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8月8日電 (梁婷 金翰麟)由湖北交投集團投資建設的武漢至松滋高速公路(簡稱武松高速)仙桃至洪湖段8日零時正式通車,進一步完善湖北高速路網與長江經濟帶骨幹交通結構。 武松高速仙桃至洪湖段正式通車。(無人機圖片)陳文 攝 武松高速是湖北省「九縱五橫三環」高速公路網的關鍵聯絡線,由武漢段、仙桃至洪湖段、萬全至監利段、監利至江陵段、江陵至松滋段(含觀音寺長江大橋)等五段高速組成,線路總長約222公裡。 武松高速仙桃至洪湖段全長47.975公裡,總投資達100.39億元。線路起於仙桃市西流河鎮,止於洪湖市萬全鎮,其中仙桃段36.466公裡採用6車道標準建設、洪湖段11.509公裡為4車道標準建設,設計速度均為120公裡/小時。 武松高速仙桃至洪湖段正式通車。(無人機圖片)陳文 攝 為保障車輛通行便利,武松高速仙桃至洪湖段共設有西流河收費站、彭場收費站、楊林尾收費站和洪湖北收費站。其中,彭場收費站設計車道數為4進6出,西流河收費站、楊林尾收費站和洪湖北收費站設計車道數均為3進3出,可有效提升車輛通行效率。此外,還設有西流河服務區1處,為過往車輛和司乘人員提供休憩、補給等服務。 武松高速仙桃至洪湖段彭場收費站。陳文 攝 該路段各收費站均採用「鋼結構窄道」設計,「智慧雲收費機器人+智慧雲倉」代替部分人工值守收費亭。通過集約化智能體設備自助、雲坐席遠程協控以及智能化後臺賦能,實現信息共享與資源整合,為過往司乘提供更準確、高效、安全的收費服務,實現少人、無人智能化運營。 當前正值旅遊旺季,公眾可從彭場收費站快速到達沔陽小鎮、沔城風景區等景點,體驗萬畝排湖的水鄉風情,品嘗沔陽三蒸、九味桌盒等特色小吃。 同時,武松高速仙桃至洪湖段項目通車後,可改善仙桃市東南部與洪湖市中北部地區的交通條件。沿線分布眾多經濟發展重鎮與特色產業區域,如全國非織造布製品名鎮彭場鎮、洪湖北水產產業強鎮黃家口鎮等,將藉助交通便利推動產業升級、促進區域間經濟協同發展。(完)
昆明8月5日電 題:雲南鋦瓷匠人巧手再造 令瑕品煥新出彩 作者 黃興鴻 冮夢迪 張馨怡 「下鑽要穩,這不僅是修復,更是延續器物的生命。」4日,在雲南昆明瑞鼎軒鋦匠坊,58歲的付忠華悉心指導來自西安的14歲男孩侯蘇喆。看到將一枚枚小鋦釘嵌入瓷杯鋦孔,原本破碎的杯子修復後變得更美觀,侯蘇喆稱要用心學習並傳承好歷經數千年的鋦瓷技藝。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這句話就來自鋦瓷行當。」付忠華介紹,鋦瓷伴隨土陶產生而誕生,有數千年歷史。《清明上河圖》中有鋦匠街頭作業的場景,足以說明這項技藝在當時已成熟流行。 8月4日,付忠華(右)指導侯蘇喆(左)鋦瓷。黃興鴻 攝 付忠華稱,在陶、瓷使用過程中,難免會造成破碎、開裂、缺角等情況發生。中國匠人們發明了「金剛鑽」和「鋦釘」,總結出鋦瓷技藝,繼而產生了鋦補修復陶瓷這一行當。傳統鋦瓷多用鐵、銅等金屬製作鋦釘,「鋦活秀」中還會用到金、銀等貴金屬。他會結合器物紋理設計圖式,鋦上饕餮紋、書法、花、鳥等圖案,讓修復後的器物更具美感。 付忠華可謂出生鋦瓷世家,其祖輩明末帶著鋦瓷技藝從南京搬遷至地處中國西南的雲南生活。他從小耳濡目染,並掌握了該項技藝。 不過,年輕時的付忠華並未專注鋦瓷,其先後涉足餐飲、茶葉、翡翠、汽修等20餘個行業。2002年,他開始做茶葉生意,一位茶友的兩個茶壺摔壞,經他妙手一鋦,原本已瑕的壺更具美感。此後,不少朋友都慕名而來請他鋦茶壺、茶杯等。看到鋦瓷仍受市場歡迎,2007年,付忠華全身心投入鋦瓷,併到中國多省對鋦瓷展開深入調研。 2015年,付忠華首創「玉鋦」技藝,將翡翠、黃龍玉、南紅瑪瑙等特色玉石作為鋦補材料,結合器皿色彩與用戶需求進行個性化雕琢,在保障實用功能的同時,增加其藝術性。此外,將青銅文化融入鋦瓷文化,讓兩種優秀的傳統文化相得益彰。他的多件作品在比賽中獲獎;作品《殘貼》被中國工藝美術博物館永久收藏。 8月4日,鋦上銀和銅圖案的建盞。黃興鴻 攝 「鋦瓷,是對器物的再創造,除了細心耐心,還要精心設計,這樣的鋦瓷才具有靈魂。」付忠華稱,他的客戶普遍中國各地,其每年要鋦逾500件器物,其中三成是完好的,客戶想要的是錦上添花,讓器物更具藝術價值。 侯蘇喆因好奇摔碎的碗是否可以復原,上網尋求答案了解到鋦瓷文化並結識付忠華,專程利用暑假到昆明學藝。經過3天學習,他對鋦瓷技藝產生濃厚興趣,表示要拜付忠華為師。 鋦瓷技藝是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付忠華是該項目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截至目前,付忠華已培養出50餘名徒弟,其中4人獲評區級代表性傳承人、1人獲評雲南省工藝美術大師、7人獲評雲南省民間工藝大師、4人獲評雲南鋦瓷工藝大師。他計劃70歲前徒弟達200人,讓技藝火種持續傳遞。 8月4日,付忠華的部分「玉鋦」作品。黃興鴻 攝 付忠華稱,雲南這片熱土,為其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及素材。下一步,將在鋦瓷中融入古滇青銅文化、瓦貓文化等,並著手與建水紫陶、宜興紫砂的大師聯名推出玉鋦茶器,讓鋦瓷技藝成為激活其他傳統產業的文化密碼,提高產品附加值。 為推動鋦瓷文化的系統性傳播和技藝傳承,付忠華計劃在昆明成立鋦瓷博物館,展示300餘件明代以來的鋦瓷精品,並開展相關研學活動。 「我將不斷提升鋦瓷技藝,讓鋦瓷在新時代綻放『瑕品煥新、文化生輝』的獨特光彩。」付忠華如是說。(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伊对免费下载 | 樱桃直播 |
趣爱直播 |
绿茵直播 | 柚子直播 |
曼城直播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成人性做爰直播 |
四季直播 |
橘子直播 | 花儿直播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快猫 |
直播软件下载 |
色花堂直播 | 浪花直播 |
鲍鱼直播 |
直播软件下载 | 青柠直播 |
九球直播 |
橘子直播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鲨鱼直播 |
小草莓直播 | 牡丹直播 |
抓饭直播 |
成人免费直播 | 花间直播 |
杏仁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