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香港浸會大學呂海濤教授分享了如何藉助人工智慧,幫助發現藥物靶點。」近日,在2025京港澳青年科學家大會上,香港科技大學研究副教授韓偉聽完主旨演講,便立刻聯想到自己的研究領域:「我們已經合成了很多的新材料,卻未必完全清楚真正適用的方向,人工智慧或許可以提供新的啟發。」 在這個匯聚了人工智慧、生物醫藥、量子通信、未來航天、新能源等多個前沿領域的「交流場」上,200餘位青年科學家齊聚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一次次燃起「跨界火花」,架起了科研與產業、人才與項目之間的橋梁。 此次活動的主題是「同心攜手 向新而行」,人工智慧成了連接不同學科的「通用語言」。不少與會的青年科研人員表示,AI不僅提升了科研效率,也幫助他們突破原有的學科邊界,開啟更加融合與開放的研究路徑。 「AI在科研中的廣泛應用,某種程度上革新了我們的科研思維。」香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助理教授王鵬長期做葉綠體研究,他介紹,「以往,我們只能小規模地分析葉綠體中某些蛋白與其他代謝通路的相互作用;而現在可以一次性輸入3000多個蛋白數據,通過AI來自動配對,得到一個葉綠體層面的蛋白相互作用的全貌。」 除了方法上的革新,人工智慧也推動著青年科學家們把目光投向「硬科技」前沿。「仿生智能技術是一條新賽道。」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郭雷指出,仿生智能可以催生前沿科學發現,克服現有的類腦智能局限性,更好實現人工智慧技術領域的國際領跑。 「這個方向特別需要跨學科的融合,以及從基礎理論到關鍵技術,再到公司應用的全面創新,以及複合型的青年人才。」郭雷說道。 如何培養出更多具備跨界能力的青年科研人才?也是本次大會關注的話題。「目前,我們已經和內地科研單位開展了多項合作,包括科研項目對接、人才交流、學生聯合培養。」王鵬提到:「這不僅有助於技術上的互通互補,也加強了兩地人文層面的交流。」 當下,這種「雙向奔赴」的合作正在不斷深化。大會現場,京港澳三地29個優質合作項目集中簽約;當天正式成立的「京港澳新質生產力發展服務團」,將常態化服務三地科創項目與人才成長;同步啟動的「北京市港澳創新中心」也將聚焦科技企業孵化、成果轉化、跨境標準共建,打造京港澳科創資源落地「第一站」。 在韓偉看來,這是非常好的契機。他說,香港有良好的科研基礎和創新能力,內地擁有大科學裝置等「國之重器」和廣闊的市場,通過與內地在科研項目、平臺資源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可以為青年科研人員提供更多實踐機會和發展空間。 澳門大學副校長莫啟明在採訪中介紹,學校近年來在中醫藥領域取得了積極進展,正在橫琴新校區加快部署,探索中醫藥與西醫協同發展的新方向,「我們希望把握好『一國兩制』的優勢,積極參與國家中醫藥的科技創新與推廣,為中醫藥『走出去』貢獻澳門的力量。」(完)(《中國新聞》報劉益伶報導)
8月的高原,青稞金黃。在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錯那市覺拉鄉,200畝試驗田被分割成300多塊梯田。一片生長在鹽鹼地裡的特殊飼草剛萌出嫩芽,正茁壯成長——這是經過航天育種技術培育的蛋白草。 這批高原航天牧草一共有7個品種,是利用航天誘變技術培育的新品種,與普通飼草相比,其在鹽鹼地裡抗鹽耐旱的表現尤為突出,更耐得住零下四十度的嚴寒。 種植在西藏錯那市覺拉鄉的高原航天牧草。人民網記者 次仁羅布攝 「7月17日移栽到大田的蛋白草是目前最後一個實驗品種,生長迅速,每天可長高4-5公分。」陝西省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地面選育基地負責人袁中權在田間介紹,該品種表現出極強的抗寒性,去年冬季經受嚴寒考驗後,今年3月底在錯那市試驗田未經澆水施肥就自然發芽。截至觀察時,植株最高已達2.5米,預計畝產量可達15-25噸,是目前錯那市表現最優異的飼草品種。 正在接受採訪的陝西省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地面選育基地負責人袁中權。人民網記者 次仁羅布攝 袁中權算了一筆帳,畝產15噸飼草,按70%的脫水量做成青貯飼料,可以產10噸。按照目前的市價,假設一噸飼草在這能賣1200元,除去各種成本,一畝地一年能產8000元的經濟效益。 航天育種高原牧草選育實驗基地裡的植株。人民網記者 次仁羅布攝 除了這些飼草,去年9月26日錯那本土的5個油菜品種和6個青稞品種搭載著十九號返回式衛星進入太空,享受了一次特殊的「旅途」,在宇宙射線和微重力環境下完成了基因重組。 當地村民在高原航天育種基地務工。人民網記者 次仁羅布攝 「這些篩選出的品種不僅需滿足性狀穩定的基本要求,更要在抗鹽鹼地、產量、株型等指標上展現獨特潛力。選苗育種也要經過層層嚴苛的『體檢』,優中選優。」袁中權說。 當種子完成太空之旅後,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返回的每一粒種子都是寶貝,經過「太空旅行」的品種要通過3年的地面選育,評估植物品種的產量和品質。 搭載十九號返回式衛星進入太空的青稞品種。人民網記者 次仁羅布攝 「當地人說我們錯過了最佳種植期」,袁中權回憶6月初改良土壤時的質疑,不禁還是捏了一把冷汗。 好在這些種子憑藉出色的基因,在播種42天後就長到60釐米,分櫱數達到10個,是普通品種的近兩倍。據了解,青稞的這個生長期一般都是100~130天,而這個品種大約在115天。 未來,袁中權團隊將繼續監控和評估航天育種植株的生長情況,推廣航天牧草和蔬菜種植技術,建立有機肥廠以改善土壤質量,讓更多「太空種子」在雪域高原生根發芽。 記者:郝潔 次仁羅布 來源:人民網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9861
18
2025-10-24 12:29
14329
69
2025-10-24 12:29
24758
71
2025-10-24 12:29
72345
14
2025-10-24 12:29
47359
95
2025-10-24 12:29
92741
27
2025-10-24 12:29
86594
82
2025-10-24 12:29
78542
85
2025-10-24 12:29
41365
61
2025-10-24 12:29
26139
48
2025-10-24 12:29
92583
45
2025-10-24 12:29
56178
38
2025-10-24 12:29
78542
39
2025-10-24 12:29
87154
31
2025-10-24 12:29
41587
91
2025-10-24 12:29
82346
27
2025-10-24 12:29
13748
51
2025-10-24 12:29
54193
42
2025-10-24 12:29
91257
56
2025-10-24 12:29
21485
28
2025-10-24 12:29
65732
93
2025-10-24 12:29
89231
67
2025-10-24 12:29
91745
98
2025-10-24 12:29
78359
87
2025-10-24 12:29
53946
47
2025-10-24 12:29
48195
35
2025-10-24 12:29
81462
93
2025-10-24 12:29
75842
38
2025-10-24 12:29
42917
26
2025-10-24 12:29
45129
57
2025-10-24 12:29
54713
48
2025-10-24 12:29
39612
12
2025-10-24 12:29
92653
83
2025-10-24 12:29
51793
58
2025-10-24 12:29
32784
47
2025-10-24 12:29
14923
63
2025-10-24 12:29
78351
16
2025-10-24 12:29
53647
27
2025-10-24 12:29
38496
18
2025-10-24 12:29
37685
29
2025-10-24 12:29
87541
21
2025-10-24 12:29
65174
24
2025-10-24 12:29
14826
47
2025-10-24 12:29
86412
46
2025-10-24 12:29
82497
85
2025-10-24 12:29
78325
62
2025-10-24 12:29
63529
57
2025-10-24 12:29
84953
62
2025-10-24 12:29
34267
69
2025-10-24 12:29
15984
42
2025-10-24 12:29
29574
34
2025-10-24 12:29
42935
97
2025-10-24 12:29
| 花蝴蝶app直播 | 9i安装下载 |
| 小蝌蚪app | |
| sky直播 | 柚子直播 |
| 糖果直播 | |
| love直播 | 么么直播 |
| 杏仁直播 | |
| 雪梨直播 | 魅影直播间 |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
| 杏爱直播 | 趣爱直播 |
| 榴莲视频 | |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奇秀直播 |
| 魅影9.1直播 | |
| 花瓣直播 | 小k直播姬 |
| 榴莲视频 | |
| 绿茵直播 | 樱桃直播 |
| 抓饭直播 | |
| 97播播 | 伊对免费下载 |
| 荔枝直播 | |
| 伊人app | 杏仁直播 |
| 花间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