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8月8日電(黃彥君)「小姑娘,巧打扮,顏色背心紡綢衫,打打包裹賣青菜,一賣賣到綠青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下簡稱「『兩山』理念」)提出二十年之際,在浙江省湖州市,一曲悠揚的《綠青山小調組歌》廣為傳唱,將山野鄉俗的獨特魅力娓娓道來。 湖州是「兩山」理念發源地。其域內自然風光、人文底蘊賦予這座城市肥沃的創作土壤,當地文藝工作者辛勤耕耘、繪寫青綠,記載著「兩山」轉化的生動故事。 人才「活水」湧 奏響「兩山」故事文藝強音 在湖州市安吉縣的綠水青山間,作家筆龍膽(筆名)的足跡深入山村民居,踏遍田野、礦山。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靈感的火花就在那個時候點燃。我想,我的故事可以從這座山村開始。」靠著通過「身上有汗」「腳底有泥」得來的一手資料,筆龍膽把餘村今昔蝶變帶給他的震撼和激勵之情融入小說《執掌風雲》創作,作品在網上連載不久便引來百萬粉絲追更。 湖州市網絡作家協會開展文學採風交流。湖州市文聯供圖 人才是文藝創作的核心內驅力。眼下,湖州的鄉野間,處處有文藝創作「寶藏」——莫幹山作家村、編劇村、綜合藝術村、攝影村等100個有藝術特色的行政村和100個文藝創作實踐點,成為輕騎兵們揮灑創作才幹的「根據地」。 近期,湖州原創音樂舞臺劇《不負青山》將迎來首演。這部由安吉人竇欣源一家自籌資金打造的作品,取材安吉餘村的生動實踐。 「鄉親們的獲得感給了我們動力!主創團隊自2018年起多次深入採風,以小切口串聯『兩山』理念萌芽、美麗鄉村建設到共同富裕的變革歷程,致敬所有踐行『兩山』理念的奮鬥者。」竇欣源的一番話,道出了創作與土地的聯結。 本土文藝「點睛」 鄉村振興煥發別樣生機 坐擁獨特的資源稟賦,如何以文藝之力探索「兩山」理念轉化新路徑,將生態優勢轉化為創作動能? 唯有「本土味」,方能「最中國」。 近年來,創作於安吉縣一處畲族村——章村鎮郎村村的一支舞蹈頻頻「出圈」:《響木舞》將畲族山歌以及流水、風聲、鳥鳴等自然之聲融入舞曲,以安吉竹海為主背景,將竹蓑衣、竹鬥笠用作道具,將地方特色「穿戴在身上」。 更為特殊的是,其表演隊伍是一支名副其實的民間團隊,由安吉本地保安、水泥工、公交司機、菜場攤販、茶場老闆、幼兒園老師等畲民組成。 「用一雙鼓槌、一節響木舞出了安吉的生態美,跳出了畲民的精神氣。」該舞蹈被觀眾稱為畲族版「節奏大師」,以腳步「敲」出竹海間的「神級BGM」。 這是當地文藝工作者為「兩山」理念注入藝術感染力的一個縮影。在他們筆下,鄉村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皆可成為文藝創作的底色。 農家廚房中,大廚手持勺子振臂一呼,各色菜品陸續上桌,鄉村聚會正式開宴……2024年,湖州市美術家嚴偉琪的作品《開宴》入選第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進京作品。 湖州市美術家作品《開宴》。湖州市文聯供圖 「現在的新農村裡,每逢大事、喜事、節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擺幾桌宴席,廚師勺子一揮宣布開宴,大家便開懷暢飲。」嚴偉琪認為,這樣一個瞬間,最能反映當今鄉村的幸福氛圍與生活面貌。 「兩山」智慧「遠航」 文藝佳作展綠色風採 20年間,湖州文藝輕騎兵以「兩山」理念主題創作為紐帶,將綠色生態的中國智慧傳向全世界。 8月7日,由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秘書長、巴金文學院終身籤約作家、「徐遲報告文學獎」得主張子影執筆的長篇報告文學《共此青綠》發布,該書通過「山、水、人、城」的共生敘事,將湖州從「生態覺醒」到「綠色發展」再到「和諧共生」的蛻變歷程,轉化為鮮活的時代鏡像。 長篇報告文學《共此青綠》發布。湖州市文聯供圖 同樣聚焦生態主題,湖州市電影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董琦的動畫電視劇《兩山間》亦讓人眼前一亮。這部入圍中國國際動漫節動畫創投大賽全球十強的作品,以德清朱䴉保護基地為背景,用水墨風格與AI技術詮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主題。 「綠水青山20年——第二屆『綠水青山在安吉』全國攝影大展獲獎作品展」暨十城巡展啟動儀式在安吉餘村開幕,多維展現安吉及餘村過去20年間的山鄉巨變;「大地長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年大型美術採風創作活動落地湖州,浙江省全省採風創作活動在湖州先行啟動……一張張「文藝名片」陸續點亮。 「在『兩山』理念提出20年之際,湖州市文聯將通過文學、書畫、攝影、民間文藝等豐富的創作載體,打出多維呈現生態文明建設的文藝創作『組合拳』。」湖州市文聯相關負責人說。(完)
全省推行無堂食外賣聚集區組團式管理模式 無堂食外賣髒亂差?浙江有新解法 「點外賣優先選有堂食的商戶,沒堂食的髒亂差。」這句在消費者中廣為流傳的「經驗」,反映了無堂食外賣的現實問題。 為節省成本,無堂食外賣大多只有一個廚房檔口,經營場所隱蔽,缺乏顧客監督,易形成監管盲區,存在食品安全隱患。 據不完全統計,浙江省目前無堂食聚集區內有3000多家無堂食外賣檔口。面對這一新興業態的監管挑戰,今年7月,浙江首創的《無堂食外賣聚集區管理規範》團體標準正式實施,融合「政府引導+專業運營+平臺助力+商戶自治」,在全省推行無堂食外賣聚集區組團式管理模式,為行業規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農貿市場轉型「無堂食外賣聚集區」 走進杭州新天地農貿市場2樓的無堂食外賣聚集區,21家商戶門前亮證亮照,內部設施乾乾淨淨。各商戶的出餐口設計為上下兩層,外賣騎手可以直接在取餐口取餐,整個流程井然有序。 「這裡屬於傳統農貿市場轉型升級的無堂食外賣聚集區。」杭州市拱墅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東新市場監督管理所所長朱浩回憶,2023年,市場2樓只有寥寥幾個賣菜攤位,1樓則全是無堂食的外賣商戶。當時農貿市場的管理方只負責蔬菜攤位,卻不管理外賣商戶,外賣商戶環境髒亂差問題尤為突出。 對於外賣商戶而言,後廚衛生是重中之重。「但一些商戶生意好的時候沒空搞衛生,生意差的時候又沒心情搞衛生。」朱浩介紹道,為改變這一情況,2024年11月,市場2樓進行拆除改造,按食品加工的要求重新鋪設煙道、水電和下水,將菜攤調整到1樓,外賣搬到2樓,並在2樓專門開設小哥驛站,供外賣騎手休息、充電、淋浴等。 為有效改善市場環境,市場還將容易髒亂的物資集中起來。聚集區配套2個共享倉庫,存放預包裝食材,還配備1間共享粗加工間,商戶可以在智能水錶上插卡計量,殺魚洗菜。 「商戶們囤放材料原本需要佔用不少檔口面積,租金成本也隨之增加。共享倉庫的設立正好給檔口『減負』,讓他們能把更多精力放在經營上。」朱浩表示,從去年9月至今,當地街道的3個無堂食外賣聚集區沒有發生過一起顧客投訴,外賣訂單的平均響應時間也比其他區域快3分鐘。 規範化管理延長商戶生存周期 然而,要把零散的無堂食外賣集中起來管理,並非易事。浙江隨即引入第三方專業管理,由具備資質的機構承擔起聚集區的日常運營規範、衛生巡查、商戶協調等工作。位於拱墅區萍水街太合商業中心地下1樓的閃電廚房美食城,由餐飲管理公司建成並負責管理運營,入駐商戶也以知名連鎖品牌為主,已逐漸形成品牌餐飲外賣「衛星店」聚集區。 「以前我們更像『二房東』,只負責收房租。現在變成管理者,日常工作也大不相同,增加了巡查、消殺、消防安全檢查、食品安全培訓等內容。」閃電廚房甄選杭州區域負責人岑浩說道。 如今,閃電廚房美食城從多方面強化管理,線下建立了完善的食品追溯體系,主動收集商戶臺帳、督促做好進貨查驗,線上平臺也同步開通了「外賣在線」功能,消費者可以在後臺實時查看後廚情況。 「職責雖然多了,工作反倒輕鬆不少。」太合閃電廚房店長王婕深有感觸,「每周五我們都會下發培訓文件,普及相關知識。以前大家沒這個意識,現在通過培訓都能自覺做到了。」 規範化管理也顯著延長了商戶的生存周期。「開一家堂食店的成本,或許可以開十幾家外賣店。」岑浩告訴記者,無堂食外賣試錯成本低,市面上通常3個月就換一批商戶。「一年下來,11個出租檔口中七八個品牌都沒變動。」 良好的市場環境下,不僅有小商戶轉型做外賣,連鎖餐飲品牌為專注外賣業務也在設立輕量化門店。「我們希望借其成熟管理模式帶動其他商戶,並吸引更多優質商家入駐。」岑浩說。 讓監管透明化 「目前,無堂食外賣聚集區主要有改造提升型、品牌聚集型和新建示範型三種模式。其管理的核心都在於創新的『組團式』管理模式。」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餐飲處副處長邵慧群表示,打造「六統一」無堂食外賣聚集區,即統一檔口單獨辦證、統一設有管理人員、統一公示商家信息、統一檔口功能布局、統一公開後廚環境、統一設置小哥驛站。 浙江還引導外賣平臺主動參與無堂食外賣聚集區的建設和管理工作,通過提供政策支持、紅包補貼和流量傾斜等幫扶舉措,引導分散商戶向合規聚集區遷移,形成規模化組團管理效應。 同時,指導平臺方、外賣聚集區管理方及商戶、通信運營商等共同成立網絡餐飲自治聯盟,統一制定食品安全管理規範,建立自查和互查機制,互相借鑑經驗成果,形成「食安引領、服務融合、互促共贏」發展新格局。 據統計,浙江省共排摸出無堂食外賣聚集區161個,涉及無堂食外賣商家3040家。目前,已完成14個無堂食外賣聚集區規範化治理。預計年底前,浙江將通過「組團式」管理模式,規範一批、改造一批、淘汰一批,實現無堂食外賣聚集區的全面提升。 本報記者 鄒倜然《工人日報》(2025年08月05日 01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魅影视频 | 夜月视频直播 |
彼岸直播 |
凤凰网直播 | 橘子直播 |
樱花直播nba |
69美女直播 | 抖音成人版 |
小妲己直播 |
桔子直播 | love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咪咕直播 | 桃子直播 |
榴莲视频 |
雨燕直播 | 花儿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伊人app | 优直播 |
青柠直播 |
小猫咪视频 | 蝴蝶直播 |
看b站a8直播 |
夜月视频直播 | 大鱼直播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杏爱直播 | 九球直播 |
嗨球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