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好了迎接工作,工作卻臨時「爽約」了——據封面新聞等媒體報導,今年以來,多地師範類應屆畢業生在籤好「三方協議」後,擬入職的學校以招生不足為由,或不再錄用,或暫緩入職,或調崗。這幾乎是雙輸的局面:師範生錯過了最佳求職期,維權困難;學校則說自己很無奈——招生規模低於預期,不需要那麼多老師。 此前,2024年,有媒體報導,不少企業與已籤好「三方協議」的應屆畢業生解約,且這些公司大部分在行業裡發展勢頭較好,如新能源汽車、通信軟體等。其中,一部分畢業生落戶也受到影響。 所謂「三方協議」,全稱叫《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由畢業生、用人單位、學校三方籤署,明確應屆畢業生戶籍、檔案、保險、公積金等一系列問題。它不同於勞動合同,不受勞動法保護。畢業生拿著它去用人單位入職後,才會籤署勞動合同。 曾經,一些高校畢業生是三方協議的毀約方,一些用人單位通過約定天價違約金來制約大學生毀約。2019年,為了更好保障應屆畢業生的權益,讓他們在選擇有變時不必承受過重的代價,教育部提出建議,違約金不得超過5000元。如今,企業「違約」時,違約金也是5000元。有學生對媒體說,幾千元錢難以彌補他們的損失,雙方很可能產生更多糾紛和爭執。 應屆生的就業保障好不好,是全社會關注的熱點。有專家說,可以將「三方協議」納入勞動法,遇到糾紛時,啟動勞動監察或勞動仲裁機制。也有學校把違約的企業拉入校園招聘的黑名單。 在我看來,只有引導招聘市場良性發展,才能更好地保護雙方的利益。社會既要充分保障應屆生的權益,也要保護企業校園招聘的積極性。如果對企業的處罰過重,企業縮小校園招聘的規模和範圍,將進一步壓縮應屆生的就業空間。 營造一個和諧、友好的就業環境,不只是求職者和企業雙方的事,還需要法律體系能跟得上就業形勢的新變化;政府部門積極有為,及時調和雙方的矛盾;教育系統能為「被違約」的學生提供更多支持。 比如,當企業確實因經營問題,不得不違約時,政府部門可以介入,讓「被違約」的畢業生保有應屆生的身份,不會喪失應屆生原有的權益。對多次、頻繁違約的企業,政府部門則要加強監管。 目前,「三方協議」的違約更多以提起民事訴訟的方式解決。面對越來越多的違約情況,是否可以考慮拓寬申訴渠道,讓被違約的學生反映情況更方便?又是否能夠為被違約者提供法律援助和就業指導,而不是讓他們陷入「自認倒黴」、不得不匆忙「落地」的境地? 如果用人單位確因經營狀況不佳要解約,也應該有更溫情、人性化的方式。比如,違約企業或許可以向同行業的其他企業推薦這些「被違約」的應屆生,讓他們有被看見、被錄用的機會。 據媒體報導,一些民辦學校違約,是因為招生人數「嚴重背離預期」。也許,提前做好人力資源調研與規劃,明確當年用人需求,可以減少這種令人惋惜的錯位。 此外,「契約精神」不是「自覺」發生的,明確企業違約的賠償標準,也應是法治發力的方向。 對於那些即將離開校園卻忽然失去落腳點的年輕人,高校也不妨給予更多支持。比如,有能力的學校可以為「被違約」的畢業生提供宿舍暫住、幫助他們接觸新的工作機會。針對來校開展校園招聘的單位,學校應該開展充分的背景調查工作,並在籤好「三方協議」後,積極跟進畢業生的入職進展。 一篇名為《信用法治視角下企業違反就業三方協議的治理路徑》的論文提供了新解法:高校可以在合法範圍內收集違約企業的信用信息,提交給當地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機構,經審核後對外發布。 高校作為「三方協議」的一方,披露違約企業的行為具有一定公信力。高校公開披露的信息數據也可以被納入國家信用體系,作為考核企業管理的硬指標。 靠學生「認倒黴」、企業「認罰款」,不是系統性解決就業違約問題的思路。真心想為這些年輕人做點事,能想的辦法還有很多。 魏晞 來源:中國青年報
中國消費者協會今天(15日)發布《中國消費者綠色消費指南》(公開徵求意見稿),並廣泛徵求社會意見。中消協表示,期望通過《指南》引導廣大消費者踐行綠色低碳理念,推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基礎力量。 《指南》重點圍繞「3060」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將居民生活消費作為促進節能減排、推動綠色轉型的關鍵動力,倡導綠色消費從每個普通消費者做起,從日常消費行為做起,幫助消費者增加綠色消費知識,提升綠色消費信心,培養可持續生活方式。《指南》立足於我國社會文化背景與居民日常生活場景,綜合考量科學性、環保性和可行性,系統性提出50條行動建議,引導綠色消費行為。其內容涵蓋飲食、出行、資源、日用品消費等領域,具體包括倡導「光碟行動」、減少一次性餐具使用,倡導低碳出行,鼓勵優先選擇公共運輸、騎行或步行,推廣節能家電、合理使用水電,引導購買綠色認證產品、抵制過度包裝、推動舊物循環利用等。《指南》兼顧環保效益、個體效益和社會效益三個維度,對綠色消費政策進行深入淺出的解讀,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有助於消費者口耳相傳、對照實踐。 公開徵求意見時間:2025年8月15日至9月30日。 請反饋:中消協工作郵箱(lsxf315@163.com),郵件主題請註明「綠色消費指南意見」字樣。通過信函反饋的請郵寄至:北京市海澱區阜成路北一街甘家口12號樓,中國消費者協會消費指導部,郵政編碼100037。信封上請註明「綠色消費指南意見」字樣。 中消協誠邀社會各界及廣大消費者積極參與,共同完善《指南》內容,引導綠色消費。《指南》及相關解讀內容詳見中消協網站www.cca.org.cn。 (總臺央視記者 王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16392
27
2025-10-26 17:03
98423
86
2025-10-26 17:03
48619
16
2025-10-26 17:03
13975
91
2025-10-26 17:03
54679
36
2025-10-26 17:03
89745
58
2025-10-26 17:03
32975
58
2025-10-26 17:03
28417
32
2025-10-26 17:03
84597
53
2025-10-26 17:03
41736
81
2025-10-26 17:03
13495
57
2025-10-26 17:03
72694
91
2025-10-26 17:03
19867
71
2025-10-26 17:03
92841
68
2025-10-26 17:03
18769
18
2025-10-26 17:03
56471
82
2025-10-26 17:03
68973
62
2025-10-26 17:03
63198
49
2025-10-26 17:03
46139
62
2025-10-26 17:03
85269
15
2025-10-26 17:03
37182
61
2025-10-26 17:03
46958
81
2025-10-26 17:03
24197
91
2025-10-26 17:03
74536
21
2025-10-26 17:03
79241
96
2025-10-26 17:03
89153
71
2025-10-26 17:03
25634
56
2025-10-26 17:03
61493
61
2025-10-26 17:03
71635
17
2025-10-26 17:03
73962
91
2025-10-26 17:03
98341
95
2025-10-26 17:03
16439
69
2025-10-26 17:03
79253
96
2025-10-26 17:03
91758
34
2025-10-26 17:03
38579
97
2025-10-26 17:03
56291
15
2025-10-26 17:03
83619
13
2025-10-26 17:03
35468
15
2025-10-26 17:03
74639
73
2025-10-26 17:03
48715
92
2025-10-26 17:03
73528
14
2025-10-26 17:03
45398
35
2025-10-26 17:03
46571
62
2025-10-26 17:03
89276
54
2025-10-26 17:03
37842
37
2025-10-26 17:03
46785
93
2025-10-26 17:03
97382
21
2025-10-26 17:03
79256
41
2025-10-26 17:03
28945
38
2025-10-26 17:03
34967
34
2025-10-26 17:03
12978
68
2025-10-26 17:03
52341
84
2025-10-26 17:03
71549
68
2025-10-26 17:03
| 红楼直播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 榴莲视频 | |
| 杏爱直播 | 榴莲视频 |
| 妲己直播 | |
| 春雨直播全婐app免费 | 零点直播 |
| 打开b站看直播 | |
| 红桃直播 | 成人性做爰直播 |
| 黄播 | |
| 婬色直播 | 奇秀直播 |
| 小白兔直播 | |
| 雨燕直播 | love直播 |
| 伊人直播 | |
| 暖暖直播 | 嫦娥直播 |
| 贵妃直播 | |
| 苹果直播 | 秀色直播 |
| 蜜桃视频 | |
| 柠檬直播 | 蝴蝶直播 |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
| 橘子直播 | 伊人app |
| 四季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