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8月11日電 (記者 張璐)記者11日從廣東清遠連南相關部門獲悉,8月9日至11日,喜迎十五運盛會·共築嶺南團結夢——2025年「同心杯」粵港澳青年足球籃球邀請賽(以下簡稱「賽事」)在連南舉辦,吸引了來自香港、澳門、深圳等地12支隊伍參加。 圖為喜迎十五運盛會·共築嶺南團結夢——2025年「同心杯」粵港澳青年足球籃球邀請賽現場。 清遠連南融媒體中心供圖 據悉,本次賽事是粵港澳三地首次以「同心杯」為名,聯袂打造的青年體育盛事。 賽事現場,各參賽隊伍的球員們始終秉持「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體育精神,揮灑汗水、奮力拼搏。 「這是我第二次來到連南,覺得這裡很有民族特色,風景很好。」在澳門讀大學的香港青年黃逸星表示,去年是第一次來到連南,參加了「南港連心·籃夢共築」——2024年連南香港青年籃球友誼賽,參觀了廣東瑤族博物館。黃逸星表示,通過以球會友,大家相互了解、增進友誼,希望未來粵港澳三地能開展更多這樣的體育活動。 賽事期間,粵港澳青年們共同開展了文化參觀體驗活動。他們先後走進廣東瑤族博物館、萬山朝王國家石漠公園、南崗千年瑤寨和油嶺瑤寨等地,深入了解瑤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獨特的民俗風情。 「在這裡,我們不僅感受到不同地區的體育文化,還收穫了珍貴的友誼。」香港青年李天賜表示,通過此次賽事推進體育事業的發展,增進粵港澳三地青年之間的情誼,讓港澳青年切身感受祖國發展建設成就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歸屬感。他表示,期待未來粵港澳三地舉辦更多跨地域的青年交流活動。(完)
文/陳昊星 在賽場上切磋武藝、踢足球、跑馬拉松;在景區裡進行舞獅表演、為遊客端茶倒水、打卡拍照;在工廠車間搬運物料、協同作業……一批批基於具身智能打造的機器人,正加速融入人們的生活。 自年初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來,具身智能便在政策加持和資本追捧下全面躍升為新興風口。這個新興領域,到底發展到哪兒了? 各地支持具身智能不遺餘力 從政策布局到資源加持,各地對具身智能的支持不遺餘力。 目前,北京、上海已分別成立國家地方共建具身智慧機器人創新中心、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浙江、安徽、湖北、廣東、四川等地均成立省級機器人創新中心,集聚區域產業優勢力量,推動技術共享與聯合攻關。 上海專門出臺了《上海市具身智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為這一產業量身定製扶持政策。根據方案,上海計劃到2027年,實現具身模型、具身語料等方面核心算法與技術突破不少於20項;建設不少於4個具身智能高質量孵化器,實現百家行業骨幹企業集聚、百大創新應用場景落地與百件國際領先產品推廣,具身智能核心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 江蘇省崑山市也在近日發布《崑山市推動具身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的行動方案(2025-2027年)》,提出圍繞AI伺服器、智慧機器人、智能網聯汽車、低空飛行器四項前沿領域,開展「十個一批產業行動」,打造新千億級產業集群。 多地加快布局具身智能的同時,業界亦動作頻頻。 京東在7月21日一天內連投三家人形機器人企業,宇樹科技以120億元的估值啟動IPO輔導,智元機器人透露於近日獲得正大集團旗下正大機器人的戰略投資……人形機器人作為該領域最具代表性的實體,一段時間以來,行業融資及上市步伐加快。 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7月下旬,國內人形機器人相關現存企業達834家,主要分布在華東地區、華南地區。從註冊資本分布來看,超5成相關現存企業註冊資本在千萬級別及以上。從註冊量角度來看,2024年註冊量同比增長103.92%至104家,截至目前今年已註冊123家,其中上半年註冊量達105家,同比增長183.78%。 產業快速起步仍待突破 越來越多資金與資源正向具身智能聚集,產業發展目前處於何種階段? 大連理工大學力學與航空航天學院教授解兆謙接受國是直通車採訪時表示,目前,我國具身智能產業整體仍處於起步階段,距離真正成熟和廣泛應用尚有較大差距。 他直言,在複雜多變的家庭環境,或災害救援等高度混亂的場景中,機器人往往難以全面、準確地感知周圍環境,從而及時調整策略並找到最佳行動路徑。要實現具身智能的全面普及,仍需攻克諸多技術難題,前路任重而道遠。 在解兆謙看來,未來具身智能產業亟須在感知系統、運動控制、人機互動、算法算力及軟硬體集成等方面實現突破。 解兆謙分析稱,感知系統方面,現有傳感器精度遠低於人類皮膚,難以高效感知溫度、壓力、剪切力及滑移等多模態信息。運動控制存在模式單一,難以適應多樣且強耦合的交互場景。人機互動方面,隨著媒介擴展至動作、身體狀態及環境物品,機器人處理複雜信號的能力面臨重大挑戰。同時,多模態觸覺反饋設備的開發仍是關鍵技術瓶頸。 上海社科院研究員、南通大學長三角現代化研究院院長何建華接受國是直通車採訪時亦表示,目前,具身智能發展介於傳統機器人與人形機器人之間,尚處過渡階段。但自年初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來,國內具身智能領域已進入快速發展期,在實體場景、工業網際網路等方面的落地應用日益增多。 專家:行業監管須跟上技術迭代 日前召開的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發布了2025具身智慧機器人十大發展趨勢,包括具身感認知協同、多層次端到端決策、智能控制、生成式AI設計、軟硬體一致性、大工廠仿真系統、高質量數據集、人機協同、跨學科開源社區以及安全與倫理建設等。 何建華指出,具身智能產業目前在長三角地區已具備一定先發優勢,尤其上海在政策和園區布局方面起步較早,國家政策出臺之前就已謀劃相關規劃。此外,該地區產業基礎雄厚,製造業體系完備,數據積累豐富,技術與人才資源高度集聚,依託上海、杭州、南通等地的科研實力和產業鏈配套,已形成較完善的創新生態。 據解兆謙觀察,部分地區發展具身智能產業存在一定的跟風和應用複雜等問題,容易脫離本地產業基礎,導致低效投入和資源浪費,尤其是缺乏核心技術人才。此外,一些企業為吸引關注,過度強調產品展示和外觀設計,忽視安全和人機互動體驗。所以,行業標準和監管體系要進一步跟上技術快速迭代。 2024年10月,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發布了《人形機器人分類分級應用指南》。解兆謙認為,該非強制性標準側重功能分類,缺乏對關鍵安全性能(如動態環境下感知誤判率)和倫理風險(如自主決策權限、隱私保護)的強制約束。將強制性安全標準與交互能力評估納入監管,引導企業聚焦技術核心,才是下一步亟待完善的發展方向。 何建華則提醒,具身智能產業還可能面臨同質化競爭的風險。地方政府後續在推動產業發展的過程中,應善於發現問題,針對性地制定和完善相關標準。鑑於新興技術領域技術細節複雜,政府部門在專業認知上可能不及科研人員,因此需要充分依託專家力量,強化引導和把關,確保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青草直播 | 杏仁直播 |
伊人下载 |
小妲己直播 | 秀色直播 |
大鱼直播 |
69美女直播 | 红楼直播 |
秀色直播 |
极速直播 | 小草莓直播 |
水仙直播 |
比心直播 | 小妲己直播 |
魅影视频 |
魅影视频 | 魅影视频 |
小猫咪视频 |
免费直播平台 | 九球直播 |
嫦娥直播 |
快猫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月夜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优直播 |
蜜桃app |
六月直播 | 月神直播 |
蜜疯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