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8月5日電 (記者 朱晨曦)一場持續五天四夜的桌球盛宴於7月30日至8月3日在東京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580多位桌球小將匯集東京,比拼技藝、交流情感。前奧運桌球冠軍韋晴光、日本前國家隊選手福原愛、日本名將張本智和親臨現場為小運動員們加油助威、深入交流。 本次系列活動的主環節——2025年「海絲泉州杯」中日青少年桌球友好交流賽於8月2日至3日在東京舉行。本次賽事分為不同年齡組別,設個人單打與團體賽兩個項目,參賽選手年齡從6歲至18歲不等。他們齊聚一堂,以球會友,呈現出一場高水平的乒壇「未來之星」對話。 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在8月2日舉行的開幕式上,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公使銜參贊陳諍、日本桌球協會常務理事宮崎義仁、著名桌球運動員張本智和、中日國際桌球交流賽組織委員會負責人李雋等嘉賓出席並致辭。他們一致表示,希望以中日「桌球外交」的傳統為紐帶,讓更多青少年在運動中結識朋友、理解彼此、共築未來。 為了讓各地的青少年球員們能更深入地交流與學習,主辦單位還於7月30日至8月1日在蝴蝶公司訓練場舉辦了為期三天的精英訓練營,30名海外球員和數十名日本本土球員共同參與其中。在訓練營期間,1988年漢城奧運會桌球男子雙打冠軍韋晴光為小球員們舉行了講座,細緻入微地講解了腳步移動、擰拉、銜接等桌球關鍵技術。小球員們則通過分組循環賽和淘汰賽進行熱身,為接下來的友好交流賽調整出最佳的競技狀態。 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8月3日晚,主辦方為參賽選手們在東京池袋準備了一場溫馨而熱烈的交流晚宴。福原愛在現場分享了自己學習桌球的心得以及赴中國學習訓練的美好往事,令在場青少年深受啟發。大賽組委會還為大賽中表現優異的球員頒發了「公平競爭」「優秀選手」「多才多藝」「精神文明」等多個獎項。 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據悉,本次系列活動旨在通過桌球運動搭建友誼橋梁,增進中日及世界各國和地區青少年間的友誼與交流。活動由中日國際桌球交流賽組織委員會主辦,並獲得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文化處、日本桌球協會、中國桌球協會和東京都北區政府等多方支持。組委會表示,今後將把該賽事打造為常態化交流平臺,持續推動中日青少年間的人文交流與體育合作。(完)
西安8月10日電 題:從戲臺到「豎屏」 秦腔轉身成西安微短劇產業新亮點 作者 楊英琦 當戲臺上的彩腔慢板凝練成手機屏裡的驚鴻一「嗓」、彩繪臉譜化為素雅漢服下的眉目傳情、「短劇裡面居然聽到戲腔」的驚嘆撞上「秦腔一次大膽創新」的歡呼……西安三意社創作中心主任張崇學看著評論區裡秦腔老戲迷與「Z世代」新觀眾的罕見同框,指尖輕叩屏幕笑道:「藝術沒有邊界,是千變萬化的。」 作為秦腔經典劇目,《火焰駒》是百年秦腔劇社三意社的「看家戲」,早在1958年就作為秦腔電影風靡中國。時隔六十餘年,這部經典從銀幕到豎屏,再次成了秦腔開拓新路的「先鋒」。 「不少人都是短視頻的忠實用戶,年輕人更是對這類輕量化內容有著高關注度與接受度。」張崇學回憶道,「躲不開」海量短視頻的衝擊,他與同事靈機一動,「躲不過就加入,把百年老戲改個『輕巧身段』,說不定哪一聲就唱進年輕人心裡了」。 原版三小時的舞臺劇被濃縮為20段精華唱段,每段時長控制在40秒左右;打破傳統單線敘事,以「權謀主線+愛情支線」的複合結構重塑劇情;用面部特寫鏡頭替代傳統哭腔,強化情感衝擊——據此部微短劇導演陳淑玲介紹,為符合微短劇「短、平、快」的傳播特性,主創團隊在改編這部秦腔經典時,從藝術形式轉換、敘事節奏重構、年輕化表達等方面進行了創新探索。 由秦腔劇目《火焰駒》改編的微短劇拍攝現場。(受訪者供圖) 「我們將戲曲唱腔降調,削弱嘶吼感;配樂融合影視原聲,壓住秦腔中傳統樂器的刺耳;日常戲份改為接近念白的低吟。」該劇編劇劉戈兵向記者介紹,在強調沉浸感和生活化的微短劇裡,既要保留秦腔特色,又要新觀眾易於接受,主創團隊下了不少功夫,但大家都認為值得:「秦腔的『魂』在韻味,不在音量。」 不負創作團隊的期待,由秦腔經典劇目《火焰駒》改編的微短劇以豎屏形式上線。上線首日,該網絡平臺客戶端熱度值突破1300萬。 張崇學表示,「便利」是微短劇的最大特點。「年輕觀眾不用專門跑劇場,手機隨時看。兩三分鐘一個小故事,也符合當代青年看視頻的習慣。新觀眾先被輕鬆『種草』,才有可能深入了解傳統。」此外,微短劇的製作成本小、周期短,從籌備到拍攝結束只需一至兩個月。 微短劇拍攝現場,導演陳淑玲向演員「說戲」。(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西安微短劇產業蓬勃發展。《中國微短劇行業發展白皮書(2024)》顯示,全國每100部微短劇中約有60部誕生於西安。 「我們認為,要將這一新形式常態化發展,深厚的傳統文化元素是根基。它能賦予作品持久的生命力,避免潮流快速『退潮』。因此,推動經典戲曲等傳統文化與微短劇融合是必要的創新,也是實現內容多元化與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雙贏之路。」陝西西影數碼傳媒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劇集中心總製片人陳斌介紹,作為此部微短劇的製作方、出品方之一,該公司積極踐行「微短劇+文化內核」的創作思路,未來計劃持續深耕非遺傳承、鄉村振興等多元題材。 「秦腔的烈焰,燒穿的是傳統與當代的次元壁,更點燃了文化自信的火種。」劉戈兵認為,當百年戲文被「Z世代」的指尖喚醒、傳統文化在豎屏中煥發新生,文化傳承的主動權正從「搶救性保護」轉向「創造性徵服」。在他看來,傳統文化不會過時,只是在等待被這個時代重新點燃。(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牡丹直播 | 零点直播 |
tvn直播 |
花瓣直播 | 免费直播平台 |
b站刺激战场直播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红楼直播 |
黄播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大全 |
婬色直播 |
蜘蛛直播 | 抓饭直播 |
成人性做爰直播 |
夜月视频直播 | 绿茵直播 |
柚子直播 |
蜜疯直播 | 魅影直播间 |
直播软件下载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鲨鱼直播 |
深夜大秀直播app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茄子直播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黑白直播 |
快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