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8月5日電 題:8天內4次發出「黑雨」信號 香港各界合力應對強降雨 記者 劉大煒 戴夢嵐 韓星童 戴小橦 受活躍西南季候風及高空擾動影響,香港連日出現強降雨天氣。香港天文臺於8月4日23時45分、8月5日5時50分兩次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俗稱「黑雨」信號)。這是自1992年香港暴雨警告系統設立以來,首次在8天內4次發出「黑雨」信號。 此前,香港天文臺已於7月29日、8月2日發出該信號。香港天文臺暴雨警告信號採用三級制,按降雨量由低到高分別為黃色、紅色和黑色。「黑雨」信號意味著每小時降雨量超過70毫米,且雨勢可能持續。根據規定,「黑雨」信號生效期間,香港所有學校停課,除必要公共服務外,特區政府部門停止辦公,私營機構採取停工或彈性工作安排。 8月5日,香港天文臺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強降雨天氣下,位於將軍澳的敬賢裡停車場發生嚴重水浸。圖為工作人員在敬賢裡停車場清淤。 記者 劉大煒 攝 暴雨天氣下,香港多地發生水浸。在將軍澳敬賢裡,泥水湧入低洼的停車場,多輛私家車和的士被淹。香港特區政府渠務署應急隊人員和抽水機器人正緊鑼密鼓地清淤和排水。有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正輪班工作,爭取儘早將水排空。「你拍攝的時候注意安全呀。」工作人員不忘叮囑記者。 九龍鯉魚門一帶大雨傾盆。居住於此的「港漂」劉敏捷表示:「昨晚(4日晚)雷聲滾滾,閃電閃了一晚,沒怎麼睡好。」5日,劉敏捷所在公司發布居家辦公通知,她打算等雨勢變小後再去超市購買食材。 8月5日,香港天文臺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圖為工作人員在香港葵湧道清理路面雜物。 記者 李志華 攝 香港東區的筲箕灣道逢源大廈附近一度積水,汽車緩慢前行。東區區議員王志鍾稱,該處水浸是雨水從柴灣道衝下的雜物堵住排水口所致;區議會接報後,迅速聯繫渠務署緊急排水,短時間內將路面清理暢通。 在灣仔鵝頸街市,絕大多數攤檔仍照常營業,攤位前有零星購買果蔬的市民。攤主李先生說:「『黑雨』天氣大家也是要做菜的嘛。我們也算儘自己的一份力,保障街坊日常生活。」 西環士美菲路和薄扶林道因降雨量過大,出現泥水倒灌、道路水浸等情況。沿街商鋪紛紛拉下閘門避免水浸。部分營業的食肆內,玻璃窗被雨水衝擊得劈啪作響,窗外街道被白茫茫的雨霧籠罩,少數行人撐傘疾行。 8月5日,香港天文臺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圖為雨水從香港葵湧和宜合道一水渠內湧出。 記者 李志華 攝 暴雨天氣下,香港交通受到影響。鰂魚湧站、彩虹站等地鐵站個別出站口受水浸影響一度關閉;多條渡輪航線暫停服務;個別巴士線路臨時改道。截至5日10時30分,香港國際機場共有101班航班延誤、兩班航班取消,亦有兩班航班需轉飛其他機場。 公共服務方面,特區政府社會福利署轄下所有福利服務單位不開放;所有學校(包括日校及夜校)停課;所有郵政局及派遞服務暫停;特區立法會、司法機構、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等也宣布暫停運作。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5日在社交平臺發文表示,特區政府嚴陣以待,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已啟動並迅速有效協調各部門全力出動,處理水浸、塌樹和阻路等情況。民政事務總署亦在各區開放臨時庇護中心,讓有需要的市民暫避。 香港天文臺表示,截至5日14時,天文臺總部錄得355.7毫米雨量,刷新1884年以來8月份單日雨量最高紀錄。「黑雨」信號至少維持至當日17時。(完)
原標題:「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總書記的人民情懷) 國家強盛、民族復興需要物質文明的積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華。 「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 「實現中國夢,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雙飛的發展過程。」 視頻:總書記的人民情懷 |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來源:人民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現代化進程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間的關係作出深刻闡釋。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質貧困不是社會主義,精神貧乏也不是社會主義。」 錨定建成文化強國戰略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不斷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築牢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文化根基」。 202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蘇州考察。新時代的蘇州繡出一幅人文經濟的「雙面繡」,一面經濟繁榮,一面人文鼎盛。總書記點讚:「這裡不僅有歷史文化的傳承,而且有高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代表未來的發展方向。」 千年文韻和現代經濟如何和諧共生?答案呼之欲出:「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 202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赴天津古文化街考察。泥人張等不少「老字號」坐落於此,綿長文脈浸潤城市。總書記在這裡指出:「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今年5月在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這些中華文化瑰寶保護好、傳承好、傳播好。」 經濟與文化互融共促,我國發展具備了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支撐。 2023年6月,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歷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禮敬就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肩負新時代的文化使命,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闢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 在福建武夷山朱熹園,習近平總書記感慨:「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裡有什麼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麼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源於歷史自信、文化自信的深邃思考,凝結在習近平文化思想中,為擔負起新時代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 在習近平總書記引領下,中華文化因融入偉大時代精神更具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偉大事業孕育偉大精神,偉大精神引領偉大事業。 當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更需要增強人民力量、振奮民族精神。 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挺起中華民族精神的脊梁。 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2024年9月底,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在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上,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以英雄模範為榜樣,團結奮進、砥礪前行,匯聚起共襄強國盛舉的磅礴力量。」 時代精神需要青年傳承。在北大校園,總書記勉勵青年:「我們提出要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時代楷模」「中國好人」繁星閃爍,中華兒女崇德向善;文明鄉風、良好家風培育弘揚,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升;上好「大思政課」,弘揚網絡正能量,清風正氣持續滌蕩。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更加彰顯。 從仰視世界到平視世界,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今天的中國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強,煥發出空前的歷史主動精神、歷史創造精神。 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對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通過推動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我們將不斷提高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做到家家倉廩實衣食足,又讓人人知禮節明榮辱。」這是人民嚮往的美好生活,也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承諾。 策劃:田俊榮 劉曉鵬 監製:楊學博 陳振凱 餘榮華 統籌:李翔 朱利 吳玥 李洋 文字:李昌禹 李卓爾 視頻:張世懸 鞏晗 海報:王宇峰 鞏晗 校檢:吳玥 李金昱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伊人app | 雪梨直播 |
花蝴蝶app直播 |
凤凰网直播 | 红杏直播 |
蜜糖直播 |
黄播 | b站刺激战场直播 |
橘子直播 |
9.1樱花ppt网站大片 | 金桔直播 |
零点直播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大全 | 夜魅直播 |
花儿直播 |
美女直播 | 桃花app |
妖姬直播 |
糖果直播 | 魅影看b站直播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么么直播 | 青草直播 |
抖音成人版 |
婬色直播 | 魅影直播视频 |
就要直播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蜘蛛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