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堆事」變成「一件事」、首創「企業點單 政府跑腿」模式……在全國各地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的當下,地處我國南端的海南自貿港重鎮儋州市打開「方便之門」,圍繞海南自貿港建設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樣板間」。 最近,海南一心堂西區分部門店管理部經理朱春燕為儋州轄區連鎖分店辦理了延續藥品經營許可證並取得電子證書。「在網上遞交材料當天就能取證。」朱春燕說,儋州市營商環境建設局真正為企業著想,「降低了因證件過期帶來的經營風險,也讓我們對發展更有信心。」 2022年4月,儋州市在海南省率先成立營商環境建設局。跨過架在海面上的洋浦大橋,在這個建立僅3年多的部門,一群年輕人秉承「萬般解釋,不如一個解決」的理念,在政企之間架起高效便捷的「快車道」,為企業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優質服務。 問需於企,服務多想一步 90後顏世宇曾在當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工作過,2023年來到儋州市營商環境建設局。他感覺,「過去側重監管,在監管過程中服務企業;現在不僅要直接面向企業,更要主動深入,精準對接企業群眾的具體需求。」 在洋浦經濟開發區,有一家石油化工企業想將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液化石油氣作為副產品出售,為此向營商環境建設局諮詢充裝許可事宜。「實際上如果企業自己生產液化石油氣進行售賣,屬於擴大經營範圍,還需要辦理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顏世宇介紹,在該企業辦理充裝許可申請時,他主動問及企業液化石油氣是否由自己生產,最終幫助該企業完成兩項許可證的申請工作。「我們為企業服務不能只是泛泛而談,只是簡單地給一張事項清單、給一張材料清單就算解決問題,要為企業提供所需的更專業、更具體的內容。」 依託23712345服務專線、「企業點單」小程序、「企業服務專區窗口」等渠道,儋州市營商環境建設局持續落實企業訴求一體化集成聯動機制,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暢通企業訴求響應與問題化解渠道;為更好地服務企業需求,該局還推進項目管家服務機制,升級推出「企呼即應,審必速達」服務模式,編制「審批手續全流程服務卡」,主動上門開展審批指導服務,高效服務項目建設;通過積極推廣「綜合查一次」「亮碼檢查」,建立「綜合查一次」場景169個,累計將674個檢查任務,撮合為292次聯合檢查,減少檢查382次,檢查減少率達56.68%。 「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企業有需求我們就會做,不熟悉、沒先例都不是問題。我們能做的,一定做到位。」顏世宇說。 有求必應,事事有回音 丁順吉在儋州從事房地產行業15年,她曾為一塊存在歷史遺留問題的土地辦理報建,多方奔波協調未果。儋州市營商環境建設局成立後,幫助她順利完成報建。「效率提高了、流程簡化了、事事有回音了。」 「歷史遺留問題時間跨度長、成因複雜,有些問題因年代久遠,原始資料不全,需要投入大量精力進行核查、釐清責任邊界。」營商環境建設局監督考核科科長史智超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他們結合工作實際情況,出臺《儋州市營商環境問題核查處理工作實施細則》,規範流程、壓實責任。另一方面,通過發函提醒、專題協調會、「病例問診」、政企面對面等方式,加強對問題的跟蹤督辦。同時建立營商環境問題「吹哨」機制,通過強化與紀檢監察等部門的聯動,形成「發現-轉辦-督辦-反饋」的問題處理閉環。 推進「營商環境歷史遺留問題攻堅」工作以來,儋州市解決了一批多年歷史遺留問題。其中,2025年針對涉及儋州市的85個問題分類梳理精準施策。截至目前,已正式銷號辦結問題41件。 在儋州市營商環境建設局常務副局長陳文強看來,一個地方的營商環境建設,需要有朝氣的團隊和創新服務精神。他介紹,儋州市營商環境建設秉承「萬般解釋,不如一個解決」理念,制定了海南省地級市首部關於營商環境的地方性法規,還有首個政府合同履約監測機制。他認為,化解歷史遺留問題,還要注重預防機制的建立,就是為了不再出現新的歷史遺留問題。 陳文強提供的數據顯示,儋州市建立的政府合同履約監測平臺從2024年試運行以來,累計將儋州市98個政府部門及下屬單位籤訂的682個合同納入監測範圍內,歸集合同執行信息569條,預警提醒266次,督促各單位按時序支付合同款項6.3億元。 搭建平臺,當好全流程「服務員」 作為海南首個成立營商環境建設局的市縣,儋州在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樣板間」的路上持續探索。 這個地處洋浦經濟開發區的年輕部門,一直面臨著諸多新業態、新挑戰和新需求。陳文強說,營商環境建設的堵點難點在於,很多事情會涉及多個政府部門,有許多需要填補的空白。他認為,他們不僅要建立機制搭建場地,讓企業來這裡能辦事、快辦事、辦成事,「還要作為營商環境『裁判員』,定好規則強化督辦建設,讓運動員(企業)不越軌,依法高效在規則的範圍裡辦好事。」 為高效解決民生和企業訴求,儋州依託「12345+網格化+直通聯辦」改革,建立了快速協調機制。「針對各類12345問題工單,我們搭建『五位一體』快速調處小組,由市委編辦、市紀委監委營商環境監督檢查室、市司法局、市檢察院、市熱線平臺組成,及時推進工單處辦,確保工單快速高效處置,有人管、有人抓,避免職責真空。」陳文強介紹,截至目前,儋州市營商環境建設局已辦結直通聯辦工單超1.5萬件,辦結率超過99.78%,實際參評滿意率超過98.34%。 為更好地對工作流程進行「查漏補缺」,儋州市營商環境建設局還定期梳理「辦不成事清單」,明確事項、原因、責任單位及協調路徑,確保每個環節的「出發點」都有「落腳點」,由相應層級的責任人跟進解決。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戴瑤 記者 任明超來源:中國青年報
上海8月4日電(範宇斌 任曉慧)在近日舉辦的2025年上海市民文化節江南民歌大賽決賽上,飽含深情的歌聲演繹著江南文化的詩意與韻味,也為傳統民歌藝術注入新時代活力。民盟盟員、上海市群眾藝術館創作部音樂指導宋頻平受邀擔任賽事評委,同時她也是「江南民歌」創、培、演孵化基地項目負責人,持續不斷為江南民歌輸送新鮮血液。 2007年,宋頻平在沈傳薪、馬莉莉等民盟盟員藝術家的推薦下加入民盟,此後始終在文化領域深耕不輟,在江南民歌的傳承路上刻下深深的民盟烙印。 她說:「我們完全可以把江南民歌作為一個切入口,深入挖掘源頭,提煉其中的本土音樂元素、語言,甚至這一方水土的精神品格,用這些元素進行創作,把民間歌曲變成當代人喜聞樂見、具有當代審美價值、藝術價值的音樂作品。」 2025年上海市民文化節江南民歌大賽決賽現場。 受訪者供圖 民歌傳承的實踐者 宋頻平的民歌之路始於上海音樂學院,師從民盟盟員、中國民族聲樂教育家、歌唱家鞠秀芳。鞠秀芳對歌曲潤腔的嚴格要求,讓宋頻平意識到民歌的「魂」根植於地域文化中。 「鞠老師教我的《茉莉花》在蘇北方言中,『茉莉』發音更偏向『mè lì』而不是『mò lì』,這一個字加一點方言的語調,整個曲子色彩更鮮明了。再比如歌曲《太湖美》第一句的兩個『美』字,如果完全照譜子唱,第二個『美』字的音如不加以改變,很可能被人聽成『太湖妹』。為了正腔,我把第二個『美』字唱成『來咪哆』。經過這樣的處理和潤飾,既把字音唱正了,又能使得演唱更加生動、傳神。」 宋頻平曾經走訪過一些民歌傳承人,有的甚至都不識字,但卻能精準指出她歌詞唱得不對。她意識到,真正的民歌一定根植於土地,是耳濡目染中自然而然迸發出的聲音,流傳在家家戶戶。 2013年,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鎮舉辦「上海市民藝術大課堂」——宋頻平走進基層個人專場音樂會。她原本認為觀眾會更偏愛耳熟能詳的晚會歌曲,沒想到恰恰是《太湖美》《紫竹調》這樣的江南民歌引發雷鳴掌聲。 演出結束後,一位觀眾洋洋灑灑寫了兩頁紙的表揚信。信中寫道:「這些鄉音讓我想起小時候的弄堂。」這場經歷讓她堅定了傳承民歌的信念。此後,她帶著江南民歌走進上海郊區,致力於煥發民歌新的活力。 「這些曲子那麼好,但是現在大部分都是『養在深閨無人識』的狀態。」在宋頻平看來,民歌不是凝固的歷史,而是流動的生活。 江南民歌演唱現場。 受訪者供圖 激活民歌的現代生命力 「改編民歌需要改編者具備非常深厚的音樂功底,否則激發不出民歌的生命力。」談及江南民歌的現代轉化,以編曲人彭程改編的《潮水娘娘》為例,宋頻平介紹說,這首改編自上海崇明山歌的作品,將傳統旋律以世界音樂風格的手法進行表現,經歌唱家龔琳娜翻唱後引發高度關注。「彭程通過對民歌和現代配器的理解,仿佛『舊瓶裝新酒』,成功打造出帶有民歌元素的流行音樂作品。」宋頻平解釋道。 2020年,在宋頻平的推動下,上海市群眾藝術館牽頭成立了「江南民歌」創、培、演孵化基地,並聯合上海音樂學院專家教授與上海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構建起傳統民歌保護與創新的系統性平臺。上述基地以「原生態保護、次生態改編、新生態創作」為脈絡,通過田野採風、學術研討和創作實踐,探索民歌的現代轉化路徑。 近年來,宋頻平作為項目負責人,組織作曲家、專家學者深入上海郊區多地的非遺傳承現場,或是記錄即興拖腔的韻律,或是嘗試將勞動號子的節奏融入現代音樂的創作。 宋頻平說:「只有親身感受方言的韻味,才能抓住民歌的精髓。」 江南民歌演唱現場。 受訪者供圖 「燭光行動」用音樂傳遞溫暖 「民盟平等包容的氛圍讓我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宋頻平熱心民盟盟務工作,多次參加民盟上海市委會組織的培訓班和社會服務活動,更是連續三年參與「農村教育燭光行動」,赴貴州畢節教授聲樂培訓課程,為當地師生帶去專業指導。 在畢節一所中學裡,有個女孩子令宋頻平印象深刻。這個因嗓音沙啞而被同學嘲笑的女孩問:「老師我很喜歡唱歌,可是我嗓子是這樣的,我唱不了。」宋頻平鼓勵她:「你想唱就可以做到。如果你相信我的話,我帶你試試。」周圍的同學都笑她,宋頻平帶著她從基礎發聲練起,從C調開始唱《茉莉花》,一點點調整歌唱氣息、狀態,最終唱到原曲的F調,成功完成一整首歌。 一曲唱罷,這個女孩激動地抱著宋頻平哭泣:「太感謝您能讓我唱出聲音了!」周圍的同學和老師也十分感動。溫暖通過音樂得以傳遞,宋頻平在這一刻體會到「燭光行動」的初衷。 近年來,宋頻平還策劃了多場「四史」教育音樂黨課,用《映山紅》《黃河大合唱》等經典作品串聯中國共產黨史脈絡。在新疆澤普的一次演出中,她以交響樂《紅旗頌》開場,雄渾旋律與戈壁星空交織,令人動容。她說:「音樂能跨越語言,喚起共同的情感記憶。」 宋頻平將青春全部投入到江南民歌的傳承與推廣中,還總想著再多做一點:「我輩之力即使微薄,也終不負韶華、不負師恩。」 採訪結束時,她輕聲哼起《茉莉花》——那是她的老師逐字打磨的版本,每個轉音都浸染著江南的晨曦與暮色。(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8672
34
2025-11-17 02:41
81935
64
2025-11-17 02:41
62178
98
2025-11-17 02:41
21593
75
2025-11-17 02:41
21938
97
2025-11-17 02:41
65287
53
2025-11-17 02:41
74253
96
2025-11-17 02:41
25918
92
2025-11-17 02:41
56139
63
2025-11-17 02:41
39465
97
2025-11-17 02:41
78246
53
2025-11-17 02:41
26591
83
2025-11-17 02:41
42796
58
2025-11-17 02:41
12549
83
2025-11-17 02:41
86924
34
2025-11-17 02:41
73614
31
2025-11-17 02:41
39761
64
2025-11-17 02:41
79856
86
2025-11-17 02:41
39482
43
2025-11-17 02:41
46132
38
2025-11-17 02:41
62795
59
2025-11-17 02:41
97368
49
2025-11-17 02:41
57648
39
2025-11-17 02:41
45279
21
2025-11-17 02:41
84213
23
2025-11-17 02:41
16325
94
2025-11-17 02:41
81524
83
2025-11-17 02:41
82376
83
2025-11-17 02:41
68527
62
2025-11-17 02:41
21864
34
2025-11-17 02:41
37591
26
2025-11-17 02:41
24867
57
2025-11-17 02:41
87163
78
2025-11-17 02:41
91527
89
2025-11-17 02:41
23849
32
2025-11-17 02:41
19685
74
2025-11-17 02:41
61758
25
2025-11-17 02:41
19435
84
2025-11-17 02:41
75268
36
2025-11-17 02:41
92136
28
2025-11-17 02:41
87645
76
2025-11-17 02:41
34521
78
2025-11-17 02:41
48126
96
2025-11-17 02:41
56497
65
2025-11-17 02:41
21748
94
2025-11-17 02:41
28356
78
2025-11-17 02:41
36275
35
2025-11-17 02:41
29654
37
2025-11-17 02:41
16543
81
2025-11-17 02:41
69458
15
2025-11-17 02:41
52314
93
2025-11-17 02:41
13297
94
2025-11-17 02:41
45618
43
2025-11-17 02:41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直播软件下载 |
| 桃鹿直播 | |
| 奇秀直播 | 仙凡直播 |
| 嗨球直播 | |
| 柚子直播 | 妖精直播 |
| 橘子直播 | |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飞速直播 |
| 樱花直播nba | |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免费直播 |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花瓣直播 |
| 9.1樱花ppt网站大片 | |
| 月夜直播 | 看b站a8直播 |
| 魅影视频 | |
| 极速直播 | 黑白直播体育 |
| 大鱼直播 | |
| 成人抖阴 | 大鱼直播 |
| 密桃直播 | |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 樱桃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