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連浩特8月11日電 題:內蒙古二連浩特的風,照亮京津冀千家萬戶 記者李愛平 「一年刮兩次,一次刮半年。」以多風著稱的內蒙古自治區二連浩特市,正在借風發電。目前,內蒙古一家大型國企已將綠電,源源不斷地送入華北電網,而這些綠電也正在一點點地點亮京津冀的璀璨夜空以及千家萬戶。 圖為內蒙古二連浩特市運行的風電項目。記者 李愛平 攝 「企業採用東方風電自主研發的10兆瓦半直驅風電機組,風輪直徑232米,鋼塔高度125米,是國內目前最大單機容量陸上風電機組,風機每轉一圈可發綠電10度以上。」內蒙古能源集團新能源公司錫林郭勒中心安全生產科技部部長王強,指著遠處250臺超百米高的白色風機運轉的情景,激動地說:「二連浩特市的風,終於派上了用場。」 王強近日接受「『綠鏡頭·發現中國』中央媒體走基層看氣象」主題採訪報導組採訪時介紹,他所站立的地方位於二連浩特市市區東南側約15公裡處,2024年,在當地官方的支持下,這裡正式開啟了風電項目。 「目前企業風電項目所生產的綠電,已通過特高壓輸電線路送往京津冀,這些綠電正在照亮這三地的千家萬戶。」王強說。 「該區域風向穩定、連續性強,風能利用率高,具備建設風電場的條件。」二連浩特市氣象局局長王曉波告訴記者,該風電項目動工前夕,當地官方以及企業曾與氣象部門一起做了可行性調研報告。 「根據歷史氣象數據,在二連浩特市,全年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適宜發電。然而,一陣狂風或一次靜穩天氣,其帶來的發電能效波動,如若準備不及,都可能波及電網安全。」內蒙古自治區氣象服務中心正研級高工徐麗娜表示,在助力該風電項目上,氣象部門亦通過氣象智慧預知「先機」。 「我們把雷射雷達裝進風機,把數值模式搬進超級計算機,再讓人工智慧做『最後一公裡』的訂正。」徐麗娜表示,這一自主研發數值模式目前已在二連浩特市的風電項目試點應用,此舉也打破了風力發電氣象高解析度數值模式的「進口壟斷」,探索出了國產替代方案。 徐麗娜表示,下一步,將依託創新聯合體,圍繞新能源服務,持續推動數值模式、雷射雷達、人工智慧三大技術迭代升級,力爭到2026年,發電功率預測準確率再提升3至5個百分點,為內蒙古打造國家級新能源產業高地提供堅實的氣象科技支撐。 「在內蒙古,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使得這裡的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發展潛力巨大。」內蒙古經濟學家蓋志毅表示,隨著氣象與新能源的雙向奔赴,內蒙古正在把「沙漠、戈壁、荒漠」變成「綠色能源基地」,這也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的生動實踐增添重要一筆。(完)
湖州8月9日電(鮑夢妮 胡豐盛 方佳佳 王穎)2025綠色低碳創新大會將於8月13日在浙江湖州開幕。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湖州有哪些綠色低碳應用成果?日前記者實地探訪尋找答案。 走進浙江大學湖州研究院,空地兩棲無人機、「太湖之鷹」巡檢無人機、智能駕駛垂直起降電動機等產品映入眼帘。該類產品通過全電驅動替代傳統燃油動力,可在工業巡檢、物流轉運等場景中減少碳排放,推動全電航空技術突破,帶動湖州航空產業集群向低碳化轉型。 「它不僅純由電力驅動,綠色低碳,而且應用創新設計,更節能高效。」浙江大學湖州研究院副院長張偉以「太湖之鷹」為例介紹,該無人機通過多旋翼實現垂直上升,到達一定高度之後再結合固定翼飛行。其高效能源轉換技術顯著降低單位作業能耗,較普通無人機飛行更省電且快速,可5小時不間斷飛行。據悉,目前「太湖之鷹」在同量級飛機中飛行速度最快,未來計劃向2座型800公斤級載人機邁進。 「太湖之鷹」巡檢無人機。 鮑夢妮 攝 在日常生活端,數位化也在助力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 7月中旬,湖州推出「生態身份證」數位化集成平臺,通過全景集成生態數據、倡導綠色行動、彰顯城市生態魅力,構建起政府引導、全民參與、企業轉型的生態共建機制。其中,個人生態身份證基於身份信息構建數智帳戶,實現綠色生活「一證全通」;企業生態身份證依託企業碼信息,以綠色碳效為標準,貫通綠色評級、金融等機制,推動企業綠色轉型。 「這一創新實踐有效激活了全民參與綠色低碳的積極性。」平臺建設方、湖州市新聞傳媒中心數據部工作人員姚滿琳介紹,居民可通過分類投放垃圾、步行、騎行單車等日常行為以及參加零碳相關活動獲取「綠幣」,再以「100綠幣等於1人民幣」的比例兌換消費折扣券、停車券等。自今年上線以來,「生態身份證」用戶量超100萬。 110千伏城北變電站。 鮑夢妮 攝 在能源供給端,位於湖州安吉縣的110千伏城北變電站(下稱「城北變電站」)碳排量只有常規變電站的35%,是全國首座全生命周期近零碳變電站。其實現該成績的原因,在於變電站創新應用20餘項節能降碳技術。 「通過房頂的採光罩,導光管能將室外的自然光漫射至室內,白天實現百分百自然採光。」國網湖州供電公司工作人員趙崇娟說。 此外,為減少變壓器運行碳排放,城北變電站選用天然酯絕緣油變壓器,全壽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相比傳統變壓器降低約90%。在變壓器餘熱回收利用方面,圍繞「熱回收、熱發電、熱消納」三大關鍵環節,城北變電站首創變壓器餘熱回收利用系統,通過溫差發電和末端供熱雙重利用,實現「變」熱為寶。 據中國船級社測算,城北變電站全壽命周期因為建材生產、安裝施工、設備運行等過程預計產生19358.12噸二氧化碳當量。同時,變電站建設中因綠化碳匯、光伏發電等產生的溫室氣體清除量可以達到20000噸二氧化碳當量以上。一加一減,城北變電站可實現二氧化碳「負排放」。(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57243
16
2025-11-07 23:40
16475
73
2025-11-07 23:40
12376
81
2025-11-07 23:40
43718
52
2025-11-07 23:40
75489
84
2025-11-07 23:40
52496
47
2025-11-07 23:40
14537
91
2025-11-07 23:40
73218
86
2025-11-07 23:40
48253
61
2025-11-07 23:40
68139
35
2025-11-07 23:40
15467
81
2025-11-07 23:40
27153
78
2025-11-07 23:40
96752
58
2025-11-07 23:40
46815
23
2025-11-07 23:40
48957
14
2025-11-07 23:40
59831
82
2025-11-07 23:40
53692
29
2025-11-07 23:40
49782
62
2025-11-07 23:40
26971
29
2025-11-07 23:40
63798
64
2025-11-07 23:40
15826
86
2025-11-07 23:40
41732
68
2025-11-07 23:40
69345
54
2025-11-07 23:40
92186
87
2025-11-07 23:40
87129
39
2025-11-07 23:40
35819
36
2025-11-07 23:40
27163
91
2025-11-07 23:40
78419
71
2025-11-07 23:40
72986
59
2025-11-07 23:40
76984
64
2025-11-07 23:40
92853
53
2025-11-07 23:40
72514
13
2025-11-07 23:40
67429
74
2025-11-07 23:40
82574
56
2025-11-07 23:40
25981
53
2025-11-07 23:40
57843
71
2025-11-07 23:40
63289
26
2025-11-07 23:40
59384
29
2025-11-07 23:40
26879
35
2025-11-07 23:40
92865
96
2025-11-07 23:40
31962
32
2025-11-07 23:40
81425
73
2025-11-07 23:40
15764
17
2025-11-07 23:40
24765
76
2025-11-07 23:40
13578
41
2025-11-07 23:40
34289
63
2025-11-07 23:40
91357
62
2025-11-07 23:40
62731
26
2025-11-07 23:40
37215
97
2025-11-07 23:40
46793
28
2025-11-07 23:40
92174
86
2025-11-07 23:40
58127
95
2025-11-07 23:40
93657
52
2025-11-07 23:40
| 九球直播 | 蜜疯直播 |
| 凤蝶直播 | |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月夜直播 |
| 河豚直播 | |
| 9.1樱花ppt网站大片 | 趣播 |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
| 魅影直播间 | 奇秀直播 |
| 香蕉直播 | |
| 魅影直播视频 | 趣播 |
| 抓饭直播 | |
| 桃子直播 | 少妇免费直播 |
| 魅影直播间 | |
| 西甲直播 | 春雨直播 |
| 蜘蛛直播 | |
| 红桃直播 | 凤蝶直播 |
| 柚子直播 | |
| 贵妃直播 | 月神直播 |
| 蜜糖直播 | |
| 百丽直播 | 小蝌蚪app |
| 魅影9.1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