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8月15日電(張孝鵬)中國海油旗下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油工程」)承建的惠州25-8項目DPPB平臺上部組塊14日在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離港。惠州25-8項目DPPB平臺建成後將成為南海東部油田最大規模注水開發平臺,其上部組塊的起運,標誌著惠州25-8油田綜合調整項目(惠州25-8項目)組塊陸地建造完工。 8月14日,惠州25-8項目DPPB平臺上部組塊離港起運。(無人機照片)陳少斐 攝 導管架平臺是目前全球應用最為廣泛的海洋油氣生產設施。惠州25-8項目DPPB平臺依託區域整體規劃,可實現鑽修井、智能採油、油氣水綜合處理以及伴生氣回收利用等多項功能。該平臺由導管架和上部組塊組成,其中上部組塊總重約14370噸,長81米、寬44.5米、高81.2米,投影面積達3600平方米。 惠州25-8項目DPPB平臺上部組塊加快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範應用和推廣,搭載生產水餘熱發電裝置,通過火炬氣利用、溴化鋰空調等新技術,可實現廢氣、廢熱的高效回收利用,年均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1800噸。在推動材料升級方面,該組塊大規模應用TMCP(熱機械控制工藝)高強度鋼,實現冶金流程減排10%,加工流程減排約5%。 惠州25-8項目DPPB平臺上部組塊的建造過程中,海油工程項目團隊進行甲板片分片,將整個組塊分成9個大片進行組裝,將結構專業高空總裝工作量降低了三分之一,歷時78天完成9個甲板片的總裝工作。其中,噸位最大的甲板片實際吊裝重量達810噸,創造該公司青島場地甲板片吊裝單次最重紀錄。 此外,海油工程項目團隊優化施工步驟及建造方案,通過採用雙層片預製總裝工藝等舉措有效提高甲板片預製和總裝效率,80天內實現惠州25-8項目DPPB平臺上部組塊主結構封頂,9.5個月完成6000餘根管線的安裝、28萬米電纜鋪設及52個子系統的調試任務。 惠州25-8項目DPPB平臺上部組塊將於今年8月底運輸至珠江口盆地海域實施浮託安裝。惠州25-8項目DPPB平臺投產後,將進一步提高惠州25-8油田的採收率,延長油田壽命,構建形成惠西油田群區域物流及電網傳輸中心,串聯周邊已開發油田形成產業集群,推動海上能源產業鏈協同發展。(完)
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雙碳」目標提出5周年。自2021年中國碳市場啟動以來,已助力推動全球碳定價覆蓋率提高了約4%。 —————————— 中國碳市場的啟動正助力推動全球碳定價覆蓋率的提高。「全球現在已經有80個碳定價機制,包括37個碳排放交易體系和43項碳稅,覆蓋全球28%的碳排放量。」在近日舉行的北京綠色交易所2025年參與人大會上,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原副主任馬愛民說,在我國正式啟動碳市場之前,這個數字大約是24%。 4年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即強制碳市場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於2021年7月正式啟動上線交易。今年3月,寫入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的「擴大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行業覆蓋範圍」逐步落地,強制碳市場首次正式納入水泥、鋼鐵和鋁業三大行業,擴圍後預計新增1500家重點排放單位,覆蓋全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佔比將達60%以上。2024年1月,全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即自願碳市場啟動,今年3月,首批核證自願減排量(CCER)正式籤發並啟動交易。 業內人士認為,這標誌著全球規模最大的碳市場由強制碳市場和自願碳市場形成「雙輪驅動」。 「自願碳市場與強制碳市場不同,強制碳市場實行國家配額,自願碳市場建立在企業自主自願的基礎之上。」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原一級巡視員葉燕斐看來,自願碳市場未來潛力巨大的原因就在於自願碳市場是跨境的市場。 他在上述參與人大會上舉例說,中國是全球的製造中心,也是全球綠色技術中心,不進入強制碳市場的企業如果要自願減排肯定要通過自願碳市場,如購買碳匯(碳匯是通過植樹造林、植被恢復等措施,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從而減少溫室氣體在大氣中濃度的過程、活動或機制——記者注)等抵消碳排放,「所以這個市場一定是跨境的、是全球大市場,這裡面潛力巨大。」 葉燕斐注意到,如今有很多跨國公司承諾2030年前實現碳中和,我國也有越來越多的500強企業在全球開展業務,這些企業在碳減排方面會有更多需求。「在購買碳匯的消費品企業、能源企業、金融機構中,汽車行業企業可能是最有潛力(促進自願碳市場發展)的。」 但有需求只是自願碳市場發展的第一步。在葉燕斐看來,有了碳排放需求,更重要的是如何增加碳匯的供應,「這可能要考慮碳減排的額外性,比如項目要聚焦商業可行性、技術影響,還有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葉燕斐說。 有專家測算,到2060年時,無論是發電端還是能源消費端都會有相當數量的碳排放存在,需要通過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予以中和的二氧化碳大約在18億噸。 實際上,越來越多的金融資源正流向綠色項目。除煤電、煤化工等高碳排放領域的CCUS項目外,還有漁光一體項目。「水上光伏發電,支持整個魚塘用電。」中國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交易員洪浩在上述大會圓桌討論環節中談到,在漁光一體項目中,金融機構可以將用地權、取水權、排汙權等環境權益納入銀行授信認可範圍,有效拓寬融資渠道,在林業碳匯項目中,CCER未來的收益權也可以用來質押,以開展綠色融資。 央行近日發布的2025年二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顯示,2025年二季度末,本外幣綠色貸款餘額42.39萬億元,比年初增長14.4%,上半年增加5.35萬億元。分用途看,基礎設施綠色升級貸款、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貸款、生態保護修復和利用貸款餘額分別為18.75萬億元、8.25萬億元和4.95萬億元,上半年分別增加2.11萬億元、5889億元和5622億元。 聯合赤道環境評價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綠色金融事業部總經理劉景允也注意到,如今綠色金融的「面」不斷擴大,比如今年7月新印發的《綠色金融支持項目目錄(2025年版)》在內容上包含271個三級分類,「不僅是綠色項目的類別在增加,範圍在擴大,綠色金融的內涵也在延伸。」這名從事十年綠色金融產品信用評估的高級工程師在上述大會上表示,過去,更多的純綠項目能夠獲得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資金支持,如今,純綠項目和需要改造的傳統項目均可以通過綠色金融獲得支持。 今年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是「雙碳」目標提出5周年。 北京綠色交易所董事長王乃祥在大會上介紹,截至7月28日,全國自願碳市場累計成交量接近240萬噸,累計成交金額超過2億元。今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復函同意以北京綠色交易所為主體,設立國家綠色技術交易中心。目前,該所官網已上線國家綠色技術交易中心綠色技術推廣目錄專區,對納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委《綠色技術推廣目錄》、北京市歷年《綠色低碳先進技術推薦目錄》以及各類市場渠道搜集到的綠色技術進行宣傳推介,加速綠色技術轉化落地。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彩雲來源:中國青年報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彼岸直播 | 凤蝶直播 |
桃花直播 |
橙色直播 | 妖姬直播 |
魅影视频 |
优直播 | 香蕉直播 |
绿茵直播 |
妖精直播 | 就要直播 |
蜜糖直播 |
九球直播 | 凤蝶直播 |
迷笛直播 |
免费直播 | 月神直播 |
成人免费直播 |
妲己直播 | 现场直播 |
比心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大鱼直播 |
黑白直播体育 |
金莲直播 | 青草直播 |
520直播 |
柠檬直播 | 曼城直播 |
9i安装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