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月11日電 基多消息:當地時間8月10日,厄瓜多西部瓜亞斯省聖露西亞市發生槍擊事件,並造成8人死亡,3人受傷。 綜合美聯社、路透社等媒體消息,當地警方負責人表示,事發時一夥荷槍實彈的武裝分子駕駛皮卡車和摩託車來到一家娛樂場所門前,隨後武裝分子持槍朝人群射擊,導致7名受害者當場死亡,第8名受害者則在被送往醫院後因傷勢過重身亡,此外還有3人受傷。 據KPVI新聞網、土耳其廣播電視公司等報導,襲擊發生後,這夥武裝分子迅速駕車沿著一條「未知路線」逃走。 厄瓜多警方表示,他們尚未確定槍擊案的動機,目前已經就此次襲擊事件展開詳細調查。 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導,瓜亞斯省是厄瓜多暴力犯罪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其中幫派鬥爭是主要原因之一。今年8月6日,厄總統諾沃亞發布政令,宣布因嚴重內部動蕩,該國瓜亞斯省、馬納維省等4個省進入60天緊急狀態。官方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5月期間,厄瓜多共發生4051起兇殺案。(完)
北京8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鄧濤研究員團隊最新在寧夏靈武一處漸新世(距今約3400萬年-2300萬年)地層中發現一件巨犀下頜化石,研究鑑定為巨犀新屬種,將其作為模式標本並命名邱氏吐魯番巨犀。 本次研究發現的邱氏吐魯番巨犀下頜化石。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 供圖 研究團隊還依據邱氏吐魯番巨犀牙齒的微觀形態和元素分布,恢復重建出巨犀哺乳期和體成熟的生活史片段,填補了古近紀時期(距今約6600萬年-2300萬年)犀類生活史數據的空白。 這項古生物化石發現研究的成果論文,近日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發表。 論文通訊作者鄧濤研究員表示,動物的生活史可以被看作是它們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生命歷程,包括繁殖、生長、發育、衰老等多個階段。作為生物演化的重要研究內容,生活史與動物體型大小之間的關係長久以來是研究的難點,受到廣泛關注。 目前,已知的研究多以現生動物的數據作為參考,對化石類群的研究相當缺乏。例如,現生犀類的體型僅次於大象,壽命可達50歲之久,各方面的生活史數據全面而豐富,但僅有3個化石類群有相關研究。犀類自始新世(距今約5600萬年-3400萬年)以來體型變化巨大,巨犀是陸地上曾出現過的體型最大的哺乳動物,化石數量豐富,為研究動物生活史與體型關係這一問題提供了契機。 邱氏吐魯番巨犀牙齒的冠周紋計數(A)以及磨片顯示的芮氏線生長周期(B)。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 供圖 論文第一作者、河南中醫藥大學解剖學副教授盧小康介紹說,研究團隊將邱氏吐魯番巨犀下頜標本的第二下前臼齒和第一下臼齒製作磨片,結合偏振光顯微鏡和雷射剝蝕的方法觀察牙齒上記錄的生長紋。 根據第一下臼齒和第二下前臼齒的牙骨質年紋數量觀察結果,研究團隊推斷邱氏吐魯番巨犀化石個體的年齡約為17歲,其體成熟年齡應該在此之前。第二下前臼齒的齒冠在雷射剝蝕作用下顯示4個條帶區域,具有顯著的相關變化規律,指示邱氏吐魯番巨犀在齒冠發育形成時尚在哺乳期內,哺乳期至少427天。此外,根據具有較長下門齒的下頜研判,邱氏吐魯番巨犀可能屬於較原始類型的雄性個體。 對比現生犀牛的生活史數據發現,吐魯番巨犀的哺乳期與現生犀牛相似,且體成熟年齡落在非洲犀的變異範圍之內,尤其接近白犀的年齡數值,與根據體型公式計算的年齡也相近。 本次研究化石標本第二下前臼齒齒冠釉質顯示元素富集的變化規律。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 供圖 鄧濤指出,由此可見,犀類的生活史節奏在早漸新世(距今約3400萬年-2730萬年)就已經存在,演化上相當保守。不過,早中新世生活在森林中的近無角犀屬體成熟年齡在11歲左右,暗示體型大小、齒冠高度與體成熟年齡之間的關係並非簡單的線性耦合,這有待進一步研究揭示古環境驅動下演化節律與生態策略的關係。 據了解,2025年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邱佔祥從事古哺乳動物學研究65周年,為致敬他對巨犀研究的卓越貢獻,此次研究發現的巨犀化石新種被命名為邱氏吐魯番巨犀。(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免费直播平台 | 妲己直播 |
黄播 |
黄播 | 香蕉直播 |
奇秀直播 |
小猫直播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深夜直播 |
魅影5.3直播 | 金桔直播 |
暖暖直播 |
黑白直播 | 零点直播 |
秀色直播 |
蜜桃视频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魅影9.1直播 |
山猫直播 | 山猫直播 |
520直播 |
成人免费直播 | 鲍鱼直播 |
奇秀直播 |
迷笛直播 | 水仙直播 |
午夜直播 |
莲花直播 | 520直播 |
桃花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