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8月7日電 (記者 徐珊珊)8月7日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立秋。在副熱帶高壓強勢控制下,江南多地暑熱反撲,高溫升級,體感溫度持續「爆表」。 進入立秋節氣後,南方高溫依舊「頑固」。據中央氣象臺預報,未來一周,江南、華南地區將持續高溫悶熱天氣,其中杭州10日最高氣溫或達40℃,熱如「蒸桑拿」。 具體來看,上海中心氣象臺於7日8時58分發布高溫黃色預警,預計當天最高氣溫可達36℃至37℃。未來兩天,上海最高氣溫將持續在37℃左右。立秋當天,浙江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在午前突破30℃,預計未來兩天最高氣溫可達35℃至38℃,局地超39℃,高溼度加重悶熱感。 7日,安徽省氣象臺發布高溫黃色預警,預計未來三天沿江江南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將達35℃至37℃,局地超37℃。在江蘇,預計無錫將連續三日出現35℃至36℃的高溫。 數據監測顯示,今年立夏至大暑期間,中國經歷了1961年以來「最熱夏天」。雖已進入秋季第一個節氣,但江南地區暑熱不減反增。氣象專家指出,立秋並非入秋,氣象學上,連續5天的日平均氣溫低於22℃才算真正入秋。目前江南仍處於三伏天的中伏階段,暑熱正盛,中暑風險高。 氣象部門預測,8月11日起,北方高空槽東移或使副熱帶高壓減弱,南方高溫有望短暫緩解。但真正入秋通常要到9月,在此之前「秋老虎」仍將活躍,防暑降溫工作不可鬆懈。(完)
上海8月11日電 (記者 陳靜)三伏酷暑,冰激凌、冰鎮飲料常成為人們解暑的「利器」。然而,清涼背後可能暗藏風險——不少人在大快朵頤後突然遭遇劇烈頭痛「襲擊」,仿佛大腦被瞬間凍結。 11日,上海冬雷腦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薛戰尤在此間接受採訪時表示,這類頭痛被稱為「腦結冰」或「冰激凌頭痛」,是冷刺激引發的身體警示信號。這位專家同時提醒:青少年群體暑期冷飲消費量較大,家長需加強監管,警惕「腦結冰」發作。 「所謂『腦結冰』,是指快速進食冰激凌等冷凍食物或猛灌冰鎮飲料後出現的短暫劇烈頭痛,本質上是一種冷刺激性頭痛。」薛戰尤對記者指出,這種現象在炎熱夏季尤為多見,血管性頭痛或偏頭痛病史者更容易出現「腦結冰」,部分患者還會伴隨噁心、嘔吐、短暫血壓升高等症狀。據介紹,「腦結冰」引發的疼痛多集中於前額中部或太陽穴區域,表現為尖銳刺痛,通常在幾分鐘內達到頂峰,多數可於數分鐘內自行緩解,少數可能持續半小時以上。 「腦結冰」的原理是什麼?據悉,當口腔黏膜及下顎神經突遭低溫侵襲,神經信號會急速傳導至大腦皮層。這一冷刺激可引發顱內血管突發痙攣與收縮,導致血流動力學紊亂——進入顱內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驟然改變,猛烈衝擊動脈管壁上的痛覺神經末梢,從而誘發劇烈頭痛,並可伴發頭暈、眼黑、噁心等連鎖反應。 「腦結冰」就是偏頭痛發作嗎?對此,薛戰尤強調二者有本質區別:「腦結冰」誘因明確單一,即:快速攝入冰冷食物,疼痛常在停止進食後5分鐘-10分鐘自行消退;偏頭痛則是一種慢性神經血管疾病,表現為單側搏動性頭痛,可持續數小時,誘因複雜(壓力、睡眠、食物等)。患者常畏光畏聲,安靜休息或睡眠後可能緩解,常伴頑固噁心嘔吐。 儘管多數「腦結冰」症狀短暫且無害,但若顱內血管持續痙攣不緩解,可能導致腦組織供血不足,嚴重時可引發腦梗死,出現言語障礙、面癱、肢體無力乃至偏癱。如何緩解疼痛?專家表示,民眾可立即停止食用冷飲,輕揉疼痛部位;用溫熱毛巾外敷或飲用溫水可加速緩解。民眾夏日食冰需節制,小口慢咽,避免冷食直接刺激口腔後部神經,尤其有頭痛病史者更應謹慎。此外,若疼痛超半小時未緩解,或頻繁發作,民眾需儘快就診排查器質性病變。 據悉,民眾偶爾「腦結冰」不必恐慌,但頻發劇烈頭痛需警惕腦血管病變。專家表示,若頭痛反覆合併肢體麻木、視物模糊,務必立即就醫。(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优直播 | 嫦娥直播 |
零七直播 |
仙凡直播 | 桔子直播 |
黄瓜直播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红桃直播 |
午夜直播 | 百丽直播 |
飞速直播 |
心跳直播 | 魅影5.3直播 |
绿茵直播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桃花直播 |
榴莲视频 |
看少妇全黄a片直播 | 色花堂直播 |
桃鹿直播 |
水仙直播 | 青柠直播 |
山猫直播 |
百丽直播 | 直播软件下载 |
花蝴蝶app直播 |
趣爱直播 | 快猫 |
樱花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