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電 據應急管理部微信公眾號消息,8月7日以來,甘肅蘭州市榆中縣等地遭遇連續強降雨引發山洪災害,國家防總辦公室、應急管理部全力指導幫助甘肅開展人員搜救、搶險救援、通訊交通恢復等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針對性地做好防汛救災各項工作。 國家防總、國家防減救災委針對甘肅災害分別啟動防汛、救災四級應急響應,應急管理部啟動地質災害三級應急響應。應急管理部工作組已於8日晚抵達災害現場開展工作。 應急管理部緊急調派專業力量,千方百計搜救失聯人員。截至目前,已調派投入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840人、136車、16艘舟艇、7犬,搜尋到8名遇難人員,轉移疏散被困群眾443人;協調中國建築、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能建等中央企業工程搶險力量257人、56臺套裝備和8名搶險救援專家,中國安能救援力量230人、70臺套裝備,有序參與人員搜救、疏散轉移等任務。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調動4支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共97人,攜帶衛星指揮車、邊坡雷達、生命探測儀、排澇車、無人機等750餘臺套裝備赴現場開展搶險救援。 針對榆中縣部分村莊通信中斷的情況,工業和信息化部按照國家防總部署,調派通信運營商力量加快公網通信搶修,目前,榆中縣舊莊溝村、馬蓮灘村、上莊村、白家堡村公網通信基本恢復。同時,財政部、應急管理部向甘肅緊急預撥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6000萬元,支持做好應急搶險救援和受災群眾救助工作。國家防減救災委辦公室、應急管理部會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向災區調撥摺疊床、棉衣被、應急照明燈等中央救災物資1萬件,支持做好受災群眾緊急轉移安置和基本生活保障;協調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派出紅十字救援隊30人,賑濟救災物資1500餘件,協助開展群眾轉移安置工作。 近期極端天氣多發,國家防總辦公室、應急管理部點對點滾動調度強降雨落區,督促加強值班備勤、力量前置和應急準備,強化預報預警預測,突出郊區、山區、農村和重點區域部位風險隱患排查,對險情災情第一時間響應處置,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8月8日,國家防總辦公室發出通知,指導各地各有關部門進一步查缺補漏,針對性強化防汛抗洪重點措施。 目前,國家防總維持針對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山東、甘肅等省份的防汛四級應急響應,針對蘇皖鄂渝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派出工作組赴安徽、湖北一線指導協助防汛工作。國家防總辦公室北京、河北工作組持續在一線協助指導強降雨防範應對和退水期堤防巡查防守工作。
福建省閩清縣梅溪鎮橋東村保護古樹群 古村落裡有片「寶樹林」(古樹的故事) 腳下的古驛道青苔斑駁,跨過潺潺溪流,就進入了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縣梅溪鎮橋東村的古樹群。樟樹、楓香樹、油杉、馬尾松……高大的樹木依著地勢錯落挺立,或通直或虯曲。 這片古樹群佔地面積約34畝,有140多株樹木,其中認定為古樹的有21株,包括楓香樹、油杉、樟樹、桂花樹、馬尾松等多個樹種,平均樹齡150年,古樹形態各異、成群生長,於2022年入選「福建最美古樹群」。 「小時候我們就在這片林子裡玩耍,有的樹與樹之間掛著碗口粗的藤,我們就把它當鞦韆繩蕩著玩。」穿行在古樹群中,今年65歲的橋東村村民謝兆恆指著一株株古樹,如數家珍:「到了秋天,桂花樹就會飄香,別提多美了!」 與古樹群相伴相生的橋東村是中國傳統村落,保留著連片清代古厝,古樹群生長在這些古厝前後。橋東村黨支部書記謝其釗介紹,在古樹群前方有處古厝叫作寶樹堂,於是村民們把這片古樹群叫作「寶樹林」。「我們相信這片樹林都是『寶樹』,能為在這裡生活的人們帶來幸福。」謝其釗說。 上世紀80年代,文物專家王世襄曾來到橋東村,留下一個「適」字題刻。無論是古樹還是古厝,都適應著這方天地。「古樹依山而生,古厝也是依山而建。」中國文物學會會員曾江介紹,橋東村古厝因地制宜,坐東南、朝西北,多個院落串聯在一條中軸線上。一側坡度平緩,有大片梯田用於耕作,清晨陽光也可直照村落;另一側山地陡峭,樹木繁茂。此外,古厝背枕樹林,兩邊還有天然溪流,溪流周邊則是重重疊疊的青山。 適應自然,安居樂業。「古樹與古厝聯繫緊密,誰也離不開誰。」謝其釗說,長輩一直教導後輩,村裡無論怎麼發展,都要先考慮這片古樹群。「一定要保護好這片樹林」成為村民們的共識。 謝其釗還記得,2013年前後,有人來村裡找到不同村民,出高價想買走古樹群裡的桂花樹,大家都不肯答應。一天晚上,村裡老人發現,桂花樹旁停了不少外頭來的車。「怕是要來偷挖」,一聽這消息,村民們自發集結起來,輪流在村口守夜兩三個月。「我當時也守了兩三晚,守護好這片樹林是我們所有村民的心願。」謝其釗說。 如今,古樹群也有了更全面的守護。閩清縣林業局營林科科長吳齊凇介紹,閩清縣林業局為每株古樹都建立了檔案,詳細記錄古樹位置坐標、冠幅、胸徑、樹種、樹齡等信息,並將其推送給負責巡護的護林員,護林員在定期巡護古樹群時,除了查看古樹病蟲害情況以及周邊環境是否存在安全隱患等,還可以根據檔案信息比對古樹長勢情況,及時發現問題。「一旦發現問題,護林員就會迅速上報,我們會及時對古樹進行診斷,必要時採取復壯措施。」吳齊凇說。 此外,在通往古樹林的村道上也都安裝上了太陽能路燈與監控設備,便於管理與保護。 「利用好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也是對古樹的保護。」謝其釗介紹,橋東村建起了3.3公裡的登山道,每周末都有一兩百人來徒步登山或參加自然研學活動。「我們會更加努力聚集人氣,為遊客們講好古樹群和古村落的故事。」謝其釗說。 本報記者 施 鈺 《人民日報》(2025年08月04日 第 14 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87491
64
2025-11-17 21:39
65327
54
2025-11-17 21:39
85631
18
2025-11-17 21:39
14295
79
2025-11-17 21:39
46132
92
2025-11-17 21:39
29153
14
2025-11-17 21:39
84631
41
2025-11-17 21:39
13827
23
2025-11-17 21:39
75142
29
2025-11-17 21:39
68173
64
2025-11-17 21:39
97345
91
2025-11-17 21:39
92563
27
2025-11-17 21:39
31874
27
2025-11-17 21:39
34578
25
2025-11-17 21:39
28945
79
2025-11-17 21:39
17264
21
2025-11-17 21:39
12849
16
2025-11-17 21:39
78419
97
2025-11-17 21:39
21783
93
2025-11-17 21:39
34815
86
2025-11-17 21:39
57681
91
2025-11-17 21:39
89154
16
2025-11-17 21:39
36147
84
2025-11-17 21:39
85271
24
2025-11-17 21:39
86521
67
2025-11-17 21:39
74693
19
2025-11-17 21:39
26748
53
2025-11-17 21:39
37415
83
2025-11-17 21:39
39248
79
2025-11-17 21:39
76312
93
2025-11-17 21:39
83475
74
2025-11-17 21:39
19658
74
2025-11-17 21:39
27653
65
2025-11-17 21:39
96248
14
2025-11-17 21:39
21987
78
2025-11-17 21:39
63178
31
2025-11-17 21:39
41683
78
2025-11-17 21:39
74183
93
2025-11-17 21:39
65329
15
2025-11-17 21:39
31586
83
2025-11-17 21:39
85491
13
2025-11-17 21:39
65724
42
2025-11-17 21:39
14653
48
2025-11-17 21:39
39874
38
2025-11-17 21:39
75693
18
2025-11-17 21:39
16853
48
2025-11-17 21:39
97134
69
2025-11-17 21:39
27894
28
2025-11-17 21:39
84372
67
2025-11-17 21:39
35194
51
2025-11-17 21:39
76829
59
2025-11-17 21:39
79542
24
2025-11-17 21:39
97154
46
2025-11-17 21:39
| 婬色直播 | 黑白直播体育 |
| 河豚直播 | |
| 九球直播 | 巧克力直播 |
| 快猫 | |
| 杏爱直播 | 秀色直播 |
| 蜜糖直播 | |
| 魅影看b站直播 | 樱桃直播 |
| 飞速直播 | |
| 抓饭直播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 小猫咪视频 | |
| 魅影看b站直播 | 柚子直播 |
| 魅影5.3直播 | |
| sky直播 | 花间直播 |
| 阴桃直播 | |
| 魅影5.3直播 | 零点直播 |
| 魅影直播 | |
| 少妇免费直播 | 伊人app |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
| 韩国直播 | 杏爱直播 |
| 小草莓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