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8月4日電 (林榕生)光影為橋,同心築夢。4日,「網絡中國節·春節」——寶信「同心杯」寧臺光影攝影大賽頒獎儀式在福建省寧德市舉行,寧臺兩地同胞及攝影愛好者們以「線上+線下」的形式共同參與頒獎儀式。 主辦方表示,活動旨在以影像為紐帶,深化寧臺文化交流,展現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深厚情誼;期待未來繼續以光影為媒,深化寧臺人文經貿合作。 單圖組一等獎獲得者、臺胞周池春說,攝影大賽搭建的不僅是一個展示才華的平臺,更是一座加深理解、凝聚親情的「同心橋」,透過寧臺兩地攝影人的鏡頭,看到了彼此眼中相似的煙火人間,這份共鳴比任何獎項都更動人。 本次大賽於今年1月20日啟動,兩個月內共收到閩臺攝影愛好者投稿作品1247幅,其中單圖718幅、組圖61組529幅。作品緊扣寧德與臺灣兩地的山水風光、人文生活、特色美食、信俗文化四大主題,生動呈現了兩地自然風貌、發展成就與情感共鳴。 經評審團評審,最終評出單圖作品35幅、組圖作品15組,分獲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主辦方稱,本次大賽的成功舉辦,具有文化共鳴、情感聯結的意義和價值。文化共鳴,作品如《佛塔聳峙》《煙霧繚繞中的虔誠》等,深刻詮釋了閩臺同根同源的文化血脈;《水上家園》《龍鳳呈祥》等則記錄了兩地社會發展與時代變遷。情感聯結,眾多臺胞積極參與,通過鏡頭傳遞鄉情鄉愁,彰顯「同心」主題下兩岸同胞攜手發展的共同願景。 寶信「同心杯」寧臺光影攝影大賽頒獎儀式連線現場。呂若萱 攝 單圖組和組圖組二等獎獲得者、臺胞蘇裕盛說,能獲獎很榮幸,這不僅是一次攝影競技,更是一次深度的文化尋根和情感聯結,印證了兩岸本就同根同源、心手相連,「期待未來有更多這樣的交流,讓兩岸同胞的心靠得更近。」 「通過這次活動,我有幸與兩岸攝影愛好者同臺競技、交流心得,這讓我深刻感受到兩岸文化互動的深化。」單圖組優秀獎獲得者、臺胞林亦奇說。(完)
茂名8月14日電 題:廣東僑鄉信宜竹編傳統產業「破繭蝶變」 作者 梁盛 王慶珍 黃炳森 連日來,記者在廣東知名僑鄉茂名信宜市懷鄉鎮走訪了解到,當地傳統的竹編產業「破繭蝶變」,不斷推進竹編產品創新升級,在鞏固國外市場的同時,積極拓展國內市場,並融合當地文旅資源深度發展。 竹編產品樣板間。王慶珍 攝 據信宜市農業農村局介紹,懷鄉鎮有「竹器之鄉」美稱,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從事竹器產品的生產和出口。目前,全鎮竹編企業共有10家,其中規上企業4家,建設有竹編工業園和懷鄉竹編產品展示中心,竹編產品遠銷美國、日本、歐洲和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2年提出的「以竹代塑」全球倡議,更為懷鄉竹編產業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然而,近期國際關稅問題也影響著信宜竹編產業發展。信宜市宏興工藝製品廠技術總工王永生告訴記者,「面對新形勢下國際貿易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我們企業採取多元化經營策略,在維持外貿訂單的同時,積極拓展國內市場。今年已開發出燈籠、十字花、野外野餐等文旅系列新產品,目前的內銷訂單量已反超外貿訂單量,國內市場的開拓成效逐步顯現。」 原本只在懷鄉「安家」的粵豐工藝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說,國際貿易波動倒逼著懷鄉竹編產業從「外貿依賴」到「國內外雙循環」,該鎮竹編企業不斷從防黴防蛀、環保染色等技術上進行技改提質,並跨界融合,設計利用「竹+藤」「竹+布」「竹+皮」等材質,開發文旅主題新品,客戶「朋友圈」快速「擴容」。如今,該公司部分產能已採取「飛地」模式向市區竹編工業園轉移,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穩固市場地位。 在懷鄉圩鎮客廳,記者看到展示的特色竹編文創產品琳琅滿目,前來參觀、購買的外地遊客絡繹不絕,不管是竹編手提袋、竹籃,還是竹編書箱、圓籮,作為「可帶走的懷鄉記憶」,都成了遊客青睞的搶手貨。 在懷鄉竹編主要生產基地木輅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人在編竹編。只見他們巧手翻飛,從削篾絲、編織,再到固定成型,只需幾分鐘的時間,一件件手工精緻的竹編工藝品便呈現眼前。 信宜市文廣旅體局駐木輅村第一書記邱鴻欽介紹說,木輅村還建有竹編工藝坊,位於黃華江虎跳峽景區路口,計劃下個月開門迎客,遊客可以到展廳挑選自己喜歡的竹編,也可以親自體驗竹編樂趣。該工藝坊將與黃華江虎跳峽景區、南路革命紅色教育基地聯動,將本地紅色人文和自然風光優勢與竹編產品進行深度融合,打造「體驗+展銷」文旅窗口。(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小猫咪视频 | 免费直播平台 |
午夜直播 |
妖姬直播 | 鲍鱼直播 |
樱桃直播 |
花瓣直播 | 六月直播 |
美女直播app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成人免费直播 |
美女直播 |
桃子直播 | 伊人直播 |
蝴蝶直播 |
樱桃直播 | 香蕉直播 |
黑白直播体育 |
榴莲视频 | 雨燕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金莲直播 | 鲨鱼直播 |
红楼直播 |
夜魅直播 | 趣播 |
凤蝶直播 |
青草直播 | 河豚直播 |
黄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