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8月13日電(傅飛揚)「20多年來,麗水堅定不移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之路,生態環境狀況指數連續20年排名浙江省第一,成為全國唯一空氣、水環境質量均躋身前十的地級市……」 8月13日,麗水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年成果新聞發布會(下稱:發布會)舉行,麗水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樓志堅說。 8月13日,新聞發布會現場。賈恆 攝 20年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安吉餘村誕生。多年來,這一理念深刻塑造浙江、深遠影響中國、深得世界讚譽。循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麗水來說尤為如此」的重要囑託,該市正努力探索出一條綠水青山與共同富裕相得益彰的實踐路徑。 盛夏時節,走進麗水市縉雲縣仙都景區,昔日採石遺蹟——「巖宕」被活化改造為劇場、書房、展示廳等公共文化空間,成為文藝演出、宣傳宣講和地方傳統文化展示的新陣地。「2023年,縉雲巖宕正式向遊客開放,目前吸引了很多國內外的品牌,這裡成了時尚新空間,是年輕人必到的打卡點。」縉雲縣仙都街道黨工委書記丁藝表示。 如今,隨著客流增長,縉雲巖宕周邊鼎湖村等地的農家樂、餐飲業態受益明顯,生態修復與文旅融合相互促進。 縉雲巖宕一景。麗水市委宣傳部供圖 仙都景區鼎湖村民宿經營者勤湘平感受深刻:「從最早的六七家開始,我們這條街上現在已經有將近100家民宿了。巖宕的改造幫助我吸引不少老客戶回來打卡,他們甚至願意為了幾張大片,一連住上三四天。」 上述美好蝶變,正是麗水通過「兩山」轉化賦能山區共富的縮影。近年來,該市不斷釋放綠水青山蘊含的生態價值,書寫山區高質量發展的全新故事。 發布會現場,麗水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委書記、局長蔡毓良介紹說,雲和縣以修復後的梯田自然風貌吸引村民回歸創業,已發展民宿175家,戶均年營業額超20萬元;景寧縣包山廢棄鐵礦修復吸引社會資本15億元建設那雲·天空之城,建成後年遊客量達30萬人,實現礦地資源向生態資源、旅遊資源的成功轉化…… 雲和梯田風光。(資料圖)劉麗莉 攝 一直以來,秉承「生態就是經濟、經濟必須生態」的理念,麗水以創造性實踐交出「生態產品價值可實現」改革答卷。 許多到訪麗水的遊客都知道,當地有個「山」字系區域公用品牌:「麗水山耕」作為全國首個地方政府主打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近3年銷售額突破160億元;「麗水山居」成為國內民宿發展的排頭兵,年接待遊客超2000萬;「麗水山泉」憑藉純正優異的水質、清冽甘甜的口感、獨樹一幟的設計迅速出圈…… 今年,麗水又在特定地域單元生態產品價值(VEP)評估及應用方面做出了諸多探索。譬如,松陽縣圍繞傳統村落開發利用方向,完成全國首單傳統村落生態資產權益交易,成交金額938萬元;雲和縣則圍繞雲和湖區域,探索基於文旅項目經營開發的VEP評估,應用於綠色金融融資。 8月12日,《麗水市特定地域單元生態產品價值(VEP)評估與應用指引(試行)》(下稱:《指引》)發布,旨在構建一套系統完備且具備高度可操作性的評估應用體系。 麗水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王世強說,在評估框架上,《指引》創新提出「生態資源資產+輔助要素」組合框架,運用集水區、視域分析等技術精準劃定評估單元;在核算模型上,《指引》突出市場化導向,首次將閒置農房、廢棄礦山等輔助要素納入生態資產包,為交易定價提供技術支撐…… 此外,近年來,麗水「無中生有」培育形成了以關鍵材料為核心的特色半導體產業鏈,成為重點生態地區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先行者。 數據顯示,依託生態創新優勢,麗水目前正在構建1個千億級產業集群、3個五百億級產業集群和15個以上縣域特色百億級產業鏈,涉及特色半導體、精密製造、健康醫藥、時尚產業、數字經濟五大主導產業集群。 樓志堅表示,新時代新階段,麗水將繼續以頂格標準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生態環境質量」和「生態系統質量」雙鞏固、雙提升;全面推進生態產業鏈群化發展,做大美麗經濟;完善生態共建共治共享機制,全面落實生態福祉,持續講好「兩山」實踐的「麗水故事」,讓「綠色發展標杆地,秀山麗水活力城」成為最閃亮的城市名片。(完)
深一腳、淺一腳,早上8點剛過,荀冉就繞著村裡的「水鄉藍龍」百畝標苗養殖基地忙活起來,鞋上沾滿了泥。在一處養殖塘口前,她拿出試管,舀起水,仔細觀察。「最近塘口裡的水有點渾濁,不過問題不大,不影響藍龍蝦的生長。」荀冉說,「這些藍龍蝦可是村裡的致富寶貝,一點兒也不敢鬆懈。」 荀冉是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石橋鎮團月村村幹部,本科就讀於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碩士攻讀的是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生物與醫藥專業。多年求學,專業課程一直與生物、食品相關,荀冉一直想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在農村有一番作為。 找定位 「有相關專業背景,不論是發展養殖還是向村民推廣,都能幫上大忙」 2023年6月,荀冉通過考試被錄取為安徽省選調生,當年9月,根據組織安排,擔任團月村黨總支書記助理。 荀冉來得正逢其時——為了發展村集體經濟,2023年團月村聯合謝公村、團林村,引進澳洲藍龍蝦苗進行養殖,10畝試點基地當年豐產豐收。「2024年我們與外地一家專業公司合作,共建了佔地面積達100畝的養殖基地,準備向周邊村民推廣藍龍蝦養殖,帶動大家增收致富。」團月村黨總支書記佔陽說,「荀冉正好有相關專業背景,不論是發展養殖還是向村民推廣,都能幫上大忙。」 為了更好地掌握藍龍蝦養殖相關技術,荀冉跟著公司技術員一趟趟往基地跑。技術員說的水質調控參數、投餵量的配比、病蟲害防治的關鍵節點,荀冉都記在本子上,晚上回去再細細琢磨,遇到不懂的就及時向專業人員請教。「荀冉的進步很快,不僅養殖知識水平有了提升,心也越來越細。」佔陽笑著說。 技術懂了,經驗有了,在村裡的統一安排下,荀冉開始滿懷信心地向村民推廣藍龍蝦養殖。 團月村一直有水產養殖的傳統,以小龍蝦、螃蟹居多。常年在外務工的村民邢路前些年回到了村裡,流轉了幾畝水塘養螃蟹。因受市場行情等因素影響,邢路這些年的養殖收益並不是太好。 荀冉了解到這一情況後,準備從邢路身上尋找突破口。 沒想到,迎接她的是一盆冷水。 遇瓶頸 「以為解決了『能不能養』的技術問題,就解決了所有問題」 「我養螃蟹雖然收益不是很高,但賺多賺少,好歹心裡有個數,可你們的藍龍蝦誰知道能不能養活?」「就算養活了,我剛起步,又賣給誰呢?」……荀冉剛介紹完情況,邢路便提出一連串問題。 碰了一鼻子灰,荀冉有些灰心,可仍不甘心。「村民的顧慮是有道理的,但這麼好的項目,難道真的推廣不開?」荀冉將情況反饋給佔陽,發現這並不是個例,其他村幹部也遇到過類似情況。大家決定聚在一起,分析原因。 「鄉親們年紀都不小了,家底也不算殷實,不願冒風險可以理解。」「鄉親們看重的不是能不能養活,而是『養了不虧』。」「咱們這樣介紹,他們很難聽進去,要講點實在內容,讓大家心裡有底。」…… 大家的一番話讓荀冉茅塞頓開。「我之前太想當然了,以為解決了『能不能養』的技術問題,就解決了所有問題。」荀冉的聲音漸漸堅定起來,「村民擔心銷路,我們能不能籤回收協議?大家怕自己技術不過關,是不是可以搞『基地+農戶』的託管模式?」和村幹部們的討論讓荀冉逐步明確了方向。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想讓鄉親們接受新鮮事物,先得讓他們接受我,相信村幹部。」荀冉說。 換思路 「還需要替大家多想一步、多看一層,才能取得鄉親們的信任」 再次接觸,荀冉改變思路,和邢路掰著手指頭算起帳來:「基地的蝦苗、飼料都可以先賒給你,養得好的話,一畝蝦塘能掙1萬多塊錢。」 「你只管養,我們來負責銷路。」其他村幹部也幫著做工作,「萬一賣不出去,村裡全收了,給的價格肯定讓你滿意。」為了讓村民們吃下「定心丸」,荀冉和村幹部們早就行動起來。他們聯繫外地專業公司,籤訂了保底回收協議,還與幾家大型餐飲酒店和商超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邢路決定試一試,在原有水塘的基礎上,又流轉了十幾畝,23畝水塘全部養上藍龍蝦,「現在每畝平均收益真能達到1萬塊呢。」邢路笑著說,「當初果然沒選錯。」 與邢路不同,謝公村村民程昌喜多年養殖小龍蝦,原本十分看好藍龍蝦的市場前景。「去年推廣時,他很快就接受了,而且還答應從村裡基地訂購蝦苗。」荀冉介紹。 但沒想到,就在村裡準備交苗前的一個星期,程昌喜卻說不要了,這讓荀冉有些擔心。但有了前一次的經驗,她很快冷靜下來。 多方打聽後,荀冉得知,程昌喜發現網上有不少藍龍蝦蝦苗的銷售渠道,價格比村裡的便宜,就網購蝦苗,先幹了起來。但不到一個月,蝦苗全死了。原來,在養殖藍龍蝦前,程昌喜沒有對塘口進行徹底消毒。「我們趕到現場,發現塘裡有很多以前死掉的小龍蝦,還堆積著不少淤泥。」荀冉說,「在村裡的指導下,清淤、曬塘,徹底消毒,還把塘口改造成長條形,便於後期管理。」之後,荀冉把程昌喜的情況整理成案例,讓更多養殖戶避免發生類似錯誤。 新的蝦苗投放後,荀冉和技術人員全程提供技術保障。「飼料需要餵多少,水質情況有無明顯變化,如何應對高溫、病蟲害……這些我們都會與養殖戶及時溝通。」荀冉說。 為了更好地讓利於民,村裡基地把蝦苗價格壓了又壓,每隻從1.7元降到1.5元,荀冉說:「現在村民們更願意到村裡基地拿蝦苗,今年程昌喜又買了3萬多尾,正準備大幹一場呢。」 如今,村民們對村幹部讚不絕口,藍龍蝦養殖推廣越來越順利。截至今年5月底,基地已與周邊30戶養殖戶籤訂了供養銷一體化協議,輻射養殖面積超700畝。 「鄉村全面振興的路上,沒有現成的答案。」荀冉坦言,一波三折的養殖推廣之路,給她好好上了一課,「學用不能兩張皮,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做起來並不簡單。學用結合是年輕村幹部的必修課,要真正把所學知識用在實際工作上,還需要替大家多想一步、多看一層,才能取得鄉親們的信任。」 連結 針對部分年輕幹部在農村基層存在適應環境難、工作開展難、紮根立身難等「水土不服」問題,安徽省馬鞍山市建立「1+N」導師幫帶制度,由95名縣處級領導幹部結對幫帶,所在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和村黨組織書記擔任年輕幹部成長「雙導師」,在思想上傳、在業務上幫、在作風上帶。 針對年輕幹部因缺乏實踐經驗而有本領恐慌的問題,馬鞍山市每年在鄉村幹部實訓基地開設「田間課堂」,組織35名「優秀村支書」面對面傳授經驗。實施「百人跟崗」計劃,每年選派至少100名優秀村幹部赴長三角跟班學習、實訓體悟。市、縣每年開展村幹部、選派幹部「擂臺比武」20多場,為年輕幹部搭建幹事創業平臺。 為了讓年輕幹部留得住,馬鞍山市暢通晉升渠道,每年面向優秀村幹部考錄鄉鎮公務員、招聘鄉鎮事業編制人員,並落實「鄉編村用」機制。 (本報記者田先進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05日 11 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53819
58
2025-10-26 08:00
19572
49
2025-10-26 08:00
87516
43
2025-10-26 08:00
92854
52
2025-10-26 08:00
81239
91
2025-10-26 08:00
21734
64
2025-10-26 08:00
78251
53
2025-10-26 08:00
51748
81
2025-10-26 08:00
78415
16
2025-10-26 08:00
96421
12
2025-10-26 08:00
16593
59
2025-10-26 08:00
98273
32
2025-10-26 08:00
73169
94
2025-10-26 08:00
15832
23
2025-10-26 08:00
14782
32
2025-10-26 08:00
96531
57
2025-10-26 08:00
93786
32
2025-10-26 08:00
81427
32
2025-10-26 08:00
49786
62
2025-10-26 08:00
25763
59
2025-10-26 08:00
95178
21
2025-10-26 08:00
64132
78
2025-10-26 08:00
54298
65
2025-10-26 08:00
67835
47
2025-10-26 08:00
37126
72
2025-10-26 08:00
58427
54
2025-10-26 08:00
58364
57
2025-10-26 08:00
29734
73
2025-10-26 08:00
85371
36
2025-10-26 08:00
35284
47
2025-10-26 08:00
32458
35
2025-10-26 08:00
83624
97
2025-10-26 08:00
83729
74
2025-10-26 08:00
24835
45
2025-10-26 08:00
52861
12
2025-10-26 08:00
74652
52
2025-10-26 08:00
97245
64
2025-10-26 08:00
47215
89
2025-10-26 08:00
54391
25
2025-10-26 08:00
71694
28
2025-10-26 08:00
84623
87
2025-10-26 08:00
41956
24
2025-10-26 08:00
65327
92
2025-10-26 08:00
65318
46
2025-10-26 08:00
69152
15
2025-10-26 08:00
31749
78
2025-10-26 08:00
96852
18
2025-10-26 08:00
36854
43
2025-10-26 08:00
45129
75
2025-10-26 08:00
41795
14
2025-10-26 08:00
39628
69
2025-10-26 08:00
| 秀色直播 | 蜘蛛直播 |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趣爱直播 |
| 伊人app | |
| 黄瓜直播 | 么么直播 |
| 蜜疯直播 | |
| 花椒直播 | 魅影直播间 |
| 黑白直播 | |
| 直播软件下载 | 绿茵直播 |
| 小草莓直播 | |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蜘蛛直播 |
| 成人性做爰直播 | |
| 曼城直播 | 五楼直播 |
| 抓饭直播 | |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大全 | 桔子直播 |
| 黄播 | |
| 樱花直播nba | 河豚直播 |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
| 樱桃直播 | 妲己直播 |
| 春雨直播全婐app免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