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白沙8月11日電 (記者 王曉斌)品過白沙香茗,再親手植下新綠。8月10日,參與2025年海南自貿港「逐浪計劃」暑期實習活動(下稱「逐浪計劃」)的港澳大學生,在白沙黎族自治縣體驗了一場融合茶文化與生態實踐的活動。有學生感言,此舉不僅栽下茶樹,更是種下了一份「常回來看看」的念想。 8月10日,參與2025年海南自貿港「逐浪計劃」暑期實習活動的港澳大學生,在白沙黎族自治縣種茶樹。記者 駱雲飛 攝 當天,學生們首先探訪了白沙茶園小鎮的萬畝生態茶園。這片茶園坐落於一處獨特的地質遺蹟之上——約7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形成的隕石坑。如今,常人難尋隕石撞擊蹤跡,但直徑數公裡的隕石坑已演化為連綿坡地。隕石撞擊形成的特殊環境,結合優良茶樹品種及傳統制茶工藝,共同塑造了白沙綠茶等產品獨特的品質魅力。 海南白沙隕石坑茶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餘隆洋介紹,海南熱帶雨林氣候賦予了白沙綠茶鮮明的特質,「其滋味回甘顯著,香氣馥鬱,區別於其他產區。」 餘隆洋說,為提升產業附加值,公司近年積極研發新產品,如速溶茶、茶多酚提取物等,並探索對接新式茶飲市場,拓寬銷售渠道,有效促進了當地茶農增收。 8月10日,白沙黎族自治縣萬畝茶園。記者 駱雲飛 攝 白沙茶博園是白沙縣著力打造的「茶旅融合」示範項目,在原有薄沙茶廠基礎上,整合建設了「知茶園」、「茶香廊」及體驗茶園等設施,集茶文化展示、科普教育、觀光休閒功能於一體。園內引種海南大葉、雀舌、金觀音等百餘種優良茶樹,景觀雅致。 在白沙茶博園,港澳大學生們了解茶葉加工流程,品鑑現場衝泡的白沙綠茶與紅茶。在茶博園前的空地上,工作人員指導港澳大學生們揮鍬培土,親手栽下一株株茶樹苗。 8月10日,參與2025年海南自貿港「逐浪計劃」暑期實習活動的港澳大學生,在白沙黎族自治縣觀看工作人員手工制茶。記者 駱雲飛 攝 福州大學香港學生李承熹通過「逐浪計劃」,在海南白沙農場集團有限公司完成了為期一個月的實習。這是李承熹第一次深入了解到「一口茶」背後的制茶流程,「整個複雜工序令人印象深刻」。種下一棵茶樹,也讓李承熹覺得自己與白沙多了一層連結,「這棵茶樹讓我覺得自己在這邊留下了自己來過的痕跡,很有成就感」。李承熹說,自己種下了「常回來看看」的念想。(完)
泉州8月7日電 題:踏歌而行數千裡,內蒙古烏蘭牧騎赴泉州開「藝術派對」 記者 奧藍 「有朋自遠方來嘛!這個道理我懂!這些飲料請你們喝,我不要錢。」在蟳埔村演出間隙買水時的一幕小插曲,讓楊壯津津樂道。 這幾日,「北疆文化絲路行」錫林郭勒盟·泉州市兩地文化交流活動在福建省泉州開展,錫林郭勒盟烏蘭牧騎隊員的「快閃巡演」是重頭戲之一。楊壯是此行的文旅推薦官,也是活動的臨時主持人。 烏蘭牧騎,蒙語意為「紅色的嫩芽」,是活躍在內蒙古廣大農村牧區的紅色文化工作隊。公開材料顯示,自1957年首支烏蘭牧騎成立以來,一代代烏蘭牧騎隊員以天為幕布、以地為舞臺,聚焦現實題材,累計創作演出1.3萬多個節目,累計行程130多萬公裡。內蒙古118.3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如今活躍著75支烏蘭牧騎,錫林郭勒盟烏蘭牧騎就是其中之一。 連續3日來,烏蘭牧騎隊員們演出十餘場,商業街、廣場大舞臺、景區、博物館……處處是舞臺,表演曲目都是在內蒙古家喻戶曉的作品,馬頭琴雙人奏《萬馬奔騰》、舞蹈《頂碗舞》、蒙古族長調作品《走馬》、呼麥版本的《四歲的海柳馬》…… 圖為表演現場。記者 奧藍 攝 這也是一場藝術的盛宴。馬頭琴音樂、呼麥、長調,隊員們身上穿著的蒙古族服飾,都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在內蒙古草原上傳承千年。 「這次帶來的節目都是精心編排的,希望用這種輕鬆活潑的快閃形式打破文化傳播的壁壘,讓更多人對北疆文化產生興趣,了解北疆文化。」劉金鐸加入烏蘭牧騎已18年,他告訴記者,他們這幾年一直在探索文化交流的新方式,無論是去偏遠的牧區演出,還是到全國各地的演出交流,都是希望把北疆文化人與自然共生的根脈講給大家聽。 演出前的準備工作很簡單。隊員們一般提前半個小時拉著拉杆箱來到現場,當音響調試成功、演出服換裝完畢、馬頭琴調好弦之後,演出就開始了。 圖為演出現場。蘇日嘎拉圖 攝 演出節奏很快,強度也很大。僅6日,從早到晚一共演了6場,每場六七個節目、大約半小時。烏蘭牧騎小分隊一行6人,有唱歌的、有跳舞的、有演奏樂器的,每個人都一專多能。 很多當地表演藝術家們也加入「快閃巡演」,帶來的木偶戲、拍胸舞等閩南特色藝術形式與內蒙古的北疆文化相互和鳴,引起現場觀眾的熱烈回應。 「能與內蒙古的文藝團體同臺,挺榮幸的。其實,我也挺嚮往這種草原文化。」泉州提線木偶劇團的楊耀鑫這次帶來了劇團經典節目《小沙彌下山》,詼諧活潑的表演方式很有人氣。他告訴記者,他幾乎每個月都有一兩次與外省文藝團體交流的機會。「(烏蘭牧騎)的歌聲舞蹈都很好,是一種比較震撼的感覺,看著自己都覺得洶湧澎湃。」 來到泉州後,隊員們入鄉隨俗,現學了閩南語流行歌曲《愛拼才會贏》,與泉州市蟳埔村的姐姐們,一同表演。 圖為演出現場。蘇日嘎拉圖 攝 演出總能吸引不少觀眾駐足,大家來自五湖四海,不少觀眾表示這是第一次認識內蒙古。 「我們踏歌而來,就是想讓更多人看到北疆大地上既傳統又鮮活的文化風景。」《頂碗舞》的舞蹈演員桑薩爾告訴記者,這是錫林郭勒盟烏蘭牧騎的隊員們第一次來到泉州,就是為了讓大家領略到這樣獨具特色的北疆風情。「對我來說,在哪表演都是一樣的。烏蘭牧騎的成立初衷就是服務群眾。在內蒙古,我們奔波在草原上;在泉州,也是為了把好節目帶給大家。」(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1563
14
2025-11-28 20:19
68457
98
2025-11-28 20:19
97852
81
2025-11-28 20:19
41867
19
2025-11-28 20:19
79241
76
2025-11-28 20:19
53478
62
2025-11-28 20:19
35876
93
2025-11-28 20:19
24687
28
2025-11-28 20:19
29543
56
2025-11-28 20:19
71429
76
2025-11-28 20:19
29785
94
2025-11-28 20:19
82375
15
2025-11-28 20:19
36259
19
2025-11-28 20:19
93674
64
2025-11-28 20:19
39417
87
2025-11-28 20:19
12957
21
2025-11-28 20:19
24819
35
2025-11-28 20:19
31972
72
2025-11-28 20:19
84259
67
2025-11-28 20:19
29143
74
2025-11-28 20:19
38541
69
2025-11-28 20:19
13876
17
2025-11-28 20:19
12764
34
2025-11-28 20:19
27854
86
2025-11-28 20:19
85697
13
2025-11-28 20:19
37986
64
2025-11-28 20:19
63287
85
2025-11-28 20:19
59687
71
2025-11-28 20:19
47961
73
2025-11-28 20:19
75918
35
2025-11-28 20:19
57629
71
2025-11-28 20:19
58641
89
2025-11-28 20:19
36598
36
2025-11-28 20:19
36812
58
2025-11-28 20:19
89217
51
2025-11-28 20:19
42875
45
2025-11-28 20:19
41876
92
2025-11-28 20:19
54897
68
2025-11-28 20:19
54972
58
2025-11-28 20:19
61897
59
2025-11-28 20:19
82957
36
2025-11-28 20:19
15349
16
2025-11-28 20:19
16245
58
2025-11-28 20:19
75894
45
2025-11-28 20:19
61354
74
2025-11-28 20:19
27156
47
2025-11-28 20:19
85346
96
2025-11-28 20:19
21379
72
2025-11-28 20:19
51842
42
2025-11-28 20:19
65927
61
2025-11-28 20:19
63981
69
2025-11-28 20:19
35824
79
2025-11-28 20:19
46529
45
2025-11-28 20:19
| 蜘蛛直播 | 浪花直播 |
| 黑白直播 | |
| 成人性做爰直播 | 蜜疯直播 |
| 快猫 | |
| 9i安装下载 | 抓饭直播 |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69美女直播 |
| 莲花直播 | |
| 嗨球直播 | 橙色直播 |
| 魅影5.3直播 | |
| 迷笛直播 | 春雨直播全婐app免费 |
| 蜜桃app | |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西瓜直播 |
| 青草直播 | |
| 桃花app | 桃鹿直播 |
| 杏爱直播 | |
| 六月直播 | 蜜糖直播 |
| 趣爱直播 | |
| 苹果直播 | 黄瓜直播 |
| 成人免费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