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8月10日電 (記者 周燕玲)時下,當夜幕降臨暑熱漸退,中國多地融合科技、文化與休閒的「Night Walk」(夜遊)模式興起,成為遊客消暑納涼、深度體驗的新選擇。 7月28日晚,遊客在貴州黃果樹景區陡坡塘瀑布觀看大型實景仙幻劇《再回西遊》。(黃果樹景區供圖) 貴州黃果樹景區陡坡塘瀑布,作為1986年版《西遊記》電視劇的經典取景地,如今在夜幕降臨時化身為大型實景仙幻劇《再回西遊》的舞臺。該劇融合山水實景與裸眼全息投影、AI智能交互等技術,打破傳統觀演邊界,遊客化身「取經人」,跟隨專業演員穿梭於「三打白骨精」「女兒國奇遇」等場景中,在重溫經典的同時漫步於虛實相生的奇幻之境。 「晚上一路走來有各種表演和互動,特別是『三打白骨精』非常精彩,體驗超乎預期。」來自重慶的遊客沈雅麗說,這種將自然景觀、經典IP與前沿科技融合的沉浸式夜遊,甚是有趣。 第三方平臺旅行數據顯示,旅遊休閒活動已從白晝延伸至夜晚。7月以來,「夜遊」相關搜索量和評論量環比上月增長100%左右,每逢周末更迎來搜索高峰。18時至22時的「黃金四小時」,正迅速成為文旅消費的全新增長引擎。 8月7日晚,遊客在貴陽市青雲市集遊覽。記者 瞿宏倫 攝 除傳統夜市、夜遊船等項目外,各地推出多元化的夜間旅遊新場景與新業態。河南洛陽古墓博物館推出「古墓探秘·千年幽語」沉浸式奇幻遊項目,遊客可踏入復原的古墓中,與專業演員扮演的「墓主人」進行交流互動,通過解謎、劇情演繹等,揭開墓室背後的歷史真相,兌換不同等級的古墓探秘文創。 動物園與植物園也紛紛拓展夜間遊覽模式。濟南野生動物世界開啟夜間動物園活動,遊客可乘坐「夜探專列」觀察動物夜間行為並欣賞光影森林;瀋陽植物園上新的「沐光森林」夜遊項目,打造8個互動點和3處表演秀,燈光藝術、數字光影、仿裸眼3D效果、水幕投影等技術結合故事線推進,極大提升了遊客的參與度和體驗感。 從山水實景劇到古墓探秘,從科技光影到主題夜遊,豐富多元的夜間消費場景,不僅滿足遊客的多樣化需求,也吸引著越來越多人延長停留時間,釋放夜間消費活力。 「現在的夜遊不是簡單照明,而是融合科技、文化、生態的深度體驗。」貴州省社會科學院貴州旅遊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鄧小海說,深度體驗與夜間消費場景的結合,正成為景區吸引客流、提升收益的「新法寶」。 鄧小海進一步分析,暑期湧現的夜遊新業態,精準契合了年輕人對多元化、高品質夜間消費的旺盛需求。他同時強調,面對高溫天氣,各地在豐富產品供給的同時,更需注重提升人性化服務水平,優化遊客的舒適度與滿意度,方能有效提升「重遊率」,真正留住消費者。(完)
上海8月9日電 (記者 陳靜)今年正值豐子愷的第一本畫集《子愷漫畫》結集出版100周年,豐子愷去世50周年。記者9日獲悉,豐子愷去世前創作的書法作品——《回鄉偶書》在珍藏五十年之後首度與公眾見面。 《豐子愷城市生命》主題講座在滬舉行。(「靜安愛屋」文化月組委會供圖) 作為「靜安愛屋」文化月系列活動之一,在8日舉行的《豐子愷城市生命》主題講座上,豐子愷的外孫楊子耘和著名收藏家王金聲分別向公眾講述了豐子愷與上海城市之間的故事。他們講述了豐子愷在創作生涯中不為人知的故事和生活中的點滴趣事。 1924年7月,朱自清和俞平伯在新文學社團社刊《我們的七月》創刊號上,登載了豐子愷的古詩新畫《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1925年5月《文學周報》第172期開始逐期刊發豐子愷畫作,鄭振鐸將它們冠名為「子愷漫畫」,一經發表,廣受好評,「漫畫」一詞被大眾接受,豐子愷也因此被人們譽為現代中國「漫畫的鼻祖」。1925年12月,豐子愷的第一本畫集《子愷漫畫》結集出版,共收錄60幅作品。 楊子耘告訴記者:「這本畫集名字就叫《子愷漫畫》,裡面分兩個部分。前面一部分是豐先生用古詩詞作為題目創作的畫作,後面一部分畫的是豐老的子女與他的朋友。選畫作的時候來了好多人,有葉聖陶、鄭振鐸,還有胡愈之;編輯的時候,茅盾也參加了,編輯好之後很快出了第二版。」 1954年,豐子愷用6根「小黃魚」(金條)買下了最後的住所——陝西南路39弄長樂邨93號的三層樓房子,並把二樓書房並取名為「日月樓」。他在此完成了《護生畫集》以及多部譯著,直至生命終點,留下了「星河界裡星河轉,日月樓中日月長」的名聯。 1973年開始,豐老逐漸感覺身體不適,總想著回家鄉浙江桐鄉石門灣去看一看。著名收藏家王金聲向記者介紹,豐老曾經在一篇散文叫《家》中這樣寫過,時常惦記故鄉的「緣緣堂」,那裡有故鄉的環境,有惦記的親友,有自己的房子,有自己的書齋以及親手種的芭蕉、櫻桃和葡萄等。豐老非常喜歡畫的題材就是芭蕉和櫻桃,叫「綠了芭蕉紅了櫻桃」。 豐子愷為胡治均寫的《回鄉偶書》。(「靜安愛屋」文化月組委會供圖) 1975年4月13日,豐子愷在學生胡治均和次女豐林先的陪同下從上海回到了闊別39年的家鄉。他寫下了唐代詩人賀知章的《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摧。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離鄉三十九年,乙卯百花時節重遊舊地,但見建築全新,園林昌茂,如入一新世界。寫賀知章贈親友留念。」後來,他又為胡治均寫了一幅《回鄉偶書》。王金聲說,詩中「鄉音無改鬢毛摧」中的「摧」為筆誤,賀知章的原文為「衰」,讀音為「cui」。因為現在這個版本是胡治均的,在家鄉書寫的因為沒有資料查詢到,無從考證是否有筆誤。 之後不久,豐老被送醫院檢查,已是肺癌晚期。9月15日,豐老在醫院去世,享年77歲。豐老過世後,胡治均一直珍藏這幅豐老作品。胡治均過世後,幾經周折,王金聲終於從胡治均後人手中得到。 「靜安愛屋」文化月系列活動中,還將舉辦「建築全新,園林昌茂」「陳雲與評彈」「靜安情話——七夕梁祝」等主題,邀請豐子愷家人、丁芷諾、王金聲、王池良等文化名人講述城市的故事。(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红桃直播 | sky直播 |
小蝌蚪app |
看b站a8直播 | 暖暖直播 |
魅影9.1直播 |
魅影视频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茄子直播 |
少妇免费直播 | 嫦娥直播 |
迷笛直播 |
夜月视频直播 | 心动直播 |
绿茶直播 |
迷笛直播 | 520直播 |
魅影看b站直播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西甲直播 |
迷笛直播 |
红桃直播 | 奇秀直播 |
暖暖直播 |
黄瓜直播 | 彼岸直播 |
绿茵直播 |
绿茶直播 | 小白兔直播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