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8月8日電 (艾慶龍 高展)「差池上舟楫,杳窕入雲漢。」杜甫行舟嘉陵江徽縣段留下的詩句,勾勒出這片峽谷往昔的熱鬧圖景。而同在這片土地,李白筆下「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的青泥嶺也在徽縣南境,道出了嘉陵江周邊蜀道的艱險。一靜一動間,早已將這片山水的靈秀與崎嶇刻入歷史。 近日,沿著新修的道路來到甘肅省隴南市徽縣,跟著詩句走進月亮峽,10公裡的路程已不再是往昔的險峻模樣。龜溪潺潺流淌,廊亭依水而建,彎月景觀前不時有遊客駐足拍照,曾經難行的路段如今架起了親水平臺,幾位旅客望著江景閒談。 當地村民說,路通了,景也串起來了,來的人一年比一年多。不遠處的田河村,1277米的繞行新路讓進出的車輛不再擁堵,5畝生態停車場裡,掛著陝、甘、川等地牌照的私家車整齊停放,很難想像這裡曾因停車難讓不少遊客遺憾折返。 圖為甘肅省隴南市徽縣田河村千年銀杏樹。(資料圖)高瓊 攝 田河村的千年銀杏樹下,更是一派生機。「銀杏夢谷」民宿的火鍋集市廣場上,升騰的熱氣伴著陣陣香氣,遊客品嘗著當地特色火鍋,聊著沿途見聞。獨棟別院式民宿前,新人依偎在銀杏樹下拍攝婚紗照。 樹下的空地上,村民們擺著小攤,銀杏果點心、自釀的土酒擺了滿滿一排,旁邊的非遺體驗區裡,孩子們跟著手藝人學做竹編,不時傳出歡快的笑聲。這種「高端民宿+農家風味+非遺互動」的組合,不僅讓遊客玩得盡興,也讓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13公裡長的嘉陵江漂流河道上,不時傳來陣陣吶喊。一艘艘橡皮艇順著蜿蜒的河道而下,兩岸的青山飛速後退,遊客們在驚險與愜意中感受著山水之樂。岸邊工作人員說,每到周末和節假日,漂流項目都要提前預約。 圖為嘉陵江徽縣段。(資料圖)高瓊 攝 這僅是當地文旅活力的一個縮影,「一月一活動」的安排讓景區四季都有看點,「銀杏杯」和美鄉村籃球邀請賽上,村民與遊客組隊比拼,賽場外的農特產品攤位也被圍得滿滿當當,單場活動就帶動銷售超10萬元;短視頻大賽裡,網友們鏡頭下的銀杏林、漂流河、古村落,讓更多人知道了這個藏在嘉陵江岸畔的好去處。 數據見證著變化:2025年一季度,徽縣旅遊人數達75.5萬人次,旅遊花費4.028億元,同比增幅均接近29%。但發展中遇到的難題也曾讓人犯難,景區網絡信號弱,遊客發個視頻都要四處找信號,如今田河村完成網絡擴容,走到哪兒都是滿格信號;隧道照明不足,夜間行車讓人心裡發慌,現在照明方案已定,施工隊即將進場;宣傳方式單一、留宿遊客統計不準,通過短視頻大賽和與多部門合作規範登記,這些問題也在逐步解決。 傍晚時分,嘉陵古鎮的建設工地上依舊機器轟鳴。按照規劃,這裡將與三國文化展示館一同,把當地的歷史故事講給更多人聽。遠處,漂流的號子漸漸平息,民宿裡亮起燈光,千年銀杏的葉子在風中輕輕作響。(完)
青海共和8月9日電 題:青海共和沙珠玉治沙記:黃沙變綠洲 記者 李江寧 站在青海共和縣沙珠玉治沙區遠望,一片綠色林帶牢牢守在龍羊峽水庫西北邊。這是「三北」工程多年治理的結果——樹木「鎖住」了移動的沙丘,耐旱植物紮根沙地,讓黃沙變綠洲。 「小時候聽爺爺說,這裡到處是流動沙丘,老百姓種地時,早上撒在地裡的種子,中午就被風吹走了。」今年48歲的趙雪彬是青海省治沙試驗站的副站長,也是第三代治沙人。講起沙珠玉地區的「前世今生」,趙雪彬兒時那些被風沙肆虐的記憶也再次浮現眼前。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沙珠玉地區是黃河上遊風沙危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這裡曾流傳著一句俗語:「在這裡種活一棵樹比養活一個孩子還要難。」彼時,沙珠玉既無「珠」更無「玉」。 圖為沙珠玉鄉治沙現場。薛蒂 攝 1958年,飽受風沙之苦的沙珠玉地區建立起共和縣防風治沙林場。1982年改制為青海省治沙試驗站,2000年後由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直屬管理。 建站之初,趙雪彬的祖父趙文軒與其餘6名建設者從全國各地奔赴沙珠玉地區,成為第一代治沙人。那時沒有機械,人背驢馱運樹苗。他們在這片沙土上摸索著育苗的法子,試驗著造林的技術。二十多年過去,終於在沙地上豎起了一道生態屏障。 「那時我在讀小學,爺爺會帶著我一起去治沙現場種樹,他有一根扁擔,挑著兩桶水,小心翼翼地給樹苗澆水,到了冬天,還會用沙土或草把育好的苗子蓋好越冬。」趙雪彬回憶道。 1979年,趙文軒的兒子趙士學接過了父親手中的接力棒,成了第二代治沙人,苦心鑽研沙珠玉的農田林網建設和治沙試驗。1997年,趙雪彬循著爺爺和父親的足跡,成了第三代治沙人。 圖為沙珠玉鄉治沙現場。薛蒂 攝 「從小看著爺爺和父親在這裡治沙,看著沙珠玉一點點的變化,我也想為這裡出份力,不讓祖輩和父輩的心血付諸東流。」趙雪彬說,爺爺和父親退休後,還會時不時來到沙珠玉探望,「『一座流動沙丘都沒有了,真好。』這是父親退休後來到沙珠玉地區時最常說的一句話。」 昔日的滾滾黃沙,今朝已化作連綿綠浪。當年種下的幼苗在沙海中倔強紮根,終成百裡林海。風沙收斂了脾氣——沙塵天氣越來越少,雨水也越來越眷顧這片土地。 「老一輩為治沙而治沙,而現在治沙不光要把沙治住,還要做好生物措施,讓它恢復到自然地生長的那種狀態。」趙雪彬說。 如今的沙珠玉,荒漠化土地面積11.7萬畝,佔全鄉總面積的數值從1956年的90.28%減至12.3%,實現了由「沙逼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根本性轉變,成為鑲嵌於青藏高原的「明珠美玉」。(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8927
61
2025-11-01 11:28
93726
12
2025-11-01 11:28
61278
45
2025-11-01 11:28
94286
45
2025-11-01 11:28
38726
31
2025-11-01 11:28
25841
21
2025-11-01 11:28
58236
53
2025-11-01 11:28
14359
87
2025-11-01 11:28
42785
65
2025-11-01 11:28
48762
97
2025-11-01 11:28
95167
38
2025-11-01 11:28
23197
37
2025-11-01 11:28
57468
85
2025-11-01 11:28
48729
78
2025-11-01 11:28
19867
76
2025-11-01 11:28
28971
58
2025-11-01 11:28
73856
69
2025-11-01 11:28
76128
54
2025-11-01 11:28
64895
86
2025-11-01 11:28
38745
17
2025-11-01 11:28
61327
63
2025-11-01 11:28
91678
91
2025-11-01 11:28
23716
42
2025-11-01 11:28
91782
81
2025-11-01 11:28
25641
56
2025-11-01 11:28
98517
58
2025-11-01 11:28
83592
27
2025-11-01 11:28
76814
92
2025-11-01 11:28
89126
81
2025-11-01 11:28
27591
45
2025-11-01 11:28
34962
72
2025-11-01 11:28
53197
15
2025-11-01 11:28
21657
97
2025-11-01 11:28
95281
81
2025-11-01 11:28
84396
39
2025-11-01 11:28
49231
59
2025-11-01 11:28
65492
91
2025-11-01 11:28
47251
74
2025-11-01 11:28
53671
46
2025-11-01 11:28
57869
93
2025-11-01 11:28
72389
89
2025-11-01 11:28
68423
95
2025-11-01 11:28
21375
89
2025-11-01 11:28
31546
71
2025-11-01 11:28
71925
51
2025-11-01 11:28
48315
21
2025-11-01 11:28
47293
79
2025-11-01 11:28
91683
36
2025-11-01 11:28
21438
74
2025-11-01 11:28
29654
56
2025-11-01 11:28
12675
35
2025-11-01 11:28
96754
26
2025-11-01 11:28
82536
67
2025-11-01 11:28
| 现场直播 | 抓饭直播 |
| 小草莓直播 | |
| 名模直播 | 零点直播 |
| 蝴蝶直播 | |
| 妖精直播 | 魅影5.3直播 |
| 暖暖直播 | |
| 桔子直播 | 就要直播 |
| 桃鹿直播 | |
| 小妲己直播 | 飞速直播 |
| 花瓣直播 | |
| 花椒直播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 极速直播 | |
| 美女直播 | 花儿直播 |
| 苹果直播 | |
| 花儿直播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
| 秀色直播 | 魅影直播 |
| 茄子直播 | |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 荔枝网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