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瓦白牆的白族村落裡,藍白相間的扎染布隨風輕擺。近日,參加第二屆雲臺青年企業家春城沙龍活動的一行20餘位臺灣嘉賓走進雲南大理,體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紡織品染色技藝——白族扎染。這項起源於東漢的古老手藝,藏著民眾與自然共生的智慧,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嘉賓們在指導下,以針線綁紮塑形,蘸取板藍根等植物染料反覆浸染。解開繩結的瞬間,藍白紋樣錯落綻放,那份渾然天成的雅致,讓眾人不禁驚嘆於傳統技藝的別具匠心。 臺灣的藍染技藝同樣底蘊深厚,其在保留傳統草木浸染精髓的同時,融入現代設計理念,形成獨具特色的風格。兩岸染織技藝雖風格各異,卻有著共通的文化內核,為交流互鑑奠定了堅實基礎。(白玲)
太原8月12日電 (記者 胡健)中國歌唱家譚晶11日在山西省太原市純陽宮為山西省文物保護基金會捐贈50萬元(人民幣),由她發起的「文物裡的旋律」文物保護音樂作品計劃也於當天同步發布。 8月11日,「心系三晉·守護文明」——譚晶女士文物保護捐贈儀式在山西省太原市純陽宮舉行。(山西省古建築與彩塑壁畫保護研究院 供圖) 山西現存各類古建築28000餘處,是中國現存古建最多,且時代連續、品類齊全的省份,特別是元代及以前的木構建築佔全國同類建築的80%以上。 兩年前,譚晶及其團隊便開始策劃、實施「文物裡的旋律」文物保護音樂作品計劃,從晉南到晉北,走進全省文物場館,從「國寶」們身上汲取靈感,目前已量身打造出多首國風原創歌曲。 「挖掘文物和文化遺產的多重價值是時代交給我們的神聖使命,真誠邀請更多、更年輕的音樂人和我們一起,努力創作出更多、更優秀的作品,用音樂把山西文化、中華文化傳播到四面八方。」譚晶說。 山西省古建築與彩塑壁畫保護研究院院長路易表示,守護這些承載著厚重歷史與絕美藝術的瑰寶,就是在守護民族文化的「根」與「魂」。 山西省文物保護基金會於2025年6月揭牌成立,旨在搭建起社會愛心與文物保護需求之間的橋梁,這些善款將投入到最急需保護的古建、彩塑、壁畫以及各類珍貴文物的搶救、修繕、研究、展示與傳承之中。(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成人免费直播 | 魅影5.3直播 |
小白兔直播 |
妖姬直播 | 西甲直播 |
大鱼直播 |
花间直播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香蕉直播 |
婬色直播 | 红杏直播 |
桃花直播 |
绿茵直播 | 名模直播 |
妲己直播 |
魅影5.3直播 | 伊人直播 |
蜜桃直播 |
伊人直播 | 鲨鱼直播 |
免费直播 |
巧克力直播 | 看b站a8直播 |
优直播 |
柠檬直播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嗨球直播 |
love直播 | 直播软件下载 |
伊人直播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