可放鬆,下一步,將推動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聚焦提升監測幫扶質效、抓牢產業就業幫扶、提高協作幫扶實效、優化完善幫扶政策等方面持續發力,確保過渡期圓滿收官。 人民日報 本報記者 常 欽 李曉晴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59264
16
2025-10-26 04:17
69132
82
2025-10-26 04:17
67139
94
2025-10-26 04:17
28793
34
2025-10-26 04:17
34876
36
2025-10-26 04:17
24657
51
2025-10-26 04:17
81524
37
2025-10-26 04:17
95367
23
2025-10-26 04:17
23867
62
2025-10-26 04:17
21376
56
2025-10-26 04:17
84679
76
2025-10-26 04:17
39614
26
2025-10-26 04:17
29687
45
2025-10-26 04:17
15947
39
2025-10-26 04:17
63874
15
2025-10-26 04:17
57391
84
2025-10-26 04:17
41362
53
2025-10-26 04:17
21874
74
2025-10-26 04:17
48673
91
2025-10-26 04:17
15438
47
2025-10-26 04:17
69258
54
2025-10-26 04:17
19768
46
2025-10-26 04:17
64591
25
2025-10-26 04:17
69358
87
2025-10-26 04:17
84193
79
2025-10-26 04:17
71624
57
2025-10-26 04:17
93628
69
2025-10-26 04:17
81327
73
2025-10-26 04:17
47529
26
2025-10-26 04:17
98245
35
2025-10-26 04:17
34581
63
2025-10-26 04:17
81462
19
2025-10-26 04:17
96814
35
2025-10-26 04:17
17435
81
2025-10-26 04:17
96584
91
2025-10-26 04:17
69432
27
2025-10-26 04:17
28964
84
2025-10-26 04:17
94287
93
2025-10-26 04:17
27658
98
2025-10-26 04:17
97531
82
2025-10-26 04:17
72935
32
2025-10-26 04:17
72138
19
2025-10-26 04:17
36928
14
2025-10-26 04:17
73182
26
2025-10-26 04:17
32689
61
2025-10-26 04:17
14275
18
2025-10-26 04:17
74236
18
2025-10-26 04:17
43298
18
2025-10-26 04:17
73261
17
2025-10-26 04:17
45831
61
2025-10-26 04:17
14857
13
2025-10-26 04:17
96384
15
2025-10-26 04:17
| 婬色直播 | love直播 |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凤蝶直播 |
| 么么直播 | |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杏爱直播 |
| 九球直播 | |
| 深夜大秀直播app | 嗨球直播 |
| 妖姬直播 | |
| 迷笛直播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 魅影9.1直播 | |
| 零点直播 | 伊人下载 |
| 蜜疯直播 | |
| 河豚直播 | 免费直播平台 |
| 花蝴蝶app直播 | |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趣播 |
| 花蝴蝶app直播 | |
| 鲨鱼直播 | 金莲直播 |
| 榴莲视频 | |
| 魅影9.1直播 | 9.1樱花ppt网站大片 |
| 樱花直播nb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