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8月8日電 題:中國香港運動員劉慕裳:在成都登上「世界之巔」 作者 單鵬 「我的金牌上終於有了『世界』二字了。」8日晚,在成都世運會空手道女子型決賽上擊敗日本選手尾野真步奪得金牌後,中國香港運動員劉慕裳熱淚盈眶,與相伴5年的教練緊緊相擁。 出生於1991年的劉慕裳是一位經驗豐富的空手道老將,她16歲起為中國香港出戰國際比賽,2015年成為全職運動員。2021年8月,她獲得東京奧運會空手道女子個人型銅牌;2023年7月,她在第19屆亞洲空手道錦標賽上擊敗日本勁敵,成為香港首位空手道亞洲冠軍;同年10月,她在杭州亞運會再獲銅牌;2024年1月,她升至空手道女子個人型世界第一,為香港首位「世一」空手道選手。 成都世運會賽前,劉慕裳憋著一股勁,誓要拿到這枚金牌。上屆世運會,劉慕裳獲得了空手道女子型比賽的季軍,「參加成都世運會感覺很不一樣,上一次(世運會)我覺得拿到獎牌就很不容易。這次我把目標放高一點,志在奪金。」 8月8日,第12屆世界運動會空手道女子型決賽在成都舉行,中國香港運動員劉慕裳奪得金牌。圖為劉慕裳展示金牌。 記者 安源 攝 在8日的預賽和半決賽中,這位空手道老將顯示出實力與經驗,劉慕裳的發揮幾乎完美,贏得沒有懸念。她對自己的表現滿意之餘,也稱讚了成都世運會的辦賽條件:「我和不少其他隊伍的選手都覺得,無論是場地標準還是工作人員的專業與熱情,這裡都達到了奧運會水準。」 決賽中,劉慕裳再次面對老對手、上屆世運會該項目亞軍得主尾野真步。從今年1月至本次決賽前,兩人共交手5次,劉慕裳4勝1負保持優勢。但劉慕裳仍不敢懈怠:「對於運動員來說,決賽不是『不奪金就奪銀』的問題,而是『能不能贏』的競爭。」 決賽開始,劉慕裳站在場地中央,表情堅毅,一聲怒吼劃破場館的寂靜。她踏出右腳,重重砸向地面;手刀破空,仿佛斬斷風聲。她將身體擰成拉滿的弓,隨即如離弦之箭般爆發。每次發力,似要將空氣擊穿。 現場數千名觀眾對劉慕裳的表現報以熱烈掌聲與歡呼。「這次『回家』比賽,支持我的人特別多,不像在國外比賽時那樣冷清,甚至我的一些朋友和學生專程來成都看我比賽。」說到這裡,劉慕裳十分感動。登上領獎臺、國歌奏響之時,劉慕裳的眼淚奪眶而出:「只有大型比賽奪得金牌時才能聽到國歌奏響。每一次國歌響起,那份自豪與感動總會讓我熱淚盈眶。」 雖來不及「拜會」大熊貓、品嘗麻辣火鍋,劉慕裳與教練9日下午就要結束成都之行,返回香港。劉慕裳計劃向家人分享賽場上的瞬間,儘快投入新一輪訓練,備戰未來的比賽,「這次比賽也讓我發現了細節上的一些不足,我會針對性彌補這些短板」。(完)
「奮楫篤行」2025年中經濟系列報導⑤ 人形機器人正在成為「打工人」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並首次提及「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是「具身智能」「智慧機器人」的典型代表。 從春晚舞臺上扭秧歌,到馬拉松跑道上一決高下,再到格鬥賽場上對抗比拼……2025年人形機器人不斷刷新人們的認知。實際上,除了參與常規的表演「業務」之外,人形機器人還進入到生產、服務領域,工作起來「有模有樣」,正加速向「打工人」方向進化。 製造業「前線」的「新工人」 凌晨三點,極氪汽車一家工廠的總裝車間依舊燈火通明。 42℃高溫中,數臺身高1.76米的Walker S2人形機器人正有條不紊地搬運物料箱。當電量告急時,其中一臺機器人行走至換電站,自主完成插拔電池,短短3分鐘後,便「滿血」回歸產線。 這套由優必選研發的全球首套人形機器人自主換電系統,能讓人形機器人在高溫或極寒的工廠環境中連軸運轉,實現7×24小時不間斷作業。 當前,我國製造業面臨著巨大的人員需求缺口。一些年輕人更傾向選擇更自由的靈活就業崗位,而不是進工廠車間。在優必選首席品牌官譚旻看來,面對供需矛盾,人形機器人或將成為「破局」關鍵。 據介紹,Walker S系列人形機器人已覆蓋汽車、3C電子、智慧物流三大領域的操作、分揀和質檢等多個工種。一系列新技術有望填補機械臂在柔性領域無法勝任的功能空白。 越來越多的人形機器人企業開始開發工業應用場景。近期,賽博格機器人推出了專為高危工業場景設計的全尺寸仿生人形機器人Cyborg-R01;上海電氣發布的首款自研人形機器人「溯元」,能夠勝任搬運、裝配等高強度工作任務;而靈寶CASBOT旗下的首款雙足人形機器人「CASBOT 01」,已經被送進工廠打螺絲,裝配筆記本電腦…… 據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透露,我國工業機器人應用已覆蓋國民經濟71個行業大類、236個行業中類。 「真幹活」「幹真活」的「服務員」 「加冰的芬達訂單,現在開始為您製作。」隨著飲料機傳出溫和的回應聲,XMAN-F1人形機器人一手拿著飲料杯,一手緩緩推動開關,夏日冰飲穩穩注入杯中。 就在附近,孩子們正聚精會神地盯著另一臺人形機器人手中的爆米花杯。左手持杯、右手拿鏟……經過一番絲滑操作,機器人端出了「新鮮出爐」的爆米花。 在2025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機器人技能大舞臺」展區,擎朗智能帶領旗下機器人「打工天團」,亮出了「真幹活」「幹真活」的口號。 「今年和去年有很大的不同,之前是一堆機器人『杵』在那裡,今年大家都在找場景、找應用,先幹起來,實實在在去解決商業落地問題。」擎朗智能CEO李通介紹。 圍繞經濟社會的服務需求,不少國內企業公布了新場景新應用。銀河通用首款輪式人形機器人GALBOT G1,實現了在無人藥店商品的揀選;智元機器人對外展示了人形機器人掃描快遞條碼、抓取包裹並分揀至不同區域的情形…… 據了解,近年來,服務機器人在家用服務、倉儲物流、商用服務、養老助殘、醫療康復等領域的滲透率提升顯著。 人形機器人「整活」「打工」,離不開「具身智能」的不斷創新與成熟。該領域已成為多地緊盯的布局目標。北京提出,到2027年,圍繞具身大小腦模型等方面突破不少於100項關鍵技術,培育千億級產業集群。上海則提出,到2027年,要實現「三百」,即集聚百家行業骨幹企業、落地百大創新應用場景、推廣百件國際領先產品,並推動核心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 有分析指出,人形機器人是「具身智能」的核心載體,政策支持、技術成熟、需求激增與供給競爭正在共同驅動行業發展。伴隨產品成熟度的不斷提升,人形機器人的身影將會在各式各樣的生活場景之中「亮相」。 實現「打工賺錢」夢仍需時間 當前,包括人形機器人在內的通用機器人已經成為全球主要市場的競爭焦點。中關村軟體和信息服務產業創新聯盟副秘書長劉玉書認為,開發好、應用好人形機器人,將會深刻影響中國經濟民生的發展前景。從經濟層面看,這一產業將成為新增長引擎;從民生層面看,將能提高百姓生活質量,減緩人口老齡化衝擊。 《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4年)》預計,從2024年底到2028年,我國整機市場規模約在20至50億元;到2035年,整機市場規模達到約500億元;到2045年後,在用人形機器人超過1億臺,進入各行業領域,整機市場規模可達約10萬億元級別。 中國電子學會透露,在2024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達30.2萬套,連續12年成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我國人形機器人在運動性、靈巧性等方面已實現重大突破,整體水平處於全球第一方陣。 與此同時,部分業內人士認為,要實現人形機器人的大規模商用落地,還需要時間。李通就指出,與功能單一的展示、清潔、送餐等專用機器人不同,人形機器人所要應付的場景更多、更複雜。譚旻也透露,優必選人形機器人的工業化應用正在從實驗室走向「實訓」,目前還未進入規模化應用階段,不過,「實訓」需求增速很快。 通過分析近幾年機器人應用的增長原因,李通說,人工智慧是核心推動力,人形機器人的未來將主要取決於「大腦」的智能水平。因此,無論是公眾還是資本,都要對技術迭代充滿耐心與信心。「機器人數量超過人的數量,這是必將發生的事情。」(實習生李悅佳參與採寫) 陳鍵 楊曦 來源:人民網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樱花直播nba | 大鱼直播 |
富贵直播 |
雨燕直播 | 富贵直播 |
69美女直播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樱花直播 |
桃花app |
魅影直播视频 | 妖精直播 |
伊人app |
柠檬直播 | 牡丹直播 |
小妲己直播 |
黄瓜直播 | 小蝌蚪app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六月直播 | 雨燕直播 |
成人性做爰直播 |
魅影9.1直播 | 奇秀直播 |
黄瓜直播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莲花直播 |
花瓣直播 |
橘子直播 | 金莲直播 |
魅影直播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