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8月8日電 (記者 姜煜)第八屆進博會技術裝備、汽車及智慧出行展區展前供需對接會8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多家展商在對接會上「劇透」了首發「靚品」。 8月8日,第八屆進博會技術裝備、汽車及智慧出行展區展前供需對接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圖為展客商在對接會現場交流。 記者 姜煜 攝 「我們與合作夥伴共同研發製造的新一代低空無人運輸機實機將在第八屆進博會上全球首發。」HRC集團市場總監陳文瑾介紹說。作為複合材料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HRC將在第八屆進博會上圍繞「高空-地面-低空」的立體出行應用場景,呈現具有代表性的複合材料創新成果,分享對於未來智慧出行的前沿構想與創新實踐。 陳文瑾表示:「通過參加進博會,我們深刻感受到中國市場的澎湃活力以及開放包容的營商環境,讓我們對未來發展更具信心。通過這一充滿機遇的國際化平臺,我們收穫了連結全球的商業機遇和巨大的品牌關注度。」 旭化成株式會社此次是連續第4年參加進博會。旭化成市場開發部部長鳥羽俊宏稱,通過進博會,旭化成感受到了中國發展之快,也深刻理解旭化成要在中國進一步發展,必須跟上中國的發展速度。他說:「今年進博會,旭化成將展示『可降解的服裝材料銅氨連續長纖維無紡布原絲』等創新產品。」 德國卡赫將攜商用人工智慧清潔機器人、多功能市政環衛車等6大全球首發首秀新品亮相第八屆進博會。卡赫大中華區公共事業部總經理張義軒說:「我們是進博會『全勤生』,參加進博會推動了卡赫在中國市場的飛速成長。自參加首屆進博會以來,卡赫累計在中國投資超30億元人民幣,實現從參展商到投資商的身份轉換。」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戈宏在對接會上表示,第八屆進博會將於今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辦。展覽展示方面,將聚焦國家重點產業規劃,進一步優化展區和專區設置,升級人工智慧體驗區,打造未來出行專區,展示低空經濟等新題材;供需對接方面,將在展期舉辦貿易投資對接會、重要採購商選品會等活動,多場景促展客商精準對接,多措並舉促成交。(完)
2025年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對於健身人群來說,無論是想讓肌肉線條更分明(增肌),還是想甩掉多餘的脂肪(減脂),僅靠刻苦訓練還不夠,合理的膳食營養也是達成目標的「隱形翅膀」。均衡膳食能夠優化身體成分、促進恢復、提高免疫力,甚至還能預防運動損傷。那麼,健身人群到底該怎麼吃?增肌人群和減脂健身人群,在進行食物選擇時要重點關注能量需求、營養素和補充時機三個關鍵點。1增肌人群的營養關鍵點形成適度能量盈餘增肌主要是增加肌肉的數量和質量,其核心是通過運動訓練刺激肌肉,並提供能量和營養,支持肌肉的修復和生長。增肌人群每日攝入的能量要高於身體消耗的能量,形成一定的能量盈餘(能量攝入>能量消耗),以滿足肌肉增長的需要。因此,增肌訓練者每日需要額外攝入約500千卡能量。吃對三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是支撐高強度訓練、促進肌肉恢復和生長、提供能量的主要來源,增肌者需要的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可達60%~65%。增肌人群可根據訓練強度和時間確定每日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例如每天中等強度訓練1小時,需要碳水化合物5~7克/千克體重;每天高強度訓練1~3小時,需要碳水化合物6~10克/千克體重;每天訓練4~5小時,需要碳水化合物8~12克/千克體重。日常飲食可選擇大米、燕麥、土豆、雜豆等搭配玉米、蔬菜、水果等做成複合碳水化合物,少食多餐;加餐可以選擇水果沙拉、奶昔代餐粉及濃縮果汁等,快速補充能量和營養。蛋白質是肌肉合成的原材料,推薦力量訓練者每天攝入蛋白質1.2~2.0克/千克體重。可選擇去皮雞肉、魚類、瘦肉、蛋清和脫脂牛奶等優質蛋白質,並均勻分配到每一餐(每餐不少於20克蛋白質)中。增肌訓練後,還可以補充乳清蛋白或支鏈胺基酸,促進肌肉蛋白的合成及運動後的恢復。脂肪對於維持激素平衡及細胞功能至關重要,也是主要的供能物質,要佔總能量的20%~30%。建議選擇橄欖油、堅果和深海魚類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抓住補充的窗口期訓練前1~3小時,吃一頓包含適量蛋白質和複合碳水化合物的餐食,提供能量,減少肌肉分解。訓練中,可根據運動強度適當補充碳水化合物和電解質。訓練後30分鐘~2小時是增肌的關鍵窗口期,可以補充易消化的蛋白質(如乳清蛋白、雞蛋)和適量碳水化合物(如香蕉、白麵包),快速啟動肌肉修復與合成,並補充能量。2減脂人群的營養關鍵點保持能量負平衡減脂主要是減少體內的脂肪含量,其核心是通過控制總能量攝入和增加運動消耗,形成能量缺口(能量攝入<能量消耗),利用體內脂肪氧化分解提供能量,從而減少體內脂肪含量。適宜的減脂速度為每周0.5~1千克,推薦每日能量攝入降低30%~50%或者減少500~1000千卡。能量控制下的營養素分配在能量受限時,補充足量的蛋白質可以更好地維持瘦體重,而高蛋白飲食能夠提高飽腹感。建議每天蛋白質的攝入量為1.2~2.0克/千克體重,優先選擇高蛋白質、低脂肪的食物,如去皮雞胸肉、魚蝦、瘦肉,低脂或脫脂奶類等。嚴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總量,選擇高膳食纖維、低血糖生成指數(GI)的碳水化合物,如燕麥、粗糧麵包、豆類、奇亞籽、玉米等,並搭配足量的新鮮蔬菜和低糖水果,維持體內血糖的穩定,同時增加飽腹感。訓練前補充低GI的碳水化合物,為訓練持續供能;訓練後補充高GI的碳水化合物,促進身體恢復,減少肌肉分解。嚴格控制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選擇健康脂肪,如橄欖油、亞麻籽油、牛油果、堅果等,確保必需脂肪酸的攝入,同時注意控制攝入量。補充時機有講究訓練前1~3小時,可以吃含適量蛋白質+少量複合碳水化合物或適量蔬菜的餐食,提供能量,保護肌肉。進行小於60分鐘的中低強度運動,不需要額外補充能量;大於60分鐘或中高強度運動,可以適量補充運動飲料。訓練後30分鐘~2小時,可補充足量的乳清蛋白搭配少量碳水化合物,如一個蘋果或一小片全麥麵包,促進身體恢復、保護肌肉。對於減脂人群來說,能量缺口是前提,避免肌肉流失是重點,可利用高纖維蔬菜增加飽腹感,足量飲水也不可少。3健身人群都要注意兩點1微量營養素是健康小助手。微量營養素(維生素和礦物質)在能量生成、血紅素合成、骨代謝、免疫功能和預防氧化損傷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增肌或減脂人群的飲食都應儘量多樣化,選擇天然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穀物、瘦肉、奶製品、健康脂肪搭配食用,以滿足訓練、恢復和保持健美身材的需求。當飲食中缺乏某類食物時,建議尋找與該類食物有相似營養價值的食物替代。當身體缺乏某種維生素或礦物質時,短期可通過補充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膳食補充劑進行補充,但長期的營養調節,關鍵在於三餐膳食攝入均衡、足量的營養素。2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在運動過程中,保持身體的水合狀態十分重要,因為肌肉中75%都是水,脫水會影響運動能力和疲勞恢復。因此,補水補液應貫穿全天,在訓練前、訓練中、訓練後都應及時攝入足量的液體,可選擇包含碳水化合物(4%~8%)和電解質(主要為鈉20~50毫摩/升)的運動飲料。運動前30~120分鐘,可補充300~500毫升液體;如果運動時間較長,可採取少量多次的方式,每隔15分鐘補充100~150毫升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運動結束後持續24小時,仍採取少量多次的方式(100~150毫升,每小時4~5次)補充水分和電解質,補液總量為每小時800~1500毫升。為儘快恢復水平衡,防止脫水,每丟失1千克體重,應攝入1.5升液體。來源:《大眾健康》雜誌作者: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邵晶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成員、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研究員 安楠策劃:餘運西 王寧編輯:陳秀超本文配圖來源於版權圖庫。轉載時請注意,避免侵權。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趣播 | 柠檬直播 |
魅影5.3直播 |
蝶恋直播 | 鲍鱼直播 |
月神直播 |
零点直播 | 桃子直播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魅影看b站直播 | 曼城直播 |
魅影5.3直播 |
绿茵直播 | 花间直播 |
桃花直播 |
五楼直播 | 打开b站看直播 |
杏爱直播 |
蝴蝶直播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苹果直播 |
免费直播 | 花儿直播 |
糖果直播 |
阴桃直播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莲花直播 | 蜘蛛直播 |
少妇免费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