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領域的反洗錢監管持續升級中。8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5年9月3日。 結合內容來看,《辦法》圍繞對金融領域客戶盡職調查流程、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等以及受益所有人識別等提出多項細化要求,為金融機構提供了操作指南。而在《辦法》之前,金融監管部門也曾出臺多個細分領域的反洗錢要求。分析人士指出,有效的反洗錢措施能夠幫助金融機構識別並防範潛在的金融犯罪風險,為客戶提供更安全的服務環境。 六大類金融機構適用 根據《辦法》,需要履行反洗錢義務的金融機構類型包括六大類,分別是: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村鎮銀行;證券公司、期貨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保險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信託公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企業集團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貨幣經紀公司、理財公司;非銀行支付機構;中國人民銀行確定並公布的從事金融業務的其他機構。 以銀行為例,《辦法》要求,銀行類金融機構為客戶提供現金匯款、現鈔兌換、票據兌付、實物貴金屬買賣、銷售各類金融產品等一次性金融服務且交易金額人民幣5萬元以上或者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的,需開展客戶盡職調查以及留存相關證件。 非銀行支付機構方面,根據《辦法》,非銀行支付機構以開立支付帳戶等方式與客戶建立業務關係,以及向客戶出售記名預付卡或者一次性出售不記名預付卡人民幣1萬元以上的,或是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其他情形,應當開展客戶盡職調查,並登記客戶身份基本信息,留存客戶有效身份證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的複印件或者影印件。 銀行、非銀行支付機構為特約商戶提供收單服務,應當對特約商戶開展客戶盡職調查,並登記特約商戶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身份基本信息,留存特約商戶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有效身份證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的複印件或者影印件。 在信託公司部分,《辦法》提到,信託公司在設立信託或者為客戶辦理信託受益權轉讓時,應當識別並核實委託人身份,了解信託財產的來源,登記委託人、受益人的身份基本信息,並留存委託人有效身份證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的複印件或者影印件。 事實上,圍繞金融機構客戶調查及資料保存,人民銀行早前便出臺了相關規定。在2021年3月,人民銀行等三部門曾就《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聯合公開徵求意見,提出金融機構不得為身份不明的客戶提供服務或者與其進行交易,不得為客戶開立匿名帳戶或者假名帳戶。 北京商報記者對比發現,《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中,將適用金融機構分為五大類,未將非銀行支付機構單獨成列,但在細則中對非銀行支付機構提出了多項要求,其中包括為不在本機構開立帳戶的客戶提供支付交易處理達到一定金額的。 博通諮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積極履行國際反洗錢義務,也反映了監管對金融安全與穩定的重視。《辦法》通過明確各類金融機構在客戶盡職調查、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等方面的具體要求,為金融機構提供了操作指南,有助於提升整個行業的風險管理水平,也有助於加強金融機構的合規性,減少洗錢、恐怖融資等非法活動的風險,進一步維護金融市場秩序和社會穩定。 多項政策銜接填補空缺 根據《辦法》起草說明,《辦法》制定主要是為了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以下簡稱《反洗錢法》)有關規定的要求,明確和細化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有關規定;做好反洗錢國際評估應對工作的要求;提高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工作有效性的需要。 《辦法》規範的主要內容包括明確客戶盡職調查總體要求、完善客戶盡職調查具體要求、完善適用範圍等內容,確保與《反洗錢法》相銜接。 在完善客戶盡職調查具體要求部分,人民銀行表示,一是結合當前金融業務實踐更新各金融行業客戶盡職調查的適用情形及措施;二是在法律規定基礎上,明確金融機構與客戶業務存續期間的盡職調查要求;三是參照反洗錢國際標準,明確受益所有人、高風險國家(地區)和應加強監控國家(地區)、外國政要和國際組織高級管理人員、代理行業務及類似業務、匯款業務等盡職調查有關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新的《反洗錢法》落地以來,人民銀行已有多項補充規定出爐。例如自8月1日開始生效的《貴金屬和寶石從業機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管理辦法》,也是為了加強和規範貴金屬和寶石從業機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工作。更早一點,人民銀行還曾就《落實〈金融機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監督管理辦法〉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社會組織反恐怖融資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等公開徵求意見。 王蓬博指出,多項細化新規也是落實《反洗錢法》的要求,同時,有效的反洗錢措施能夠幫助金融機構識別並防範潛在的金融犯罪風險,為客戶提供更安全的服務環境。 在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看來,《辦法》是反洗錢監管體系的關鍵升級,通過細化六大類金融機構義務,強化風險管控,有助於提升金融安全與國際競爭力,而多項政策銜接填補部分領域監管空缺,形成完整監管鏈條。《辦法》落地有助於構建安全、透明的金融體系,提升國際競爭力。金融機構需主動適應,將合規融入戰略,實現「合規創造價值」。 北京商報記者 廖蒙
隨著8月1日這個美國政府單方面設定的「關稅大限」到來,這場攪亂世界4個月的「關稅風暴」似乎又到了一個轉折點。當地時間8月3日,美國貿易代表格裡爾表示,「川普總統上周對多國加徵的新一輪關稅『基本已定』,不會在當前談判中作出調整。」 美國4月2日宣布對全球發起「對等關稅」,在暫緩90天後,又被推遲至8月1日實施。在這場席捲全球的關稅戰中,「幾家歡喜幾家愁」的戲碼,不斷在全球各地上演。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研究員菲利普·勒格蘭稱,「我們將會看到一場全球貿易戰。這最終會導致混亂以及各國對美國的敵意。」 「承認巴勒斯坦國」成加稅理由 在所有混亂中,最令人意外的是美國對加拿大揮出重錘,將關稅從25%提高至35%。 在外界看來,加拿大宣稱將有條件承認巴勒斯坦國是美國對其「下狠手」的導火索。 加拿大總理卡尼7月30日表示,加拿大打算在2025年9月舉行的第80屆聯合國大會上承認巴勒斯坦國。卡尼講話剛結束,川普立刻在社交媒體上回應稱:「加拿大宣布支持巴勒斯坦建國。這將使我們很難與他們達成貿易協議。」此後不到24個小時內,他就籤署了對加拿大加徵關稅的行政令。 不過,加拿大並非首個宣布將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西方國家,有分析稱,川普此舉只不過是其一貫的「極限施壓」策略。 「不幸中的萬幸」? 貿易協議引歐洲輿論譁然 沒有協議日子難過,而歐盟與美國達成了協議,似乎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當地時間7月27日,川普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蘇格蘭達成一項框架性協議。根據協議,歐盟接受15%的統一關稅稅率,承諾向美增加6000億美元投資,採購美國軍事裝備,並在未來數年購買價值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 事實上,這份貿易協議達成後,迅速在歐洲引發軒然大波。歐洲輿論認為,從貿易條款來看,這份協議「顯然是一項不平等條約」,更像是一份「為川普帶來勝利」的「投降」協議。 德國總理默茨表示,協議將對歐元區最大經濟體造成「重大損害」;法國總理貝魯則感嘆,協議達成的這一天對歐盟來說是黑暗的一天。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副主席凱薩琳·范布倫普特的批評則更加尖銳:「避免更高的30%關稅無疑會讓人鬆一口氣,但這仍然是在瘟疫和霍亂之間做選擇。」 法國《世界報》直言,此次關稅協議雖被包裝成「不幸中的萬幸」,但「非對稱妥協方案」凸顯出歐盟應對美國時的掣肘與軟弱。 印度面臨25%嚴苛待遇 所謂美國「朋友」情何以堪? 美國總統川普當地時間7月30日通過社交媒體宣布,將從8月1日起對印度輸美商品徵收25%的關稅並實施其他「懲罰」。川普用大寫的英語發文稱:「我們與印度有著巨額的貿易逆差!!!」這對於自認是美國「朋友」的印度來說,多少有點「情何以堪」的意味。 今年2月,印度總理莫迪訪美時還宣稱「印度在川普政府中有優先地位」。如今,美國對印度加徵25%的關稅,超過越南的20%、印尼的19%。 印度智庫全球貿易研究倡議創始人斯裡瓦斯塔瓦指出,印度正面臨嚴苛的待遇,沒有任何產品能夠得到豁免。 美試圖借關稅對巴西「殺雞儆猴」 當地時間7月31日,川普籤署「對等關稅」行政令,巴西被列10%關稅檔,8月7日零時生效,設7日緩衝期。此前7月30日行政令規定,8月6日起美國對巴西輸美產品加徵40%從價關稅,部分產品豁免。根據巴西副總統阿爾克明給出的數據,約35.9%巴西輸美產品將實際承受10%的「對等關稅」和40%的從價關稅疊加後一共50%的附加關稅,使總關稅額達到50%。 此外,美國還對負責審理巴西前總統博索納羅刑事案件的巴西聯邦最高法院法官德莫賴斯實施制裁。巴西總統盧拉譴責稱,美國此舉是出於政治動機,是對巴西主權的侵犯。 《紐約時報》稱,這兩項措施表明,在巴西官員尋求對話時,白宮卻急劇升級了西半球兩個人口最多的國家之間日益加劇的外交危機。 而有分析指出,美國真正對巴西不滿的是,前不久巴西舉辦金磚國家裡約峰會,一度計劃探討去美元化議題,觸到了美國霸權根本。拿巴西「殺雞儆猴」,或許會對其他金磚國家起到恐嚇作用。然而,以美國為中心制定關稅的新貿易安排,背棄現有世貿組織原則,將關稅作為實現地緣政治工具,勢必難以成功。 分級收稅暴露美地緣政治意圖 2024年6月,作為全球宏觀投資公司創始人的貝森特在一次活動中提到了「三桶方案」。貝森特稱,「我認為我們應該明確指出,有綠色、黃色和紅色三個桶,我們讓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屬於哪個桶。」 「三桶方案」將全球經濟體分為三類,放哪個桶取決於它們願意在多大程度上配合美國。 簡而言之,「綠桶」裡裝的是美國盟友,它們將獲得關稅優惠。「黃桶」裡裝的是一些中間國家,它們將面臨某種程度的貿易壁壘。「紅桶」裡則是被視為競爭對手的所謂「不聽話」國家,將面臨高關稅。 半年多後,當貝森特成為美國財政部長,「三桶方案」也就成為美國重塑世界貿易體系的「海湖莊園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得到強力推行。分析人士指出,關稅已經成為美國政府的地緣政治手段之一。 關稅大棒反噬自身 美民眾為政府買單 有分析人士總結出了美國在此輪「關稅戰」中的套路公式:「對等關稅」=10%的基礎關稅+額外關稅+對美利益輸送或其他讓步。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古蘭沙警告稱,這就像是往全球經濟的車輪上扔沙子,讓每個人都變得更糟。而英國《衛報》則進一步指出:「隨著美政府的關稅制度變得清晰,美國人可能會開始為此買單。」 「皮革漲價40%,新鮮農產品漲價7%,汽車漲價12%,電腦和電子產品漲價18%。據估計,由於川普的關稅,普通美國家庭每年將多支付2400美元。」在籤署關稅行政令當天,美國國會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就批評稱,美國政府的關稅貿易戰是「針對美國民眾的貿易戰」。 《華爾街日報》進一步指出,如果川普想要給美國經濟助一臂之力,就應停止這場貿易戰。 7月29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內容,小幅上調今明兩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期。但報告同時警告,受美國關稅可能反彈、地緣政治緊張和財政赤字擴大等因素影響,世界經濟仍面臨重大風險,貿易緊張態勢仍在損害世界經濟。就在美政府執意想要額外關稅之際,包括其盟友在內的多個國家已開始尋求「美國以外的」出路。 正如加拿大總理卡尼所說,在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受到威脅」之際,「我們可以緬懷過去,幻想舊秩序以某種方式回歸,也可以以目標和夥伴關係為基礎,構建一個新的秩序。」(央視新聞客戶端)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花儿直播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蜜疯直播 |
绿茶直播 | 深夜直播 |
蜜糖直播 |
樱桃直播 | 西甲直播 |
富贵直播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六月直播 |
小k直播姬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蝴蝶直播 |
凤蝶直播 |
b站刺激战场直播 | 小草莓直播 |
西瓜直播 |
凤蝶直播 | 鲍鱼直播 |
夜月视频直播 |
茄子直播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桃花直播 | 荔枝网直播 |
橙色直播 |
五楼直播 | 深夜直播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