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晚,「何以中國·和合共生」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將在天津舉辦,一場探尋中華文化根脈、展現文明交流互鑑魅力的文化盛宴拉開帷幕。津門講「和合」,文明映中國。本次活動將以海河之畔為窗,以津門煙火為笛,向世界展現舊邦新命的文明圖景,為世人演奏激蕩共鳴的文明交響。這是天津的樣子,是眾多中國城市的樣子,更是新時代「文明中國」的樣子。 從「協和萬邦」的格局,到「胡漢一家」的氣度;從敦煌壁畫裡的異域元素,到鄭和船隊架起東西方交流的海上橋梁,「和合共生」深植於中華文明的文化基因與氣質稟賦。天津,這座因河而興、向海而盛的城市,正是這一理念在神州大地落地生根、生生不息的生動縮影——無論是開埠通商成為中外文化交流前沿陣地,還是在現代化進程中不斷吸納融合多元文化,天津始終以海納百川的胸懷擁抱世界,熔鑄成今天獨特的城市氣韻。 「古今和合」展現守正創新的中國。我們看到,泥人張彩塑、楊柳青年畫內容更新、手法創新、傳播煥新,不僅吸引年輕人加入創作,也化身數字藏品飛入雲端;津門法鼓敲出新鼓點、天津相聲抖出「新包袱」,從天津走向全國,從歷史走向未來;在修復後的梁啓超故居,62件新展出的老物件通過數位技術「復活」,吸引無數遊客前往「打卡」……傳統與現代撞個滿懷,歷史與未來交相輝映,以舊墨書寫時代新韻,以深根滋養歲月新花,生生不息的天津,為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永續篇章寫下註腳。 「人城和合」展現幸福美好的中國。天津的街頭巷尾,既有歷史名城的厚重底蘊,也有現代都市的繁華舒適。在這裡,古老的建築、街道成為城市記憶的載體,海河兩岸的光影演繹著絢爛與華麗;在這裡,雙層觀光巴士變身「移動相聲劇場」,無數文化場館向觀眾免費敞開大門;在這裡,生態優良、環境整潔,令人心曠神怡,助力宜居宜業……夜色在海河親水平臺蔓延開來,漫步的遊客、跳舞的市民、吹奏的藝人等,勾勒出生活的輪廓,描摹出人、城、水共生的和諧畫面,這是「天人合一」的「城市篇」,也是中國式現代化文化長卷的「生活篇」。 「中外和合」展現開放包容的中國。天津港巨輪如梭,「搭乘」著海風與洋流,在此交匯融合。作為2025年上合組織峰會的主辦城市,天津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走向世界。看天津,魯班工坊裡中外學生一起研究榫卯技藝,來自俄羅斯的年輕人學習楊柳青年畫;看國外,霍元甲的武術吸粉無數,孟廣祿的京劇唱腔大放異彩,天津的文化符號,早已跨越城界、跨越國界,成為世界了解中國、愛上中國的窗口。在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天津增進了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也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文化力量。 海河之水,不舍晝夜,既倒映著三岔河口的歷史煙雲,更奔湧向遼闊大海的月異日新。天津恰如這河海交匯處的一顆明珠,以「和合共生」的實踐,為「何以中國」這一宏大命題提供了具體而微的「參考答案」。中華文明的生命力,就蘊藏在這「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的智慧裡。當傳統文化與現代發展、中華文明與國際新機在這座城市交響和鳴,我們聽見的不僅是海河的澎湃,更是中華文明面向未來的壯闊濤聲——這條蜿蜒五千餘年的「長河」,正以「和合之力」,奔湧不息。(呂品)
央視網消息:暑假期間,全國多地博物館都推出了不少各具特色的展覽。江蘇常熟博物館近期推出了大型特展「何以江南——南北交融共生的文明特展」,成為當地暑期熱門展覽,日均參觀遊客約5000人,最多的一天迎來了近12000位觀眾。這個特展都有哪些珍品?我們一起去看看。 何以江南——南北交融共生的文明特展,不用去陝西,在常熟博物館就可以看到秦兵馬俑,這隻兵馬俑的編號是1號,它也是秦兵馬俑中間首先被發掘面世的兵馬俑。 在記者的左手邊就是我國北方地區西安徐州等地出土的玉器,而在記者的右手邊就是江南一帶出土的秦漢時期的金器,金玉良緣在此相會了。 再來看這兩件展品,它們都是灰陶灶,是明器的一種,而且都是一孔灶,但是出土於北方和南方的灰陶灶明顯在風格上是不一樣的,北方的更為方正,而南方的這個船型灶也是屬於江南地區特有的灰陶灶。 展覽通過截取歷史長河中間南北文化交融最為鼎盛的三個時期——秦漢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唐宋時期,通過出土文物體現南北文化之間的差異以及相互交融,彰顯中華文明的兼容並蓄、多元一體的重要特質。 再來看這一件展品,這是東晉時期浙江德清出土的雞首壺,一側是有一個雞頭模樣的造型,一個巴掌大小,矮胖矮胖的。再到這邊來看,同樣是雞首壺,從南方地區傳到北方去之後,它的造型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比如說它的個頭變得更加瘦高瘦高的,而且它的執柄也明顯變得更加修長,它也融入了一些異域的比如說波斯文化的元素。 觀眾呂琲稱:「反反覆覆看的時候,就感覺好像穿越古今,在古今對話一樣。好像北方的那些文物,就是給我比較宏大的感覺,比如說江南一些文物,我就感覺很細膩。那是不是北方人的博大那種感受,然後南方人就比較細膩,是不是也有這樣體現。」 展覽本身也是一次南北交融,一共有20家全國各地的博物館拿出了164件(套)的精品文物參展。在這裡,我們看到了這次展覽為數不多的書法作品。雖然字數沒有多少,但是這件作品卻大有來頭。 常熟博物館講解員高佳琦稱:「這件是王陽明的真跡,這是餘姚博物館的館藏,是20年來第二次外借。其實王陽明的書法和他個人的品性上我們可以結合起來,他知行合一的思想,還有他事上磨鍊的修為功夫,體現在書法上就是『師古不泥古』,隨心所至。這個書法主要內容就是當時王陽明告歸之後,他回到陽明洞講學,告誡書院諸生德業向善、刻苦攻書。」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72534
47
2025-11-24 02:42
68423
14
2025-11-24 02:42
39724
63
2025-11-24 02:42
32519
57
2025-11-24 02:42
34761
18
2025-11-24 02:42
68514
78
2025-11-24 02:42
17625
86
2025-11-24 02:42
68257
46
2025-11-24 02:42
72851
59
2025-11-24 02:42
32574
23
2025-11-24 02:42
42786
82
2025-11-24 02:42
48219
28
2025-11-24 02:42
12563
16
2025-11-24 02:42
93576
32
2025-11-24 02:42
47962
81
2025-11-24 02:42
51692
41
2025-11-24 02:42
68519
71
2025-11-24 02:42
62875
75
2025-11-24 02:42
28734
39
2025-11-24 02:42
62183
86
2025-11-24 02:42
93786
89
2025-11-24 02:42
92438
97
2025-11-24 02:42
53179
93
2025-11-24 02:42
42963
67
2025-11-24 02:42
72861
37
2025-11-24 02:42
21963
48
2025-11-24 02:42
27918
41
2025-11-24 02:42
57291
67
2025-11-24 02:42
83249
49
2025-11-24 02:42
39286
13
2025-11-24 02:42
52379
56
2025-11-24 02:42
19873
96
2025-11-24 02:42
92576
81
2025-11-24 02:42
94316
46
2025-11-24 02:42
46293
15
2025-11-24 02:42
59164
63
2025-11-24 02:42
54932
49
2025-11-24 02:42
47853
63
2025-11-24 02:42
58246
19
2025-11-24 02:42
52946
13
2025-11-24 02:42
63127
35
2025-11-24 02:42
36491
65
2025-11-24 02:42
71985
24
2025-11-24 02:42
49578
32
2025-11-24 02:42
86495
41
2025-11-24 02:42
89471
35
2025-11-24 02:42
89142
92
2025-11-24 02:42
96285
72
2025-11-24 02:42
76839
24
2025-11-24 02:42
59376
51
2025-11-24 02:42
46798
41
2025-11-24 02:42
26974
17
2025-11-24 02:42
79286
78
2025-11-24 02:42
| 富贵直播 | 魅影直播 |
| 妖姬直播 | |
| 巧克力直播 | 奇秀直播 |
| 嗨球直播 | |
| 茄子直播 | 9i安装下载 |
| 优直播 | |
| 魅影直播 | 苹果直播 |
| 橘子直播 | |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茄子直播 |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
| 小狐狸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 杏爱直播 | |
| love直播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 月神直播 | |
| 牡丹直播 | 红杏直播 |
| 97播播 | |
| 花间直播 | 蜜桃app |
| 西瓜直播 | |
| 月神直播 | 雨燕直播 |
| 金桔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