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蘭州8月8日電(記者王冰雅、尚傑)8月7日18時起,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遭遇短時強降雨,引發山洪災害。截至8日18時50分,災害已造成10人遇難、33人失聯。8日晚,甘肅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蘭州榆中縣山洪災害受災情況和搶險進展。甘肅省氣象局副局長陶建紅介紹,本次榆中縣大暴雨天氣,降水量較大的地方在榆中縣南部的8個鄉鎮。興隆山、城關、小康營3個氣象觀測站突破2002年建站以來日降水極值,其中,興隆山氣象觀測站在15小時的降雨量達到全年的56%,為榆中縣歷史罕見,破壞性極大。榆中縣城關鎮、馬坡鄉、小康營鄉、夏官營鎮、新營鎮5個鄉鎮受災嚴重。其中,公路損毀102公裡,橋梁損毀5座,14個行政村道路阻斷;7條供電線路受損,停電影響3個鄉鎮37個村;114個基站中斷,1萬多群眾通信受阻。人飲工程、河道堤防工程受損嚴重,影響2.4萬人正常飲水。此外,農作物受災3620畝,3萬餘人受災,2540餘間房屋受損。災害發生後,甘肅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省委主要領導第一時間奔赴受災現場組織開展救援搶險救災工作。目前已投入救援力量2700多人,出動車輛機械980臺次,準備應急物資8530件(套)。武警、消防等力量從S104榆中段城關鎮峽口、新營鎮至馬坡鄉段村級道路、S104阿幹鎮3個方向徒步深入受災最重、交通阻斷的馬坡鄉馬蓮灘村、舊莊溝村等重點受災區域。據甘肅省消防救援總隊副總隊長張生華介紹,目前已累計救出被困群眾443人,搜救工作仍在緊張進行中。人員搜救和道路搶修工作仍在繼續。有關部門正加快搶修剩餘電網線路和通信行動網路基站,力爭8月10日前恢復電力、通信。目前,受降雨影響停運的7條電網線路已修復2條,中斷的67個通信行動網路基站已修復37個。本輪強降水主要集中在南部山區,受災中心區域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地勢地形複雜、群眾居住分散,加之基礎設施癱瘓,給夜間救援帶來了極大困難。榆中縣委書記崔峰巍介紹,通過徵用酒店、設置集中安置點等方式,累計轉移安置群眾9828人。同時,當地第一時間調配帳篷、棉被、摺疊床等物資3000多套,設立臨時安置點,確保受災群眾有安全住所和基本生活用具,並已調配供應充足的食物和水等生活必需品。醫療救助方面,組織37輛救護車和200餘名醫護人員趕赴一線,在縣醫院、中醫院、縣婦幼保健院儲備床位734張,確保受災群眾得到及時救治和健康檢查。氣象部門預報,未來10天榆中以多云為主,其中9日至10日有分散性陣雨或小雨;12日和14日有陣雨或小雨。甘肅省氣象局提示,8月中下旬,甘肅省仍然處於副熱帶高壓邊緣,隴東南等地區具有高溫高溼氣象條件,為暴雨、強對流多發時段。《光明日報》(2025年08月09日 03版)[ 責編:邢彬 ]
「剛剛香港浸會大學呂海濤教授分享了如何藉助人工智慧,幫助發現藥物靶點。」近日,在2025京港澳青年科學家大會上,香港科技大學研究副教授韓偉聽完主旨演講,便立刻聯想到自己的研究領域:「我們已經合成了很多的新材料,卻未必完全清楚真正適用的方向,人工智慧或許可以提供新的啟發。」 在這個匯聚了人工智慧、生物醫藥、量子通信、未來航天、新能源等多個前沿領域的「交流場」上,200餘位青年科學家齊聚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一次次燃起「跨界火花」,架起了科研與產業、人才與項目之間的橋梁。 此次活動的主題是「同心攜手 向新而行」,人工智慧成了連接不同學科的「通用語言」。不少與會的青年科研人員表示,AI不僅提升了科研效率,也幫助他們突破原有的學科邊界,開啟更加融合與開放的研究路徑。 「AI在科研中的廣泛應用,某種程度上革新了我們的科研思維。」香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助理教授王鵬長期做葉綠體研究,他介紹,「以往,我們只能小規模地分析葉綠體中某些蛋白與其他代謝通路的相互作用;而現在可以一次性輸入3000多個蛋白數據,通過AI來自動配對,得到一個葉綠體層面的蛋白相互作用的全貌。」 除了方法上的革新,人工智慧也推動著青年科學家們把目光投向「硬科技」前沿。「仿生智能技術是一條新賽道。」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郭雷指出,仿生智能可以催生前沿科學發現,克服現有的類腦智能局限性,更好實現人工智慧技術領域的國際領跑。 「這個方向特別需要跨學科的融合,以及從基礎理論到關鍵技術,再到公司應用的全面創新,以及複合型的青年人才。」郭雷說道。 如何培養出更多具備跨界能力的青年科研人才?也是本次大會關注的話題。「目前,我們已經和內地科研單位開展了多項合作,包括科研項目對接、人才交流、學生聯合培養。」王鵬提到:「這不僅有助於技術上的互通互補,也加強了兩地人文層面的交流。」 當下,這種「雙向奔赴」的合作正在不斷深化。大會現場,京港澳三地29個優質合作項目集中簽約;當天正式成立的「京港澳新質生產力發展服務團」,將常態化服務三地科創項目與人才成長;同步啟動的「北京市港澳創新中心」也將聚焦科技企業孵化、成果轉化、跨境標準共建,打造京港澳科創資源落地「第一站」。 在韓偉看來,這是非常好的契機。他說,香港有良好的科研基礎和創新能力,內地擁有大科學裝置等「國之重器」和廣闊的市場,通過與內地在科研項目、平臺資源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可以為青年科研人員提供更多實踐機會和發展空間。 澳門大學副校長莫啟明在採訪中介紹,學校近年來在中醫藥領域取得了積極進展,正在橫琴新校區加快部署,探索中醫藥與西醫協同發展的新方向,「我們希望把握好『一國兩制』的優勢,積極參與國家中醫藥的科技創新與推廣,為中醫藥『走出去』貢獻澳門的力量。」(完)(《中國新聞》報劉益伶報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91854
13
2025-10-26 14:57
87629
61
2025-10-26 14:57
46192
46
2025-10-26 14:57
42851
38
2025-10-26 14:57
49562
58
2025-10-26 14:57
82946
51
2025-10-26 14:57
24867
82
2025-10-26 14:57
25918
63
2025-10-26 14:57
28597
81
2025-10-26 14:57
29648
63
2025-10-26 14:57
89621
76
2025-10-26 14:57
62749
12
2025-10-26 14:57
32516
97
2025-10-26 14:57
32496
46
2025-10-26 14:57
69578
73
2025-10-26 14:57
73495
45
2025-10-26 14:57
74295
37
2025-10-26 14:57
81397
68
2025-10-26 14:57
92653
12
2025-10-26 14:57
86325
27
2025-10-26 14:57
73569
95
2025-10-26 14:57
54678
29
2025-10-26 14:57
72546
67
2025-10-26 14:57
51368
56
2025-10-26 14:57
16823
56
2025-10-26 14:57
24369
82
2025-10-26 14:57
96841
57
2025-10-26 14:57
48725
89
2025-10-26 14:57
28139
85
2025-10-26 14:57
31562
21
2025-10-26 14:57
17639
18
2025-10-26 14:57
96473
84
2025-10-26 14:57
18635
32
2025-10-26 14:57
74125
92
2025-10-26 14:57
14732
13
2025-10-26 14:57
24763
12
2025-10-26 14:57
68734
72
2025-10-26 14:57
83425
91
2025-10-26 14:57
68314
58
2025-10-26 14:57
45821
54
2025-10-26 14:57
67125
97
2025-10-26 14:57
37591
97
2025-10-26 14:57
37259
37
2025-10-26 14:57
95437
25
2025-10-26 14:57
79624
81
2025-10-26 14:57
89264
13
2025-10-26 14:57
15746
63
2025-10-26 14:57
28413
42
2025-10-26 14:57
54136
68
2025-10-26 14:57
64318
41
2025-10-26 14:57
61478
98
2025-10-26 14:57
71296
91
2025-10-26 14:57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春雨直播 |
| sky直播 | |
| 红桃直播 | 黄播 |
| 大鱼直播 | |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成人免费直播 |
| 名模直播 | |
| 伊人app | 巧克力直播 |
| 桃鹿直播 | |
| 蜜疯直播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 樱桃直播 | |
| 魅影5.3直播 | 凤凰网直播 |
| 心跳直播 | |
| 樱桃直播 | 魅影视频 |
| 四季直播 | |
| 橙色直播 | 西瓜直播 |
| 仙凡直播 | |
| 少妇免费直播 | 青稞直播 |
| 大鱼直播 | |
| 小妲己直播 | 小k直播姬 |
| 蜜桃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