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傾倒煤矸石的耕地已恢復(反饋) 人民日報 本報記者 史一棋 金 歆 5月12日,本報「讀者來信」版刊登煤渣傾倒耕地 多年難以恢復(來信調查),報導河南洛陽市新安縣一企業在耕地裡隨意傾倒煤矸石,多年沒有處理的問題。 報導刊發後,洛陽市委市政府、新安縣委縣政府迅速行動,組織相關部門成立聯合工作組進行核查。 經調查,涉事企業為義煤集團新義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義礦業」)。2011年起,新義礦業分別與河南賽祺道路運輸有限公司、新安縣崗南商貿有限公司、河南義新物流科技有限公司3家公司籤訂煤矸石處理協議。3家公司與村民協商約定補償標準後,選取周邊村莊溝壑、低地等處理煤矸石。煤矸石佔壓地塊共12處、341.51畝,涉及新安縣正村鎮白牆村、上坡村、西白村、十萬村、太平村。佔壓時地類性質為耕地的142.12畝、林地77.65畝、其他未利用地121.74畝。 關於煤矸石造成環境汙染問題,土壤環境方面,洛陽嘉清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對佔壓地塊的土壤進行取樣監測,全面調查分析涉及地塊的土壤狀況,報告顯示監測結果均在正常範圍內。 地下水環境方面,開鑿30眼地下水監測井,5月29日至6月5日,取樣監測3批42個樣品,檢測結果顯示符合農業用水要求。 關於耕地復墾問題,5月12日以來,由正村鎮政府負責,督促企業落實土地復墾主體責任。針對群眾反映復墾質量不高、部分地塊復墾后土層薄、耕種不便的問題,逐地塊進行實地踏勘,充分徵求群眾意見,按照覆土厚度不低於60釐米的標準,對涉及地塊進行了覆土作業,截至5月25日已全部完成覆土。5月26日至27日,市縣相關負責同志經過實地調研、組織涉及群眾代表座談,對目前整改成果表示認同,群眾代表對此次覆土表示滿意。 關於4處違法佔地建設問題,新安縣委縣政府責成正村鎮政府和縣自然資源局立即啟動立案查處程序,依法依規進行處罰。其中,個人違法的2起案件已由正村鎮政府立案,1起辦理完畢、罰款已繳納,1起涉及違法犯罪線索已按程序移交公安部門;村集體違法的2起案件已由縣自然資源局立案,責令其退還非法佔用土地、限期拆除復耕,目前已完成拆除復耕。針對新義礦業2011年至2018年期間委託無資質的第三方公司非法處置煤矸石的行為,根據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由洛陽市生態環境局新安分局對其進行立案處罰,共計罰款31.75萬元。 此外,新安縣紀委監委成立調查組,對相關職能部門和有關人員失職失責問題進行調查核實。經縣紀委常委會研究決定,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3人、組織處理5人。按照黨員組織關係,三門峽市盧氏縣紀委監委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人。 新安縣委縣政府負責人表示,將舉一反三,在全縣範圍內加強警示教育,做實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紮實開展違法違規佔用耕地林地問題「百日攻堅」專項行動、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百日攻堅」專項行動,發現問題逐一落實整改措施、整改時限,切實把作風硬要求變成硬措施,確保問題整改到位。
昆明8月9日電 題:臺商雲南創業記:跨越海峽的奮鬥,聯結兩岸的未來 作者 陳靜 8月6日至15日,第13屆雲臺會系列活動在昆明、大理、保山等地舉辦。在雲臺產業融合發展研討會、第二屆雲臺青年企業家春城沙龍等活動中,多位臺商分享了他們的創業故事,為兩岸融合發展寫下生動註腳。 深耕大陸35年:自己的國家才最穩定 「1990年冬天,28歲的我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大陸看看,這一看,就是35年。」年過六旬的臺商汪志哲回憶起那個「只能用外匯券」的時期和「免二減三」的稅收福利政策,不禁感嘆:「那時大陸遍地是商機。」 汪志哲長期從事進口水果貿易,隨著中國牛油果市場快速增長,他嗅到商機,決定從市場端走向種植端。 「我開始滿世界找地,轉了一大圈才發現,自己的國家才最穩定,亦是最大的市場。」汪志哲介紹,2019年,他和團隊來到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江中山,成立雲南八方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種植牛油果。 2023年4月27日,汪志哲在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勐糯鎮牛油果種植基地查看牛油果長勢。 李嘉嫻 攝 至今,汪志哲團隊已種植近3200畝牛油果林。2024年11月,其公司的132箱牛油果出口新加坡,實現雲南省牛油果的首次出口。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來得巧不如來得好。」汪志哲說,八方農業有今天的成果,一大半要歸功於政府的大力支持。接下來,他計劃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並建設鮮果加工生產線、冷庫及苗圃基地,希望讓國產牛油果越來越好。 回到「老家」謀發展:機會很大,選擇很多 「昆明是我的老家,父親對這裡感情很深。我服完兵役後,20世紀90年代隨父親第一次回到這裡。」昆明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活克國際規劃諮詢機構主持人張順雲說,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雲南從邊陲之地轉變為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自2010年來到大陸發展,張順雲已在雲南、山東、廣西建立了產業項目。立足雲南自身優勢,他把目光投向園區經濟。 8月6日,張順雲在第13屆雲臺會雲臺產業融合發展研討會上分享創業故事。 主辦方 供圖 「昆明政府希望打造輻射南亞東南亞的高水平國際醫療中心,而我和團隊可以作為雲南和臺灣的橋梁,引入資金和優質企業,完善產業鏈。」張順雲說。 目前,張順雲團隊已投資昆明滇池度假區「滇池健康智谷(昆明細胞產業園)」,計劃建設國際五星特色療愈酒店、與臺灣知名醫療機構合作打造兩岸醫療交流中心,讓兩岸共享醫療科技發展紅利,也為雲南醫療旅遊及跨境醫療提供新的選擇。 此外,張順雲團隊還計劃在雲南曲靖投資建設臺灣零碳新創產業園,以綠色食品加工、生物醫藥等生物資源為主,現代物流、商業商務、科技研發等配套服務為輔,打造西南高端食品加工物流貿易中心、曲靖市生物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區。 回顧過去,年屆半百的張順雲說,創業路上並非一帆風順,但云南可發展的產業多、機會也多,希望未來促成更多臺商落地雲南,與大陸共享發展機遇。 從就業到創業,編織「兩岸融合創業網」 2011年,來自臺灣臺南的鄭威仁帶著一箱臺灣烏龍茶磚來到雲南。十餘年間,他從就業到創業,以綠化工程為基石,在文旅、康養、農業、文創等領域開拓出一條跨越海峽的產業脈絡。 在昆明工作時的鄭威仁。受訪者 供圖 「我最初到雲南從事幼兒教育,後來發現這裡有很多機遇。」鄭威仁介紹,他先後和朋友成立動畫公司、在保山建立咖啡粗加工廠。2022年,隨著大健康產業興起,他和團隊開始在昆明周邊村落社區,打造「一院一景」的康養小院。 在昆明市團結鄉白眉社區妥睦村,鄭威仁團隊改造的院落融入了閩南紅磚與滇西夯土,這是他最愛的融合味道。由於將滇臺兩地文化融入房屋改造中,鄭威仁團隊的「鄉村振興與文旅康養項目整合方案」贏得第四屆「雲南創新創業之星」暨「創青春」大賽「創業之星」獎。 如今,41歲的鄭威仁已是質世代科技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與溫德姆酒店集團和廷泊酒店合作,在昆明呈貢落成集培訓、辦公以及孵化為一體的2000平方米青創基地。 「今年,我們計劃在昆明主城區建設臺商大廈,通過以租代購提供住房,降低臺青創業、定居成本。」鄭威仁說,雲南的咖啡、茶葉、鮮花、民族文化等樣樣都是寶藏,希望更多臺灣青年走上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在文化碰撞、守正創新中走出自己的路。(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伊对免费下载 |
9i安装下载 |
趣爱直播 | 花间直播 |
蜜糖直播 |
成人抖阴 | 小狐狸直播 |
妖精直播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花儿直播 |
苹果直播 |
五楼直播 | 深夜直播 |
九球直播 |
魅影直播游客免登录 | 小妲己直播 |
河豚直播 |
雨燕直播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水仙直播 |
柠檬直播 | 黑白直播体育 |
么么直播 |
鲨鱼直播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抖音成人版 |
深夜直播 | 雨燕直播 |
海棠直播 |