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進入8月後,某些明星演唱會一票難求的景象再度上演。某男子演唱組合所屬公司採取會員制,用戶充值298元能獲得優先購票特權,這一做法遭到廣泛質疑。在消費者第一時間上網「拼手速」的同時,「線下黃牛」與「線上代搶」等熱門演唱會常見的交易也捲土重來,不僅製造消費焦慮,也帶來個人信息洩露等風險。 人們不禁疑惑,規則本該簡單、交易理應透明的購票行為,為何仍會讓人焦慮?某種隱形權力的壓榨、剝削、不公正,這些附加於演唱會消費行為的體驗,實在讓人太不舒服。「既然買不到票,不去看不就行了?」這樣的局外人話語,顯然無法說服長期浸潤於粉絲文化中的消費者。一擁而上的搶購潮,助長了演唱會某些環節的傲慢與有恃無恐。雖有糾錯舉措,卻每每無功而返,這意味著利益之網中「暗影」的強大與根深蒂固。 在公開購票平臺上一票難求,但當有用戶加價,甚至花費數倍票價時,那些「消失」的票卻神奇地出現了。主辦方與票務平臺被指預留票源(通常20%-30%)流向二級市場,將約三成票源分給所謂「合作」黃牛,誇大「工作票」需求並將之轉售牟利,這些票務潛規則,雖屢經媒體報導並被證實,但仍頑固存在或換成新花樣繼續。票務資源掌控者的精明與貪婪,普通購票者的無奈與「待宰」狀態,構成了鮮明的對比。 買不到熱門演唱會的票,不能簡單將其視為娛樂消費市場火爆的正常狀況,它其實是由人為營造的心理壓迫構建出來的。眾人爭搶門票,強化了明星光環,推升了其商業價值,為持續的收益奠定了用戶基礎,這便是利益相關方的核心目的。因此,除了人為製造票務的緊缺性、神秘感、並注入「抽獎」式幸運因素外,利益方還持續利用「錯過即是遺憾」的話術,刺激用戶非理性消費(如加價購票、借貸購票),並通過羞恥綁架,灌輸「真愛粉就該不計代價」的扭曲價值觀,來操縱用戶的消費心理。這一充斥著欺騙與誘導的狂熱亂象,無法形成積極、健康的市場。 普遍存在的高額加價票,對許多低收入者和無收入者(如學生),已構成了一種實質性的文化權利剝奪。非正規渠道的天價門票,築起一道不斷增高的消費壁壘,將一部分渴望參與的觀眾拒之門外。而所謂的「價格反映真實供需」「技術限制無法杜絕黃牛」,不過是用以粉飾的謊言,其結果是使部分演唱會異化為奢侈社交場,對公眾平等的文化消費權益造成損害。若任由此類操作長期存在,會被誤認為存在即合理,並可能被其他行業效仿,為潛規則披上一層「閃閃發光」的皇帝新裝,貽害深遠。 演唱會的熱度不減,除了粉絲對明星及其作品的鐘愛,還源於複雜的社會文化心理因素驅動:人們需要沉浸式的現場感與同在感,渴望線下互動帶來的情感宣洩與歸屬感;當孤獨蔓延時,個體亦需要在群體中尋求認同與共鳴;歌手與作品作為一種具象化的價值觀符號,觀眾通過消費演唱會,亦是對自身身份與理念的一次強效表達……然而,這些複雜而奇妙的體驗元素,正被粗暴人為的破壞手法(票務亂象)刺穿。資本與平臺的逐利本性暴露得越快、越赤裸,就越容易毀掉這塊難得再度繁榮起來的市場。 強有力的監管,不留情的懲罰,高透明度的技術保障,這些其實都不是根治一票難求問題的終極方案。最本質的做法,是督促資本、平臺、渠道、創作者等各方構成的利益共同體達成共識:真心尊重每一位用戶,珍惜他們的熱愛以及為此付出的情感與金錢,呵護他們拴繫於一場演唱會身上的夢想、願望、憧憬。唯有如此,演唱會所能承載的美好價值才會得以充分地釋放與傳承。 然而,從目前的狀況來看,一些演唱會一票難求背後所體現的對消費者的系統性剝削,其嚴重危害並沒有被充分意識到,亦缺乏徹底根治的證據。當輿論疾呼行業弊病亟待整治時,演唱會行業理應主動起來,深刻意識到自身的責任與義務,恪守高標準的市場規則,信守與消費者憑票籤訂的「契約」,以重新構建雙方的信任關係。此舉意義重大:它所維護的,不僅是市場秩序,還關乎整個文娛行業的健康發展——有利於激活創作生態,淡化明星的商業屬性,提高演唱會的文化屬性。所以,是時候停止刻意製造「秒沒」的假象遊戲,杜絕人為的一票難求,讓演唱會回歸純粹。 韓浩月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5年08月08日 07版
新華社北京8月14日電 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條例》的決定 國務院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條例》作如下修改: 一、第六條增加一項,作為第六項:「(六)K字籤證,發給入境的外國青年科技人才」。 二、第七條第一款增加一項,作為第六項:「(六)申請K字籤證,應當符合中國政府有關主管部門規定的外國青年科技人才的條件和要求,並提交相應的證明材料」。 本決定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條例》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並對條文序號作相應調整,重新公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條例 (2013年7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37號公布 根據2025年8月7日《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條例〉的決定》修訂)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範籤證的籤發和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停留居留的服務和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以下簡稱出境入境管理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國家建立外國人入境出境服務和管理工作協調機制,加強外國人入境出境服務和管理工作的統籌、協調與配合。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需要建立外國人入境出境服務和管理工作協調機制,加強信息交流與協調配合,做好本行政區域的外國人入境出境服務和管理工作。 第三條 公安部應當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建立外國人入境出境服務和管理信息平臺,實現有關信息的共享。 第四條 在籤證籤發管理和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停留居留管理工作中,外交部、公安部等國務院部門應當在部門門戶網站、受理出境入境證件申請的地點等場所,提供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律法規和其他需要外國人知悉的信息。 第二章 籤證的類別和籤發 第五條 外交籤證、禮遇籤證、公務籤證的籤發範圍和籤發辦法由外交部規定。 第六條 普通籤證分為以下類別,並在籤證上標明相應的漢語拼音字母: (一)C字籤證,發給執行乘務、航空、航運任務的國際列車乘務員、國際航空器機組人員、國際航行船舶的船員及船員隨行家屬和從事國際道路運輸的汽車駕駛員。 (二)D字籤證,發給入境永久居留的人員。 (三)F字籤證,發給入境從事交流、訪問、考察等活動的人員。 (四)G字籤證,發給經中國過境的人員。 (五)J1字籤證,發給外國常駐中國新聞機構的外國常駐記者;J2字籤證,發給入境進行短期採訪報導的外國記者。 (六)K字籤證,發給入境的外國青年科技人才。 (七)L字籤證,發給入境旅遊的人員;以團體形式入境旅遊的,可以籤發團體L字籤證。 (八)M字籤證,發給入境進行商業貿易活動的人員。 (九)Q1字籤證,發給因家庭團聚申請入境居留的中國公民的家庭成員和具有中國永久居留資格的外國人的家庭成員,以及因寄養等原因申請入境居留的人員;Q2字籤證,發給申請入境短期探親的居住在中國境內的中國公民的親屬和具有中國永久居留資格的外國人的親屬。 (十)R字籤證,發給國家需要的外國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專門人才。 (十一)S1字籤證,發給申請入境長期探親的因工作、學習等事由在中國境內居留的外國人的配偶、父母、未滿18周歲的子女、配偶的父母,以及因其他私人事務需要在中國境內居留的人員;S2字籤證,發給申請入境短期探親的因工作、學習等事由在中國境內停留居留的外國人的家庭成員,以及因其他私人事務需要在中國境內停留的人員。 (十二)X1字籤證,發給申請在中國境內長期學習的人員;X2字籤證,發給申請在中國境內短期學習的人員。 (十三)Z字籤證,發給申請在中國境內工作的人員。 第七條 外國人申請辦理籤證,應當填寫申請表,提交本人的護照或者其他國際旅行證件以及符合規定的照片和申請事由的相關材料。 (一)申請C字籤證,應當提交外國運輸公司出具的擔保函件或者中國境內有關單位出具的邀請函件。 (二)申請D字籤證,應當提交公安部籤發的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確認表。 (三)申請F字籤證,應當提交中國境內的邀請方出具的邀請函件。 (四)申請G字籤證,應當提交前往國家(地區)的已確定日期、座位的聯程機(車、船)票。 (五)申請J1字及J2字籤證,應當按照中國有關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和外國記者採訪的規定履行審批手續並提交相應的申請材料。 (六)申請K字籤證,應當符合中國政府有關主管部門規定的外國青年科技人才的條件和要求,並提交相應的證明材料。 (七)申請L字籤證,應當按照要求提交旅行計劃行程安排等材料;以團體形式入境旅遊的,還應當提交旅行社出具的邀請函件。 (八)申請M字籤證,應當按照要求提交中國境內商業貿易合作方出具的邀請函件。 (九)申請Q1字籤證,因家庭團聚申請入境居留的,應當提交居住在中國境內的中國公民、具有永久居留資格的外國人出具的邀請函件和家庭成員關係證明,因寄養等原因申請入境的,應當提交委託書等證明材料;申請Q2字籤證,應當提交居住在中國境內的中國公民、具有永久居留資格的外國人出具的邀請函件等證明材料。 (十)申請R字籤證,應當符合中國政府有關主管部門確定的外國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專門人才的引進條件和要求,並按照規定提交相應的證明材料。 (十一)申請S1字及S2字籤證,應當按照要求提交因工作、學習等事由在中國境內停留居留的外國人出具的邀請函件、家庭成員關係證明,或者入境處理私人事務所需的證明材料。 (十二)申請X1字籤證應當按照規定提交招收單位出具的錄取通知書和主管部門出具的證明材料;申請X2字籤證,應當按照規定提交招收單位出具的錄取通知書等證明材料。 (十三)申請Z字籤證,應當按照規定提交工作許可等證明材料。 籤證機關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要求外國人提交其他申請材料。 第八條 外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按照駐外籤證機關要求接受面談: (一)申請入境居留的; (二)個人身份信息、入境事由需要進一步核實的; (三)曾有不準入境、被限期出境記錄的; (四)有必要進行面談的其他情形。 駐外籤證機關籤發籤證需要向中國境內有關部門、單位核實有關信息的,中國境內有關部門、單位應當予以配合。 第九條 籤證機關經審查認為符合籤發條件的,籤發相應類別籤證。對入境後需要辦理居留證件的,籤證機關應當在籤證上註明入境後辦理居留證件的時限。 第三章 停留居留管理 第十條 外國人持籤證入境後,按照國家規定可以變更停留事由、給予入境便利的,或者因使用新護照、持團體籤證入境後由於客觀原因需要分團停留的,可以向停留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申請換發籤證。 第十一條 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人所持籤證遺失、損毀、被盜搶的,應當及時向停留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申請補發籤證。 第十二條 外國人申請籤證的延期、換發、補發和申請辦理停留證件,應當填寫申請表,提交本人的護照或者其他國際旅行證件以及符合規定的照片和申請事由的相關材料。 第十三條 外國人申請籤證延期、換發、補發和申請辦理停留證件符合受理規定的,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應當出具有效期不超過7日的受理回執,並在受理回執有效期內作出是否籤發的決定。 外國人申請籤證延期、換發、補發和申請辦理停留證件的手續或者材料不符合規定的,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應當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履行的手續和補正的申請材料。 申請人所持護照或者其他國際旅行證件因辦理證件被收存期間,可以憑受理回執在中國境內合法停留。 第十四條 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作出的延長籤證停留期限決定,僅對本次入境有效,不影響籤證的入境次數和入境有效期,並且累計延長的停留期限不得超過原籤證註明的停留期限。 籤證停留期限延長後,外國人應當按照原籤證規定的事由和延長的期限停留。 第十五條 居留證件分為以下種類: (一)工作類居留證件,發給在中國境內工作的人員; (二)學習類居留證件,發給在中國境內長期學習的人員; (三)記者類居留證件,發給外國常駐中國新聞機構的外國常駐記者; (四)團聚類居留證件,發給因家庭團聚需要在中國境內居留的中國公民的家庭成員和具有中國永久居留資格的外國人的家庭成員,以及因寄養等原因需要在中國境內居留的人員; (五)私人事務類居留證件,發給入境長期探親的因工作、學習等事由在中國境內居留的外國人的配偶、父母、未滿18周歲的子女、配偶的父母,以及因其他私人事務需要在中國境內居留的人員。 第十六條 外國人申請辦理外國人居留證件,應當提交本人護照或者其他國際旅行證件以及符合規定的照片和申請事由的相關材料,本人到居留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辦理相關手續,並留存指紋等人體生物識別信息。 (一)工作類居留證件,應當提交工作許可等證明材料;屬於國家需要的外國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專門人才的,應當按照規定提交有關證明材料。 (二)學習類居留證件,應當按照規定提交招收單位出具的註明學習期限的函件等證明材料。 (三)記者類居留證件,應當提交有關主管部門出具的函件和核發的記者證。 (四)團聚類居留證件,因家庭團聚需要在中國境內居留的,應當提交家庭成員關係證明和與申請事由相關的證明材料;因寄養等原因需要在中國境內居留的,應當提交委託書等證明材料。 (五)私人事務類居留證件,長期探親的,應當按照要求提交親屬關係證明、被探望人的居留證件等證明材料;入境處理私人事務的,應當提交因處理私人事務需要在中國境內居留的相關證明材料。 外國人申請有效期1年以上的居留證件的,應當按照規定提交健康證明。健康證明自開具之日起6個月內有效。 第十七條 外國人申請辦理居留證件的延期、換發、補發,應當填寫申請表,提交本人的護照或者其他國際旅行證件以及符合規定的照片和申請事由的相關材料。 第十八條 外國人申請居留證件或者申請居留證件的延期、換發、補發符合受理規定的,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應當出具有效期不超過15日的受理回執,並在受理回執有效期內作出是否籤發的決定。 外國人申請居留證件或者申請居留證件的延期、換發、補發的手續或者材料不符合規定的,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應當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履行的手續和補正的申請材料。 申請人所持護照或者其他國際旅行證件因辦理證件被收存期間,可以憑受理回執在中國境內合法居留。 第十九條 外國人申請籤證和居留證件的延期、換發、補發,申請辦理停留證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由邀請單位或者個人、申請人的親屬、有關專門服務機構代為申請: (一)未滿16周歲或者已滿60周歲以及因疾病等原因行動不便的; (二)非首次入境且在中國境內停留居留記錄良好的; (三)邀請單位或者個人對外國人在中國境內期間所需費用提供保證措施的。 外國人申請居留證件,屬於國家需要的外國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專門人才以及前款第一項規定情形的,可以由邀請單位或者個人、申請人的親屬、有關專門服務機構代為申請。 第二十條 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可以通過面談、電話詢問、實地調查等方式核實申請事由的真實性,申請人以及出具邀請函件、證明材料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予以配合。 第二十一條 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外國人,不予批准籤證和居留證件的延期、換發、補發,不予籤發停留證件: (一)不能按照規定提供申請材料的; (二)在申請過程中弄虛作假的; (三)違反中國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適合在中國境內停留居留的; (四)不宜批准籤證和居留證件的延期、換發、補發或者籤發停留證件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二條 持學習類居留證件的外國人需要在校外勤工助學或者實習的,應當經所在學校同意後,向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申請居留證件加注勤工助學或者實習地點、期限等信息。 持學習類居留證件的外國人所持居留證件未加注前款規定信息的,不得在校外勤工助學或者實習。 第二十三條 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人因證件遺失、損毀、被盜搶等原因未持有效護照或者國際旅行證件,無法在本國駐中國有關機構補辦的,可以向停留居留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申請辦理出境手續。 第二十四條 所持出境入境證件註明停留區域的外國人、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批准臨時入境且限定停留區域的外國人,應當在限定的區域內停留。 第二十五條 外國人在中國境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非法居留: (一)超過籤證、停留居留證件規定的停留居留期限停留居留的; (二)免辦籤證入境的外國人超過免籤期限停留且未辦理停留居留證件的; (三)外國人超出限定的停留居留區域活動的; (四)其他非法居留的情形。 第二十六條 聘用外國人工作或者招收外國留學生的單位,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及時向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報告: (一)聘用的外國人離職或者變更工作地域的; (二)招收的外國留學生畢業、結業、肄業、退學,離開原招收單位的; (三)聘用的外國人、招收的外國留學生違反出境入境管理規定的; (四)聘用的外國人、招收的外國留學生出現死亡、失蹤等情形的。 第二十七條 金融、教育、醫療、電信等單位在辦理業務時需要核實外國人身份信息的,可以向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申請核實。 第二十八條 外國人因外交、公務事由在中國境內停留居留證件的籤發管理,按照外交部的規定執行。 第四章 調查和遣返 第二十九條 公安機關根據實際需要可以設置遣返場所。 依照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六十條的規定對外國人實施拘留審查的,應當在24小時內將被拘留審查的外國人送到拘留所或者遣返場所。 由於天氣、當事人健康狀況等原因無法立即執行遣送出境、驅逐出境的,應當憑相關法律文書將外國人羈押在拘留所或者遣返場所。 第三十條 依照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對外國人限制活動範圍的,應當出具限制活動範圍決定書。被限制活動範圍的外國人,應當在指定的時間到公安機關報到;未經決定機關批准,不得變更生活居所或者離開限定的區域。 第三十一條 依照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六十二條的規定,對外國人實施遣送出境的,作出遣送出境決定的機關應當依法確定被遣送出境的外國人不準入境的具體期限。 第三十二條 外國人被遣送出境所需的費用由本人承擔。本人無力承擔的,屬於非法就業的,由非法聘用的單位、個人承擔;屬於其他情形的,由對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停留居留提供保證措施的單位或者個人承擔。 遣送外國人出境,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或者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實施。 第三十三條 外國人被決定限期出境的,作出決定的機關應當在註銷或者收繳其原出境入境證件後,為其補辦停留手續並限定出境的期限。限定出境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5日。 第三十四條 外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所持籤證、停留居留證件由籤發機關宣布作廢: (一)籤證、停留居留證件損毀、遺失、被盜搶的; (二)被決定限期出境、遣送出境、驅逐出境,其所持籤證、停留居留證件未被收繳或者註銷的; (三)原居留事由變更,未在規定期限內向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申報,經公安機關公告後仍未申報的; (四)有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二十一條、第三十一條規定的不予籤發籤證、居留證件情形的。 籤發機關對籤證、停留居留證件依法宣布作廢的,可以當場宣布作廢或者公告宣布作廢。 第三十五條 外國人所持籤證、停留居留證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註銷或者收繳: (一)被籤發機關宣布作廢或者被他人冒用的; (二)通過偽造、變造、騙取或者其他方式非法獲取的; (三)持有人被決定限期出境、遣送出境、驅逐出境的。 作出註銷或者收繳決定的機關應當及時通知籤發機關。 第五章 附則 第三十六條 本條例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籤證的入境次數,是指持證人在籤證入境有效期內可以入境的次數。 (二)籤證的入境有效期,是指持證人所持籤證入境的有效時間範圍。非經籤發機關註明,籤證自籤發之日起生效,於有效期滿當日北京時間24時失效。 (三)籤證的停留期限,是指持證人每次入境後被準許停留的時限,自入境次日開始計算。 (四)短期,是指在中國境內停留不超過180日(含180日)。 (五)長期、常駐,是指在中國境內居留超過180日。 本條例規定的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審批期限和受理回執有效期以工作日計算,不含法定節假日。 第三十七條 經外交部批准,駐外籤證機關可以委託當地有關機構承辦外國人籤證申請的接件、錄入、諮詢等服務性事務。 第三十八條 籤證的式樣由外交部會同公安部規定。停留居留證件的式樣由公安部規定。 第三十九條 本條例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1986年12月3日國務院批准,1986年12月27日公安部、外交部公布,1994年7月13日、2010年4月24日國務院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實施細則》同時廢止。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78135
45
2025-10-30 06:03
31765
65
2025-10-30 06:03
12347
61
2025-10-30 06:03
62945
63
2025-10-30 06:03
81675
48
2025-10-30 06:03
13579
65
2025-10-30 06:03
27439
79
2025-10-30 06:03
68937
91
2025-10-30 06:03
49157
83
2025-10-30 06:03
19485
15
2025-10-30 06:03
63219
31
2025-10-30 06:03
28163
43
2025-10-30 06:03
18452
87
2025-10-30 06:03
65974
15
2025-10-30 06:03
64157
59
2025-10-30 06:03
27361
47
2025-10-30 06:03
71348
15
2025-10-30 06:03
67315
47
2025-10-30 06:03
87154
54
2025-10-30 06:03
98324
98
2025-10-30 06:03
25647
23
2025-10-30 06:03
42651
72
2025-10-30 06:03
63174
78
2025-10-30 06:03
18675
69
2025-10-30 06:03
35128
38
2025-10-30 06:03
59482
52
2025-10-30 06:03
72634
61
2025-10-30 06:03
69712
52
2025-10-30 06:03
87123
75
2025-10-30 06:03
24817
35
2025-10-30 06:03
75964
45
2025-10-30 06:03
51423
24
2025-10-30 06:03
64735
29
2025-10-30 06:03
62351
42
2025-10-30 06:03
86934
28
2025-10-30 06:03
43872
16
2025-10-30 06:03
92458
67
2025-10-30 06:03
27543
14
2025-10-30 06:03
82569
89
2025-10-30 06:03
17456
58
2025-10-30 06:03
65428
71
2025-10-30 06:03
45218
61
2025-10-30 06:03
35284
46
2025-10-30 06:03
17982
18
2025-10-30 06:03
29758
38
2025-10-30 06:03
21478
19
2025-10-30 06:03
71463
17
2025-10-30 06:03
78943
35
2025-10-30 06:03
21538
57
2025-10-30 06:03
13756
82
2025-10-30 06:03
34592
94
2025-10-30 06:03
| 春雨直播 | 夜魅直播 |
| 凤蝶直播 | |
| 蜜唇直播app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
| 名模直播 | 青草直播 |
| 莲花直播 | |
| 青稞直播 | 曼城直播 |
| 月神直播 | |
| 凤凰网直播 | 魅影5.3直播 |
| 嗨球直播 | |
| 魅影直播 | 月夜直播 |
| 青稞直播 | |
| 打开b站看直播 | 心动直播 |
| 浪花直播 | |
| 嫦娥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
| 打开b站看直播 | 快猫 |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
| 月夜直播 | 荔枝直播 |
| 花儿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