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8月14日電 (姜月恆)從銘刻著「九一八」事變史實的殘歷碑,到孕育東北抗日烽火核心的中共滿洲省委舊址;從禁錮盟軍戰俘的牢獄,到記錄抗聯將士浴血雪原的陳列館……8月12日至13日,來自美聯社、日本朝日新聞、新加坡亞洲新聞臺、日本共同社、奧地利電視臺等外國媒體和國內主流媒體的記者們穿梭於遼寧省瀋陽市與本溪市,共同觸摸歷史脈搏、探尋抗戰遺蹟。 8月的瀋陽,豔陽高照。12日上午,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的殘歷碑前,20餘家外國和國內媒體記者在這裡匯合。他們的目光不約而同地望向巨大的檯曆雕塑,在那裡,時間永遠定格在「1931年9月18日星期五」。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作為全面反映「九一八」事變歷史的專題博物館,通過大量文物、史料及多種展示手段,反映了從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後,東北人民十四年遭受奴役、奮起抗爭、浴血奮戰的歷程。 中外媒體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採訪抗戰老兵。姜月恆 攝 「我的父母都被害死了,是部隊收留了我,從那時起我就參軍了。」92歲高齡的楊化烽在休息室裡講述了自己參加抗日戰爭的經歷,日本廣播協會NHK的記者將這段珍貴的口述歷史保留在鏡頭中。 中共滿洲省委舊址紀念館隱於瀋陽市一條小巷深處,院落裡青磚斑駁。中共滿洲省委舊址紀念館副館長張璐向中外記者介紹道,世界歷史上第一份反法西斯戰爭宣言——《中共滿洲省委為日本帝國主義武裝佔領滿洲宣言》就是從這裡發出。 瀋陽二戰盟軍戰俘營舊址陳列館曾是日軍「奉天俘虜收容所」,在刻滿了戰俘營中死去的盟軍官兵姓名的「死難者碑牆」前,美聯社記者駐足許久,那上面刻有一些美國官兵的名字。 外媒記者記錄拍攝博物館相關藏品。姜月恆 攝 在本溪市本溪縣,中外記者在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裡沉浸式體驗了東北抗聯戰士的密營生活。「吃草根,啃樹皮,棉花套子能充飢。」在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研究部主任周浩介紹密營的艱苦條件時,同行的中外記者們面色凝重。 「通過這次參訪活動,我了解到了當時中國面臨的殘酷處境,看到紀念館中陳列的藏品,讓我認識到當時的形勢很嚴峻,這是我們這一代人很難去想像的。」一位外媒記者說:「有這樣一個博物館把這段歷史保留起來,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意義。」 抗戰老兵楊化烽與他的女兒面對外媒記者提問時表示,這段歷史不應該被忘記,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希望,我們要更好的面向未來。(完)
石家莊8月10日電 題:從白求恩到柯棣華:醫者仁心鑄就友誼豐碑 作者 趙丹媚 牛琳 邢璐 一隻來自加拿大的藥箱,靜靜陳列在華北軍區烈士陵園內的白求恩·印度援華醫療隊紀念館中。吉林大學護理學院的11名師生專程從學校來到這裡,只為紀念藥箱的主人、長眠於此的國際友人亨利·諾爾曼·白求恩。 吉林大學護理學院前身是1939年由白求恩創建的晉察冀軍區衛生學校。吉林大學護理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劉宇飛說:「我們幾乎每年都會帶學生來河北尋訪白求恩的足跡,還常去他工作過的農村開展支教、社會調研等活動,用我們自己的方式緬懷先烈。」看著紀念館裡的醫學器械和泛黃的紙頁,「仿佛還能感受到他指尖的溫度,這種直觀的觸動,是課堂上難以複製的。」 8月7日,白求恩·印度援華醫療隊紀念館中所建的印度援華醫療隊雕塑。 趙丹媚 攝 「在晉察冀軍區,白求恩曾一周檢查520餘名傷員,一月內完成147臺手術。」華北軍區烈士陵園宣傳教育科副科長趙芳婷正向參觀者講述白求恩的故事。搶救傷員、研發醫療器械、創辦「模範醫院」……在中國的日子,白求恩爭分奪秒。1939年11月,他在手術中感染,醫治無效病逝於河北唐縣。1953年,白求恩的靈柩從唐縣遷葬至華北軍區烈士陵園。 1938年9月,柯棣華隨印度援華醫療隊來到中國,為表援華抗日決心,5位成員均取了帶「華」字的中文名——愛德華、柯棣華、卓克華、木克華和巴蘇華。白求恩的事跡傳向世界同時,也打動了印度醫生柯棣華。 「白求恩逝世後,柯棣華來到晉察冀軍區,他曾站在白求恩墓前說『要像白求恩那樣上前線去工作』。」趙芳婷稱,此後,白求恩和柯棣華的「生命軌跡」在華北戰場交疊:白求恩創辦的醫院成為柯棣華戰鬥的陣地,白求恩留下的醫療箱繼續在柯棣華手中救治傷員。1941年1月,柯棣華擔任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首任院長,繼續白求恩未竟的事業。 7月23日,中國工合國際委員會主席柯馬凱接受記者專訪。 記者 韓冰 攝 「白求恩和柯棣華體現的是國際主義、人道主義的大愛,這也是一批批國際友人來支持中國抗戰的初衷。」中國工合國際委員會主席柯馬凱(Michael Crook)接受採訪時說,如約翰·拉貝、伊斯雷爾·愛潑斯坦、路易·艾黎……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期間,許多國際主義和人道主義勇士同中國人民並肩作戰,在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中結下了深厚友誼。 「包括我的父母也在抗戰中來華,這些人的故事不勝枚舉,他們與中國的情誼,為中國革命所作的努力,我深受感動。」柯馬凱說,白求恩、柯棣華的故事早已融入人們共同的記憶。以他們名字命名的醫學院校、協會組織、紀念館等,共同構建起跨越國界的精神坐標。 這份記憶也正點亮更多「心燈」。 在異國他鄉,第16批援尼泊爾中國醫療隊隊員、河北大學附屬醫院胃腸外科主任醫師張濤清晰記著兒時讀過的《紀念白求恩》一文。他說,「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這八個字,也是激勵他參加援外醫療隊的動力之一。據了解,自1999年河北向尼泊爾派遣首批援外醫療隊以來,中國醫生的身影至今從未離開。 回首近一年的援外經歷,這位醫生在日記中寫道:「手術臺上那盞不熄的無影燈,映照的不僅是精密刀鋒祛除病痛,更是一份跨越山河的生命承諾——在人類共同的疾苦面前,中國醫者從未吝惜自己的體溫。」(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87265
26
2025-11-23 06:11
56923
14
2025-11-23 06:11
81473
76
2025-11-23 06:11
38425
86
2025-11-23 06:11
32541
65
2025-11-23 06:11
48279
43
2025-11-23 06:11
12756
65
2025-11-23 06:11
18379
32
2025-11-23 06:11
86713
78
2025-11-23 06:11
76142
83
2025-11-23 06:11
79451
51
2025-11-23 06:11
18792
61
2025-11-23 06:11
46953
85
2025-11-23 06:11
62587
15
2025-11-23 06:11
35297
87
2025-11-23 06:11
42156
79
2025-11-23 06:11
31287
47
2025-11-23 06:11
93457
89
2025-11-23 06:11
84672
56
2025-11-23 06:11
95746
96
2025-11-23 06:11
61947
25
2025-11-23 06:11
48371
87
2025-11-23 06:11
32469
18
2025-11-23 06:11
52847
75
2025-11-23 06:11
91546
57
2025-11-23 06:11
12657
27
2025-11-23 06:11
63587
67
2025-11-23 06:11
35946
69
2025-11-23 06:11
81239
14
2025-11-23 06:11
94578
97
2025-11-23 06:11
64325
16
2025-11-23 06:11
98765
52
2025-11-23 06:11
32957
26
2025-11-23 06:11
57136
13
2025-11-23 06:11
23985
54
2025-11-23 06:11
58417
62
2025-11-23 06:11
25389
81
2025-11-23 06:11
14265
78
2025-11-23 06:11
42857
78
2025-11-23 06:11
92718
19
2025-11-23 06:11
81496
82
2025-11-23 06:11
25437
79
2025-11-23 06:11
76238
67
2025-11-23 06:11
17849
82
2025-11-23 06:11
17329
29
2025-11-23 06:11
96841
42
2025-11-23 06:11
91854
62
2025-11-23 06:11
68572
68
2025-11-23 06:11
48796
31
2025-11-23 06:11
18492
15
2025-11-23 06:11
67513
98
2025-11-23 06:11
| 樱花直播nba | 山猫直播 |
| 水仙直播 | |
| 快猫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 绿茶直播 | |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巧克力直播 |
| tvn直播 | |
| 魅影直播游客免登录 | 黄播 |
| 杏仁直播 | |
| 小草莓直播 | 趣爱直播 |
| 深夜直播 | |
| 九球直播 | 杏仁直播 |
| 红桃直播 | |
| tvn直播 | 韩国直播 |
| 看b站a8直播 | |
| 小草莓直播 | b站刺激战场直播 |
| 零点直播 | |
| 夜魅直播 | 伊人下载 |
| 韩国直播 | |
| 柠檬直播 | 桃子直播 |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