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許多遊客喜歡去山區避暑遊玩,不過汛期山區天氣陰晴不定,強降雨到來很容易發生山洪、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這些災害發生前都有哪些徵兆? 又該採取怎樣的避險措施? 專家提醒,夏季選擇進山遊玩的遊客,要提前了解沿途和目的地的天氣預報和預警信息,住宿或露營要選擇高地,注意收聽收看地質災害徵兆和預警響應信息。 應急管理部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科技委員會主任劉傳正介紹,留心觀察周邊環境,比如山坡、房屋是否出現裂縫、石塊掉落,是否有動物異常、樹木歪斜、泉水變渾、溝溪斷流或突然流量增大,甚至傳來轟隆隆的悶響聲等異常前兆現象。 遭遇山體滑坡或溝道泥石流時 如何應對? 當遭遇山體滑坡或溝道泥石流時: 首先要保持冷靜,迅速向滑坡泥石流方向的兩側高地逃離,不能沿滑坡移動或流動方向逃生; 當無法逃離時,應迅速抱住身邊的大樹等固定物體,或躲避在結實的障礙物下; 滑坡停止後,應繼續待在安全區域,不要返回災害區搜挖財物,避免二次遇險。 山洪逃生 牢記四個關鍵字 如果在山區遭遇了山洪,逃生要記住「快」「高」「避」「穩」四個關鍵字。 「快」 發現危險或接到預警信息,要毫不猶豫、立即撤離,不要在低洼處停留,不要試圖步行或駕車通過漫水的道路、橋梁,因為水勢隨時可能發生突變; 車輛如進水熄火無法啟動,要果斷棄車立即轉移。 「高」 若處於低洼地帶,應第一時間向屋頂、山坡、堅固的高層建築等地勢高的地方轉移; 切記應該向溪河溝谷兩側山坡或滑坡體的兩側高地方向移動,千萬不要順溪河溝谷上下遊、滑坡體的滑動方向逃生。 「避」 要遠離廣告牌、電線桿、路燈、圍牆、老舊房屋等,防止被衝倒砸傷或受到觸電傷害; 要避開陡坡等區域,避免突然發生垮塌; 要繞開樹木、雜物等漂浮物,避免被撞擊或捲入水中。 「穩」 如果被困要保持冷靜,及時利用通信設備求救,並尋找堅固物體固定身體,避免被洪水衝走; 如不慎落水,要儘量抓住身邊的樹枝、木板等漂浮物,儘可能向岸邊靠近。 (總臺央視記者 唐國榮)
香港8月8日電 題:「英雄含笑臥沙場」:香港抗戰老兵後人追述父輩血戰往昔 記者 戴夢嵐 一篇題為《英雄含笑臥沙場》的作文,曾被作為範文貼在香港香島中學牆壁上。文章的作者是抗戰勝利後回港求學的東江縱隊戰士吳柏松,文內記錄了他親歷的一場突圍戰。 那次戰鬥中,吳柏松所在的中隊被日軍包圍,一顆子彈擊中他身旁的中隊指導員,鮮血和腦漿噴濺到吳柏松身上。面對壓上來的敵人,吳柏松振臂高呼:「為指導員報仇!」他發起衝鋒,帶領幾十名戰士脫險。這場戰鬥後,吳柏松被任命為新的指導員。 近日,吳柏松之子、香港抗戰歷史研究會會長吳軍捷接受記者專訪,回憶起父輩的血戰往昔,他仍為東江縱隊戰士們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動容。吳軍捷表示,「我父親說『大家都是苦孩子,打仗時沒人把生死看得太重』。用他指導員的話講,『抗擊日寇,死了血都會發光!』」 7月24日,香港抗戰歷史研究會會長吳軍捷接受記者專訪。 記者 李志華 攝 除了與日軍作戰,東江縱隊還承擔過營救盟軍的任務。日軍佔領香港期間,曾強佔啟德機場作為空軍基地。1944年2月11日,美國「飛虎隊」飛行員克爾中尉駕駛戰機轟炸此處時,不幸被日軍擊中,他跳傘後降落在香港沙田觀音山。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小通訊員李石第一時間發現了他,並把他藏在一個山洞裡。之後,戰鬥英雄「劉黑仔」(原名劉錦進)等人護送克爾轉移,最終把他安全送到東江縱隊司令部。克爾回到廣西桂林後,向陳納德將軍報告獲救經過,促成美軍與東江縱隊合作。 幾十年後,這段歷史的餘音仍在迴響。克爾的兒子大衛來到中國,尋找父親當年的救命恩人。通過東江縱隊歷史研究會網站,大衛聯繫上吳軍捷,表達了希望重走營救路線的願望。 吳軍捷等東江縱隊戰士後代陪大衛前往,幾經周折終於找到那個山洞,大衛和家人在山洞裡駐足良久。他們還找到了李石,克爾口中那位「可愛的男孩」已年近九旬,住在老人院,病重不能說話。大衛和李石握手,兩人都流下了眼淚。 7月24日,香港抗戰歷史研究會會長吳軍捷展示克爾中尉之子大衛贈送的克爾中尉在「飛虎隊」工作期間的軍裝。 記者 李志華 攝 為了填補香港愛國主義教育的空白,吳軍捷2015年發起成立香港抗戰歷史研究會。研究會甫一成立,就在抗戰時期的戰場——啟德機場附近的觀塘海濱公園策劃了一場大型展覽,最受關注的展品是一架按1:1比例還原的「飛虎隊」P-40戰鬥機模型。通過這種「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講述抗戰歷史,展覽吸引數萬人次市民參觀。 吳軍捷說,香港淪陷期間,人口從約160萬銳減至60萬左右,除了被殺害的民眾,還有大量逃難的市民。英軍投降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堅持敵後武裝作戰,與盟軍展開合作,沉重打擊日本侵略者。「香港抗戰史是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素材。」 2015年11月,香港抗戰歷史研究會主辦的「飛虎歸來·維港記憶」香港抗戰歷史展在觀塘海濱公園舉行。圖為學生參觀按1:1比例仿製的「飛虎隊」P-40戰鬥機模型。 (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吳軍捷還不遺餘力推動香港抗戰遺址保護工作。他介紹,目前香港的東江縱隊抗戰遺址至少有二三十處,希望社會各界未來逐步推進保護與活化利用這些遺蹟,讓今天的年輕人在歷史現場感受80多年前那群熱血青年的戰鬥脈搏,更好理解香港抗戰是全民族抗戰的重要組成部分。(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直播软件下载 | 苹果直播 |
打开b站看直播 |
成人抖阴 | 杏仁直播 |
零七直播 |
色花堂直播 | 杏爱直播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咪咕直播 |
520直播 |
水仙直播 | 巧克力直播 |
零七直播 |
凤凰网直播 | 糖果直播 |
榴莲视频 |
深夜大秀直播app | 深夜直播 |
奇秀直播 |
黑白直播 | 就要直播 |
四季直播 |
月夜直播 | 糖果直播 |
婬色直播 |
比心直播 | 桃鹿直播 |
夜月直播www成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