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8月8日電 (記者 韓帥南)「這次雲臺會以及臺商在雲南的考察活動,都為促進臺灣與雲南的經貿合作搭建了平臺。我們臺商也希望能通過兩岸經貿合作的加強,增進兩岸一家親的感情。」8日,臺商廖振勇接受採訪時如是說。 7日至8日,在第13屆雲臺會舉辦期間,昆明臺商產業園投資考察活動舉行。30位臺商深入位於昆明的雲南滇中新區、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雲南昆明石林臺灣農民創業園等地考察、尋覓商機。 8月7日,臺商考察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記者 韓帥南 攝 雲南滇中新區是國務院2015年9月批覆的第15個國家級新區,按產業分類為臨空先進位造業區、航空現代服務業區、未來交通科學城片區。在這裡,臺商細緻了解中關村電子城科技產業園、新材料產業園、生物醫藥產業園等特色園區。 滇中新區優越的空間區位讓不少臺商留下深刻印象,區內不僅有昆明長水國際機場,還連通便利的高速路網、城市骨幹路網及鐵路網。首次到訪雲南的臺商吳勝紘說,透過雲南不斷優化的交通條件,就能看到當地持續向好的發展趨勢。考察結束後,他將留在雲南拜訪客戶,繼續對雲南進行深入了解。 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是滬滇兩地共建的科技園區,分別被上海市和雲南省定位為滬滇產業協作的龍頭項目和示範項目。園區內,正在火熱建設的昆明臺灣青年創業園吸引臺商們的目光。 「我們將致力於為臺灣青年提供創業就業機遇,並為兩岸創業青年牽線搭橋。」昆明臺灣青年創業園負責人、臺商陳啟展介紹。考察現場,多位臺商迫不及待地對陳啟展進行諮詢,洽談合作。 8月8日,臺商了解中醫藥文化。記者 韓帥南 攝 在雲南昆明石林臺灣農民創業園,臺商們了解了這裡的中醫藥產業、康養度假產業等。在臺灣從事大健康行業的洪金灼重點關注了雲南醫藥大健康領域。 「雲南的氣候、資源等條件都非常利於醫藥大健康和文旅產業發展,而這些都與我從事的領域相關。」洪金灼表示,雲南的營商環境也非常吸引他,他正在對相關行業的投資進行評估。 「以前我在臺灣讀到小說《天龍八部》裡對雲南的描寫時就對這裡非常嚮往,這次活動讓我對雲南的投資環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廖振勇說,他希望能結合自身優勢,通過雲臺會平臺加強臺灣與雲南之間的經貿交流與合作。 第13屆雲臺會由雲南省人民政府和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辦,吸引來自兩岸的政要、商界精英、專家學者、知名人士等450餘人(其中臺灣嘉賓300餘人)參加。(完)
鄭州8月7日電 題:為什麼一位漢學家執著於「搶救」瀕危文字? ——專訪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教授白樂桑 記者 闞力 語言文字記錄了人類的歷史和生活。目前,全世界正在使用的語言約有七千種。隨著數字智能技術的到來,部分語言文字逐漸邊緣化,走向瀕危。同時,數智技術也為保護它們提供了新手段。近日,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教授白樂桑就如何運用數智技術保護瀕危文字等話題接受「東西問」專訪。 2025年4月21日,「甲骨溯源·國風雅韻」專題展在河南安陽中國文字博物館開幕。圖為甲骨文青銅組雕展品。 記者 闞力 攝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記者:不少文字已傳承千百年,為何會逐漸走向瀕危? 白樂桑:我們應該認識到,每一種語言文字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每一種語言文字都是人類財富。瀕危文字目前尚無統一標準,相比語言來說,文字更容易界定瀕危標準。 「聽說讀寫」是傳承語言文字的重要方式。語言文字走向瀕危的因素有很多,如其使用範圍、使用群體的「聽說讀寫」能力等,大多數語言文字走向瀕危就是因為沒有人使用了。 隨著電子產品興起,「聽說讀寫」慢慢發展成了「聽說讀打(字)」。學生用鍵盤替代手寫,雖減輕書包重量、提高效率,但也可能導致「提筆忘字」。 我認為,應該在文字手寫能力方面做個調查,掌握大家的文字手寫能力,在基礎教育階段要讓孩子們堅持文字聽寫訓練。因為相較於字母文字,漢字的結構比較複雜、特殊,當下中國年輕人大多使用漢語拼音輸入法,將拼音轉化成文字輸入到電子產品中,如此一來,就會出現「提筆忘字」的文字手寫能力弱化現象。字母文字便不存在這種情況,無論是手寫還是使用輸入法,都是同一種字母,所以你不會忘記它長什麼樣。 文字的使用範圍也影響著它的傳承。譬如,中國西南滇、川、藏交界地區的納西族所使用的文字——東巴文,被譽為「世界上最後一種活著的象形文字」,總共約有1400個單字。目前,能夠認識、使用這些東巴文的納西族人越來越少,他們會用東巴文簡易記事、記帳、寫信和寫對聯等,也會將東巴文作為學漢語的注音符號使用。 2024年6月30日,由瑞士、奧地利、西班牙3個國家組成的旅行商踩線考察團走進中國雲南省麗江市。圖為歐洲旅行商學寫東巴文。 記者 黃興鴻 攝 記者:您為何提出深度開發中國瀕危語言文字資源的構想? 白樂桑:我來自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曾在中國留學學習中文。2017年,我到中國交流時提出由北京語言大學、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瑞士日內瓦大學三方合作,共同對東巴文資源進行深度開發,以慕課形式向世界傳播東巴文。 了解東巴文的瀕危狀況後,我們團隊創造性地以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方式,讓來自全球的愛好者了解、學習東巴文字和納西文化,達到保護這一珍貴語言文化遺產的目的。 我們此前研究發現,若想科學有效地保護東巴文等世界瀕危語言文字資源,就需要系統性地開展資源記錄、保存、開發、利用、研究等工作,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尤其是人工智慧技術,且要注意將以人為本與技術創新有機結合。 「東巴文啟蒙慕課」是通過漢語、英語、法語、德語四種語言教學和在線傳播的便捷性,快速覆蓋世界各地的學習者。2023年在法國正式上線後全面鋪開,首期便有80個國家和地區的超2000名學習者進行註冊學習。 我其實不懂納西語,這一構想完全是出於中文教育教學經歷和對漢字的濃厚興趣,而具有大眾性的慕課恰是傳播語言、文字最好的形式之一。我們之前做過中文慕課,取得不錯的傳播效果,但是相較於中文這一國際性語言、文字,東巴文還是太過於小眾。經過一段時間探索,我們發現慕課同樣可以有效緩解東巴文瀕危狀況,便先做了300個與納西文化相關的東巴文字。 2025年3月9日,雲南麗江正值納西族傳統節日三多節,非遺傳承人和鈞與旅居麗江的民眾開展東巴文化交流活動。 發 顧一航 攝 記者:慕課模式對人類語言文字和文化遺產保護有何意義? 白樂桑:慕課本身具有當代教育的特性和重要性。2016年,我們團隊研發上線了中文啟蒙慕課,第一年的七周課程全部免費,由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技術部門支持。上線後我發現,有來自104個國家和地區的學員註冊它,由此,我真正明白了,慕課(MOOC)第一個字母「M」的涵義就是「massive」(大眾性的、大規模的)。 近些年,我還在關注滿語。滿族在中國少數民族中的人口數量不少,我了解到如今會說滿語的人甚少。 研究數據表明,大約每兩周就會有一種語言消失,如果有幾萬人甚至幾十萬人在學習、使用一種瀕危語言文字,或許將會緩解當下這種語言文字的瀕危狀況。譬如學習、註冊慕課的人數,有時會超過一種瀕危語言文字的原始使用人數,我確信慕課能在維護瀕危語言文字方面起到挽救作用。(完) 受訪者簡介: 白樂桑。受訪者供圖 白樂桑(Jo l Bellassen),法國知名漢學家、漢語教育專家,巴黎東方語言文化大學教授、首任法國教育部漢語總督學、法國漢語教師協會創始人及首任會長,曾任世界漢語教學學會副會長、歐洲漢語教學協會會長。出版《法國漢語教育研究》《跨文化漢語教育學》《滾雪球學漢語》《中國語言文字啟蒙》等40多部著作及教材,發表學術文章100餘篇。2003年,榮獲中國政府頒發的「中國語言文化友誼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青柠直播 | 心跳直播 |
零点直播 |
红杏直播 | 青稞直播 |
莲花直播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蝶恋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比心直播 | 大鱼直播 |
韩国直播 |
富贵直播 | 69美女直播 |
奇秀直播 |
现场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优直播 |
深夜直播 | 花蝴蝶app直播 |
魅影直播视频 |
奇秀直播 | 妲己直播 |
魅影直播游客免登录 |
蜜桃app | 快猫 |
桃花app |
花间直播 | 贵妃直播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