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8月14日電 (朱瑩)14日,由中國僑聯主辦,江西省僑聯、南昌市僑聯承辦的2025「親情中華·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江西南昌營在南昌市開營。來自英國、荷蘭、義大利3個國家的27名華裔青少年及領隊老師齊聚英雄城,開啟一場跨越山海的「尋根」之旅。 開營儀式前,營員們與江西師大附中的學生共同舉行了隆重的升國旗儀式。開營儀式上,營員們帶來了充滿現代風情的歌舞,展現著海外華裔的文化傳承;江西師大附中的學子奉上民樂演奏與京劇表演。 14日,2025「親情中華·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江西南昌營在南昌市開營。圖為開營儀式前,營員們與江西師大附中的學生共同舉行了隆重的升國旗儀式。萬雲 攝 來自義大利瓦雷澤中文學校的曾毅航說,他對南昌的印象是課本裡「落霞與孤鶩齊飛」的滕王閣和「八一軍旗升起的地方」這兩個標籤,「期待能在此次『尋根之旅』中找到自己文化的根,期待能收穫友誼,收穫青春回憶。」 「在海外的華文課堂,常常有學生問『老師,我們究竟是哪裡人,我們的根又在哪裡?』,每年夏天的『尋根之旅』夏令營正是最好的答案——根,在故土祠堂的族譜裡,在祖(籍)國各地方言的童謠裡,在每一顆渴望認同的心裡。」來自荷蘭代爾夫特中文學校的劉延說,將以這次旅程為起點,把所見所聞化作海外華文課堂的鮮活教材,讓文化之根生生不息。 14日,2025「親情中華·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江西南昌營在南昌市開營。朱瑩 攝 「親情中華·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活動由中國僑聯主辦,是海外華裔青少年深入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和促進中外友好交流的堅實平臺。 活動現場,江西省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郭子新宣布開營並授旗。開營儀式結束後,營員們與締結友好的江西師大附中學生前往南昌航空科創城規劃展示中心,了解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歷程,並近距離觀看了國產大飛機ARJ21和C919的模型。 據了解,此次夏令營為期10天,以「共同的根、共同的魂、共同的夢」為主題,精心設計了「文化+實踐」特色課程:營員們將走進位於南昌市東湖區的滕王閣感悟「落霞與孤鶩齊飛」的詩意;探訪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觸摸漢代文明;參與非遺瓷板畫繪製、採茶戲體驗;參觀南昌市規劃展示中心、南昌市西湖區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等地標。 南昌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湘贛說,希望在學習和交流中,海外華裔青少年們增進對中國的了解和熱愛,築牢文化根脈,堅定文化自信。(完)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艱難歲月中,有一場重大的行動被譽為中國實業史上的「敦刻爾克大撤退」,便是「宜昌大撤退」。而領導這場行動的重要人物,是著名愛國實業家、民生公司創始人——盧作孚。 圖為位於重慶北碚公園的作孚園。梁欽卿 攝 1938年10月,此時的武漢遭受日軍侵略已淪陷,宜昌擁塞著3萬以上待運的人員和9萬噸以上待運的軍工設備等器材。全中國的兵工工業、航空工業、重工業、輕工業的精華,都擁堵在這座小城,遍街皆是人員,遍地皆是器材。 圖為盧作孚紀念館中展示的民生公司輪船運送川軍出川抗戰資料圖。梁欽卿 攝 圖為抗戰時期的朝天門碼頭。民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日機不斷從武漢飛臨宜昌轟炸掃射,所有滯留在宜昌的人員和物資都必須迅速搶運到大後方重慶。宜昌到重慶的24艘輪船當中,有22艘輪船來自民生公司,按當時運力至少要1年時間。而且,宜昌上遊的江面不僅灘險流急,還有約40天就將進入枯水期,屆時大型輪船將不能航行。 圖為盧作孚紀念館中展示的「三段航行法」。梁欽卿 攝 彼時,盧作孚親赴宜昌指揮搶運,綜合考量長江的水文特性,充分運用民生公司在三段航行中積累的寶貴經驗,迅速確立一套高效的運輸方案:對最重要、最不易裝卸的核心機器設備,由宜昌直接搶運至重慶,並從重慶滿載出川抗日的將士;相對次要、不易裝卸的輕型設備則運抵萬縣(今重慶市萬州區)等地;更輕便的物資只運到奉節、巫山或巴東一帶即卸下,留待以後再轉運。 圖為盧作孚紀念館中展示的相關史料。梁欽卿 攝 盧作孚指揮民生公司船隊以及大量木船,冒著日機轟炸投入搶運,白天航行,夜間裝卸。僅用40天時間,將擁塞在宜昌的3萬多人員全部運走,9萬多噸設備、器材運走了三分之二。 圖為盧作孚紀念館展示的「宜昌大撤退」相關圖片。梁欽卿 攝 「岸上每數人或數十人一隊,抬著沉重的機器,不斷地歌唱,拖頭往來的汽笛,不斷地鳴叫,輪船上起重機的牙齒不斷地呼號,配合成了一支極其悲壯的交響曲,寫出了中國人動員起來反抗敵人的力量。」後來,盧作孚在《一樁慘澹經營的事業——民生實業公司》中如此描述當時的情景。 盧作孚在事後回憶,宜昌的這一段撤退不但是民生公司的一段最艱巨的工作,也是整個抗戰運輸當中的一段最艱巨的工作。 圖為盧作孚紀念館展示的民生公司在抗戰時期付出的犧牲。梁欽卿 攝 整個抗戰期間,民生公司共運送出川部隊270多萬人,其他各類人員150餘萬人,各種物資約100萬噸;民生公司被炸沉炸毀輪船16艘,117名船員犧牲、76名船員傷殘。 這次撤退,被盧作孚的好友晏陽初比喻為「中國實業上的敦刻爾克」,其緊張或與「敦刻爾克」無多差異。 圖為盧作孚紀念館展示的「宜昌大撤退」與「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比較。梁欽卿 攝 盧作孚的兒子盧國紀在《我的父親盧作孚》一書中記載:2005年3月,中央電視臺播放的百年人物電視片《盧作孚1938》中說,西方的敦刻爾克(大撤退)是靠英國一個國家的力量,一個軍事機構的指揮,850艘戰艦完成的,而中國的宜昌大撤退,只是由一個實業家指揮完成的,在中外戰爭史上,只此一例。 圖為遊客在盧作孚紀念館參觀。梁欽卿 攝 如今,長江黃金水道往來繁忙。當我們回顧這段歷史,盧作孚和他所領導的「宜昌大撤退」,依然提醒著人們,應當銘記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作者:梁欽卿 景詩雁 來源:微信公眾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蝶恋直播 | 伊对免费下载 |
零点直播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伊人下载 |
迷笛直播 |
小猫直播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伊人app |
桃鹿直播 | 看b站a8直播 |
趣播 |
五楼直播 | 深夜直播 |
97播播 |
橘子直播 | 蝴蝶直播 |
荔枝网直播 |
六月直播 | 杏仁直播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打开b站看直播 | 青稞直播 |
魅影直播 |
魅影视频 | 河豚直播 |
仙凡直播 |
蜜桃app | 魅影直播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