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晚,甘肅召開蘭州榆中縣山洪災害新聞發布會,介紹救援最新進展、群眾安置和傷員救治等情況。 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介紹,蘭州市榆中縣遭遇強降雨,導致城關鎮、馬坡鄉、小康營鄉、夏官營鎮4個鄉鎮發生山洪災害,已造成10人死亡、33人失聯。 這次榆中縣大暴雨天氣,降水量較大的地方在榆中縣南部的8個鄉鎮,興隆山、城關、小康營3個氣象觀測站突破2002年建站以來日降水極值,其中,興隆山氣象觀測站在15小時的降雨量達到全年的56%,為榆中縣歷史罕見,破壞性極大。榆中縣此次強降水過程有以下特點: 一是持續時間長,累計雨量大。 興隆山氣象觀測站降水7日18時至8日9時持續15小時,累計雨量為220.2毫米,達到榆中縣年降水量(382.6毫米)的56%; 城關氣象觀測站降水從7日18時至8日12時持續18小時,累計雨量156.9毫米,達到榆中縣年降水量的41%。 二是強降水時段集中,小時雨強大。 興隆山氣象觀測站從7日18時至8日1時,6個小時出現大於20毫米的短時強降水,最大小時降水量36.4毫米,3小時最大降水量93.4毫米,超過了榆中縣8月平均降水量; 城關氣象觀測站有3個小時降水量大於20毫米,最大小時降水量43.4毫米,3小時最大降水量82.3毫米。 三是空間分布不均,極端性強。 強降水主要集中在榆中縣城及南部,相鄰3個氣象觀測站超過100毫米,其餘氣象觀測站降水量在30~100毫米之間,具有非常明顯的局地性。 興隆山站220.2毫米、城關站156.9毫米以及小康營站105.2毫米,均為3個氣象觀測站自2002年建站以來日最強降水,具有非常強的極端性。
杭州8月13日電(藍伊旎)盛夏時節,在杭州市臨安區天目山腳下,天目山農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循環利用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格外忙碌——成堆的秸稈、樹枝經過粉碎和發酵,轉化為滋養土壤的肥料,直供田間地頭。 工作人員在肥料生產線作業。 杭州市供銷社 供圖 近年來,杭州市供銷社持續深化改革,圍繞綠色低碳和新質生產力發展不斷探索。作為其社屬企業,杭州供銷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圍繞綠色轉型探索實踐,農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便是其中的亮點之一。 過去,秸稈焚燒帶來的環境汙染、隨意堆放佔用土地等問題長期困擾著當地農戶。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不僅為這一難題提供了解決方案,還成了「點草成金」的助農法寶。 據了解,通過應用微生物發酵技術,中心將傳統堆肥周期從45天大幅縮短至一周左右,其年產的有機肥不僅滿足本地需求,還通過「以廢換肥」惠及農戶,既環保又實惠。 「我們目前重點回收農作物秸稈和園林修枝廢棄物,覆蓋臨安的天目山鎮、於潛鎮、昌化鎮等區域,年處理規模超1萬畝農田產生的廢棄物。」中心運營方、浙江仟初供銷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徐玉祥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已為杭州各區縣超200家種植戶送出優質有機肥。 杭州市供銷社送肥下鄉。 杭州市供銷社 供圖 據悉,農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後轉化為高效有機肥,不僅減少了秸稈焚燒帶來的環境汙染、為農業生產提供有力保障,還能有效促進土壤生態修復,助力農業可持續發展。 與此同時,數位化技術正在大幅提升全鏈條生產效率。 走進中心發酵車間,智慧屏實時跳動著溫度、溼度等參數。依託智能調控設備,技術人員可精準把握菌群活性。 據介紹,中心今年啟用的「測土配肥+精準配送」系統,通過土壤檢測資料庫生成專屬配方,配合智能調度平臺,讓偏遠山區農戶也能在48小時內收到定製肥料,廢棄物處理效率提升了30%,服務響應提速了50%。此外,在數位化調度平臺的助力下,有機肥生產、檢測、配送全鏈條資源有效整合,配送效率提升了40%。 縣、鄉、村共享倉儲資源,降低約30%的物流成本;依託鄉鎮服務網點實時採集農戶需求,確保快速響應;通過農資團購與田間課堂結合,構建起「技術指導+物資供應」的服務閉環......三級協同下,一個高效的農業服務網絡正在加速形成。 據悉,杭州市供銷社正規劃擴建工程以進一步提升產能,隨著更多智能化設備的引入,這條將農林廢棄物「變廢為寶」的綠色產業鏈,將為區域生態農業發展和杭州「無廢」實踐注入更強動力。(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蜜桃app | 看b站a8直播 |
蜘蛛直播 |
少妇免费直播 | 凤凰网直播 |
红桃直播 |
迷笛直播 | 花儿直播 |
嫦娥直播 |
夜魅直播 | 97播播 |
夜月视频直播 |
直播软件下载 | 杏爱直播 |
小猫直播 |
魅影5.3直播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水仙直播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魅影视频 |
五楼直播 |
心跳直播 | 秀色直播 |
曼城直播 |
夜月视频直播 | 花儿直播 |
青柠直播 |
杏仁直播 | 秀色直播 |
69美女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