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昊星 在賽場上切磋武藝、踢足球、跑馬拉松;在景區裡進行舞獅表演、為遊客端茶倒水、打卡拍照;在工廠車間搬運物料、協同作業……一批批基於具身智能打造的機器人,正加速融入人們的生活。 自年初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來,具身智能便在政策加持和資本追捧下全面躍升為新興風口。這個新興領域,到底發展到哪兒了? 各地支持具身智能不遺餘力 從政策布局到資源加持,各地對具身智能的支持不遺餘力。 目前,北京、上海已分別成立國家地方共建具身智慧機器人創新中心、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浙江、安徽、湖北、廣東、四川等地均成立省級機器人創新中心,集聚區域產業優勢力量,推動技術共享與聯合攻關。 上海專門出臺了《上海市具身智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為這一產業量身定製扶持政策。根據方案,上海計劃到2027年,實現具身模型、具身語料等方面核心算法與技術突破不少於20項;建設不少於4個具身智能高質量孵化器,實現百家行業骨幹企業集聚、百大創新應用場景落地與百件國際領先產品推廣,具身智能核心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 江蘇省崑山市也在近日發布《崑山市推動具身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的行動方案(2025-2027年)》,提出圍繞AI伺服器、智慧機器人、智能網聯汽車、低空飛行器四項前沿領域,開展「十個一批產業行動」,打造新千億級產業集群。 多地加快布局具身智能的同時,業界亦動作頻頻。 京東在7月21日一天內連投三家人形機器人企業,宇樹科技以120億元的估值啟動IPO輔導,智元機器人透露於近日獲得正大集團旗下正大機器人的戰略投資……人形機器人作為該領域最具代表性的實體,一段時間以來,行業融資及上市步伐加快。 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7月下旬,國內人形機器人相關現存企業達834家,主要分布在華東地區、華南地區。從註冊資本分布來看,超5成相關現存企業註冊資本在千萬級別及以上。從註冊量角度來看,2024年註冊量同比增長103.92%至104家,截至目前今年已註冊123家,其中上半年註冊量達105家,同比增長183.78%。 產業快速起步仍待突破 越來越多資金與資源正向具身智能聚集,產業發展目前處於何種階段? 大連理工大學力學與航空航天學院教授解兆謙接受國是直通車採訪時表示,目前,我國具身智能產業整體仍處於起步階段,距離真正成熟和廣泛應用尚有較大差距。 他直言,在複雜多變的家庭環境,或災害救援等高度混亂的場景中,機器人往往難以全面、準確地感知周圍環境,從而及時調整策略並找到最佳行動路徑。要實現具身智能的全面普及,仍需攻克諸多技術難題,前路任重而道遠。 在解兆謙看來,未來具身智能產業亟須在感知系統、運動控制、人機互動、算法算力及軟硬體集成等方面實現突破。 解兆謙分析稱,感知系統方面,現有傳感器精度遠低於人類皮膚,難以高效感知溫度、壓力、剪切力及滑移等多模態信息。運動控制存在模式單一,難以適應多樣且強耦合的交互場景。人機互動方面,隨著媒介擴展至動作、身體狀態及環境物品,機器人處理複雜信號的能力面臨重大挑戰。同時,多模態觸覺反饋設備的開發仍是關鍵技術瓶頸。 上海社科院研究員、南通大學長三角現代化研究院院長何建華接受國是直通車採訪時亦表示,目前,具身智能發展介於傳統機器人與人形機器人之間,尚處過渡階段。但自年初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來,國內具身智能領域已進入快速發展期,在實體場景、工業網際網路等方面的落地應用日益增多。 專家:行業監管須跟上技術迭代 日前召開的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發布了2025具身智慧機器人十大發展趨勢,包括具身感認知協同、多層次端到端決策、智能控制、生成式AI設計、軟硬體一致性、大工廠仿真系統、高質量數據集、人機協同、跨學科開源社區以及安全與倫理建設等。 何建華指出,具身智能產業目前在長三角地區已具備一定先發優勢,尤其上海在政策和園區布局方面起步較早,國家政策出臺之前就已謀劃相關規劃。此外,該地區產業基礎雄厚,製造業體系完備,數據積累豐富,技術與人才資源高度集聚,依託上海、杭州、南通等地的科研實力和產業鏈配套,已形成較完善的創新生態。 據解兆謙觀察,部分地區發展具身智能產業存在一定的跟風和應用複雜等問題,容易脫離本地產業基礎,導致低效投入和資源浪費,尤其是缺乏核心技術人才。此外,一些企業為吸引關注,過度強調產品展示和外觀設計,忽視安全和人機互動體驗。所以,行業標準和監管體系要進一步跟上技術快速迭代。 2024年10月,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發布了《人形機器人分類分級應用指南》。解兆謙認為,該非強制性標準側重功能分類,缺乏對關鍵安全性能(如動態環境下感知誤判率)和倫理風險(如自主決策權限、隱私保護)的強制約束。將強制性安全標準與交互能力評估納入監管,引導企業聚焦技術核心,才是下一步亟待完善的發展方向。 何建華則提醒,具身智能產業還可能面臨同質化競爭的風險。地方政府後續在推動產業發展的過程中,應善於發現問題,針對性地制定和完善相關標準。鑑於新興技術領域技術細節複雜,政府部門在專業認知上可能不及科研人員,因此需要充分依託專家力量,強化引導和把關,確保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麗畫卷——寫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際 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5周年。「兩山」理念自誕生起,便成為引領全國綠色發展的行動指南,為統籌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兩山」理念破除了「竭澤而漁」的發展桎梏,開創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是破解「重發展還是重保護」二元悖論的寶貴思想「鑰匙」。20年來,「兩山」理念先後寫入黨的十九大、二十大報告和黨章,成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內容,意義重大而深遠。 202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視察時強調,要堅持綠色發展,一代接著一代幹,久久為功。通過持續拓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化路徑,廣東銳意創新、蹄疾步穩,在新徵程中不斷創造綠色低碳發展新氣象,繪就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秉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推動「社會—經濟—生態」系統性優化 自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進入新世紀後,我國積極探索經濟社會進步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根本之道。「兩山」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這一重要論斷的提出高屋建瓴、立意深遠,既是對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也是面向未來的科學指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踐行「兩山」理念的必由之路。早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就剖析了「社會代謝斷裂」現象,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片面追求資本增長帶來物質循環和能源消耗的低效化,為經濟社會發展敲響警鐘。「兩山」理念進一步升華了這一理論要義,打通了生態價值與經濟價值的轉換通道,明確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共同實現的重要性,其深刻思想與豐富實踐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肯定。縱觀全球經濟史和環境史,「社會—經濟—生態」三大子系統從來都是唇齒相依、休戚與共的關係。唯有經濟制度、生產方式與生態系統實現深度融合、同頻共振,才能構築高質量發展的堅實根基。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也將獲得自然的回饋。目前,我國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生態補償機制、綠色金融創新等措施,在生態工業園區、綠色農業和碳匯經濟等領域取得顯著成效。例如,自2015年中央財政設立生態補償資金以來,各地累計投入超2000億元,推動生態產業化和鄉村振興。廣州、深圳入選國家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培育了一批諸如福田紅樹林保護碳匯全鏈條交易等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模式和支撐體系,為「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提供了生動範例。 整體而言,在「兩山」理念指引下,我國綠色低碳發展呈現三大鮮明特徵。一是制度化建設保駕護航。綠色低碳發展機制日益健全,「1+N」政策體系立好了「雙碳」工作的「四梁八柱」。二是縱深化發展步伐鏗鏘。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齊頭並進,清潔能源等領域捷報頻傳,企業數位化轉型方興未艾。三是協同化格局漸成氣象,政府、企業、科研機構與公眾群策群力,共建、共治、共享的綠色治理體系日臻完善。 把握全球經濟秩序重構機遇,加快實現全產業鏈低碳升級轉型 「兩山」理念從生態維度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可持續發展進程提供了富有創新性的實踐滋養。當下,全球貿易格局和產業發展形勢風雲變幻。作為改革開放前沿和全國低碳發展先行區,廣東主動融入全球產業重構浪潮,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跑出了驅動全產業鏈向綠色低碳轉型的「加速度」。依託粵港澳大灣區資源、產業與技術綜合優勢,廣東正在開創與國際接軌的綠色低碳發展新篇章。 面對全球貿易格局挑戰與機遇,提升綠色低碳水平是增強貿易比較優勢的關鍵。通過推行綠色標準與生態認證,打造出具有低碳標籤的鋼鐵、水泥等出口產品與服務——企業通過能效對標、工藝升級與清潔能源替代,打造產業生態化模式,將「綠色成本」轉化為國際市場「綠色溢價」。產品全生命周期都有著「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轉化潛力,也有著豐富的減碳場景。廣東中小微企業佔全省企業總量的90%以上,綠色轉型可以牽引出巨大的新質生產力。在充分發揮鏈主企業「頭雁效應」的引領帶動下,通過政策激勵和市場驅動雙輪發力,有效激發中小企業「群雁效應」,提升綠色化數位化滲透率,協同推動廣東從「製造大省」向「綠色智造強省」的跨越式發展。以珠三角城市為例,廣州南沙智能製造基地獲零碳建築和零能耗建築「雙零」認證,屋頂光伏滿足園區20%用電,推動「零碳智慧園區」建設;佛山、珠海等地打造國家級綠色工廠與園區,以低碳優勢培育出在國際市場具備強競爭力的產品線。 價值鏈「微笑曲線」理論表明,高附加值產業環節通常集中於前端研發設計和後端品牌營銷等環節。如今,綠色低碳轉型正成為製造業價值鏈向高端躍升的核心動力。廣東正以製造業為根基,以品牌創新為引擎,緊抓「雙碳」戰略機遇激發產業轉型新動能。2024年廣東新認定187家綠色工廠以及39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顯著帶動上下遊綠色布局。深圳打造全國首個「碳中和先行示範區」,已建成88個近零碳排放示範項目,覆蓋園區、社區、校園等場景,有力推動了產業鏈協同減排。 以系統觀念治理生態環境,貫通「綠色生產技術—生活方式」的深刻變革 面對工業革命以來環境汙染、生態破壞和氣候變化的嚴峻挑戰,「如何治理」這一命題同樣需要「兩山」理念的科學指引。實現「雙碳」目標不僅需要統籌全局及各部門各行業的關係,還需要結合生產和生活方式進行系統性變革。「兩山」理念蘊含著從源頭到末端的全過程統籌管理的思想,闡明了來自產業和市場的解決思路。一方面通過產業鏈協同降碳,實現「點綠成金」;另一方面培育綠色消費市場,形成「以需促供」的良性循環。這種生產與生活領域的雙向互動,充分體現「兩山」理念在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深厚轉化價值。 「保護中發展、發展中保護」的動態平衡機制,生動詮釋了「兩山」理念中生態與經濟共生共榮的核心要義。這一創新機制強調將生態紅線貫穿產業運行全周期,通過制度創新實現環境價值與經濟價值的雙贏。廣東通過制定實施排汙許可制度、綠色審批和生態紅線等機制,嚴控高汙染、高能耗項目準入門檻,推動「智慧環保」「碳排放監測聯網」「綠色帳戶」等數位化工具應用,打造出貫穿立項、建設、運營各環節的綠色管理閉環,為高質量發展築牢生態屏障。 「兩山」理念中的價值轉化機制不僅聚焦於自然資本的經濟價值體現,更重視培育生態文明的文化基因,是綠色生活方式的重要內生推力。通過綠色價值體系的轉化,可推動消費結構與模式的低碳化,形成生產與生活良性互動的綠色發展閉環。在實踐中,廣東多地將「兩山」理念落實於社會治理之中,構建「政府引導—市場驅動—公眾參與」三維機制,推動綠色消費和低碳生活方式普及。深圳、東莞等城市大力推廣碳標籤普及、低碳產品消費等行動,並將其納入居民「碳積分」體系,逐步推廣「綠色社區」「綠色校園」,培育新時代綠色消費群體。 深刻把握「兩山」理念內涵,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全面開花 作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內容,「兩山」理念既傳承了中華文明「天人合一」的生態智慧,又創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人和自然關係的基本原理。「兩山」理念不僅重新定義了生態環境的本體價值,更開創性地打通了生產生活綠色轉型的實踐路徑,實現了三大理論躍升:一是價值論突破,確立了生態環境的資本屬性;二是方法論創新,構建了「社會—經濟—生態」協同治理框架;三是實踐論跨越,形成了從理念到實踐的轉化機制。歷經二十年創新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科學論斷不僅是振聾發聵的發展理念,更轉化為指導產業轉型和社會治理的方法論體系,為全國綠色低碳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動能。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面向未來,廣東需繼續堅定不移地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在高質量發展和低碳轉型中贏得先機。基於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雙輪驅動,持續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推動生態價值轉化機制突破,打造綠色低碳循環經濟模式。一方面,要搶抓全球綠色貿易新機遇,打造全產業鏈低碳智慧創造的「樣板間」,以新質生產力打造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標杆」;另一方面,要全民動員、久久為功,在碳積分應用、綠色社區建設等領域探索長效機制,讓綠色生活從時尚選擇變為日常習慣,使「兩山」理念深入人心、蔚然成風。 作者系中山大學碳中和與綠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文 | 陳紹晴 來源:南方+客戶端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2587
39
2025-11-17 12:58
84791
36
2025-11-17 12:58
83416
34
2025-11-17 12:58
91625
54
2025-11-17 12:58
71253
43
2025-11-17 12:58
81745
57
2025-11-17 12:58
51789
14
2025-11-17 12:58
32876
25
2025-11-17 12:58
58697
78
2025-11-17 12:58
21397
92
2025-11-17 12:58
17946
96
2025-11-17 12:58
93456
39
2025-11-17 12:58
75816
54
2025-11-17 12:58
57163
32
2025-11-17 12:58
79685
19
2025-11-17 12:58
64759
91
2025-11-17 12:58
78629
37
2025-11-17 12:58
95638
87
2025-11-17 12:58
74596
74
2025-11-17 12:58
49628
58
2025-11-17 12:58
68215
64
2025-11-17 12:58
67953
67
2025-11-17 12:58
89735
57
2025-11-17 12:58
52368
54
2025-11-17 12:58
62741
29
2025-11-17 12:58
48167
73
2025-11-17 12:58
92158
48
2025-11-17 12:58
64587
26
2025-11-17 12:58
14357
68
2025-11-17 12:58
18562
43
2025-11-17 12:58
79138
23
2025-11-17 12:58
15823
14
2025-11-17 12:58
72534
25
2025-11-17 12:58
31467
85
2025-11-17 12:58
96245
14
2025-11-17 12:58
85923
39
2025-11-17 12:58
47392
72
2025-11-17 12:58
82536
65
2025-11-17 12:58
96135
81
2025-11-17 12:58
47652
28
2025-11-17 12:58
43279
84
2025-11-17 12:58
43869
74
2025-11-17 12:58
65234
23
2025-11-17 12:58
72345
42
2025-11-17 12:58
71429
62
2025-11-17 12:58
85612
43
2025-11-17 12:58
71548
26
2025-11-17 12:58
87415
12
2025-11-17 12:58
98174
13
2025-11-17 12:58
85276
89
2025-11-17 12:58
63724
62
2025-11-17 12:58
53491
12
2025-11-17 12:58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黑白直播 |
| 榴莲视频 | |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蜜桃app |
| 小妲己直播 | |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樱桃直播 |
| 9i安装下载 | |
| 五楼直播 | 夜魅直播 |
| 青草直播 | |
| 名模直播 | 趣播 |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
| 红桃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 阴桃直播 | |
| 趣播 | 桃花直播 |
| 奇秀直播 | |
| 69美女直播 | 婬色直播 |
| 魅影直播游客免登录 | |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小蝌蚪app |
| 嗨球直播 | |
| 抖音成人版 | 茄子直播 |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