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8月6日電(記者 孫婷婷 祁建月)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臺灣光復80周年。8月6日,「且看鷹隼出風塵」——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80周年圖文展開幕式在山東濟南舉行。 「且看鷹隼出風塵」——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80周年圖文展開幕式現場。孫婷婷 攝 山東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鄧雲鋒指出,此次圖文展以大量的歷史資料再現了臺灣同胞長達半個世紀反抗殖民統治的英勇鬥爭,展現了兩岸同胞共同書寫的抗戰史詩。「我們要銘記抗戰歷史,凝聚思想共識,攜手同心、並肩同行,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要站穩中華文化方向,堅定中華文化自信,傳承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民心相親;要進一步深化交流合作,推動魯臺融合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山東省臺灣同胞聯誼會會長林紅霞表示,舉辦圖文展是對歷史的回顧,也是對先烈的緬懷,更彰顯兩岸休戚與共、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屬性,讓臺灣同胞尤其是青年一代,了解更多兩岸歷史文化連接,喚醒共同歷史與情感記憶,增進對民族歷史的共同認知,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濟南市委統戰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王國順表示,舉辦這次圖文展,既是為了回顧歷史、紀念先烈,也是為了立足當前、邁向未來。濟南作為中國北方經濟大省山東省的省會,始終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把深化濟臺融合作為使命擔當,全力構建「三位一體」工作新格局,搭建兩岸融合發展的廣闊舞臺。 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理事長林銘聰介紹說,在臺灣光復80周年這一歷史節點,以圖文展形式再現臺灣長達50年的反抗殖民統治與抗戰歷程,讓那段歲月中凝聚的偉大精神再次呈現,喚起更多人對國家尊嚴的珍視與對民族的熱愛。「外敵入侵時,臺灣同胞與大陸同胞同心抗敵,無數家族為此付出了慘烈代價,犧牲了生命。勝利來之不易,是無數志士先烈用熱血換來的,我們要加倍珍惜當下的和平。」 此次圖文展共分為中華文化與臺胞家族、從「移民」到「遺民」、鐵蹄下的家園、英雄四起挽沉淪、並肩抗日洪波曲、寶島重光振家聲6個部分。其中,並肩抗日洪波曲部分展示的是霧峰林家、兩岸丘家、佳冬蕭家等眾多臺胞家族秉承愛國愛鄉光榮傳統,用堅決的抗日行動動搖了殖民當局的反動統治。 據悉,本次圖文展由山東省臺灣同胞聯誼會、濟南市臺灣同胞聯誼會與中共濟南市濟陽區委、濟陽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並得到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及上海市臺聯的支持。(完)
新華社北京8月5日電 題:加力穩外資!我國全力打造全球投資強「磁場」 新華社記者謝希瑤、周蕊 外資,聯通國內國際,對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複雜嚴峻的國際經貿環境下,我國吸引外資交出亮眼答卷——「十四五」以來,累計吸收外資超7000億美元,提前半年完成目標,新設外資企業比「十三五」期間多出2.5萬家。 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面對經濟全球化深度調整,我國全力打造全球投資強「磁場」,以全方位、多維度的戰略優勢為跨國公司構築投資熱土。 外商加碼投資 折射中國市場強磁力 今年以來,首家外商獨資三級綜合醫院在天津開診,歐洲空中巴士公司等外資企業獲批增值電信業務擴大開放試點,拜耳、輝瑞、阿斯利康等跨國醫藥企業紛紛入駐北京醫藥創新公園…… 面對不確定性增多的外部環境,中國市場持續釋放「磁吸效應」: 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0014家,同比增長11.7%。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累計新設外資企業22.9萬家,比「十三五」期間增加了2.5萬家。 畢馬威在《2025年宏觀經濟十大趨勢展望》中強調,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和消費市場潛力,是外資持續加碼的核心動力。許多跨國公司表示,中國是跨國投資「理想、安全、有為」的目的地,是「確定性的綠洲和投資熱土」。 從著力抓好「四穩」,到出臺「穩外資20條」;從制定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到實施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若干措施……我國打出穩外資政策「組合拳」。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潘圓圓說,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改變。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完備高效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持續優化的創新環境,為跨國公司投資中國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條件和土壤,穩外資依然具備堅實基礎。 引資結構優化 世界工廠疊加創新樞紐 7億元人民幣升級改造廣州生產基地,4億元人民幣升級數位化智能化基礎設施;5億元人民幣升級遍布全國的100多家體驗館體驗店……深耕中國市場30年,安利自前年起啟動為期5年、金額達21億元人民幣的在華投資計劃。 「安利過去4年實現年均複合增長率7%,中國是增長最快最好的市場。」安利(中國)總裁餘放說,安利將持續深耕中國市場,不斷強化中國作為安利全球的供應鏈樞紐、創新源發地及戰略增長引擎的地位。 外資企業不僅在中國市場獲得可觀回報,更深度融入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十四五」以來,中國引資結構變化尤為顯著—— 今年上半年,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1278.7億元人民幣,其中,電子商務服務業、化學藥品製造業、航空太空飛行器及設備製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127.1%、53%、36.2%、17.7%。2024年,高技術產業引資佔比達到34.6%,較2020年提升6個百分點。 7月11日,上海新認定的30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15家外資研發中心獲頒證書。同時,56個外商投資項目籤約,投資總額約36.8億美元,涉及生物醫藥、時尚消費品、金融、汽車、商務服務等重點領域,以及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新賽道。 「我們將重點發力跨境電商以及康養領域。」保赫曼(上海)貿易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劉玄說,紮根上海20多年來,企業見證了中國的開放決心,中國區總部的成立將助力企業更好推出創新業務模式。 商務部研究院發布的《跨國公司在中國》報告顯示,2013至2023年,跨國公司在華研發經費增長達86.5%。跨國公司與中國的投資合作已由「市場導向型」「成本導向型」延伸至「創新驅動型」。 大門越開越大 持續釋放政策效應 上海南翼的金山區,豐田汽車獨資設立的雷克薩斯純電動汽車及電池的研發生產公司項目建設正酣,從籤約落地到開工建設僅2個多月。 金山區為項目「量體裁衣」,創新推出「專班式服務」「鏈式化保障」等舉措,折射中國營商環境的「速度和溫度」。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持續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條目,製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已全部「清零」;推動擴大電信、醫療領域的開放試點,穩妥有序擴大教育、文化領域自主開放;累計制定、修訂、廢止法規文件500多部;建立外資企業圓桌會議制度,建立各級外資工作專班…… 無論風雲變幻,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外資來華之路越拓越寬。 日前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上,美國參展企業數量同比增長15%,繼續位列境外參展商之首,其中,六成為世界500強企業。 開放合作是歷史潮流,互利共贏是人心所向。今年上半年,東協地區實際對華投資增長8.8%,瑞士、日本、英國、德國、韓國實際對華投資分別增長68.6%、59.1%、37.6%、6.3%、2.7%。 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中國正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高質量發展,必將為世界帶來更多合作共贏新機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咪咕直播 | 曼城直播 |
魅影直播视频 |
仙凡直播 | 心跳直播 |
极速直播 |
夜魅直播 | 趣爱直播 |
雪梨直播 |
小妲己直播 | 魅影9.1直播 |
荔枝直播 |
五楼直播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黄播 |
黄瓜直播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樱花直播 |
魅影视频 | 青草直播 |
优直播 |
荔枝网直播 | 魅影9.1直播 |
小妲己直播 |
魅影视频 | 凤凰网直播 |
糖果直播 |
黑白直播 | 雨燕直播 |
9.1樱花ppt网站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