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3%,比去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 這樣的判斷,可以從經濟運行的細微之處找到依據:走進一家賣場,從一塊智能手錶看消費新變化;走進一座工廠,從一臺工業機器人看製造業轉型升級;走進一家外貿企業,看跨境電商如何拓渠道穩訂單……管中窺豹,見微知著,今起,本版推出「年中經濟微觀察」系列報導,透過鮮活個案觀察上半年中國經濟的動力與活力。 ——編 者 「這款手錶的特色功能是血壓異常時自動預警。」 「顧客詢問手錶一鍵微體檢功能的操作步驟時,要這樣回答……」 「這款手錶國補後能省448元,要和顧客說清楚。」 上午9時,在湖南長沙萬象城華為智能生活館,晨會上,店內銷售吳倩正與其他店員模擬消費者選購時的場景,反覆確認幾款智能手錶的運動、健康監測功能。 「向顧客解釋好健康功能和補貼政策是考核的重點。」吳倩翻開培訓手冊,上面密密麻麻地寫著「健康監測功能介紹」「運動功能展示」「補貼申請流程」「常見問題解答」…… 晨會剛結束,吳倩接到區域經理的電話,「有幾款手錶的庫存不多了,特別是有血壓監測功能的表款,不夠賣,得再備點貨。」對著進貨單、庫存情況,吳倩在系統裡提交備貨申請,備註寫道:「需求增加,七成顧客諮詢血壓監測功能。」 備貨忙,與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激發出的健康消費升級趨勢緊密相關。 「我這款運動手環用了幾年了,想換款新的,希望續航時間長點,功能多點。」 一對中年夫婦來到店裡,丈夫王宇程拿起手環、手錶,逐一試戴;他的妻子比對不同顏色的錶帶,看哪一款與自己的穿衣風格更搭。 「你有時候睡不好,這個睡眠監測功能看起來挺適合。」「咱們運動的時候戴上這塊表,運動了多久、消耗的熱量也能記下來。」夫妻倆一邊說,一邊體驗著手錶上的功能。 「這款表的健康和運動功能挺好,國補後多少錢?」王宇程問。 「白色素皮錶帶款原價1688元,您的手環折舊大概能抵200元,店補有400元,國補再打八五折,最後是924.8元。」店員用計算器算了算。 王宇程點點頭,決定買下情侶款:「店補、國補疊加,挺實惠。」 隨後,店員指導王宇程打開「雲閃付」APP,領券、掃碼。「折舊價加店補、加國補,省下763.2元」,系統30秒內算出優惠價格。便捷的消費過程,讓政策紅利精準觸達——僅智能手錶手環,該門店6月就售出400餘個。 不遠處,顧客陳曉正在試戴新款手錶,「網上參數太抽象,現場試才知道合不合適。國補加店補能省幾百元,特別是監測心率變異性、血氧飽和度等功能,特別適合健身用。」 店員剛接待完陳曉,顧客劉明又帶父親前來:「我爸有高血壓,能給我推薦一款嗎?」店員演示手錶測血壓的步驟,展示「親屬定位」和通話功能,當佩戴人血壓異常時,智能手錶會聯繫緊急聯繫人。劉明感嘆:「這塊表就是一個移動的『健康管家』。」 隨著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落地顯效,這樣的場景在全國各大賣場頻繁上演。方寸大小的智能穿戴設備,正成為觀察消費升級的又一獨特窗口。政策持續加力擴圍,今年,手機、平板、智能手錶手環等數碼產品納入補貼範圍,推動相關產品銷售——今年以來,超6900萬名消費者購買數碼產品超7400萬件。 「消費者越來越看重健康監測功能。」從業多年的吳倩說,「以往顧客關心續航時間和價格,現在還要問血壓、血氧監測等功能。我們得補習相關知識,不能讓顧客質疑我們的業務能力。」商場要求銷售人員牢記國補具體優惠及領取方法,確保每位顧客了解能享受到的優惠政策。門店每周新增兩場專項培訓,內容從參數背誦轉向健康數據解讀。 服務升級,產品也要升級。目前,千元以下的智能穿戴設備多能滿足基礎運動需求,更高價格的機型則聚焦健康管理。不管是入門款,還是高端款,都配備了運動及健康監測功能,部分廠商與醫療機構合作,提升監測精度,幫助消費者快捷了解健康情況。 「又新增兩筆預訂。」閉店前,新訂單出現在了系統中,吳倩趕快向總部申請加大備貨量。 消費者的消費理念在改變,廠商的產品和服務不斷升級。以舊換新一頭連著消費者,一頭連著產業,政策的好處,消費的新變化,都在方寸之間的「健康帳本」上顯示著。 人民日報 本報記者 楊 迅
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反映,乘坐特惠快車時遭遇了有償開空調情況,車內告示標明「如需空調掃碼3元,自動開啟」「特惠訂單不含空調,自願消費」,引發網絡熱議。 當前多地經歷高溫天氣,乘客要求開空調再正常不過,但司機另收空調費是否正當?從平臺規則看,大部分網約車平臺嚴禁司機因開空調加價議價。《出租汽車運營服務規範》規定,駕駛員應根據乘客意願使用空調,網約車也應遵循。同時,不少城市的交通運輸部門明確要求,網約車須按乘客意願提供空調服務。 但是,面對司機拒開空調或另收空調費的違規行為,平臺往往單純依靠扣服務分、暫停運營等方式應對,並沒有觸及此類現象發生的根本原因。因空調而起的司乘矛盾,折射出的是網約車行業更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 近年來,網約車行業普遍存在「供大於求」的現象,多地發布運力飽和預警,司機本來就面臨著收入下滑的困境。與此同時,平臺競爭加劇,往往通過低價訂單吸引乘客,對司機的抽成卻並未減少,空調紛爭正是在司機收入空間被進一步壓縮的背景下發生的。雖然部分平臺推出了高溫補貼,但因時段限制、金額較小等原因,作用有限。 化解司乘矛盾,平臺應擔起責任,完善規則設計的漏洞。例如,可以探索運價動態調整機制,根據氣溫、裡程等實際情況設立合理的空調附加費;優化高溫補貼規則,按單實時結算;細化服務標準,形成較為統一的服務流程。 卷低價卷不出未來,走精細化運營之路才是網約車行業的必然選擇。當行業標準更加清晰規範,平臺規則更加公正合理,司機不必為控制成本降低服務質量,乘客擁有更加舒心的出行體驗,行業方能駛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96418
24
2025-11-07 18:30
43568
93
2025-11-07 18:30
54638
54
2025-11-07 18:30
95217
68
2025-11-07 18:30
85463
85
2025-11-07 18:30
71824
91
2025-11-07 18:30
79682
45
2025-11-07 18:30
68342
18
2025-11-07 18:30
35129
93
2025-11-07 18:30
46219
76
2025-11-07 18:30
48695
23
2025-11-07 18:30
87624
72
2025-11-07 18:30
25938
62
2025-11-07 18:30
45962
79
2025-11-07 18:30
89123
85
2025-11-07 18:30
34615
89
2025-11-07 18:30
59328
58
2025-11-07 18:30
68395
32
2025-11-07 18:30
98754
78
2025-11-07 18:30
89173
57
2025-11-07 18:30
17495
97
2025-11-07 18:30
97365
94
2025-11-07 18:30
61748
24
2025-11-07 18:30
14625
21
2025-11-07 18:30
36721
89
2025-11-07 18:30
71645
82
2025-11-07 18:30
36125
34
2025-11-07 18:30
95362
15
2025-11-07 18:30
73895
68
2025-11-07 18:30
12589
73
2025-11-07 18:30
25394
71
2025-11-07 18:30
63197
51
2025-11-07 18:30
16425
29
2025-11-07 18:30
51286
79
2025-11-07 18:30
16837
68
2025-11-07 18:30
92375
35
2025-11-07 18:30
14857
56
2025-11-07 18:30
46381
21
2025-11-07 18:30
67893
17
2025-11-07 18:30
39624
82
2025-11-07 18:30
96258
15
2025-11-07 18:30
48715
84
2025-11-07 18:30
67325
15
2025-11-07 18:30
27435
18
2025-11-07 18:30
21867
57
2025-11-07 18:30
52849
95
2025-11-07 18:30
34875
41
2025-11-07 18:30
69125
93
2025-11-07 18:30
42958
13
2025-11-07 18:30
46297
12
2025-11-07 18:30
49783
37
2025-11-07 18:30
| 婬色直播 | 莲花直播 |
| 魅影看b站直播 | |
| 少妇免费直播 | 月夜直播 |
| 奇秀直播 | |
| 海棠直播 | 魅影直播间 |
| 杏仁直播 | |
| 凤蝶直播 | 仙凡直播 |
| 九球直播 | |
| 免费直播 | 蜜疯直播 |
| 浪花直播 | |
| 富贵直播 | 西瓜直播 |
| 嫦娥直播 | |
| 魅影直播间 | 深夜直播 |
| 打开b站看直播 | |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六月直播 |
| 黄播 | |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仙凡直播 |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
| 咪咕直播 | 黑白直播 |
| 仙凡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