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8月10日電 (石啟立 記者 劉錫菊)9日,哈爾濱市南崗區花園街歷史文化街區正式開園。這片承載著哈爾濱「東方小巴黎」記憶的百年建築群落,完成了從「沉睡老建築」到「文旅新地標」的華麗蛻變,以歷史與現代交融、歐陸風情與時尚生活共生的全新面貌,成為冰城文旅發展的又一亮點。 花園街歷史文化街區的核心「黃房子」建築群落始建於1900年代,建築整體為磚木結構承重體系,屬於獨立式房屋,每戶門前自帶門鬥、大門和小柵欄。外牆一律塗成黃色,牆體足有兩磚半之厚,雙坡式屋頂,冬暖夏涼,曾是哈爾濱歐陸風情的重要縮影。歲月流轉中,這片建築逐漸褪去光彩,一度成為被遺忘的角落。改造過程始終堅持「保護優先、活化利用」原則,既嚴格保留建築歷史原貌,又巧妙注入現代生活元素。 開園當天,街區內人頭攢動,各類特色活動同步上演,吸引了大批市民遊客前來體驗。休閒廣場上的復古老爺車展示區成為熱門打卡點,不少市民駐足拍照,感受復古風情;復古電話亭、童話花園、啤酒桶等多個拍照點位前人流不斷,孩子們圍著巨型玫瑰熊嬉笑打鬧,年輕人則在鏡頭前定格美好瞬間。 街區內人頭攢動,各類特色活動同步上演。南崗區委宣傳部 供圖 秋林洋行露臺上的音樂會奏響悠揚旋律,與馬迭爾精釀啤酒館啤酒桶舞臺的文藝演出遙相呼應,「老街樂隊」的精彩表演贏得陣陣掌聲;主題巡遊引發互動熱潮,演員們身著特色服飾與遊客熱情互動,讓整個街區充滿歡聲笑語。藝術繪畫寫生區和「黃房子」攝影展區裡,不少市民駐足欣賞,感受歷史與藝術的碰撞,有繪畫愛好者表示:「在這裡既能描摹老建築的韻味,又能捕捉新時代的氣息,是藝術創作的好素材。」 俄式麵包的麥香、咖啡的醇香、紅酒的醇厚瀰漫街巷。不少遊客手持美食,在百年建築間品味獨特風情。「早就聽說這裡要開園,今天一來果然沒讓人失望,既能感受老建築的韻味,又能享受現代消費的便利,太適合帶家人來逛逛了。」市民張先生的話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 遊人拍照留念。南崗區委宣傳部 供圖 花園街歷史文化街區的啟幕,不僅為市民提供了一個集文化體驗、休閒消費於一體的新空間,更構建起連接歷史與現代、融合歐陸風情與時尚生活的文旅新場景,為老建築活化利用提供了可借鑑的範例。 南崗區花園街歷史文化街區活化利用專班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區將持續優化街區運營,結合季節特點和市民需求,豐富文化活動和消費業態,深化文旅融合,讓這片煥發新生的百年街區成為展現冰城獨特魅力的亮眼名片,為城市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完)
讓群眾共享辦賽成果 世運會入蜀 煙火氣更足(世運會近距離) 7月26日,世界運動會歷史上首次火炬傳遞在四川成都、德陽、眉山三地舉行。在三星堆博物館,2025年第十二屆世界運動會首棒火炬手黃張嘉洋高擎火炬「竹夢」穩步向前。120棒火炬手、6個傳遞點位,串聯起三星堆、金沙遺址、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武侯祠等巴蜀文化地標。 8月3日,成都世運會運動員村開村,成都正式開啟「世運時間」。 8月7日至17日,成都世運會將舉行,將有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多名運動員相聚蓉城。目前,27個競賽場館已全部交付。 這是繼成都大學生運動會後我國西部地區再次舉辦大型國際綜合賽事。賽場之外,世運熱潮席捲全城,帶動城市蓬勃發展。 招募近萬名賽會志願者,設置500餘個服務站點 7月28日上午9時,成都興隆湖畔,槳葉翻轉,水珠四濺。賽道上,8人座龍舟公開組200米比賽率先鳴笛開賽,6條龍舟如離弦之箭劈開粼粼波光,裁判員通過無線電實時通報賽況。 「這次測試賽覆蓋競賽組織、禮賓接待、醫療保障等12個業務領域。我們測試了從檢錄、下水到頒獎的完整流程,重點測試龍舟200米和500米賽項起航碼頭的輪換效率。」場館負責人介紹,經過測試,輪換時間控制在5分鐘內,達到預期標準。 場館應急響應能力是測試賽的重點任務之一。在「龍舟側翻人員落水」演練中,救生艇30秒抵達事發點,醫療組隨即在碼頭完成模擬急救與轉運銜接,全程控制在水上救援的黃金時間內。 成都世運會四川天府新區賽區,設興隆湖湖濱賽場、興隆湖沙灘場館中心和天府公園3個賽場,涉及龍舟、皮划艇馬拉松、沙灘手球等8個項目比賽。與其他賽區不同,天府新區賽區場館依託戶外公園、公開水域進行改建臨設,並在草地、沙灘等自然場地開賽。「公園城市」與「體育賽事」有機結合,充分展現世運會戶外項目的魅力。 與此同時,與興隆湖相距60公裡的簡陽文體中心遊泳館,一款泳池清潔機器人正在作業。 專業競賽對水質要求高,維護賽事級泳池,遠比日常清潔複雜。「池壁與水線區域是傳統清潔方式的盲區,深水區水流循環相對較弱,汙垢沉積速度更快,還會加速設備老化。」場館運維人員介紹,引入泳池清潔機器人,通過設定夜間定時清潔程序,機器人能夠自主完成池底、池壁及水線區域的全面清潔。 隨著世運會腳步臨近,各種助力賽事的「黑科技」紛紛亮相。「小吒」機器人踩著風火輪當嚮導、能舞善跳的機器人擔任啦啦隊隊員、智能清掃車靈活穿梭……20餘款「四川造」科技產品已進駐世運村。 「我們將以飽滿的精神面貌迎接全球來賓。」成都世運會賽會志願者胡可正加緊排練,為開幕式做準備。目前,成都世運會已招募近萬名賽會志願者,設置500餘個城市志願服務站點。「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更多人領略成都的風採。」胡可說。 成都已新建改造體育公園77個,建設社區運動角407個、天府綠道新空間830處 夏日炎炎、蟬鳴聲聲,漫步在成都錦江區白樺林路錦江賦小遊園,處處都是溫馨景色。而此前,這裡還是一塊荒地。 「環境更好了,運動氛圍更濃了,我們現在每天都來這裡走一走。」說起家門口的變化,市民韓阿姨的臉上洋溢著笑容。 在世運會籌辦過程中,「以賽營城」理念持續深入,城市綠化提升等專項工程與世運會籌備工作同步推進。 在華陽街道錦江綠道左岸,兩處空地被改造為市民休閒運動場地。弧形廊架草木蔥蘢,桌球臺整齊排開,不少球友正在揮拍切磋。旁邊的兒童遊樂區,滑梯、攀爬架等設施受到孩子們歡迎。 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改造特意融入了運動元素,滿足了市民的健身休閒需求。 「以世運會為契機,四川加大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力度,打造『家門口的運動空間』。」成都世運會組委會副主席、四川省副省長楊興平介紹,2024年,四川省人均體育場地面積較2022年提升了27%。 立交橋下的輪滑俱樂部、公園裡的健身綠道、口袋綠地上的羽毛球場……城市裡新增不少運動場所。據了解,目前成都已新建改造體育公園77個,建設社區運動角407個、天府綠道新空間830處。 街頭巷尾,世運會氛圍濃厚。今年以來,世運會項目進校園、進社區等推廣活動火熱開展,覆蓋人群超百萬。「趣迎世運」全民運動會、「跟著賽事去旅行」等活動陸續舉行,掀起體育熱潮。通過辦賽,成都營城、興業、惠民,努力實現體育賽事與城市發展的同頻共振,讓群眾共享辦賽成果。 今年上半年,成都已舉辦國際、全國性賽事38項,體育消費總規模預計達410億元 「之前來成都主要是為了吃火鍋、看熊貓,現在不一樣了,每年還會規劃一兩次看球的行程。」上海遊客老陳是足球迷,今年「五一」假期,他和朋友在鳳凰山體育公園觀看了成都蓉城主場對陣上海申花的中超聯賽,「過足了癮。」 鳳凰山體育公園曾是成都大運會的主要場館之一,如今已成為成都市民休閒生活的重要打卡地。許多賽事和演出活動在這裡進行,形成新的消費業態。據統計,僅2024年,這裡舉辦各類活動200餘場,超過140萬人次觀賽、觀演,帶動相關消費快速增長。 一場賽事撬動一座城。從大運會到世運會,體育產業的勃勃生機融入成都的發展脈絡。2024年,成都舉辦了羽毛球湯尤杯、國際乒聯混合團體世界盃、霹靂舞世錦賽等大型體育賽事80餘項;2025年上半年,已舉辦國際、全國性賽事38項。加速擦亮「世界賽事名城」品牌。今年上半年,預計成都體育消費總規模達410億元,同比增長9%;體育產業總規模達740億元,同比增長8%。 「2023年,成都大運會帶動旅遊消費126億元,起到了擴消費、促發展的重要作用。這次世運會同樣吸引大量觀眾,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4000多名運動員,這也是我們『營城、興業、惠民』的一次重要機遇。」楊興平說。 圍繞世運會,成都不斷打造「賽事+」新場景。今年暑期,成都推出100個精品消費新場景,覆蓋鄉村微度假、古鎮潮玩等領域,「老成都新玩法」,推動賽事流量不斷轉化為經濟增量。 以世運會為契機,川渝聯動更加緊密。 兩地從文旅入手,拉開合作新幕。川渝兩地將首次聯合推出「城市夜經濟嘉年華」,探索發展票根經濟,著力放大成都世運會入境消費效應,打造「國際範·巴蜀韻」。促進成渝一小時經濟圈成為一小時消費圈,世運會將帶來重要機遇。 「希望更多具有成渝雙城特點的消費場景實現優勢互補、整體推廣、整體成勢,輻射帶動周邊更大區域,讓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群眾。」成都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說。 運動無限,氣象萬千。煙火裡的幸福成都,正展現出奮進之姿,這場與世運會的雙向奔赴,必將奏響友誼與夢想的動人樂章。 人民日報 本報記者 季 芳 遊 儀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夜魅直播 | 蜜桃视频 |
奇秀直播 |
阴桃直播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蝴蝶直播 |
妲己直播 | 富贵直播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b站刺激战场直播 | 魅影5.3直播 |
色花堂直播 |
小草莓直播 | 名模直播 |
红杏直播 |
520直播 | 红桃直播 |
小草莓直播 |
橙色直播 | 花间直播 |
桔子直播 |
伊人app | 贵妃直播 |
心跳直播 |
黄瓜直播 | 蝴蝶直播 |
桔子直播 |
love直播 | 雪梨直播 |
春雨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