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月11日電 題:李約瑟與中國抗戰有哪些少為人知的故事? ——訪英國劍橋李約瑟研究所訪問學者劉曉 記者 聶芝芯 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1943年至1946年間赴華考察,走訪300多所大學、科研和企事業機構,目睹中國人「雖國難當頭、科研不輟」。他用鏡頭和文字記錄了怎樣的中國抗戰精神?他為何被中國人稱為「雪中送炭的朋友」? 中國科學院大學科學技術史系教授、英國劍橋李約瑟研究所訪問學者劉曉,近年對李約瑟的一手戰時文獻進行了梳理與研究,近日就此接受「東西問」專訪。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記者:1943年正值中國抗戰,英國科學家李約瑟為何要冒險來到戰火紛飛的中國? 劉曉:李約瑟於1943年2月到達昆明,其來華計劃經過長時醞釀。最早可追溯到1939年與中國留學生魯桂珍的接觸。通過她,李約瑟了解到悠久燦爛的中國文化,激發他對中國古代科技與社會研究的興趣。 全面抗戰自1937年打響,魯桂珍老家南京遭受大屠殺。李約瑟夫婦非常了解中國人民的苦難,曾向中國使館請求赴華訪問。但在戰況危急關頭,李約瑟實際上無法成行。 太平洋戰爭爆發,美英對日正式宣戰,英國開始重視英中之間的關係,李約瑟隨之進入高層視野。由於科學的中立性以及在戰爭中的重要價值,其外交作用顯現。李約瑟作為劍橋大學教授和皇家學會會員,正式獲得外交官身份,擔負起戰時外交工作。 穿軍裝的李約瑟。受訪者供圖 記者:李約瑟目睹中國人在艱苦環境下搞科研,為抗戰出力,中國人的戰時精神面貌如何打動李約瑟? 劉曉:李約瑟最初懷著同情和援助的心態來華,但他看到中國科學家和教育工作者在極為艱苦條件下,依然保持頑強的意志和高昂的熱情,他逐漸從感動到敬佩,發自內心支持中國人民。 昆明是當時中國重要對外通道,聚集眾多重要機構。李約瑟參觀了南遷的北平研究院物理學研究所,看到該所完全轉向戰時工作,設有光學工廠,給盟軍空軍製造水晶振蕩片。他們從美孚油桶上剪下一片片馬口鐵皮圓盤,用榔頭敲打成薄片,然後放在腳踏機械上令其飛速旋轉,便可切割水晶。 在西南聯合大學的實驗室,李約瑟看到:細胞核染色用的蘇木精買不到,就從雲南土產蘇木中提取;顯微鏡的載片不夠,就切割被空襲震破的窗玻璃代替……他還得知,物理學家趙忠堯用冒著生命危險,從北平清華大學帶出來的50毫克鐳,做了些人工(中子)放射性元素實驗,他認為這代表了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 「中央防疫處」生產抗戰急需的血清和疫苗,成功試製青黴素。在李約瑟看來,疫苗工廠的故事「本身就是一首史詩」,瓊脂通過特殊處理而能夠重複利用,是最體現防疫處頑強精神的典型做法。 本想潛心從事科學史研究的李約瑟「覺得道義和物質援助的需要太迫切了」。因此在抵達重慶後,李約瑟向英國文化委員會撰寫報告,提出成立中英科學合作館開展援華工作。李約瑟很快收到倫敦的批准,迅速列出考察途中記錄的中國科技機構急需物品清單。 記者:李約瑟為戰時中國科學和教育做了什麼,而被中國人稱為「雪中送炭的朋友」? 劉曉:抗戰後期,古老中國的新生科學力量近乎「奄奄一息」,李約瑟首要任務是鼓舞士氣和提供急需援助。 經倫敦批准,李約瑟可利用「駝峰航線」運送中國科學家急需補給。他在來華的美軍運輸機上分配到足夠空間和噸位,按其要求從加爾各答採購的物資便會運來,至少每周一次,由英國政府承擔運輸費用。中國後方的大學也受益於英國饋贈。 這些物資包括科技圖書、期刊、縮微膠捲和科學儀器。許多散布到窮鄉僻壤的大學和機構,大量藏書丟失,李約瑟贈送的6775冊圖書無異於雪中送炭。167種英國科技、醫學雜誌以縮微膠捲的形式送到中國。科學合作館為中國大後方的實驗室提供緊急科學器材供應服務,辦理了333份訂單,對維持科研活動作出切實貢獻。 李約瑟在戰時條件下重建了科學的聯絡渠道。他在《自然》雜誌上發表文章,介紹每次旅行看到的不同地區的科學技術概況,中國《科學通訊》等刊物被送到西方散發或轉載。他還直接推薦中國研究論文向國外著名刊物投稿,向西方推送了139篇手稿,接受率達86%。 他還為中國科教機構提供諮詢意見。在重慶,他的團隊至少做過100次演講,在旅行途中共計做過123次科學講座。這些講座中除了學術內容外,還有關於戰時科學的動員、加強國際聯絡等切中要害的建議。 1943年李約瑟、吳作人在敦煌合影。受訪者供圖 記者:二戰結束後,李約瑟推動「以科學促和平」、推動國際科學合作。中國之行產生何影響? 劉曉:李約瑟的戰時來華使命中,推動國際科學合作一直佔據優先位置。他認為,此次大戰催生了一種不同以往的國際科學的有組織聯絡,即「科學合作館」。 他到昆明發表的第一場演講即關於科學的國際合作,將最先進的應用科學與純科學,從高度工業化的西方國家輸送到工業化程度較低的東方國家。中英科學合作館設於大後方重慶,協助中國科學家開展正常的科學活動,改善工業落後狀況。戰後根據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決議,全球範圍內多處科學館設立,均在較不發達地區。 李約瑟在重慶期間,與八路軍辦事處的周恩來建立真摯友誼,發自內心地認同中國應該走社會主義道路。抗戰勝利之際的北方之行,他就有親自前往延安的考量。李約瑟被視為中國人民的真正朋友,1949年後成為中國與西方聯繫的重要紐帶。 記者:您對李約瑟及抗戰時期中國科技史的研究,足跡跨越東西,發掘出哪些新資料? 劉曉:這項研究工作結合李約瑟的日記和照片,圖文並茂展示戰時中國科學的全景,完成《李約瑟鏡頭下的戰時中國科學》一書。我們從英國李約瑟研究所收藏的1400多張相關照片中,選用了800多張,很多照片是首次與公眾見面。 通過整理和解讀李約瑟的一手戰時文獻,包括論文、日記、報告和通信,我們重新釐清了一些重要問題,例如李約瑟身份權限、物資保障,也對其來華路線進行勘誤。 從中我們看到李約瑟逐步深入認識中國科技、文化的進程。他通過與中國學者的交往,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其國際科學合作事業也得到他們支持——許多中國人戰後進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任職。 更多的人,在以後更長的歲月中為李約瑟寫作《中國科學技術史》提供重要幫助。1982年9月,李約瑟訪華時談及擬籌建東亞科學圖書館,數日內即得到愛國華僑捐款64萬英鎊。同年10月23日,全國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中國科學技術史》被評為自然科學一等獎,李約瑟是首位獲此獎的外國人。(完) 受訪者簡介: 劉曉。受訪者供圖 劉曉,中國科學院大學科學技術史系教授,英國劍橋李約瑟研究所李氏基金訪問學者,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常務理事。研究方向為近現代科技史、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中國科學院院史,著有《李約瑟鏡頭下的戰時中國科學》《何澤慧傳》《國立北平研究院簡史》等。
眼下正值暑期,各大博物館裡人頭攢動,人們在一件件精美的展品前駐足,「觸摸」文明脈動;各類演出火熱上演,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跟著演出去旅行」蔚然成風;各地歷史街巷、古鎮古村人山人海,遊客們穿漢服打卡、買非遺「潮品」,行走間品味歷史古韻……流動的經濟社會圖景裡,處處洋溢著獨特的「中國風」「文化味」。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文化建設在正本清源、守正創新中取得歷史性成就,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起磅礴精神力量。 著眼於人 落腳於人 當地時間7月11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第47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決議,將我國西夏陵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我國已擁有世界遺產60項,總數穩居全球領先地位。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饒權表示,世界文化遺產申報,深刻闡釋了中華文明歷史文化價值和中華民族精神追求,進一步呈現了中華文明具有的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近年來,我國文化遺產保護、考古發掘工作不斷取得重要進展,帶動「文博熱」持續升溫。截至去年底,我國備案博物館7046家;去年全國博物館共舉辦陳列展覽4萬餘個,接待觀眾14.9億人次。 文化強國之「強」,體現在人民的思想境界、精神狀態、文化修養上。文化以其「成風化人」的關鍵作用,一方面涵養全民族昂揚奮發的精神氣質,另一方面涵育人們的精神世界,著眼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能力。 深入人民,堅持為人民而創作。近年來,通過健全文藝創作生產引導扶持和激勵保障機制,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設立國家藝術基金等,我國文藝創作生產活力明顯增強,廣大文藝工作者走進實踐深處,觀照人民生活,《偉大徵程》《只此青綠》《永不消逝的電波》《山海情》等精品力作持續湧現,一批充滿中國風、時代感的優秀作品受到人民群眾喜愛。 服務人民,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我國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覆蓋城鄉的六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基本建成。一座座「城市書房」「文化驛站」成為百姓身邊的「文化客廳」,「小而美」的文化設施打通基層文化供給「最後一公裡」……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 跨界融合 產業繁榮 文化的生命力在於創新創造。去年,國家博物館以館藏文物明孝端皇后九龍九鳳冠為原型設計推出的鳳冠冰箱貼成為國博文創「銷冠」;一款取材古典文學名著《西遊記》的遊戲《黑神話:悟空》橫空出世,亮相即爆款,不斷刷新國產遊戲銷售紀錄…… 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呵護好,更要傳承好、發展好。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飽含民族精氣神的文化「潤物細無聲」地與人們的生產生活相結合,在新時代煥發蓬勃生機與活力,為文化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寫下鮮明註腳。 當崇明土布、東陽竹編、羌族刺繡等傳統非遺元素融入回力球鞋,老字號立刻變身潮流單品。 宋天頤是上海美術學院的教師,也是學院與上海回力鞋業「非遺100+創新運動設計」項目的負責人,她發現這幾年消費者越來越認可傳統文化,「國潮」不斷激發著消費新潛能。 產業繁榮是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的生動體現,也是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支撐。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7129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4%。 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點,文化產業還在不斷突破自身邊界,與其他產業跨界融合,「文化+旅遊」,讓旅遊場景更加豐富多樣;「文化+科技」,讓短視頻、直播、數字藝術等文化新業態爆發式增長。 文化「軟實力」正不斷轉化為經濟「硬實力」。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文化新業態特徵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實現營業收入3156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6%,文化新業態行業營業收入對全部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增長的貢獻率為76.8%。 走向世界 加深理解 去年12月4日,「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寄託著中國人的人倫情感、家國情懷,體現和合共生價值理念的春節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截至目前,我國共有44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總數位居世界第一。越來越多中國非遺成為世界普遍接受、認同和欣賞的中華文化符號。 隨著文化強國建設持續推進,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不斷提升,「中國故事」以更加生動的方式在世界舞臺上大放異彩。配合元首外交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等主場外交,一系列重大文化活動成功舉辦;北京冬奧會、成都大運會、杭州亞運會,文物元素串聯起文明印記,「中國式浪漫」吸引全球目光;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登上全球影史票房榜第五,時尚潮玩在全球掀起「LABUBU熱潮」……中華文化以更加時尚、多元、開放的姿態走向世界。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外國人被中華文化吸引,中國遊成為新時尚。逛北京胡同體驗民俗文化、在雲南麗江飽覽民族風情、到貴州侗寨感受非遺手作……中國旅遊研究院入境遊客滿意度專項調查顯示,超六成受訪者將體驗中國文化作為來華旅行的主要目的。 代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旅遊紀念品深受外國遊客喜愛。浙江省級非遺生產性保護基地、東海貝雕藝術博物館副館長葉晶晶介紹,博物館現在每年可接待外國遊客1萬多人次,貝雕這項古老的非遺技藝廣受歡迎,外國遊客不僅現場體驗,還會把文創產品帶回自己的國家。外國遊客近距離感受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由此加深對中國的理解。文化架起中外交流互鑑的橋梁,更加真實、立體的中國形象深入人心。(記者 張雪)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1695
15
2025-10-26 12:56
52931
75
2025-10-26 12:56
92581
96
2025-10-26 12:56
42537
68
2025-10-26 12:56
75821
31
2025-10-26 12:56
64137
85
2025-10-26 12:56
23698
34
2025-10-26 12:56
71943
83
2025-10-26 12:56
29485
14
2025-10-26 12:56
32914
69
2025-10-26 12:56
42981
39
2025-10-26 12:56
38162
16
2025-10-26 12:56
74589
78
2025-10-26 12:56
16859
62
2025-10-26 12:56
42835
53
2025-10-26 12:56
46537
71
2025-10-26 12:56
65731
39
2025-10-26 12:56
35489
87
2025-10-26 12:56
64713
65
2025-10-26 12:56
64983
83
2025-10-26 12:56
38716
75
2025-10-26 12:56
94658
32
2025-10-26 12:56
26534
24
2025-10-26 12:56
32457
49
2025-10-26 12:56
56729
26
2025-10-26 12:56
59783
67
2025-10-26 12:56
29531
48
2025-10-26 12:56
92846
74
2025-10-26 12:56
21674
43
2025-10-26 12:56
29587
54
2025-10-26 12:56
52689
28
2025-10-26 12:56
24619
15
2025-10-26 12:56
82356
89
2025-10-26 12:56
58273
85
2025-10-26 12:56
25147
67
2025-10-26 12:56
83162
25
2025-10-26 12:56
57382
41
2025-10-26 12:56
58942
29
2025-10-26 12:56
81652
12
2025-10-26 12:56
37296
35
2025-10-26 12:56
46927
23
2025-10-26 12:56
98457
74
2025-10-26 12:56
34718
43
2025-10-26 12:56
31264
51
2025-10-26 12:56
34681
57
2025-10-26 12:56
79124
68
2025-10-26 12:56
42659
89
2025-10-26 12:56
98734
28
2025-10-26 12:56
48165
26
2025-10-26 12:56
19476
95
2025-10-26 12:56
45892
86
2025-10-26 12:56
47321
42
2025-10-26 12:56
| 黄播 | 抓饭直播 |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
| 苹果直播 | 妖姬直播 |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
| 69美女直播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
| 抖音成人版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 青草直播 | |
| 六月直播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大全 |
| 橙色直播 | |
| 春雨直播 | 青稞直播 |
| 黄播 | |
| 阴桃直播 | 黑白直播 |
| 抖音成人版 | |
| 奇秀直播 | 妖精直播 |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大全 | |
| 蜜疯直播 | 咪咕直播 |
| 雪梨直播 | |
| love直播 | 魅影直播 |
| 蜜桃ap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